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春秋》一书所记,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计242年的历史,其中记载的战争就有271次。《孙武兵法》位列权谋类之首,与其他三类兵法相比,这类兵法侧重于研究战略计谋,关注战争的全面变化及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因而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孙武认为战争是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这是孙武军事思想的一个特色。

第五节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

《春秋》一书所记,上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其中记载的战争就有271次(据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在这战争频繁的年代里,军事问题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当时有一些人受陈旧的军事思想支配,坚持依照古礼打仗。宋襄公就是一例,他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结果导致失败。另外一些人从战争实际出发,总结战争规律,用以指导战争取得胜利。这些从事军事活动、研究军事理论的人物被称为兵家。

img28

孙武像

春秋末期的兵家孙武,字长卿,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出生于齐国长安(今山东惠民)。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孙武以兵法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他回答吴王阖闾关于晋国六卿“孰先亡,孰固成”的问题时,认为改革图强,亩大税轻者可以获得成功(见银雀山竹简《孙武兵法·吴问》),表明了他主张变革的政治观点。阖闾九年(前506年),孙武率兵“西破强楚”,夫差十二年(前484年)又于艾陵大胜齐军,“北威齐晋”,取得这样的胜利,是与他的军事思想分不开的。孙武的军事著作《孙武兵法》(又称《孙子兵法》),现存13篇,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将兵法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孙武兵法》位列权谋类之首,与其他三类兵法相比,这类兵法侧重于研究战略计谋,关注战争的全面变化及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因而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

《孙武兵法》开宗明义,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因素是:“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其中既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包括了军事指挥者个人的素质和士兵的素质。孙武在《谋攻》篇还提出: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彼知己”就是认识战争双方的客观实际,并按照客观规律决定自己的行动。他把战争双方的客观实际分为五个方面,并在各篇中阐述了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一条表现了对战争的重视和慎重态度。孙武认为战争是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作战》篇指出:进行一场战争,动用轻车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向千里之外运输粮食,加上前后方的费用,每天要开支“千金”巨资。如果进行战争而不能取胜,将使军队疲惫,经济枯竭,给列国诸侯之入侵以可乘之机,那时虽是有智谋的人,也无法善后了。“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火攻》篇又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只有在确有把握取胜的情况下方可以作战。

(2)“识众寡之用者胜”。这一条是说,要掌握敌我双方兵力数量对比,按照数量的对比关系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谋攻》篇具体说到兵力数量对比与相应的战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3)“上下同欲者胜”。《计》篇中说“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这里包括军队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和君主与将帅之间的上下关系。将士一致、君臣一致才能进行战争。如果君臣不和、上下相怨,必然导致战争失败。这里也包括对敌我双方上下关系的了解。

(4)“以虞待不虞者胜”。就是说要考察敌我双方的作战准备情况,要在战争中取胜,不但要有物质准备,尤其要有周密的谋划。“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计》)通过周密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找战机,打败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不存侥幸心理,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打准备不足的仗。这是孙武军事思想的一个特色。

(5)“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武很重视将的地位和作用,把“智、信、仁、勇、严”(《计》)五个条件作为选将的标准。他认为智可以权机识变,信可以使人不惑于刑赏,仁爱士卒而知勤劳,勇可以断疑取胜,严可以威震三军。君主按照这样的标准任命了将帅以后,就要放手使用,不可牵制他的行动。战争是复杂多变的,必须依据一步百变的形势当机立断。如果作战中时时处处等待君命,犹如“白大人而救火”,还没有等到指示下来,房舍早已烧成灰烬了。孙武有句名言:“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兵法》一书渗透着军事辩证法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提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孙武看到战争是取得政治、经济利益的手段;军事是实现政治、经济目的的工具。所以,他认为如果能够不用兵或不打硬仗而达到政治、经济的目的更有好处。他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谋攻》)上策是挫败敌国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挫败敌国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军,下策是攻城。又说,善于用兵的人,目的不在于“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而在于“兵不顿而利可全”(《谋攻》)。这种军事功利主义与宋襄公的迂腐军事思想形成强烈对比。

(2)论述了战争中的一系列矛盾及其相互依存和转化关系。孙武提出战争中的进攻与防御、速决与持久、兵力分散与集中的矛盾,还提出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正奇、死生、虚实、动静、勇怯、治乱、胜败等对立范畴,并认为这些矛盾和对立是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例如,“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势》),“投之死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九地》),“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势》)等。

(3)重视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战争是敌我双方实力和智慧的较量。敌人实力如何,谋划是否发生过失,事在敌人,因而“胜可知,而不可为”(《形》),胜利可以预见,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但发展和正确运用自己的实力,避免自己的被动,去造成敌人的被动和失败,就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所以孙武又说:“胜可为也。”(《虚实》)如《计》篇明确地说“兵者,诡道也”,用兵要能使敌人不知其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做不能打;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他,迫使敌人内部产生混乱,然后打败他。如果敌军士气旺盛、体力充沛、团结一致,可以设法使其士气懈怠、精力疲困、上下左右离散,使敌人的强点变成弱点。又如《势》篇用“正”“奇”表达战争态势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认为军事指挥者根据战况,从“正”“奇”两种基本战争态势出发,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战术来,“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因敌情变化而灵活地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使敌人无法推测自己的作战意图和行动规律。这些都是主观能动性

孙子还指出,胜利是可以依靠主观能动性而夺取的,但主观能动性又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也不能无视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形》篇孙子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会打仗的人,先要能够站稳脚跟,保存自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调动敌人,否则就不能取得胜利。因为战争的策略可以运用,但我方不一定能够使敌方中计,更不可能完全把握准敌方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孙子反对忽视客观条件的硬拼、强攻,他认为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和行动的基础上。由此,《孙子兵法·谋攻》篇便总结出这样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就是说,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方和敌人一方都有准确和清晰的认识,从而采取正确的部署和措施,就能每战必胜。相反,如果有人对“彼”与“此”都没有深切的认识,两眼漆黑,那就谈不上发挥人的能动性,因而吃败仗便是不可免的了。

从上述的举例中不难看出,《孙子兵法》的论述都是与战争相联系的用兵之道,即兵法,但是他归纳得出的理论原则并不限于战争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而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遍意义。也就是说,当人们的认识与行动和客观规律相契合的时候,便标志着人们自觉性的提高及其积极作用。《孙子兵法》对后代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它对人及其自觉性的重视,使得中国古代穷本探原的人文精神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附:孙膑和《孙膑兵法》

孙膑是孙武的后裔,约与孟子同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膑和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不如孙膑,骗孙膑到魏国,断其两足并在其脸上刺了字,想使他埋没无闻。后来孙膑被齐国使者秘密接回,做了齐威王的军师。魏惠王十七年(前354年),孙膑为齐国设计“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于桂陵。魏惠王二十七年(前344年),孙膑用行军减灶之计又一次大败魏军,逼庞涓自杀于马陵。《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有《齐孙子》89篇,即《孙膑兵法》,汉以后失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孙膑兵法》残简440余枚,约1.1万字,分上下两编,共30篇,从中可以看出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发展。

img29

孙膑像

《孙膑兵法》提出战争中的形名关系和“以万物胜万物”(《奇正》)的观点。认为凡有形质的东西都可以用“名”(概念)来表达,凡能用“名”来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东西克服。人们之所以对某种东西不能克服,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战胜它的另一种东西。万物相胜的现象是无穷无尽的。这就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回答了形与名的关系,并指出没有不可克服的敌人,而“我方”也有失败的可能。战争有胜败两种可能,所以要研究战争的规律,克服不利的方面,发扬有利的方面,以争取战争胜利。齐国的田忌与诸公子赛马的时候,孙膑为田忌谋划,主动失败一局,最终取得全局的胜利,就是对“以万物胜万物”的辩证法思想的运用。

《孙膑兵法》还认识到战争中力量对比的相对和绝对关系。“盈胜虚,径胜行,疾胜徐,众胜寡,佚胜劳”(《积疏》),可以说是战争中取胜的普遍适用的原则。但是任何一方的盈、径、疾、众、佚都不是在一切方面没有差别的,任何一方的虚、行、徐、寡、劳也都不是在一切方面没有差别的。战争指挥者可以改变战争态势,哪一方能以己之盈当彼之虚,以己之众当彼之寡,以己之佚当彼之劳,哪一方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战争的胜利。孙膑为齐国设计的“围魏救赵”,就是以己之盈乘彼之虚的典型战例。魏国出动主力进攻赵国,魏都大梁守备空虚。齐国要解赵国之围,不派兵去赵国寻找魏军主力作战,而是直捣守备空虚的魏都大梁,迫使魏军仓促回师自救,这样便使赵国得到解救。当魏军慌忙奔回的时候,齐军设伏于桂陵,以逸待劳,打了一个大胜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