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伤寒论症状及对应药

伤寒论症状及对应药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及副伤寒患者,两组分别显效116,15例;有效82,3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9%,94%。[疗效] 中西药结合治疗伤寒25例,痊愈22例,好转2例,无效1例。[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并发肝功能损害45例,均获全部治愈。同时对症处理,并治疗并发症。用药3日,病情加重用氨苄西林或氯霉素,静滴。

处方1

大黄白及粉。

[制用法] 取大黄白及粉(由大黄3份,白及2份研末制成)。大便隐血+,用1g;隐血,少量柏油样便用2g;隐血,大量柏油样便用3g,均3次/日,口服。其中配合西药4例,输血1例。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肠出血78例,显效(治疗1~3日隐血试验阴性)61例,有效(4~7日隐血试验阴性)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

处方2

葛根、黄芩、黄连、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芦根、冬瓜子、甘草

[加减] 湿重于热者,加佩兰叶、姜半夏;热重于湿者,加黑山栀、淡竹叶;腹胀腹痛者,加柴胡、川厚朴、白芍;呕恶者,加姜半夏、淡竹茹;腹泻者,葛根先煎;便秘者,加桃仁。

[制用法] 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2剂。将上药水煎后,分2~3次内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肠伤寒98例,服药2周以上后,均获治愈,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体温大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4]

处方3

生地黄、阿胶(溶化)各15g,田七6g,紫珠草30g,血余炭(冲服)3g。

[制用法] 每日1剂,用水500ml煎成300ml,分2次口服,连用3~5日。并用地西泮5mg肌内注射;氯霉素1g,合并其他感染者,加用氨苄西林6g/日,静滴,热退后改氯霉素为0.25g/次,3次/日,口服。连用2周。出血期间用脑垂体后叶素20~40U/日,静滴,出血严重者,脑垂体后叶素10U立即静注,配用维生素K1及氨甲苯酸等。注意补充血容量,纠酸等。1级护理,禁食或流质饮食。

[疗效] 中西医结合抢救伤寒并肠大出血30例,痊愈29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7%[3]

处方4

葛根15g,黄连20g,黄芩30g,甘草30g。

[制用法] 治疗组200例,将上药水煎3次,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每日1剂。对照组50例,用氨苄西林及诺氟沙星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及副伤寒患者,两组分别显效116,15例;有效82,3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9%,94%。治疗组的血培养及肥达反应阴转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体温下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4]

处方5

方①:青蒿10~15g,黄芩、甜杏仁各8~10g,白蔻仁、木通各5~8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20~30g;方②:北沙参、玉竹、川石斛、淡竹叶、太子参各10~15g,天花粉、白扁豆各15~30g。

[制用法] 邪实正盛阶段,用方①;邪退正复阶段用方②。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配合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疗效] 中西药结合治疗伤寒25例,痊愈2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本法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

处方6

方①:杏仁、白豆蔻、厚朴、通草各10g,薏苡仁15~30g,滑石20~30g,茯苓12g,淡竹叶、连翘、栀子各8g;方②:滑石20~30g,茵陈、白豆蔻各9g,黄芩、通草、茯苓、石菖蒲、连翘各10g,茯苓、金银花各12g;方③:生石膏30~50g,知母、黄连、厚朴、栀子、石菖蒲、芦根、天花粉、冬瓜子、连翘各10g,滑石20~30g,金银花15g;方④:水牛角90~120g,黄连、丹皮、连翘各10g,生地黄15~30g,麦冬、赤芍、白头翁、地榆各12g,生石膏30~50g。

[制用法] 湿重于热型者,用方①;兼恶寒者,加香薷。湿热并重型者,用方②。热重于湿型者,用方③;高热甚者,加羚羊角粉;腹胀甚者,加槟榔、枳实;便秘者,加生大黄;耗津伤气者,加太子参。热入营血型者,用方④;大便下血甚者,加仙鹤草、槐花炭。均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3次内服。1周为1个疗程。西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唑,支持疗法,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84例,治愈29例,好转3例,复发2例,疗程为4~27日[6]

处方7

方①:黄连5g,厚朴、豆豉、山栀、半夏、枳壳、山楂、六神曲、滑石各10g;方②:藿香15g,豆豉、厚朴、半夏、茯苓、泽泻、杏仁各10g,蔻仁5g,薏苡仁20g。

[加减] 均加黄芩、丹参、蒲公英、败酱草、山栀、腑实加制大黄或生大黄;黄疸加茵陈。

[制用法] 热重于湿者,用方①;湿重于热者,用方②。均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西药用诺氟沙星0.6~0.9g/日,阿米卡星0.4~0.6g/日,均口服。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并发肝功能损害45例,均获全部治愈。退热时间平均为6.13日,肝功能恢复正常为2~3周[7]

处方8

复方丹参注射液。

[制用法] 治疗组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8~16ml,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滴,1次/日。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均用氧氟沙星300mg/次,3次/日,口服。均7日为1个疗程。同时对症处理,并治疗并发症。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患者,两组分别显效(治疗后7日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30,24例;有效6例为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

处方9

黄芩、炒栀子各10g,川黄连、通草各6g,滑石、薏苡仁各20g,厚朴、藿香、佩兰各12g,茯苓15g。

[加减] 胸闷呕恶者,加法半夏,苏梗、陈皮;脘痞、便溏者,加砂仁、白蔻仁、苍术;便秘者,加大黄(后下);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先煎)、芦根、知母、金银花、连翘;黄疸者,加茵陈、郁金;大便下血者,加云南白药(冲服)、地榆炭、侧柏叶;伤阴者,加石斛、沙参、山药,白芍;气虚者,加西洋参或党参、黄芪、太子参。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均用清开灵(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20~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日,热退1周后停用。用药3日,病情加重用氨苄西林或氯霉素,静滴。肠出血用止血药静滴。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50例,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4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退热时间为4~9日。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9]

处方10

大黄白及散。

[制用法] 治疗组36例,用大黄白及散(含大黄、白及各2份,参三七1份,研为极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5g)6~8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28例,用常规西药止血剂,重度用适量垂体后叶素静注或静滴,均必要时输血,加强支持疗法。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肠出血患者,两组分别显效(3日内便血停止,伴随症状基本消失,3日后无再出血征象)20,12例;有效12,7例;无效4,9例;总有效率为89%,68%。治疗组疗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0]

处方11

青蒿30~50g,淡竹叶,苍耳草,墨旱莲、薏苡仁、地榆各30g,金银花15g,蔻仁3g(后下),橘皮10g。

[加减] 湿重热轻者,去墨旱莲,加茯苓、佩兰、藿香;热重湿热者,加黄连、芦根、生地;湿热阻滞少者,寒热往来,或入暮恶寒高热,身痛有汗、手足沉重、苔白厚腻浊者,加柴胡、黄芩、藿香叶、川厚朴;湿热阻滞肠道者,加大黄;伤络便解血,灼热烦躁,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生地黄、丹皮。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均用二联抗生素,静滴;选用复方磺胺甲唑、诺氟沙星、磷霉素、呋喃唑酮,口服;静脉加口服药一般不超过三联。同时,辅以维生素类口服;氯化钾2g,加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 000ml,静滴;对症处理。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肠伤寒51例,均治愈[11]

处方12

清开灵注射液。

[制用法] 取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与对照组21例,均用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支持及对症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89例(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21例),两组分别痊愈66,18例(P<0.01)。退热时间、肠出血持续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12]

处方13

黄连、旱莲草、滑石各15g,生石膏120g,生地榆、知母、白蔻、杏仁、栀子、藿香各10g,马齿苋、薏苡仁各30g。

[加减] 例秘者,加大黄、芒硝;神志不清者,加菖蒲。

[制用法] 每日1剂,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溶液,分早、中、晚内服。重症配合西药。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副伤寒60例,治疗2周,均治愈,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13]

处方14

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黄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叶20g,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枳实、竹茹各10g。

[加减] 湿重者,加藿香、厚朴;热重者,加栀子、黄连;嗜睡者或神昏者,加菖蒲、郁金;便秘者,加大黄;肠出血者,加地榆、槐花;并发支气管肺炎者,加麻黄、杏仁。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3剂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肠伤寒50例,速效14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14]

处方15

北杏仁6~10g,蔻仁3~4g,薏苡仁15~20g,川厚朴3~6g,淡竹叶10~12g,滑石10~30g,山栀子10~20g。

[加减] 卫分表证者,加防风;湿重于热者,加藿香、法半夏、通草;热重于湿者,加生石膏、知母、黄连;湿热并重者,加柴胡、黄芩,连翘;大便潜血者,加地榆炭、侧柏叶、银花炭;后期热伤气阴者,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制用法] 极期,每日2剂,水煎,分4次冷服,热退,每日1剂。小儿剂量酌减。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副伤寒27例,5日内体温复常者25例;1,2,3,4周内消化道症状完全改善分别2,9,5,1例[15]

处方16

紫花地丁、野荞麦根各30g,青蒿、柴胡、蚤休、黄芩、白僵蚕、焦山栀、金银花各10g,制黄精、绵茵陈各15g,生大黄(后下)9~12g,乌梅3枚,生甘草6g。

[加减] 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麦冬;湿热重者,加佩兰、薏苡仁、菖蒲;便溏者,去大黄,加虎杖。

[制用法] 每日1~1.5剂,水煎,分3次内服。并食清淡饮食。用3~6日观察效果。

[疗效] 采用自拟解毒增免汤治疗伤寒稽留高热21例,体温复常19例,有效2例[16]

处方17

双黄连针剂。

[制用法] 用双黄连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3g;与对照组28例,均用头孢唑啉5g;均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静滴,1次/日。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毒血症60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获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39%(P<0.05);开始退热、体温复常、中毒症状消退平均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17]

处方18

茵陈、石膏、滑石各20g,菖蒲、知母、半夏、白蔻仁、生大黄、厚朴、薄荷(后下)、藿香(后下)各10g,甘草5g。

[加减] 热重者,加金银花、芦根;湿重者,加苍术、茯苓。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4次内服。并用生大黄100g,水煎至100ml,保留灌肠,2次/日。对照组48例,用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诺氟沙星。均补液,纠正酸中毒,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100例(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分别痊愈45,26例;好转5,11例;无效2,11例;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8]

处方19

黄连、栀子、厚朴、半夏、菖蒲各10g,黄芩、白豆蔻、通草、连翘各12g,黄柏9g,滑石30g,薏苡仁18g,金银花2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20例,均用氨苄西林6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复方磺胺甲唑1g/次,2次/日,口服。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41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分别平均退热、自觉症状消失时间3~5,7~10日;3.5,7.5日(P<0.05)[19]

处方20

生大黄(后下)、黄连各5~10g,厚朴、黄芩各10g,枳实10~15g,芒硝3~6g,茯苓30g,金银花15~25g。

[加减] 斑疹,黑便者,加丹皮、生地黄、赤芍、茜草根、紫草等;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阴虚津涸者,加玄参、麦冬、生地黄;脘闷嗳气者,加白蔻仁、木香;正虚者,加当归、黄芪。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配合西药补液支持治疗。

[疗效] 运用通腑泄热法治疗伤寒(湿温)56例,均获治愈。34例随访1个月,均无复发[20]

处方21

红孩儿。

[制用法] 用红孩儿块茎1kg,水煎2次,取液浓缩至200ml,加尼泊酸1g,高压灭菌,密封。50ml/次,4次/日,口服(或温开水稀释后,鼻饲),3日为1个疗程。服药后便秘、酌用生大黄泡服。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应用中药红孩儿治疗伤寒并发重度肠出血16例,用2个疗程后,均获成功[21]

处方22

黄芩15g,滑石30g,茯苓皮12g,通草、大腹皮、白蔻仁各6g。

[加减] 高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党参;寒热往来、听觉障碍者,加柴胡、法半夏,党参;肠出血者,加槐角、地榆、水肿尿少者,合越婢汤;腹泻者,加葛根、黄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气虚者,加党参;气脱者,合生脉散或独参汤。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儿童及年老体弱者酌减。配合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停用抗生素、激素及解热止痛类药物。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肠伤寒60例,均治愈[22]

处方23

生石膏60~120g,生地黄、赤芍各20g,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连翘、鲜竹叶各10g,玄参、丹皮各15g,甘草6g。

[加减] 阴伤者,加沙参、麦冬;肠出血者加地榆、侧柏叶、茜草根;气血双亏者,加黄芪、党参、阿胶、鸡血藤、熟地黄。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体温复常后3日停药。对照组20例,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次,3次/日,口服,用14日。均适量补充液体。

[疗效] 用上药治疗多重耐药性伤寒42例(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两组分别治愈22,15例(P<0.05);对照组显效,有效各2例,无效1例[23]

处方24

薏苡仁、茵陈、车前草各30g,蔻仁、杏仁、黄连、知母、藿香各10g,生石膏120g,煨诃子、旱莲草各15g,淡竹叶20g。

[加减] 便秘者,加生大黄颗粒剂6g,冲服;神志欠清者,加菖蒲、并用清开灵或醒脑净静滴。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制用法] 每日1剂,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无渣饮食。

[疗效] 应用自拟三仁伤寒饮治疗伤寒、副伤寒58例,均治愈,其中西药治愈4例[24]

处方25

竹叶、石膏、制半夏、人参、麦冬、甘草、粳米。本方出自《伤寒论》。

[加减] 夹湿者,加藿香、佩兰、大豆黄卷;出血、便血者,加生地榆、丹皮、藕节、生白茅根;夹食滞者,加炒麦芽、神曲;谵妄、惊厥、昏睡者,加水牛角粉。

[制用法] <3日用3~5剂,水煎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高热不退50例,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5]

处方26

制大黄3g,炒槐花、柏叶各12g,参三七、白及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7例,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和氨基己酸;重度酌情用脑垂体后叶素静注(或静滴)。均用2种以上抗生素。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82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7例),用3日后,两组分别显效(<3日,便血止或大便转黄,余症消失)23,14例;有效14,6例;无效8,17例;总有效率为82%,54%(P<0.05)[26]

处方27

方①:杏仁、川厚朴、枳壳、淡竹叶、藿香、佩兰各9g,薏苡仁20g,蔻仁、黄芩、法半夏各6g;方②:黄连、川厚朴、栀子各10g,芦根20g,茵陈、金银花各15g,通草5g,天花粉、滑石各12g,甘草3g;方③:黄苓、滑石、茯苓、天花粉各15g,猪苓、大腹皮、金银花各12g,白蔻仁6g,薏苡仁20g。

[制用法] 湿重型者,用方①;热重型者,用方②;湿热并重型者,用方③。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45例,均用头孢噻肟钠针剂5g,静滴,1次/日;氧氟沙星胶囊0.6g/日,口服。支持,对症治疗,均10日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00例(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用1个疗程后,两组分别治愈50,30例(P<0.01);有效5,13例;无效2例(为对照组)[27]

处方28

干姜、黄连各9g,黄柏、白术、香附各12g,白头翁、秦皮、茯苓、薏苡仁、冬瓜仁各15g。

[加减] 恶寒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菊花;高热、谵语者,加知母、石膏、栀子;呕甚者,加旋覆花、生赭石、制半夏、竹茹;胸脘痞满者,加厚朴、枳实、焦三仙、槟榔;大便未解者,加生大黄、芒硝、大便解停用。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20例,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滴,2次/日;氨苄西林5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日;酌情用能量合剂l或林格液。对症、支持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型沙门菌病46例(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用1周后,两组分别临床痊愈22,4例;有效3,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8]

处方29

败酱草、红藤、马齿苋各15g,三叶青、淡豆豉各10g,荆芥6g,薄荷5g。

[加减] 湿甚者,加法半夏、佩兰、藿香,扁豆衣、生薏苡仁、菖蒲;热甚者,加连翘、焦栀子、黄柏、白头翁;气滞者,加川楝子、枳壳。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对照组28例,用头孢曲松等。两组均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 采用上药治疗伤寒、副伤寒54例(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8例),平均退热时间两组分别为1.9,6.4日(P<0.01)[29]

处方30

黄芩、黄连、川厚朴、法半夏、炒栀子、云苓、猪苓、六一散、枳实。

[加减] 热甚者,加生石膏(>50g)、知母;湿甚者,加藿香。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并用庆大霉素32万U(<18岁16万~24万U),加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用7~10日。体温过高11例,用地塞米松5~10mg/日,用≤3日。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39例,有效(<7日体温复常或下降)38例,无效1例[30]

处方31

黄芩、滑石、猪苓、茯苓皮各10g,大腹皮6g,白蔻仁(后下),通草各5g。

[加减] 初期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加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薏苡仁;中期热重于湿者,黄芩增量,加黄连、知母、石膏、金银花;后期气阴两伤者,去大腹皮、白蔻仁,加条参或(太子参)、麦冬、竹叶、黄芪、石斛等。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个疗程。高热先用乳酸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氨苄西林(或氯霉素)注射液,静滴;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用1周后,再用本方。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34例,用2~3个疗程后,治愈32例,无效2例。经随访6个月,均未见复发[31]

处方32

杏仁、厚朴各9g,薏苡仁20g,滑石(包)、红藤各15g,蒲公英30g,通草6g,黄连12g。

[加减] 湿热秽浊扰胃者,加法半夏、藿香、佩兰;发斑者,加丹皮、赤芍;神昏谵语者,加连翘、水牛角、玄参、菖蒲。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或频)服;至热退后2~3日。与对照组均用喹诺酮类(儿童不用)、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及敏感抗生素静滴,至体温<38℃改口服,共用2周。低渣饮食。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副伤寒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均治愈[32]

处方33

白头翁20g,槐花、侧柏叶各15g,黄连6g,黄柏、秦皮、枳壳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凉服。与对照组20例,均用0.2%环丙沙星100ml,静滴;氨苄西林(皮试阴性)2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2次/日。出血用酚磺乙胺1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氨甲苯酸2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2次/日。体温>39℃物理降温;重度出血予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并肠出血43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伤寒、肠出血两组分别治愈15,6例(P<0.05);16,7例(P<0.05)。好转各6例;各4例。无效2,8例;3,9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3]

处方34

金银花、连翘、黄芩、藿香、法半夏各15g,栀子、大黄、黄连、豆蔻、甘草各10g,滑石20g(包)、薏苡仁30g。

[加减] 黄疸者,加茵陈;肠出血者,加炒地榆。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50例,均用氨苄西林(或氯霉素,或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静脉滴注。

[疗效] 采用上药治疗肠伤寒11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均获得全部治愈。平均体温复常时间两组分别3.5,6日。疗程中未见副作用[34]

处方35

方①:藿香6g,厚朴、猪苓各3g,姜半夏、泽泻各5g,茯苓、杏仁、淡豆豉各10g,薏苡仁12g,白蔻仁2g;方②:黄连、菖蒲、制半夏各3g,厚朴6g,淡豆豉、栀子各10g;方③:滑石15g,茵陈12g,黄芩10g,菖蒲、川贝、木通、射干、薄荷、白蔻仁各6g,连翘60g;方④:生石膏,粳米各60g,知母15g,苍术10g,甘草6g。

[制用法] 湿郁卫气型者,用方①;湿热困阻中焦型者,用方②;湿热蕴毒型者,用方③;热炽阳明型者,用方④;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64例,均用氯霉素注射液0.5g,静滴,间隔4小时1次,2次/日;复方磺胺甲唑、碳酸氢钠片各2片/次,2次/日,口服。均对症处理。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76例(其中,治疗组112例,以照组64例),两组分别治愈108,59例;无效4,5例;治愈率为96%,92%。疗效及氯霉素用量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5]

处方36

方①:茵陈、滑石(包)各30g,木通、白豆蔻、连翘各5g,藿香、黄芩各15g,菖蒲、射干、青蒿各10g;方②:生石膏80g,水牛角(均先煎)30g,知母、陈皮、连翘、金银花、玄参各15g,黄芩、生地黄、青蒿各10g。

[制用法] 湿热并重者,用方①;热重于湿者,用方②。小儿剂量酌减。每日1~2剂,水煎分2~4次内服。对照组30例,用阿米卡星0.4g,静滴,1次/日;氧氟沙星0.2g/次,3次/日,口服。两组均常规辅助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伤寒持续高热77例(其治疗组47例,对照组30例),平均热程、退热时间两组分别12.5,15.5日(P<0.05);3.2,0.3日(P<0.05);复发4例(为对照组)[36]

处方37

川黄连、厚朴、栀子、天花粉、知母各10g,金银花、滑石、薏苡仁各15g,生石膏30g,芦根20g,苍术6g。

[加减] 热重于湿者,加蒲公英、大青叶;湿重于热者,加白蔻仁、白茅根;发热咽痛者,加连翘、桔梗;脘腹痞满者,加枳壳、神曲、山楂;便秘者,加大黄;便血者,加槐米、地榆。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与对照组30例,均用氨苄西林2.5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日;氯霉素1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儿童剂量酌减。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均7日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药结合治疗肠伤寒患者64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用1个疗程后,两组分别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脾复常;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大便培养无伤寒杆菌生长)19,11例;有效13,10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94%,7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7]

处方38

方①:生石膏25g,知母、制苍术各9g,炙甘草3g,马齿苋15g,蚤休10g;方②:杏仁、白蔻仁、厚朴、通草、竹叶各6g,薏苡仁、制半夏15g,滑石18g;方③:黄连、制半夏、菖蒲各3g,栀子、淡豆豉各9g,厚朴6g,芦根10g。

[制用法] 热重于湿者,用方①;湿重于热者,用方②;湿热并重者,用方③。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热退后,改用薜氏五叶芦根汤。与对照组51例,均用氧氟沙星0.2g/日2~3次口服。均热退10日后停药。

[疗效] 用上药治疗耐药伤寒116例(其中,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两组分别显效(用3~5日,体温复常,症状消失)28,5例(P<0.01);有效35,23例;无效2,23例;总有效率为97%,5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个月,治疗组随访23中无1例复发,对照组随访20例,复发2例[38]

处方39

黄连、栀子、黄芩、黄柏各10g。

[加减] 热甚者,加石膏、知母、赤芍、丹皮、生地黄;胃肠出血者,加地榆、槐花、仙鹤草、侧柏叶;胸闷者,或呕恶,加藿香、厚朴、半夏;便秘者,加大黄、枳实。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对照组100例,胃肠出血用西咪替丁0.4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恶心,呕吐用甲氧氯普胺10mg/次,3次/日,口服。两组均常规用抗生素;对症处理;中毒性心肌炎用极化液。

[疗效] 中西药结合治疗肠伤寒202例(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治愈88,69例;好转14,18例;无效13例(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9]

处方40

方①:藿香、杏仁、淡豆豉、白术各10g,半夏12g,赤茯苓、黄芩、滑石各15g,薏苡仁、麦芽各20g,白蔻仁、白通草各6g;方②:飞滑石、川贝、粳米各20g,黄芩、薏苡仁、知母、谷芽、麦芽各15g,藿香、薄荷、厚朴各10g,白蔻仁、通草各6g,绵茵陈30g,生石膏25g(热极可用至100g)。

[制用法] 属湿遏卫气型者,用方①;热甚者,加知母10g。属湿热留阻脾胃型者,用方②。水煎取液,150~200ml/次,2~3小时1次,口服;3日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112例,均用抗生素、支持疗法。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副伤寒2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2例),两组分别治愈40,22例;显效64,36例;好转8,46例;无效8例(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退热时间分别3,8日(P<0.05)[40]

处方41

黄连、黄芩、黄柏各12g,车前子、薏苡仁、栀子各15g,六一散30g,木通、竹叶、厚朴、佩兰、藿香、菖蒲各10g。

[加减] 热重于湿、气分热甚者,加石膏、知母、连翘、板蓝根;湿热互结者,加莲子心。白茅根、芦根;湿热蕴蒸、湿重于热者,加苍术、法半夏、益智仁、白蔻仁;热入营血者,加水牛角、生地黄、玄参、麦冬、丹皮、天花粉、赤芍;正气虚弱者,加西洋参。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湿热互结者,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口服。热入营血者,用安宫牛黄丸1~2丸/日,口服;清开灵10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2次/日。与对照组50例,均用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2次/日;氨苄西林8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用复方磺胺甲唑、碳酸氢钠各1g,首次加倍,2次/日,口服。均7日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128例(其中治疗组78例,对照组50例),用4个疗程后,两组分别治愈72,38例(P<0.01);好转6,10例;无效2例(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9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1]

处方42

知母30g,黄芩、丹皮、厚朴、海金沙、赤芍各12g,地榆15g,广木香6g,白芷10g。

[加减] 胃纳不佳者,加炙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咳嗽不止者,加桔梗、半夏、紫菀;腹痛、腹泻者,加炒延胡索,诃子、石榴皮;体虚者,加党参、白术。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热退后,再用1周。对照组68例,用头孢曲松2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儿童剂量酌减。两组均西医支持疗法(或对症处理)。

[疗效] 采用上药治疗抗药性伤寒137例(其中,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痊愈100%,52%(P<0.01);好转率为26%(为对照组);无效率为22%(为对照组)[42]

参考文献

1 陈云云.大黄白及粉在治疗伤寒肠出血中的应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1;(1):25

2 贺志良.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伤寒9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26(8):344

3 陈成大.中西医结合抢救伤寒并肠大出血30例报告.实用医学杂志,1991;7(4):210

4 朱可奇.葛根芩连汤治疗伤寒及副伤寒200例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1992;23(2):20

5 杨江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伤寒25例临床观察.国医论坛,1992;7(5):35

6 伍利民.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84例.广西中医药,1992;15(5):7

7 孙 钢.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并发肝功能损害45例.江苏中医,1994;15(4):7

8 王春银.氟嗪酸和复方丹参合用治疗伤寒30例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1994;10(5):484

9 李 林.自拟芩连滑石汤为主治疗伤寒50例.广西中医药,1995;18(3):9

10 陆家武.大黄白及散治疗伤寒肠出血36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2(4):151

11 缪登山.治疗51例肠伤寒的体会.江西中医药,1996;27(1):17

12 韩 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伤寒68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6;31(3):128

13 周人熙.伤寒解毒饮治疗伤寒、副伤寒160例.中国中医急症,1996;5(2):80

14 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胆肠治疗肠伤寒50例.新中医,1996;28(12):42

15 温月新.三仁汤加减治疗伤寒、副伤寒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1996;27(6):10

16 严余明.自拟解毒增免汤治疗伤寒稽留高热21例.四川中医,1997;15(4):21

17 金艳蓉.双黄连针剂治疗伤寒毒血症临床对照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7;18(3):24

18 刘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5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4):1408

19 孙开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2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0):460

20 汤归春.通腑泄热法治疗伤寒(湿温)56例体会.甘肃中医,1997;10(6):25

21 刘日才.中药红孩儿治疗伤寒并发重度肠出血16例.中国中医急症,1997;6(6):260

22 徐永德.黄芩滑石汤治疗肠伤寒6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2):17

23 邢 聪.加减清瘟败毒饮治疗多重耐药性伤寒2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45

24 季锡林.自拟三仁伤寒饮治疗伤寒及副伤寒5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1):16

25 崔德彬.竹叶石膏汤治疗伤寒高热不退5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0):67

26 柏基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肠出血45例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8):703

27 卢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55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6):31

28 龙明照.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型沙门氏菌病2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51

29 孙新芳.自拟败酱草汤治疗伤寒副伤寒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8):52

30 漆永平.中西医结合治疗39例伤寒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13

31 邵友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2

32 谭旭宏.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副伤寒30例.河北中医,2001;23(3):220

33 喻 斌.槐花白头翁汤治疗伤寒并肠出血23例临床观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2):112

34 杨丽华.伤寒清解汤治疗肠伤寒60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4):206

35 黄伟震.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112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1;17(6):24

36 唐日东.中药治疗伤寒持续高热47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2):12

37 阳文飞.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34例疗效观察:附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6

38 陈建芳.中药与氟嗪酸合用治疗耐药伤寒65例.江苏中医,2002;23(4):21

39 聂颖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102例.湖南中医杂志,2002;18(4):32

40 黄 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副伤寒112例临床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4):24

41 杨臣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伤寒78例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3;25(3):16

42 邱国良.复方知母汤治疗抗药性伤寒69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2):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