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街与四海

气街与四海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气街之中,振腹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胸、腹,气街、脐旁、背俞、旁及四肢诸穴,且振腹之法由腹及背,前后相贯,符合气街的横向运行;四海之内,振腹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血海、水谷之海,上调气海,通过任督二脉兼及髓海,且脐通百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通过振腹使之上下相连、前后相随。

在第4章中,我们谈到了营卫的运行、脏腑间的经络联系和经络在肢体的运行交接,通过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体的经络循行过程中,四肢末端,头、胸(心)、胃是人体经络气血汇聚之处,胞宫是冲、任、督之源,并以带脉为之约束。而这些其实就是经络学中的气街与四海。

1.气街 《灵枢•动输》曰:“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四末营卫之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灵枢•卫气》载:“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把气街划分为四个部分,并具体指出气街的位置:“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及承山踝上以下。”

头部气街主要通于脑,诸阳气皆上聚于脑,而胸、腹内藏五脏六腑,彼此之间相依相靠,手足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也是无不通达胸腹,形成密集网络,足踝部之气街在足阳明之气冲穴及足太阳之承山穴及外踝上下诸穴,此处均有奇经八脉分布,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所以说气街是营卫运行之径路,实际上就是头、胸、腹、胫各部脉气散布合聚的纵横通道。

2.四海 海者百川归聚之所,人体以十二经为河道,营卫气血循行其间,百川交汇而成四海。《灵抠•海论》中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认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在本书第3章人体诸气中我们提到元气的阶梯转输,结合营卫经络理论不难看出气街四海以及尚未论及的标本根结存在着相当大的关联性。《灵枢•动输》载:“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气街是经气汇集、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头、胸、背、腹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下肢经脉的经气多汇集在少腹气街(气冲)部位。四海之中,冲为血海,为三歧之源,元气动而气血行,经络得充,脏腑得养;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充养先天之所;膻中为气海,贯心脉而行呼吸,为诸气布达之处;脑为髓海,为肾所生,赖气血之精华濡养。

《灵枢•卫气》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在气街之中,振腹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胸、腹,气街、脐旁、背俞、旁及四肢诸穴,且振腹之法由腹及背,前后相贯,符合气街的横向运行;四海之内,振腹疗法可直接作用于血海、水谷之海,上调气海,通过任督二脉兼及髓海,且脐通百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通过振腹使之上下相连、前后相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