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正反两方面可以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立足于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对新时期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要点分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根据世界和中国的变化所作重大的理论创新,反映了新时期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历史依据:党的八十多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

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党也有过失误,但党从来没有背离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没有丧失自身的先进性。从正反两方面可以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立足于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3.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历史方位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1]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

4.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格局、社会阶层以及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如何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如何完成祖国统一?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对新时期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

5.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从国际政治来看,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世界还很不安宁。从国际经济来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同时又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不可能拒绝全球化,但同时又不能被完全同化,因为我们还必须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从国际科学技术来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总体进步,但另一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实力明显占优势的现状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从思想文化来看,世界思想文化丰富多彩,有利于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借鉴,但另一方面又更加剧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分歧、斗争和碰撞,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战线无疑也受到冲击和影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案例呈现

广东省的《十项民心工程》出台始末[2]

十项民心工程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重视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延伸与深化。广东是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十分关心困难地区的生产生活问题。1985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召开了十次山区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东省委书记任上提出为老百姓解决“四难”问题,实施扶贫“四个一”工程、组织扶贫“两大会战”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并在2002年下半年召开的全省山区工作会议上决定动用375亿元扶持山区发展,扶持力度之大,牵涉面之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之多,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应该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省基层的很多实际问题已得到很好解决,全省呈现安居乐业、安乐祥和的可喜局面。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广东省仍有不少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比较差,部分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仍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为了继续把群众当前面临的生产、生活上的诸多问题解决好,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十项民心工程的酝酿形成过程,渗透着省领导情系群众、心牵百姓的心血和智慧。在6、7、8这三个月期间,通过一系列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会议,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重大决策迅速地酝酿成熟并定下了一个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6月26日,党中央发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后,张德江在全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鲜明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求深、求新、求实”上下工夫,要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7月2日,省委组织了专题学习“七一”讲话,对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作了深入研究。7月3日,张德江在省委党校作报告,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工作落到实处的问题作了许多阐述。7月4日,张德江在省委宣传部和省讲师团关于中心组学习会的请示上批示:下次中心组学习会要集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要具体分析广东省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同一天上午,省委办公厅召集省直16个单位在广州举行座谈会,传达张德江的一系列批示精神,分析研究广东省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决定各有关部门会后马上结合各自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尽快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此后,省直部门进行了多次的联合研究,大型的会议开了7次。省委政策研究室则在三个处抽调了8名精兵强将,在省直各部门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作了初步汇总,并拿出了8项初步的工作措施。在听取了省委办公厅和政研室的汇报后,张德江要求对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可操作性,要有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案例点评

从广东民心工程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先进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追求和实现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又是先进文化取之不尽的源泉。广东民心工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民心民利民益既是我们党的政策的出发点又是政策的归宿。

红色链接

江泽民[3]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80年后,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出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出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2年11月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出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十三届四中全会[4]

1989年6月下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四中全会的主题是讨论赵紫阳在动乱中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常委会由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六人组成,形成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全会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要求全党特别注意抓好四件大事:一是彻底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进一步稳定全国局势;二是继续搞好治理整顿,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三是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教育,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是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切实做好几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决不辜负人民对党的期望。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制止动乱、平息暴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会之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政治局面迅速趋向稳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思想战线出现了新的转机。

【注释】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2]摘编自21CN新闻网张德江三次亲笔修改《十项民心工程》出台始末http://news.21cn.com/3/xx/2003/09/05/1257881.shtml

[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15/content_238452.htm

[4]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301/5302/20010613/48813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