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伤寒及副伤寒

伤寒及副伤寒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丙是一组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很接近,但它们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轻型病人仅有低热,全身中毒症状轻,不易被发现。副伤寒丙临床症状较复杂,可呈胃肠型、伤寒型、脓毒血症型或局限性化脓灶经过,并可出现黄疸,预后较副伤塞甲、乙严重。伤寒与副伤寒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应依靠细菌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丙是一组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很接近,但它们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病史:过去曾否患过本病,病前2~3周有无不洁饮食,有无接触伤寒患者或带菌者,或进入疫区史。注意起病缓急、热型,有无咳嗽、头痛、腹胀、腹泻等。注意询问起病后用药及处置情况。

(2)流行病学: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伤寒杆菌可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或通过苍蝇、蟑螂等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最多。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

(3)潜伏期:一般为8~14d。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4)症状与体征:典型伤寒起病大多缓慢。自然病程约为4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有表情淡漠,听力减退,谵妄,腹胀,腹泻或便秘。病程第7~12天,部分病人胸腹和背部分批出现淡红色玫瑰疹,2~4mm大小的斑丘疹,压之褪色

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肝脾大,相对缓脉;如合并心肌炎时,脉搏快而弱,心音减弱,可有奔马律。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肠出血可自大便隐血至大量便血。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40℃或以上。大量出血时出现体温突然下降,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快等表现。肠穿孔病人突觉右下腹痛,呕吐,体温下降,脉快而弱,右下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腹肌强直,肝浊音界消失等急腹症表现。

部分病人呈非典型经过。轻型病人仅有低热,全身中毒症状轻,不易被发现。老年体弱者,通常发热不高,病程迁延,易发生虚脱,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小儿肠伤寒起病急,呈弛张热,呕吐、惊厥多见,常有腹泻与咳嗽,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5)副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是分别相应由副伤寒甲、乙、丙3种沙门菌所致。起病一般较急,热型不规则,波动较大,病程较短(2周左右),中毒症状较轻,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多见,尤以副伤寒乙酷似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副伤寒丙临床症状较复杂,可呈胃肠型、伤寒型、脓毒血症型或局限性化脓灶经过,并可出现黄疸,预后较副伤塞甲、乙严重。伤寒与副伤寒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应依靠细菌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6)辅助检查

①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一般在(3~5)× 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复发者再度减少或消失,每周检测1次,对伤寒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②伤寒杆菌培养。a.血培养:为最常用确诊伤寒的依据。每周1次。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第3周约50%,第4周不易检出。如发热时间较长,则仍有机会检出。复发时血培养可再度阳性。已接受抗生素治疗者仍可做血培养,去除血清中所含抗生素药物,增加阳性机会。b.骨髓培养:由于骨髓中巨噬细胞丰富,含菌多,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长。对已用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用。c.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较高。d.尿培养:早期常为阴性,病程第3~4周有时可获阳性结果。e.胆汁引流液培养:适用于慢性带菌者。

③肥达反应:应用伤寒杆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通常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效价亦较高,并可持续数月。有少数病人抗体阳性较迟才出现,或者抗体效价水平较低。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是阳性。

肥达反应结果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a.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若相反,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患过伤寒或经伤寒菌苗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因为“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半年左右转阴;“H”抗体出现迟,但可持续阳性达数年之久。b.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病原菌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c.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d.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脓毒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肥达反应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④其他检查:ELISA可以检测伤寒杆菌抗原,亦可用本法检测特异性IgM或IgG型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被动血凝试验(PHA)阳性率可达90%。还有对流免疫电泳(CIE)、协同凝集试验(COA)、免疫荧光试验(IFT)等技术。利用DNA探针或PCR技术检测,均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2.鉴别诊断 伤寒病早期(第1周以内),特征性表现尚未显露,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有持续发热、头痛、白细胞数减少,与早期伤寒相似。但此类病人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周内自愈。

(2)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间极常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发热呈持续型或弛张型,与伤寒相似。病人有疫水接触史,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加快,进行有关病原、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

(3)病毒性肝炎: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有黄疸者在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血培养伤寒杆菌可为阳性,随着病情好转,肝大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

伤寒病的极期(第2周以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4)败血症:部分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败血症需与伤寒相鉴别。此症可有胆管、尿路、肠道等原发感染灶,发热常伴有寒战、多汗,有出血倾向,不少病人早期可发生休克且持续时间较长,白细胞虽可正常或稍低,但常伴核左移。确诊需依靠细菌培养。

(5)粟粒性肺结核:发热较不规则,常伴有盗汗、脉较快、呼吸急促、发绀等,有结核病史或有与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史。X线片可见肺部有粟粒状阴影。

(6)结核性脑膜炎:部分伤寒病人因严重毒血症可兼有剧烈头痛、谵妄、昏睡、颈强直等虚性脑膜炎表现,容易与结核性脑膜炎相混淆。但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多伴有其他脏器结核,虽有持续发热但无玫瑰疹与脾大,头痛与颈强直更显著,可伴有眼球震颤、脑神经瘫痪等,未经抗结核特效治疗病程逐渐加重。脑脊液检查符合结核性脑膜炎改变;脑脊液涂片、培养、动物接种可发现结核杆菌。

(7)恶性组织细胞病:本病的病理特点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和浸润。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时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加之伤寒的骨髓片中有时可出现组织细胞增多和吞噬现象,故易相混淆。但本病病情进展较快,有明显的贫血、出血症状;血片、骨髓片有特异性恶性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增生的组织细胞形态不一,并可吞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外周血象出现显著的血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

【治疗提示】

1.病原治疗 伤寒杆菌耐药现象较普遍,不同地区伤寒杆菌耐药不同,如大理地区,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新疆则对利福平、新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盐城市对红霉素、磺胺甲基唑耐药率高。因此,在治疗时应尽量坚持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菌型和耐药性的监测,以便于指导临床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1)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成年人每次口服0.4g,3~4/d;氧氟沙星成年人每次200mg,3~4/d;体温正常后继续服2周。用药后一般5d左右退热,疗程以10d为宜。副作用主要为胃肠反应,但不影响治疗。

(2)氯霉素:氯霉素1.5~2.0g/d,分3~4次口服,热退后减半再服10~14d,疗程2~3周。用药期间定期查血象,及时发现粒细胞减少及其他副作用。

(3)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每次0.2~0.6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2/d,1个疗程7~10d。

2.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禁食、静卧,给予止血药及镇静药。出血过多,则予输血

(2)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并立即手术治疗,并加用对肠道菌敏感的抗生素。

3.儿童治疗 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亦可酌选氯霉素。喹诺酮类因对骨骺发育有影响,孕妇及儿童忌用。

4.孕妇治疗 首选头孢哌酮或头孢他啶,均2.0g,2/d,1个疗程10~14d。

【首诊处置医嘱】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消化道隔离。

(2)传染病报告。

(3)二级或一级护理。

(4)无渣流质饮食(多饮水)。

(5)心电图检查。

(6)抽血查血常规,肝功能,肥达反应,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培养+药敏。

(7)粪便隐血试验,粪便培养+药敏。

(8)骨髓培养+药敏(必要时)。

(9)氯霉素0.25~0.5g,4/d。

(10)复合维生素B 3片,3/d。

(11)维生素C0.2g,3/d。

(12)阿米卡星0.2g,肌内注射,2/d。

(13)2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10%氯化钾20ml+维生素B60.2g,静脉滴注,1/d。

(李秀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