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周战争诗主题及其诗体的多元化

东周战争诗主题及其诗体的多元化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东周战争诗的诗体形式也逐步脱离仪式而越来越走向歌谣化。秦风战争诗这种英雄主义与爱国精神,正是在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以及前代战争诗传统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诗经》中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战争诗的闺怨主题是对前代战争诗的细化和进一步发展。

三、东周战争诗主题及其诗体的多元化

周室东迁,诸侯力政,多“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国的扩张致使战争连续不断,所谓“春秋无义战”即指此。虽然有像宋国的向戌等卿大夫汲汲奔走,主张“弭兵”,但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政治利益的战争仍不可避免。周礼的崩坏也体现在“和平”观念的失落与当时人们对于西周时代战争观念的颠覆。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诗经》中产生于东周时代的战争题材诗歌在主题上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一些诗篇继承了周初用于军礼的战争题材仪式乐歌的尚武精神,大部分战争诗则表现出反战倾向和厌战情绪,与此前战争诗着力强调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不同,东周战争诗将表现的中心集中在受战争影响最严重的普通参战者与闺中妇女及其他普通的个体身上,抒发和表达了战争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东周战争诗的诗体形式也逐步脱离仪式而越来越走向歌谣化。

1.《秦风》战争诗中的英雄主义主题与诗体的仪式化特征

《秦风》中的战争诗有《无衣》、《小戎》等,表现了秦人同仇敌忾的英雄主义与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秦人战争诗的上述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也受到周人战争诗传统主题的影响。秦民族长期以来与游牧为生的戎狄杂处,皆尚武好勇、高尚气力,其民乐死轻生、剽悍豪迈,所以《无衣》乐战,《小戎》尚勇。

《无衣》,《诗序》以为“刺用兵”,朱熹《诗集传》云:“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乎?盖以王于兴师,则将修我戈矛,而与子同仇也。其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朱子以秦俗言诗,其说可信。今人程俊英《诗经注析》认为《无衣》“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战歌”。据《史记·秦本纪》秦人之先非子在周孝王时居犬丘养马。周宣王时封秦仲为大夫,秦庄公攻西戎有功被封西垂大夫。西周末,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可以说秦人一直是周在西北面的屏障。其尚武之风,也与周人赋予其职责有关。

《小戎》虽然是闺中女子之作,但铺陈兵器,以表怀人之思,与其他同类作品不同,也体现出秦人特有的风格。刘玉汝《诗缵绪》评《小戎》说:

首章先言车而后及其驾车之马,言马者一言而已。次章先言马而后及所乘之车,言车者二言。末章兼言车马矛盾,而于弓矢为详。秦人性强悍、勇敢,又值犬戎之变而事战斗,其平居暇日所以修其车马器械以备战伐之用者,无不整饰而精致,故家人妇女亦皆习见而熟视之。而襄公又能以王命命之,大义驱之。其民勇于赴斗,甘于死敌,故其家人妇女亦深而乐道之。是以此诗之作,其于车马器械之细微曲折,随意形容各尽其制,随韵长短各谐其声,参差错杂各得其词;而于君子之敌王所忾者,又能极情思念而皆合于义焉。[29]

这段话概括《小戎》一诗的特点及抒情主人公的个性都能紧扣住地域和民族的特点,所言确切。严粲《诗缉》亦云:“《小戎》之诗,铺陈兵车器械之事,津津然夸说不已。以妇人闵其君子,而犹有鼓勇之意,其真《秦风》也哉!”亦指出其独特之处。《小戎》的语言风格亦很独特,范家相《诗瀋》说:“其体颇似《雅》诗。”又说:“以报仇义愤之师,而有从容暇整之象,可以观军容而知胜负矣。”[30]按秦人于西周末年所作之《石鼓文》从体制到语言风格均有模拟《雅》诗之处[31],秦人于春秋时据有周人故地,又受封为诸侯,则其诗受周人雅诗的影响自在情理之中。秦风战争诗这种英雄主义与爱国精神,正是在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以及前代战争诗传统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2.《王风》、《魏风》战争诗的乡愁主题

家是中国古代人生活与情感的中心,离家会让人陷入漂泊的困境。战争使参战者背井离乡,生出无限的乡愁。乡愁主题在西周初年的《东山》一诗中即被言及:“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破斧》是跟随周公东征的士兵喜获生还,在归途中所唱之歌。西周中期宣王朝的《采薇》亦云:“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img37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东周战争诗中的乡愁主题可以说是从西周战争诗中类似主题发展出来的。所不同者,西周时期的战争多为卫国保家之战,故参战者虽述战争之苦而少有怨恨之情。而东周时期,诸侯间的战争不断,因此战争诗中抒情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也很不相同。据《春秋》、《左传》载,春秋时期260年左右共发生战争531起[32],观其性质,多为争霸而战。另外在郑、卫、宋、晋等弑君乱国频繁发生的诸侯国,人们也目睹许多贵族、平民死于非命。因此,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战争诗中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主题消歇,而对战争消极面的表现却随着人性的逐步觉醒而日益显现出来。

东周初年周平王为感谢母家申国驱逐戎狄与拥戴自己的恩德,命周之下民役卒远屯戍于申,士兵作《扬之水》(《王风》),借对妻室的眷恋表达了久戍不归的乡愁。诗三章,每章末两句反复说:“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愁思中带有怨恨。另外如《魏风》之《陟岵》,虽然诗中并未详细说战争的事,但诗中借父、母、兄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战事无休的怨恨。《毛传》云:“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行役”当然可能是战争,也表现了乡愁的主题。这些诗篇,不仅较多地体现了下层士兵对战争的厌倦,而且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贵族阶层的反战情绪。从诗体形态方面观察,由西周战争仪式乐歌、纪念性诗篇向歌谣化的演进,不仅表现了人们战争观念的演变,同时也显现出表现战争的视角的转化。

3.东周战争诗中的闺怨主题与女性化诗体特征

与战争有关的闺怨主题,是以战争为背景,以家庭、亲情、伦常的正常状态受战争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这类诗的作者多为女性,诗风往往细腻婉曲。《诗经》中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战争诗的闺怨主题是对前代战争诗的细化和进一步发展。《诗经》中比较集中地表现闺怨主题的诗篇计有《周南》之《卷耳》、《卫风》之《伯兮》、《王风》之《君子于役》等篇。

《卷耳》一诗或以为行役诗,由篇中主人公忧愁之甚、思家之切来看,当非一般之行役,故将其置于战争背景下来考虑。《序》言此诗表“后妃之志”,说不可信。何琇《樵香小记》:“此必大夫行役,其室家念之之词。”如将行役的背景理解为战争,则比较合乎诗本文。

《卫》之《伯兮》及《王风》之《君子于役》则以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写了她们对其丈夫:一个是“为王前驱”的“伯”,一个是“于役”之“君子”的思念,是典型的闺中之思主题。因为这类诗的作者多为女性,故其诗体风格多呈现出情意绵绵、柔婉含蓄、一咏三叹的特点。如明季本《诗说解颐》评《伯兮》曰:“首如飞蓬,则发已乱矣,而未至于病也。甘心首疾,则头已痛矣,而心则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又病矣。其忧思之苦亦已甚矣。所以然者,以其君子之未归也。”范王孙《诗志》亦评云:“先将伯之以才从王掀起,后及闺思,与寻常闺词不同。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是妇人极喜事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妇人极酸楚事。一时含着两情,两情并作一绪。”两家评《伯兮》均从女性诗歌的言情细腻、情真意切说起,道出了春秋时女性战争诗的诗体风格。又牛运震《诗志》评《君子于役》云:“读《丁都护歌》,千古有情妇人,只在说不出处伤神耳。此诗提四个‘君子于役’,哽哽咽咽,抹杀许多诗歌乐府。”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云此诗“言情写景,可谓真实朴质”、“用情而得其正”。前人的评价,都道出了女性诗歌的美学特点。

4.战争诗对人性真实的追问

战争既是一种灾难,同时也是考验一个人的忠诚和友谊是否真实的试金石。春秋时期的战争诗在反映个体对战争的感受时,表现出对人性的追问。如《邶风·击鼓》反映了春秋时期卫国对郑国的战争给普通朋友之间关系的影响。诗中的主人公与朋友一起参战,约定战场上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然而关键时刻朋友却违背约定,因此诗人伤人心之善变而作此诗。诗云: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此诗当如《诗序》所说,为卫人怨州吁用兵于郑时,从军士兵所作。郑玄《笺》云:“《春秋传》曰: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是也。伐郑在鲁隐公四年。”《击鼓》所写即是此次战争。李黼平《毛诗义》云:“此诗丧马求林、离散阔洵之状,千载如见,盖诗为从军之士所作。”其说诗中描写战场情状及判断作者身份甚是。此诗最有特点的地方,在四、五两章,四章写参战士兵之间“成说”,即相互约定一起归来。然而,最终却是各自逃命(“不我活兮”,活,会面。)、不守信用(“不我信兮”)的结局。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云此诗“最有趣的是从来军队里惯有的伙伴结拜,誓同生死,也早从这诗里露出了端倪。”也已经涉及上述内容。由此诗可以看出在战争这一特殊背景下,诗人对于人性真实性的追问。

而《郑风·清人》一诗,则表现了诗人对贪生怕死、背信弃义者的讽刺。郑国将帅高克在战争中因贪生怕死,逃避责任而放弃忠诚,弃郑投陈。《左传·闵公二年》:“郑人恶高克,使帅师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赋《清人》。”在这首诗中,也反映出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战争诗从时间跨度上说,经历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的发展演变。周族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不同,因此对战争的态度观念也有变化。《诗经》战争诗受其影响,在此演变历程中,其诗体凡三变:第一阶段以仪式化的《武》、《象》为主流、以歌谣化的《东山》、《破斧》为支流的时期;第二阶段为纪念性和箴铭化的《江汉》、《常武》与歌谣化、个体化的《采薇》、《出车》等并存的时期;第三阶段为春秋时期诗体多元化、主题多样化、作者个体化的阶段。

【注释】

[1]有的学者认为《诗经》战争诗只此数首,余不计入。说见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69—670页。笔者以为《诗经》战争诗不限于此,一些诗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虽不直接描写战争,但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破坏及人们对战争的感受,有的学者称之为战争徭役诗(迟文浚主编《诗经百科辞典·研究篇》,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亦应归入战争诗,但《车攻》、《吉日》等田猎诗不纳入战争诗范畴。

[2]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1页。

[3]沈长云《关于华夏族形成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4]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556页。

[5]《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书纪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6]《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

[7]参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6页。

[8]参赵沛霖《〈诗经〉战争诗表现的上古政治军事思想》,见《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144页。

[9]参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刊《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10]陈逢衡《逸周书补注》:“‘辟’,君也。‘成辟四方’,谓君天下也。‘殷’,众也。‘通殷命有国’,谓大封国也。”

[11]在先秦文献中献俘又称作“献功”、“献捷”,狭义专指献纳战俘,广义则兼赅一整套庆功典礼。《世俘》所载包括庙社告祭,献俘、作乐、宴饮、大赏等仪节。详参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下),刊《文史》第35、36辑。

[12]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刊《文史》第2辑。

[13]清人陈澔以《象》为文舞,不可信。说见其《礼记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19页。

[14]王国维《说勺舞象舞》,收《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8—111页。

[15]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第578页。

[16]高亨《周颂考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五、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1964年、1965年版。

[17]姚小鸥《〈周颂·三象〉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演变》,见其《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6页。

[19]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云:“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故谓之‘国士’以示其地位之高。”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5—91页。雷海宗亦云:“那时(西周)一定是所有的贵族男子(士)都当兵,一般平民不当兵,即或当兵也是极少数,并且是处在不重要的地位。”说见其《中国的兵》,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页。杨宽据西周金文材料所载指出“当时国家军队主要即由‘国人’编制而成”。说见其《再论西周金文中“六师”和“八师”的性质》,载《考古》1965年第10期。

[20]此爻辞的解释参李镜池《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页。

[21]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22]参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书店1998年影印本。

[24]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80页。

[26]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76—378页。

[27]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中国文学史》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9页。

[28]魏源《诗古微·小雅宣王诗发微》,岳麓书社2001年版《魏源全集》第1册,第257页。

[29]见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464页引。

[30]《诗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石鼓文》出土于唐代,刻于十面鼓形大石上,为四言诗体。关于其时代有秦文公说,秦襄公说,秦灵公,秦献公说,秦穆公说,秦宣公说,秦惠文王说等,学者中以秦文公说与秦襄公说者为多。详参《中国秦文化辞典》“石鼓文”,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1—580页。

[32]统计数字据朱宝庆《左氏兵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