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眼中的元代诗词

毛泽东眼中的元代诗词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他对元代词人萨都剌的词仍很喜欢。1957年3月19日至20日,毛泽东从徐州经南京,又坐飞机到上海。毛泽东对管道升的这首词相当喜欢,不仅熟记,而且还加以引用。1957年9月18日,毛泽东会见了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相比较而言,毛泽东似乎对元代的散曲更感兴趣。1975年的春夏时节,有一次,毛泽东问芦荻:“北京大学开不开讲诗词曲赋?”

三十四、毛泽东眼中的元代诗词

元代的诗词成就远不如唐宋。因此,毛泽东对元代诗词的接触面和喜欢程度,似乎都不及唐宋。不过,他对元代词人萨都剌的词仍很喜欢。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答失蛮氏,蒙古人,著有《雁门集》。诗词并工,而其词慷慨悲凉,气势雄浑,似乎尤为有名。《满江红·金陵怀古》等篇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试举《念奴娇·登石头城》一词为例: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春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毛泽东早在延安时,就曾熟读过此词,因此,当1949年李宗仁政府盘踞南京而在议和问题上与中共发生分歧时,毛泽东在2月15日写下了《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一文。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忽然想起了萨都剌的这首词,便在文章中进行了引用。他写道:

……孙科的“行政院”号召战争,但是进行战争的“国防部”却既不在广州,也不在南京,人们只知道它的发言人在上海。这样,李宗仁在石头城上所能看见的东西,就只剩下了“天低吴楚,眼空无物”。……(1)

这里引用萨都剌词中的两句话来形容当时以李宗仁为代总统的南京政府,的确是十分恰当和形象的,符合当时的实情。

1957年3月19日至20日,毛泽东从徐州经南京,又坐飞机到上海。在此途中,毛泽东问随行的林克:“你读过萨都剌的《徐州怀古》么?”

林克摇摇头:“没有读过。”

毛泽东说:“萨都剌是蒙古人,出生在现在的山西雁门一带。他的诗词写得不错,有英雄豪迈、博大苍凉之气。这首词的词牌叫《木兰花慢》,原题是《彭城怀古》。彭城就是古徐州,就是那个800岁的彭祖的家乡。徐州地区的沛县是刘邦的家乡。”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写下了萨都剌的另一首名作——《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荒台,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写完以后,他又兴致颇浓地解释道:“‘铁甲重瞳’,指的就是项羽。重瞳子其貌不凡。他骑乌骓马,原来兵多势大,‘玉帐连空’,可惜有勇无谋,不讲政策,丧失人心,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说到这儿,毛泽东又在林克书本的下角写道:“项羽重瞳,犹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写毕,他又解释道:“湘东一目,指的是梁武帝年间的湘东王萧绎,他幼年瞎了一只眼,后来好学成才,平定侯景之乱,即位江陵。”

大约毛泽东那天的兴致很高,解说了上半阙后,又解说起了下半阙。他说:“戏马台原是项羽阅兵的地方,刘裕北伐时也曾在此大会将校宾客,横塑赋诗。‘画眉’故事是西汉张敞的故事,此人直言敢谏。‘燕子楼’是唐朝驻徐州的节度使张建封旧宅的一个小楼。张建封与彭城名姬关盼盼相爱成婚。张死后,关氏仍恋张之情,独守空楼十余年。萨都剌写了这些有关徐州的典故,吊古伤今,感慨人生,大有英雄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乱山川的情调。初看好似低沉颓唐,实际上他的感情很激烈深沉。”

赵孟頫是元代的另一位诗人,后人都知道他诗词书画无所不能。他的妻子管道升也很有文才,知道的人却不很多。赵孟頫年近五十时想纳妾,曾作了一首曲子给妻子,以示己意。曲云:“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但是管道升不希望丈夫纳妾,便作了一首《我侬词》来回复赵孟頫。词云: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读了此词,自觉惭愧,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毛泽东对管道升的这首词相当喜欢,不仅熟记,而且还加以引用。

1957年9月18日,毛泽东会见了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两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谈到了哲学、佛学。这时,毛泽东忽然想到了管道升的这首词,不禁随口对拉达克里希南念道:“两个泥菩萨,一起都打碎,用水调和,再做成两个泥菩萨。你身上有我,我身上有你。”

念完以后,毛泽东又补充说明道:“这是宋末元初,赵孟頫妻所作的词。”

翻译连忙把它翻译给印度客人听,拉达克里希南不禁笑了。

元代是散曲盛行的时代,散曲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比较而言,毛泽东似乎对元代的散曲更感兴趣。1975年的春夏时节,有一次,毛泽东问芦荻:“北京大学开不开讲诗词曲赋?”

芦荻说:“现在这些课都不开了,学生不读书,不学习,想学也买不到书。”

毛泽东听了,说:“现在没有书,咱们搞一部吧,选它五百首诗,五百首词,三百首曲,三十篇赋。”

这里所说的“三百首曲”,就是指的散曲,而且主要就是元代的散曲,因为这时的散曲名家最多,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都写散曲。可惜的是,毛泽东究竟喜欢哪些散曲作品,则很难知道了。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0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