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大南药”研究现状

“四大南药”研究现状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和台湾两省,在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培[6]。而热带居民常以槟榔嫩果作嗜好嚼食品,因此其各地所产槟榔绝大部分以咀嚼品的形式消费。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槟榔对神经系统、口腔细胞等方面的毒性作用。

1.槟榔

作为“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和台湾两省,在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培[6]。槟榔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7]。当前对槟榔的利用主要有药用和食用两种方式,种子、果皮以及槟榔花均可入药,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而热带居民常以槟榔嫩果作嗜好嚼食品,因此其各地所产槟榔绝大部分以咀嚼品的形式消费。

槟榔所含活性成分丰富,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如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高槟榔碱,此外还包括槟榔油、槟榔多酚、儿茶素、胆碱等其他有效成分[8],具有止泻治痢、驱虫抑菌、提神、兴奋M3胆碱受体等作用,还具有镇痛消炎及抗氧化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降低胆固醇、抗抑郁、除口臭等功效[9]。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具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

早期对于槟榔生物碱的研究比较多,也较深入,而对槟榔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少。近些年,有研究者对槟榔植物的不同部位(槟榔花、槟榔籽、槟榔壳)分别进行提取,并测定其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槟榔籽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且其乙醇提取物对DPPH氧化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均强于槟榔花和槟榔壳。[10]

对于槟榔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提取技术和最佳工艺方面。槟榔籽中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如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及硬脂酸。利用槟榔籽提取脂肪酸,价廉易得,利用率高,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11]。因此,槟榔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对于充分利用槟榔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发挥槟榔的综合价值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根据欧美、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认为:槟榔可以使DNA分子单链断裂,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增高,基因突变,具有致癌作用。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槟榔对神经系统、口腔细胞等方面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槟榔对口腔粘膜细胞、人颊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生殖功能均造成损害[12]。此外,也有专家发现,槟榔所含成分不但会致癌、促癌,嚼食槟榔还会使机体整个免疫体系功能低下,增加致癌机会,也会使支气管收缩,加重哮喘,并指出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是槟榔具有毒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更多更好地挖掘槟榔的活性成分,发挥其对人体的正面效应,减少和降低其负面毒性作用,是未来对槟榔研究的重要课题。

2.益智

益智,又名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和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得配本草》中记载,益智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液、暖肾、固精缩尿之功效”。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频、遗精白浊等症[13]。对于益智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益智具有抑制回肠收缩及前列腺素合成、强心、拮抗钙活性、引起血管扩张、抗癌、抗溃疡、镇痛等作用,并能改善能量代谢,提高记忆力,是良好的健胃整肠剂、收敛剂和抗氧化剂[14]。目前,益智的应用多以复方制剂为主,如太子健冲剂、健脑合剂、金沙丸等等。作为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益智的价值还体现在食用方面,海南的民众一向就有食用益智的习惯,即采摘未成熟的益智青果,用盐腌制食用,皮脆味辣,甜香可口,是助餐佳品。能开胃、健脾、健胃、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益智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阳江、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广西、福建、云南等部分地区也有栽培。其中,以广东产的益智仁最为地道,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现代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益智仁中仍以广东产益智仁挥发油含量最高,质量最好,并含有锰、铁、铜、锌等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早期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挥发油方面。随着近些年对益智不同提取部位的深入研究,陆续从益智提取物中得到黄酮类、萜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也有研究表明,益智与其他中药组成的方剂,在治疗老年痴呆、泌尿系统疾病和前列腺增生、气虚血瘀型头痛、小儿多涎和脑功能发育不全等方面发挥着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3.砂仁

砂仁来源于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的干燥成熟果实,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药用和食用历史,是常用配方中的药材,也是中成药和保健品的生产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砂仁正品植物来源分为阳春砂、绿壳砂和海南砂3种。广东省为阳春砂的道地产区,其中以阳春市所产的砂仁最为著名,称为道地南药砂仁。绿壳砂为云南地道药材,海南砂主要产于海南省内。

砂仁性温,味辛,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15],是中医治疗肠胃疾病的常用药。《本草经疏》记载了有关的中医施治机理:“盖以风寒湿之邪,多由脾胃而入,脾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即砂仁可通过温脾、化湿开胃等功效起到治疗风寒湿痹、温经止痛的作用。此外,砂仁同益智一样,都是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同源的种类,可以被腌制成凉果直接食用;也可以被制作成酒、饮料等;还可用作调味剂使用。[16]

近年来对砂仁的研究日趋深入,有关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也多有报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砂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龙脑等挥发性物质,在临床上具有保护胃粘膜、改善胃肠机能、止痛、止泻、促进消化液分泌等作用。还有黄酮类、多糖类、无机盐等非挥发性成分,在抗菌、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巴戟天

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多年生攀缘木质藤本植物巴戟天,肉质根供药用,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著名南药及常用的保健药材之一,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被誉为“补肾阳之要药”,用于阳痿遗精、少腹冷痛、宫寒不孕、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17]。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广东为巴戟天栽培主产区,其中以广东肇庆所产的巴戟天质量最优。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复杂,主要成分包括蒽醌类、环烯醚萜苷类、低聚糖类、有机酸类、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甾醇类等。对巴戟天早期的研究工作中,多以蒽醌类物质作为其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降压降脂、抗癌、抗病毒、凝血等生物活性[18]。环烯醚萜苷类物质与巴戟天的祛风除湿作用相吻合,其中水晶兰苷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19]。巴戟天所含的糖类成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从崔承彬[20]经过多种抑郁动物模型的筛选,首次发现并报道巴戟天提取物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后,陆陆续续有研究者发现巴戟天糖类成分的广泛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功能、调节甲状腺功能、抗衰老、抗疲劳以及增强记忆功能等作用。此外,巴戟天所含的微量元素能够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密度[21]。且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且能诱导定向分化,具有类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作用。[22]巴戟天是一味传统的温补肾阳的中药,中医的肾阳不足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学习、记忆能力低下、自由基损害和过氧化脂质形成等相关。所以,巴戟天更多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