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

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药糖始之于清代,民间早有“津味药糖独一份”一说。后来人们便巧妙地将津人喜爱的药糖跟抵制日货联系在一起,民间又传出一句俗语:“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提倡国货,炮打东洋。”民国初年,王宝山在南市上权仙一带摆摊卖药糖。他的药糖是自己熬的,对上各种香料而成。一时间,天津糖贵,再衬着王宝山的洋派举止,吃药糖,倒成了天津城里一件新潮的事情。

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 提倡国货,炮打东洋

“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又来了……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呀,打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这是郭德纲在相声《叫卖图》里学的吆喝声。天津的所谓“药糖”,即是把砂糖熬到一定火候时,加进各种中药材,比如砂仁、豆蔻、玫瑰、红花、鲜姜、薄荷,等糖熬好后再倒在一块涂过油的大石板上,拉成条状,用刀切成棋盘格般的小块。天津人不大爱吃甜食,但却将吃药糖当做一种“口头福”,看来这种东西确有其“勾人”之处。

天津药糖始之于清代,民间早有“津味药糖独一份”一说。民国年间,东洋货一度占据市场,天津人尤其是学生们大力宣传“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当时天津国货售品所的宋则久、王卓忱还出面把学生们招呼到一块儿,成立了“跪哭团”。有奸商卖日货,他们一边哭一边数落:“哎哟,我的大老板,小日本的刀都架到咱们脖子上啦,你还替他卖货呀?国家要是完啦,你还要钱有嘛用啊?”后来人们便巧妙地将津人喜爱的药糖跟抵制日货联系在一起,民间又传出一句俗语:“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提倡国货,炮打东洋。”

img129

宋则久(1867-1956)

天津药糖顶数王宝山的高人一筹。民国初年,王宝山在南市上权仙一带摆摊卖药糖。他的药糖是自己熬的,对上各种香料而成。他多半在下午或夜间出摊,手里拿着一个铁落子(像放风筝缠线的落子一样),拨得哗哗响,口中念着他自己编的一套一套的词来吸引人。“酸的、凉的、薄荷的”,“橘子、香蕉、菠萝蜜、樱桃”,过去小孩都会这套顺口溜,就是从王宝山卖药糖传出来的。王宝山的药糖口味繁多,出摊时的打扮也是怪模怪样:一顶旧礼帽,身穿破西装,戴着一副缺条腿的旧金丝边眼镜,既有些远方边城的货郎模样,又像一个独往独来的西部牛仔。

据老辈人说,王宝山年轻时给住在天津的一个法国人做过佣人,后来法国人回国了,把一些不用的东西给了他,其中就包括天津当时罕见的法国食用香精。对香精,王宝山倒是不陌生,天天出入灶间厅堂,他深知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的妙处。拿着这些香精,王宝山反复琢磨,寻思着能不能换个用途。他突发奇想,一把将香料倒进了药糖里面,没想到,这么一融合,居然生出了不少口味新奇的药糖,让他这个药糖行家都惊讶不已,原来千糖一味的小方块里竟飘出了橘子味、苹果味、蜜桃味,这一下,可让喜欢药糖的人开了眼。一时间,天津糖贵,再衬着王宝山的洋派举止,吃药糖,倒成了天津城里一件新潮的事情。

以后,王宝山不干了,南市有个小麻子接着卖药糖。他不摆摊,而是自己挎着很多玻璃盒,装着各色药糖。他念的词时有创新。如在1950年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时,他唱“橘子、樱桃,别忘了抗美援朝”等等。在南市上平安(今长城剧院)前有一个小门脸,字号叫“千里香”,也是卖药糖的,不过他是零售兼批发,解放后就停业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薄荷糖,方糖含在嘴里直冒凉气。还有一种“茶膏糖”,我也很爱吃。“茶膏”能解毒清火,块儿很小,包成一包一包的。记得卖这种药糖的多是出家人的打扮(也可能是道士),大都是流动性的。有的还吹笙,曲调悠扬动听,有如药糖含在口中一般让人回味绵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