首页 理论教育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教育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落实人才强国

领导讲话

在全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党委书记 陈建国

(2003年8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教育大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区党委年初就把开好全区教育大会列入2003年工作要点,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等前期工作。对提交这次大会的《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文件,先后召开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部分教育工作者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区党委常委会对《决定》专门进行了讨论,自治区政府就有关的政策投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应当说,这次会议是经过充分准备的,必将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使我区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在调整改革中得到发展;通过合并办学,高等教育发展加快,规模效益不断提高;积极落实民族教育优惠扶持政策,民族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加大教育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发展我区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当前,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各项事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要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下面,我就做好全区的教育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要推动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科教兴宁真正成为全区各级领导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加快教育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只有加快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才能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事业牵系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更是这样。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接受良好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让广大群众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发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加快教育发展是我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振兴宁夏经济,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依靠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而我区只有6.8年;东部发达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向教育现代化迈进,而我们南部山区尚未实现“普九”目标,川区“普九”的水平也还不高,在教育投入、教育改革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的教育搞不好,广大农民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就难以完成。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前进中遇到的问题。要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把我区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资源优势。要推动宁夏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努力增强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以教育的大发展和人力资源水平的大提升推动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快教育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形成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靠教育来培养的。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党政领导人才,还是经营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都离不开教育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抓住机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扎扎实实地把我区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应当看到,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条件下,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资,教育好下一代,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这必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教育发展十分重视,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书记和副主席分管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这些都是加快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兴区战略、加快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区的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启智、文学和刘仲同志还要做具体部署,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研究,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今后,加快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

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服务于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培育、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把满足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全面理解、把握精髓上下工夫。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要引导教职工以高度的自觉性,刻苦学习,深入钻研,认真思考,融会贯通,努力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要在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理论水平要有新提高,思想观念要有新解放,精神状态要有新变化,切实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下功夫。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高等院校要全面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员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形势,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生培养的观念和制度创新。要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要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的大学。要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特别要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区现代化建设做出知识贡献。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夯实基础。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区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特别是南部山区的教师,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爱戴和尊敬。伟大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对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努力创造教职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要深化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有效的育人、用人、引人、留人机制,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促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收入分配上,要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要关心爱护教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大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不加大投入,教育优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的教育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这种投入仍然满足不了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更满足不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没有教育的优先发展,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加快,也没有后劲。财政再困难,也不能对教育欠账。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证教育投入。否则,我们会愧对子孙,贻误千秋大业。最近,中央召开的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决定,今后要加大对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尽快摸清我区教育投入情况,拿出规划和具体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区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落实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做到“一个确保”(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两个提高”(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四个优先”(年初安排预算时教育优先,资金调度时教育优先,年终超收追加预算时教育优先,制定优惠政策时教育优先)。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真正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要深化改革,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从挖潜增效上扩大教育投入,尤其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要把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南部贫困山区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抓好“普九”工作,坚决打胜南部山区的“普九”攻坚战。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改善回族聚居区的办学条件,促进民族教育更快地发展。

再穷再难也不能乱收费。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党政统一领导,教育、财政、物价、监察等部门参加,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从严治教的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中小学乱收费和部门搭车收费等问题。同时,要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区分教育成本中的个人成本、社会成本和公共投入成本的分担机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分清哪些是正常合理的收费,哪些是乱收费,澄清对教育收费的模糊认识。

三、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教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人才、振兴宁夏的希望所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关系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安排,认真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把重视人才培养、保证教育投入,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是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系统知识分子集中,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使学校党组织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重视做好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入党工作,把那些政治坚定、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包括优秀回国人员及时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向党输送新鲜血液。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关心支持。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都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加强协调,齐心协力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途径,深入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创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搞经济建设需要这样的精神状态,加快教育发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状态。我们一定要立足区情,不甘落后,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形成一心一意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区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树立争先创优的精神,拿出锲而不舍的劲头,以小省区也能办大教育的气魄,为实现我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我们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坚信,只要我们积极进取,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一些方面也完全可以走在全国前列。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区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在全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政府主席 马启智

(2003年8月25日)

同志们: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怀信心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时刻,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这次全区教育大会,中心任务就是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大计,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加快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昨天,建国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刘仲同志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刚才,四个市和宁夏大学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实际,又作了很好的发言。会议还讨论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家围绕加快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推动我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综观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其实质则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有利地位,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但无论哪一方面的竞争,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全区教育大会以来,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为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快我区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我区教育发展的水平还不高,与先进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教育布局、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矛盾突出;教育投入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教育发展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障碍。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和新世纪初教育的目标、任务及要求,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些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高屋建瓴,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在,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和科技的质量和水平。面对艰巨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能不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我们科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关键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尽快培养拥有跟踪世界发展趋势、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否能够尽快培养拥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是否能够尽快培养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这也是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追赶先进、缩小差距最有效的途径和根本性措施。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历史使命。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教育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的认识,深化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深化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中担负的重要使命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真正在思想认识上、工作指导上、政策措施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紧紧抓住本世纪前20年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我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加快教育发展,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宁夏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建国同志和刘仲同志都讲得很清楚,我完全同意,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现在,从国际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都把振兴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努力加快教育发展,迅速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六大后,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加快教育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振兴民族经济的蓬勃局面已经形成。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加快发展,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面临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从我区来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教育已进入了一个由适应性教育转向满足型教育、从数量扩张型教育转向质量提高型教育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劳动者整体素质还不高。全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08年,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9.17%,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5.69%。我们只有尽快把教育搞上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需要,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之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站稳脚跟。现在,全社会崇尚教育、参与教育、接受教育的氛围日趋浓厚,令人鼓舞,教育事业正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丰厚基础和良好条件,紧紧抓住新一轮大改革、大开发、大开放、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思考教育,认真谋划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做大做强教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加快教育发展这篇大文章。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南部山区是我区回族聚居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直接影响着我区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2002年固原市GDP为30亿元,人均只有1590元,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7.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749元,比川区低1761元。尽快改变南部山区的贫困面貌,除了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继续给予扶持外,治本之策还在于加快教育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为43%,中学教育程度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为108%,也就是说,一个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如果再接受中学教育,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就能增长一倍以上。假如所有的劳动者都能从小学程度提高到中学程度,也就是说普及了初等教育,在其他经济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仅此一举,就能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倍的提高,经济就能大幅度增长。因此,加快南部山区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优先发展,开启民智,才能逐步改变劣势,培育特色和新的发展优势,才能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南部山区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创造条件,帮助支持南部山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使南部山区的教育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二要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也是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横向比,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在拉大,就是与周边的一些地区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人民群众的深切企盼,我们要加快发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科技教育至关重要,尤其人才是根本。我们不仅需要一批掌握科学技术、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需要更多的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社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适用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才能追赶先进,才能实现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一步审视我们的各项教育工作,把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根本指导思想落实到各项教育活动中去,克服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纠正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新格局。

三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源于创新,关键要与时俱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如果不能开拓,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落后。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基础再好,环境再优,也会停滞不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我们要抓住机遇求发展,就必须把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加快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现代教育新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认真总结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只要是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有利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就要敢于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打破一切束缚教育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消除一切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弊端,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快发展、大发展。

四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既是推进教育同经济紧密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办学水平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区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从层次结构来看,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和高等教育的扩招,高中阶段教育显得相对薄弱;从类型结构来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区域结构来看,城市与农村,川区与山区的差距还很大;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信息化和教育手段还较为落后。据教育部门测算,到2007年我区仅城镇中小学学生就将增至55万人。农村教育发展更为薄弱。学校建设滞后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城乡教育面临的压力很大。因此,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加强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们要积极推动城镇教育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在川区和城镇,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集中优势资源办好一批骨干高中,构建新的城市教育发展体系。在城镇相对密集的川区,要根据条件和需求情况,新建或改建一批高中。在南部山区,集中力量发展初中教育,努力办好城镇高中。尽快形成既能满足城镇和川区对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又能重点保证山区“普九”任务完成的教育资源配置格局。针对农村教育薄弱的状况,最近自治区政府决定,今年将组织动员1000名高校毕业生志愿到南部山区任教,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努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

五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绝不是要搞简单的规模扩张。加快发展,既要抓数量发展,更要抓质量提高,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只有协调统一,才是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在,全社会都十分关注教育的质量,而我们的一些学校声誉不高,我们的教育还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问题就出在教育质量不高上。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强化教育管理,从严治教,切实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努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新体制,把教育发展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督查、考核和评估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从宁夏的实际出发,加快对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大力提升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要下工夫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成为名家,鼓励青年教师出类拔萃,引导教师队伍朝着文化素养、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手段综合发展的目标迈进,努力造就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按照加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方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条件、环境和管理的全面现代化,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教育文化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推进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方式。谁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有所作为,谁就能创造发展的先机。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互联网等手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扩大网络教育的层次和范围,形成多元化、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七要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始终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使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目前我区教育、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我区人才短缺,供不应求,而许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存在着人才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另一方面,高校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区又迫切需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层次,而高等院校与产业界还处于一种分离半分离状态。这种状况,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相适应,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现在,加快发展,我们不仅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解决就业的巨大压力。今年全区仅城镇就有11万人需要就业或再就业,其中毕业的大学生和城镇到龄就业人员就达4万人,而我们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4.5万个,就业再就业缺口将近7万人。社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期待,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育与经济相适应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强调了加强全民教育、强化再就业培训的重要性,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努力用新的知识、技能和科技成果武装学生,增强他们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此,高等院校要重视发展直接为我区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服务、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要的学科专业,增设一批新型学科和短缺专业,努力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形成与经济建设“适销对路”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主动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协作,参与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孕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灵活设置专业,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城镇学校要加强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农村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把文化知识教育同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等紧密结合起来,抓紧培养一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示范型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广的科普型人才。

三、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办好教育,全民有责。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积极支持和综合治理,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效,教育发展才能不断推向前进,才能真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有远见的、成熟的、合格的领导者,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者。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学会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努力成为新形势下领导经济与教育工作的内行。要加强对教育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结合教育实际,善于正确把握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领导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善于正确把握加快教育发展的主题,增强领导教育工作的原则性;善于正确把握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增强领导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善于正确把握基层和群众的最新实践,增强领导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集中精力,争取每年干几件对教育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实实在在地解决几件广大教师、学生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育投资,有利于教育建设,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要进一步动员各方面支持配合教育改革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既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计划、财政、科技、税务、物价、国土资源、城建、工商、人事、宣传、政法等部门,都要增强全局观念,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多配合,多服务,多办实事,努力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指导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调整结构,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教育部门更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努力协调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离开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支持,教育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区上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局面。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担负起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任,为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功立业。

三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教育要发展,投入是保障。尽管我区财政还比较困难,但再困难也不能减少教育投入。我们要切实转变将教育投资视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把教育发展作为效益性很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和产业性投资,认真处理好发展教育与发展其他事业的关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公用经费。各地也要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方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外援外贷资金和其他各方面资金对我区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当然,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的财力有限,办好教育事业的困难很多,难度也很大,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彻底破除长期形成的教育以国家办、独家办为主的传统计划经济思想,面向市场寻求发展的机遇和条件,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走多元化发展教育的新路子。同时,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益,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到位。

四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加强管理是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的任务越重,发展的速度越快,越是要强调依法治教,越是要强调照章办事,越是要加强教育管理。当前我区教育发展的态势是良好的,但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学校经费开支紧张,教师部分待遇落实不到位,家长对学校的不正之风有意见等。各级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将失去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教育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我们发展教育事业要冷静地分析和思考人民群众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出发,从群众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一个一个问题抓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健全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切实规范教育行政行为、教育教学行为、招生考试行为、学校收费行为,加强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依靠法治来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确保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同志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呼唤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的形势赋予教育更加崇高的使命。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在全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刘 仲

(2003年8月24日)

同志们:

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区教育大会,是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世纪我区的第一次教育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过去5年全区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员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全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宁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刚才,建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阐明了新时期加快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明天上午,启智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并就加快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作进一步的部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两位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

自1999年召开的全区教育大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我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加快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宁夏经济的战略重点,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了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和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区教育大会和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推进“两基”工作中,组织动员全区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基”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果,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川区16个市县(区)实现“普九”目标,山区6个县完成了“普初”任务。全区“普九”覆盖人口达到68.3%;全区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8%。

教育规模效益显著提高。随着“普九”的推进、高等学校扩招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区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92.9万人,比1998年增长5.2%;高中教育招生5.2万人,比1998年增长23.1%,在校生13.8万人,比1998年增长30.2%,每万人中有高中在校生165.2人,高于全国平均数33.3人,位居全国第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9434人,比1998年增长1.66倍,在校生2.9万人,比1998年增长2.54倍;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42万人,比1998年增长2.8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有了较大发展。教育规模的扩大,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了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体制保证。巩固和扩大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实施了宁夏大学和宁夏农学院的新一轮合并办学,基本完成了我区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全区农村中小学已由1998年的3075所调整到2908所。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战略性重组,组建了7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效益。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开招聘、选拔教师和校长的人事改革已经在许多地方实行。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达到232个。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一批新的教改成果正在推广之中。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改善教师的待遇,保证了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和校本三级培训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训,95%以上的现有专任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8%;实施了骨干教师建设工程,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高校学科带头人。全区现有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77人,自治区级302人,地市级4700人,高校学科带头人200人;开展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许多地方和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和教师工作,优化了校长、教师队伍结构。

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普及步伐不断加快。各市县通过多种形式加快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建设,全区所有普通高中、县城以上的小学、初中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部分重点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许多农村完全小学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建成中小学校园网23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788个,数字化多功能教室(厅)143个,计算机总数达到132208台,学生生机比为3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通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贫困山区300多所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为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确立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银企合作、市场规范”的运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所有普通高校的校园网已与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联通。

教育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建立和完善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全区教育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达21.82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06%,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6.84亿元,增长达93.56%。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成绩显著,自治区相继组织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高校国债项目、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吊庄点学校建设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显著地改善了我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了我区的办学层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教育改革与发展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教育投入不足,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南部山区教育基础仍很薄弱,“普九”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着力研究解决。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教育的竞争。新世纪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成为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将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特别将“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区属于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在我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因此,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把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新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

今后5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宁战略,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加速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部署,以进一步增强宁夏教育实力,提高教育对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宁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根据以上思路,今后5年我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全区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川区县(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市教育有较大发展,基本形成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教育体系;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张,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优质学校办学体系;教育信息化的普及面进一步扩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及各类职业、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基本形成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投资体制;基本建立起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实现宁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我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积极进取的原则,一方面要全力完成宁南山区“普九”任务,这是关系全区教育发展和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区教育大会以后,自治区将专门召开山区“普九”攻坚会议,组织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方面上下齐心,合力攻坚。要抓住重点,在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的同时,实施山区初中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初中学校建设,下决心解决好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宁南山区“普九”攻坚的全面胜利。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达到“四高两化”的目标特别要提高农村初中的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现代信息教育的应用水平。同时,要注意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贫困人口子女以及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基本原则。

(二)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要按照“总体规划,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以优质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建立起规模效益较高、结构比例合理、基本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平台。重点抓好四件事。

1.加快高中学校建设,建立骨干办学体系。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扩大了高中教育的规模。今后几年,要结合推进城市化和社会对高中教育发展的旺盛需求,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布局调整、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高中教育资源。每一个县要重点建设好l所高中,在全区要建设好10所左右示范性高中,基本形成我区高中教育的骨干办学体系,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享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2.深化高中阶段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新模式。要继续进行公办高中的改制实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学校,支持优质高中与民办学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可以选择部分高中学校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鼓励优质高中走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路子。

3.要认真解决高中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区高中教育发展既有投入不足,欠账多、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又有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的方针,克服只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规模的扩大的倾向,加快培养合格高中教师步伐,提高现有教师素质,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4.要切实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切实加强骨干职业学校的建设,积极兴办综合高中,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企业、行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统筹,面向市场,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质量效益较高,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办学模式。要适应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变化的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改变部门所有,区域分割,办学规模小,质量效益低的状况。尽快形成面向市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质量效益较高的新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要逐步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向工业化较高的城镇集中,要将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从2004年起,自治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好的国家级职业学校举办面向山区贫困家庭的职业培训班,为贫困家庭培养适用人才,帮助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

(三)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继续重点建设宁夏大学的同时,加强其他高等学校建设,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保持我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统筹区属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本科院校重点培养本科学生,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增加硕士点,建立博士点,培养适应新时期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要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面向市场办学,立足区内,面向全国,积极培育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办学实力的专业,逐步形成新的办学优势,为我区培养大批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

要把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学科规划,调整专业设置,要把毕业生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就业率低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要提高我区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要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科研攻关,解决对全区产业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要增强高校科技原始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以高校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自治区将加大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持,提高高等学校科研水平。

(四)努力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育的办学水平,是今后我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要继续坚持优惠扶持和质量效益并重的方针,促进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加快回族聚居的贫困山区“两基”步伐,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回族儿童特别是回族女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扩大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覆盖面,保质保量完成宁南山区回族聚居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的扶持,国家支持我区的教育重点项目要向民族教育倾斜。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民族教育的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要继续实施对贫困山区回族学生的各项帮扶措施,有效解决他们的就学困难。今后几年,自治区将结合山区乡镇调整和学校布局调整,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寄宿制中小学,解决山区学生的就学困难,提高办学效益。

要重视发展贫困山区特别是回族聚居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在重点办好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治区重点高中民族高中班的规模,吸纳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加速回族优秀人才的培养步伐。要继续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民族教育的骨干办学体系。进一步扩大高校民族预科部的办学规模,加强高校民族预科部的建设。今后,高等院校招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比例在今年达到30%的基础上要逐年增长。继续开展闽宁教育对口支援、百名优秀教师支教工程、部门定点支教、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行等海内外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拓宽教育对外开放的途径和领域,积极争取区内外各方面对我区民族教育的支持,通过教育对口支援吸纳海内外资金、师资、资源提高我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加速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不断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强有力的支持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历层次,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构建适应我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教师专业化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改革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与课程建设,将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建设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材。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以及综合类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宁夏大学等高校师范院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质。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重点支持,培养一批在全区中小学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和名师。改革和完善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使骨干教师评选、考核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实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岗位津贴制度。鼓励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时期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才资源建设开发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激活创造力;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依托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改革科研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和完善优秀人才资助体系;以吸引、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心,努力开发国内外、区内外人才资源,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

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快建立教师管理的新机制,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岗位聘任制改革及与之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人员聘用制度,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聘任关系的转变。在高层次岗位上倡导以团队设岗,突出学科、梯队建设,把确定学科发展方向、组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和学科梯队作为建设高层次人才的核心内容,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促进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培养、锻炼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进一步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平衡的学校内部分配体系和具有长期吸引人才作用的学校内部保障福利机制。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编制管理,调整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改进并规范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继续实行教师聘任制,进一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在完善中小学工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起公平竞争与有序流动相结合的中小学人员流动机制。

(六)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要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建设自治区及市、县(区)教育资源网络中心,积极推进城市及县城学校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快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和卫星地面接收点以及光盘播放点的建设,实现中小学多种方式的“校校通”。要以地级市教育信息中心为主体,进行分布储存、多级共享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加快构建宁夏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育教学科研平台、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平台。全区各类高等、中等学校都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充分利用我区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要充分利用国家安排的项目和资金,在农村乡镇初中建设计算机网络信息站,在其他农村学校建立卫星地面接受点以及光盘播放点,力争覆盖所有乡村学校。要通过中国卫星宽带网和光盘,将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送到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依托乡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设施设备和师资优势,将农村学校信息站、接收点、播放点建设成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展经常性的党员干部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对自治区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中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要进一步健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银企合作、市场规范”的教育信息化运作机制,鼓励全社会和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要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设施的采购,均要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区内IT企业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中的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区外IT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投资和建设。

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是党的十六大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创新中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在创新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今后我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要加快办学体制的创新。一方面要强化各级政府的办学职责,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机制。主要力量要用于义务教育和各类示范学校的建设。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引导社会和群众加大对教育投资。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近年来,我区民办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要为民办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赋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形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继续采取国有民办、集团办学、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扩大教育资源,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二)要加快政策创新。有利的政策支持,其效益有时比直接投资还要大。经过长期努力,我区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加快教育政策创新,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根本出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重教育需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的框架内,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总的原则是义务教育要管好,非义务教育要放开搞活,国家明令禁止的要坚决制止。

(三)要加快环境创新。教育发展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主动的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要坚决制止对学校的乱摊派和搭车收费。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牢固树立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下决心纠正乱收费等不正之风,以教育的良好行业形象,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

(四)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和评估评价体系。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出发,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新时期我区教育工作新局面

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了我区新时期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全区教育战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狠抓落实。

(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要强化政府行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发展教育事业是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责任,通过增加教育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在原有教育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2300万元,用于支持教育发展。各级政府也要保证教育专项经费有一定增加。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要进一步落实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上收到县的要求,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必要投入,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农村中小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农村税费改革后,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

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好“3133”工程。从2004年起,在实施国债项目的基础上,自治区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优质学校建设,用5年时间,建设3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小学,1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初中,30所自治区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30所骨干职业学校,基本形成全区优质中小学的覆盖网和骨干体系,提高了我区教育的办学层次。

拓宽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努力增加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建立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教育的激励机制,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加快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实行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捐资助学行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完善教育收费政策。

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要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要避免重复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审计工作,完善对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成本标准、规模标准和人员配备标准,逐步建立起科学和完善的学校经费管理、核算和使用效益评价制度。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拨款体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二)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制度、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积极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自治区、市、县(区)财政在德育基地建设、多媒体软件开发、信息资料中心筹建、课题研究以及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学校在教育事业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服务工作、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广泛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制定规划,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大中专学校要组织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程,保证教材、师资、课程、课时的落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使学校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把教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深化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好我区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有职能,紧紧围绕自治区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保障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要建立、完善各项督导评估制度和机制,督促各地认真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评估,重视对学前教育、儿童早期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要开展对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督导评估,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自治区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依法治教。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地方教育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切实推行依法行政,提高教育行政执法水平,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积极推行依法治教,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教育普法工作,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作出贡献。

(五)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各地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规定,以遏制群死群伤、突发性和重大恶性事故为重点,认真开展学校消防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校舍危房改造、学生卫生用餐、疾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经常性地对师生开展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珍爱生命等教育。我们要认真总结战胜“非典”疫情的成功经验,看清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之策,进一步改进安全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同志们,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定,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我相信,只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全面腾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继往开来,负重拼搏,为开创我区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在2001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戴万忠

(2001年2月9日)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又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区教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这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及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大会提出的跨世纪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围绕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求,全面总结“九五”期间全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理清思路,明确“十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部署落实今年的重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开创我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我讲几点意见。

一、“九五”期间我区教育工作的回顾

“九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先后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川区16个县(市、区)和南部山区的18个乡(镇)实现了“普九”目标,占自治区总人口的60%;南部山区盐池、隆德、泾源三县实现了“普初”目标,占山区总人口的32%。全区共有22个县(市、区)完成了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或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1%。

非义务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连续两年扩招,全区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56万人,比“八五”末净增1.63万人,增幅达84.4%,其中,普通高校的录取率已达43%,高中阶段教育(含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坚持落实对民族教育的倾斜政策和特殊措施,开展对口支援,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全区小学、中学和区属普通学校回族在校生占整个在校生比例分别达到34.53%、22.54%和27.6%,分别比“八五”末增长0.84、1.84和12.8个百分点。

教育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强化了县、乡两级政府的责任;进行了中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改革,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大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较好基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实施了原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的合并,优化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顺利地推行了大中专院校招生并轨和收费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非义务教育阶段(包括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学前教育)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探索面向市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办学路子,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进展,一批民办学校纷纷诞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教育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和完善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全区教育投入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自治区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贫困Ⅱ项目”、“贫困Ⅳ项目”、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教师安居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多渠道投资5亿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一大批校舍砖瓦化,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活动室规范化,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花园式学校出现在宁夏山川大地。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不断改善。适时解决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历史问题,保证了教师工资待遇的落实,改善了教师的住房和医疗条件,建立了优秀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继续教育,完成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实行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到95.30%、90.13%和68.60%,分别比“八五”末提高了2.50、6.53和5.18个百分点,其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比例已分别达到14.82%和17.74%。

“九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战略地位,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政府行为的结果;是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关心教育、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结果;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负重拼搏、务实苦干、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结果。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十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十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先后制定了全国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的建议,勾画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宏伟蓝图,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刚刚跨入新世纪之际,宁夏教育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以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区经济发展总量不足,各级地方财政和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能力较弱。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是长期制约我区教育发展的主要困难。农村实行费改税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的筹措将面临新的问题。二是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山川、城乡、学校之间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差异很大,影响到全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教育体系结构、学校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四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尚未从根本上突破,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五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观念陈旧,应试教育影响仍很严重,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滞后,特别是教师队伍,无论在思想观念、敬业爱岗,还是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均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以高度的自信和敏锐的眼光看到我区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宁战略,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已为新世纪初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了纲领和蓝图;第二,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已经基本形成,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将为教育提供更为有力的财力支撑;第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新世纪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第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国家对西部教育的政策支持、财力支持力度将大大增强。值此挑战和机遇并存之际,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继往开来,负重拼搏,在“十五”期间,把宁夏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抢抓机遇,以整体提高宁夏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初步构建富有宁夏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各类教育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积极调整教育体系结构、学校布局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推进体制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素质教育健康运行的新机制,为宁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根据以上思路,“十五”期间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到2005年,全区以乡为单位,在85%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盐池县和隆德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由现在的77.1%提高到85%以上;川区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四高两化”目标;银川市、石嘴山市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由现在的32.7%提高到50%以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有较大发展。

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基本适应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初步建立起职前与职后相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初步建立起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和健康的运行机制。

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投资体制。

基本形成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相互沟通衔接,比例结构和布局合理,资源优化配置的宁夏现代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在“十五”期间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取得新的突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往往决定着人们的实践能力。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就是一次社会的大发展。思想观念的落后是一切工作落后的根源。“十五”期间,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我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说到底,还在于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能否取得突破。比如,应试教育的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资源匮乏与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等,都是“十五”期间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我们在思想观念上没有新的突破,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的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以德为本的育人观、人人成才的成才观、改革创新的发展观,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是必须在教育发展战略上取得新的突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主题,发展要有新思路。我们所说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加快速度是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也是发展。因此,我们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一手抓扩大教育规模,一手抓提高教育质量。南部山区要毫不放松地全力进行“两基”攻坚,川区要努力实现“四高两化”,创建一批教育强县,教育强乡。各类教育都要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发展不能是一个速度、一个模式,发展有不均衡性,发展要有重点,应当也必须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即条件好,有基础的地方,发展要力争更快一些,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地区,要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条件差,基础薄弱的地区,要努力缩小差距。在工作指导上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使其尽快改变面貌,又要加强优质学校建设,使其尽快上水平。“十五”期间,为了缩小我区教育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要相对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宁夏大学和若干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建成100所标准化、示范性的回民中小学,充分发挥这些窗口学校在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三是必须在调整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在办学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当前,我区教育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善,层次比例不够协调,缺乏衔接贯通,高等、中等专业教育和专业、学科结构不完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中等专业学校条块、部门分割,中小学办学分散、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必须对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我区教育的整体效益。“十五”期间,要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继续推进合并办学或联合办学的同时,重点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下决心撤并一批规模小、效益差、质量低的学校,使学校规模,农村完全小学一般达到300人以上,初中一般达到1000人以上,高中一般达到1200人以上。山区要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适当撤并教学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中等专业学校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结构布局调整,面向社会办学,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办学路子。

四是必须在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创新是解决教育发展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根本出路,没有改革创新也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而言,我区教育改革创新明显滞后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的要求。“十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方面要推进体制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力争在这两个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增强教育整体活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是必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十五”期间,要深入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以及跨世纪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着力提高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外语教育类、信息技术教育类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待遇,建立健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稳定并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同时,要大力推进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冗员,优化队伍,增强活力。“十五”末,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分别达到1∶22.38、1∶16.67、1∶15.24,使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为整体提高我区各类教育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六是必须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上取得新的突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和更新,还必将带动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不断创新,可以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是能否实现我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也就没有我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国家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和高等教育网络学院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我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三、今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要紧紧抓住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启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山区“两基”攻坚工作力度,年内力争彭阳、固原两县实现“普初”,海原、同心两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川区继续做好“普九”的巩固提高工作,年内完成对永宁县、平罗县、中卫县和灵武市的“普九”巩固提高的复查验收。以“四高两化”为目标,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乡活动,评选自治区示范性小学、初中,开展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普通高中、合格普通高中的评估认定工作,建立导向机制,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推动川区基础教育在“普九”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

(二)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逐步在农村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入园率。要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招生规模,积极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协调发展。推进完全中学高、初中分离办学,今年全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60%以上。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今年全区普通高校录取率力争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三)以调整各类教育的布局结构为突破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我区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基础教育要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高等教育要积极稳妥地做好新一轮的合并办学工作。实施自治区电大、重工职大、科技学院以及固原师专、固原师范的合并工作,组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的固原师专。加大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压缩长线专业,增设应用专业和急需专业,突出特色专业,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的能力。高等学校要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紧密结合自治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有重大产业前景的应用科学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高校对经济建设的知识贡献能力。

(四)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进行“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等形式的改革,采取措施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为民办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切实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校长聘任制、教师聘用合同制和结构工资制,试行校长职级制,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推进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年内各高校要将学校后勤服务人员和相应资源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后勤服务实体,使我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各类教育都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在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和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的同时,要注意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丰富我们的工作思路,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制定《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实践环节,优化育人环境。高等学校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中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和保持高校的稳定局面。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上,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制定中小学素质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方案,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美育素养以及劳动观念的培养。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中考制度改革、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制定我区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科目设置方案,逐步实行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研究制定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尽快纠正单纯以分数评价学校及教师工作的做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以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社会开展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开展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的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和宣传师德标兵,推动师德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推进市(县、区)电教、教研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合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和医疗待遇,完善法制,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高校教学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采取措施,争取自治区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对高校骨干队伍建设的支持,积极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骨干开展科研攻关和学术交流,尽快形成一支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水平的高校人才队伍。

(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向现代化迈进,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制定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方案和“校校通”工程实施方案,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2001年全区所有普通高中和银川、石嘴山两市市区的初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必修课,2003年前,全区所有初中和银川、石嘴山两市市区的小学将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必修课,2005年前,川区所有完全小学和南部山区的县城小学将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必修课。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十五”期间,使全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在“校校通”工程实施方面,2005年前,银川、石嘴山两市市区和部分县城的中小学校实现与网络联通;其他地区的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实现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特别困难的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用以接收优秀教学课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此,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设备的配置,师资的培养和培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教育资源的建设等三项基础工作。各地各学校要尽早筹划,分步实施。

(七)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全区教育大会制定的教育投入保障政策,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的教育专项投入,不断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广泛利用社会各方面和海内外的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利用银行贷款发展教育事业。二是集中财力,抓好教育重点工程的建设。启动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继续进行宁大配套建设,重点支持示范性窗口学校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好吊庄地区办学条件差的问题。三是认真研究解决农村费税改革中教育投入问题。积极参与理顺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体制,确保农村费税改革后,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经费不减少。切实做好全区教师工资的统一发放工作,在3月份前,全区教师工资要实现县及县以上财政统一发放,保证编制内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杜绝一切浪费现象和不合理的支出,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要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完善规章制度,坚决制止以权谋私和各种不正之风。

(八)以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继续加强民族教育。重点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百名教师支教工程”以及闽宁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抓好宁夏高级回民中学(银川一中)和宁夏少数民族预科部的建设工作。在继续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行优惠倾斜政策的同时,把提高民族教育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成才率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实行照顾政策与质量效益并举的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推动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十五”期间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教师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总的来讲,我区教育战线干部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我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是,不可否认,面对新形势,干部教师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都要把大力振奋精神,认真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树立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注意研究新经验、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创造新观念。要善于抓典型,树典型,以典型引路,推动面上的工作,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实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工作方法,开创我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们,我们已经跨进了新的世纪,迈上了新的征程。我们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新世纪宁夏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