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中国哲学史上价值思想和人的价值的讨论

关于中国哲学史上价值思想和人的价值的讨论

时间:2022-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界多次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670]张岱年首先把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论和人的价值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提了出来,在不同场合呼吁开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1982年,他发表了《简评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在1985年8月召开的庐山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他提出开拓中国哲学家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作为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

人的价值问题也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多次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670]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思想

张岱年首先把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论和人的价值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提了出来,在不同场合呼吁开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1982年,他发表了《简评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在1985年8月召开的庐山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他提出开拓中国哲学家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作为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他认为,价值观问题虽然是20世纪西方哲学家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在古代早就有了”;[671]不久,在《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中,他继续呼吁开展古代哲学家价值观问题的研究。[672]他指出,“价值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673],中国古代与“价值”概念相当的词是“贵”:“和为贵”、“道之尊、德之贵”的“贵”,都有价值的意思。价值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价值的类型与层次,一是价值的意义与标准。认知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都是价值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价值的本质就是价值的意义。关于这些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张岱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而是集中探讨了中国哲学的价值观问题。张岱年指出,春秋时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对后世有深刻影响。孔子“义以为上”、孟子的“人有良贵于己”属于内在价值论;墨子崇尚公利,可谓“公用价值论”;道家“物无贵贱”论可谓“相对价值论”;法家否认道德价值,“可谓道德无用论”。[674]后来,张岱年进一步指出,道家价值观是“超越价值论”,法家是“唯力价值论”。[675]儒家道德价值的中心原则是“和”,儒家肯定道德为最高价值,其依据是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中国哲学中表示价值概念的词除了真、善、美之外,还有“诚”、“利”等。真、善、美、诚是“目的性价值”,“利”是“工具性价值”。[676]陈来认为,中国哲学基本不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对立,而是把外在内化为内在。也就是说,价值通过历史或从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权威。中国哲学基本上把传统“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保持文化认同的价值稳定的力量”,这为中国哲学与文化带来了文化连续、价值稳定、经典的诠释发达、历史记述完备的特点,但这并不排斥多样性。韦伯说中国人找不到摆脱传统的力量,其实是因为中国人认为传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颂古只是使理想成为权威,使批判成为合法的武器。[677]

(二)中国哲学史上人的价值问题

张岱年指出,中国古代人生价值的讨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在宇宙中是否都有价值;二是人格价值问题,即每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是否有价值;三是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问题,即一个人怎样生活才算有价值。《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易传》把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周敦颐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都是人在宇宙中的价值的说明。道家也肯定人的价值,如《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就表明了人在宇宙中的价值。庄子的否定人的价值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人格的价值是人作为个人的价值,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概念,有“人品”,两者都是“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与别人不同的特点的综合”。孔子强调人有独立意志的人格,他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肯定人有实行仁德的能力。孟子区别“天爵与人爵”,认为“天爵”是人的天赋的仁义忠信,是人之“良贵”者,也是肯定人的价值。“儒家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如能实行道德,就有崇高的价值”;“人格的价值远远高于实践富贵的价值”。[678]一个人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春秋时期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说,肯定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积极的贡献。“立”就是积极的贡献。在孔子心目中,管仲是立功的典型,伯夷、叔齐是立德的典型,尧、舜则是功德同立的典型。张岱年认为,儒家不甚重视立言。道家对于立德、立功、立言一概否定。“三不朽”说都肯定对于社会的积极贡献,其所有三“立”,虽然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局限,但也都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意义。[679]余敦康认为,人的价值思想在西方是到苏格拉底、在中国是到孔子才成为自觉的哲学思考的,所着重处理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所形成的特定的价值总体,确定了人的族类本质,个人只有依靠社会才能创造和发展自己的价值。但是,社会有时会作为“虚幻的共同体压制个人、摧残个人,否定个人的价值,反过来,人也会把价值作为抽象的独立自足的实体,向社会提出不适当的要求。因此,评判价值观的优劣的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妥善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使人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的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彼此促进”,应“把人的价值思想提到普遍哲学意义的高度来研究,找到一条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同步发展的正确途径”。[680]

许抗生分析了孔子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指出孔子发现了人的价值,把人的道德属性作为人的本质,主张用道德来调整一切社会生活,治理国家等。孔子的价值观的缺点是夸大了道德的作用,陷入道德决定论,忽略了人的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价值,重视群体价值而忽略了个人的价值。[681]葛荣晋认为,所谓人的类价值,“就是人类用以改造世界的内在创造能力。而这一能动的创造能力是人独有的”。[682]中国哲学史上对人的类价值的探索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从形质、语言来区别人与动物;其次是进一步从欲、德、志、知、群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人与动物的区别;最后是通过对上述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出人具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这一伟大真理。这一真理是由墨子在公元前4世纪就提出的,是个了不起的发现。[683]

(三)中国哲学史上人的价值思想的优缺点

反思中国文化的优缺点是“文化热”所重点关心的问题。陈来认为,中国哲学中人的价值的特点可以归结为“道德中心的价值论”,特点是强调道德价值是人的本质,人和“仁”可以相互定义。这种价值观把人的本质归结为道德理性,而不是认知理性,往往把道德理性同感情欲望对立起来,压抑人的感情欲望以服从道德理性。中国哲学也重视人的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不表现为对自然的改造,向自然索取外在的福利,而是指与自然相配合(相参)”。[684]中国哲学强调人的尊严,但这种尊严以“不逾越等级制度为界限”。中国哲学的人生理想是实现以圣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但这种价值观忽略了“人应该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中国哲学价值强调的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人的权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则是强调人的价值的全面发展和实现,这也是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685]周桂钿指出,中国传统哲学在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又提出用“义”来调节人际关系,形成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规矩。到专制社会形成以后,三讳归为一讳,即为皇帝讳。此外还有一种“归功说”,即把一切功劳都归之于皇帝,这被认为是“义”。这样,在儒家的“义”的引导下,皇帝成为唯一的圣人,人的总体价值异化成为皇帝一人的个体价值。[686]李明友认为,儒家存理去欲的人生价值观看不到人的欲望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把人也神圣化,而这种神圣化又不是理性化,所以,儒家的人生价值观中包含有贬抑生命价值的倾向,束缚人性,至于杀人[687]李存山分析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分裂问题。他指出,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但是即使在先秦孔孟时期,圣和王之间也一直存在矛盾,到了宋元明专制主义时代,“外王”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就只能求“内圣”。李存山认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分裂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其屈民伸君,君尊臣卑的理论不能不说存在极大的弊病。[688]

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在1990年以后仍然得到讨论,并进一步扩展到对于中国哲学本身的特点的研究,而80年代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背景之下对于中国思维方式的批判则已淡化,形成了单纯就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本身特点进行研究的模式。

【注释】

[1]朱伯崑:《中国大陆五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朱伯崑论著》,沈阳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2]方克立:《中国哲学史研究五十年》,《方克立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67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9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165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1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

[8]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59页。本节关于冯友兰的史料,如无特殊说明,都出于《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为节约篇幅,不俱注。

[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组:《历史唯心主义标本——评〈儒法斗争史〉概况》,《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第38页。

[10]陈石之:《评“四人帮”发言人梁效》,《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第9页。

[11]王永江、陈启伟:《评梁效某顾问》,《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第16页。

[12]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3页。

[1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38页。

[1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41页。

[1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42~343页。

[1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44~345页。

[17]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7~58页。

[18]任继愈:《批判“影射史学”,恢复中国哲学史的本来面目》,《哲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28~37页。该文是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简编》修订本的序言,参加本文讨论的有孔繁、汝信、李泽厚、周继旨、杜继文、钟肇鹏,所以本文也代表了当时学界不少学者的共同意见。

[19]任继愈:《批判“影射史学”,恢复中国哲学史的本来面目》,《哲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29~30页。

[20]任继愈:《批判“影射史学”,恢复中国哲学史的本来面目》,《哲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31页。

[21]张岱年:《关于中国封建时代哲学思想上的路线斗争——批判“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的谬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第41页。

[22]张岱年:《关于中国封建时代哲学思想上的路线斗争——批判“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的谬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第43页。

[23]张岱年:《关于中国封建时代哲学思想上的路线斗争——批判“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的谬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第49页。

[24]张岱年:《关于中国封建时代哲学思想上的路线斗争——批判“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的谬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第51页。

[25]张春波、马振铎:《评〈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哲学研究》,1978年第2期,第34~42页。

[26]傅云龙、孙乃源:《赵纪彬一九七六年的〈新探〉究竟“新”在哪里?》,《哲学研究》,1978年第7期,第45~52页。

[27]邝柏林:《一本为“四人帮”篡党夺权效劳的“帮辞典”——评〈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哲学研究》,1978年第8期,第37~43页。

[28]楼宇烈:《历史唯心主义的标本——评〈儒法斗争史概况〉》,《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

[29]王永江、陈启伟:《再评梁效某顾问》,《哲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14~27页。

[30]陈石之:《评“四人帮”发言人梁效》,《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

[31]王永江、陈启伟:《评梁效某顾问》,《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

[32]王永江、陈启伟《再评梁效某顾问》:《哲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14页。

[33]傅云龙、孙乃源:《赵纪彬一九七六年的〈新探〉究竟“新”在哪里?》,《哲学研究》,1978年第7期,第51~52页。

[34]革锋:《在京部分历史、哲学史工作者座谈历史上哲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第2辑,第405~415页。

[35]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于1979年10月在山西太原举行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讨论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171名代表。会上就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对象、任务,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如何评价唯心主义,哲学与阶级斗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则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会后出版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

[36]《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3页。

[37]《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4页。

[38]《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5~6页。

[39]张岱年:《大力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新发展》,《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9页。

[40]冯友兰:《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9~10页。

[41]任继愈:《克服两个缺点》,《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1980年第1期,第9~10页。

[42]潘富恩:《清除中国哲学史中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错误方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12~115页。

[43]张岱年:《论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第38页。

[44]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5~27页。

[45]钟肇鹏:《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96页。

[46]杨宪邦:《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发展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3~24页。

[47]杨宪邦:《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发展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7~18页。

[48]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60~61页。

[49]汪子嵩:《谈怎样研究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1页。

[50]汪子嵩:《谈怎样研究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2~13页。

[51]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8~29页。

[52]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0页。

[53]于世君、王冶、王举忠:《浅谈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00页。

[54]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1页。

[55]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5页。

[56]李申:《从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谈起》,《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50~53页。

[57]李申:《从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谈起》,《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54页。

[58]张春波:《哲学史是认识一般规律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17页。

[59]张春波:《哲学史是认识一般规律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18页。

[60]陈俊民:《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42~43页。

[61]陈俊民:《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49页。

[62]张岱年:《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11页。

[63]张岱年:《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16页。

[64]程宜山:《也谈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史定义——与包遵信同志等商榷》,《中国哲学史》,1982年第7期,第93页。

[65]杨宪邦:《哲学史对象和范围再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第77页。

[66]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1~32页。

[67]许抗生:《也谈哲学史的对象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12期,第65页。

[68]许抗生:《也谈哲学史的对象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12期,第63~64页。

[69]李书有:《关于“农民哲学”问题——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时髦的思潮》,《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88页。

[70]李书有:《关于“农民哲学”问题——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时髦的思潮》,《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92页。

[71]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72]陈正夫、何植靖:《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78~279页。

[73]李书有:《关于“农民哲学”问题——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时髦的思潮》,《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92~296页。

[74]张建:《对于研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几点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80页。

[75]葛荣晋:《试论农民阶级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00页。

[76]陈正夫、何植靖:《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80~84页。

[77]葛荣晋:《试论农民阶级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04页。

[78]陈正夫、何植靖:《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80~284页。

[79]张建:《对于研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几点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81页。

[80]葛荣晋:《试论农民阶级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08~313页。

[81]冯达文:《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14~315页。

[82]冯达文:《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16~318页。

[83]冯达文:《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20~322页。

[84]李锦全:《对哲学史上哲学和阶级斗争关系的几点看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47页。

[85]李锦全:《对哲学史上哲学和阶级斗争关系的几点看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49~250页。

[86]革锋:《在京部分历史、哲学史工作者座谈历史上哲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405~415页。

[87]包遵信:《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28页。

[88]钟肇鹏:《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85~86页。

[89]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72~73页。

[90]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7页。

[91]李传明:《哲学史的对象》:《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32~34页。

[92]李锦全:《对哲学史上哲学和阶级斗争关系的几点看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41页。

[93]李锦全:《对哲学史上哲学和阶级斗争关系的几点看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43~244页。

[94]吴熙钊:《关于哲学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72页。

[95]谷方:《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51页。

[96]谷方:《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53页。

[97]谷方:《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57页。

[98]谷方:《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58页。

[99]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26~127页。

[100]具体内容见关于《张岱年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一节,此处不详述。

[101]任继愈:《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15页。

[102]谷方:《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64页。

[103]王永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作用》,《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第51页。

[104]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4页。

[105]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7页。

[106]革锋:《在京部分历史、哲学史工作者座谈历史上哲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405~415页。

[107]包遵信:《再谈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第64页。

[108]王永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作用》,《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第53~54页。

[109]王永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作用》,《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第55页。

[110]包遵信:《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第4辑,第1~28页。

[111]任继愈:《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19页。

[112]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05页。

[113]《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3页。

[114]《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

[115]丁宝兰:《关于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的一些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25~227页。

[116]丁宝兰:《关于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的一些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27~228页。

[117]程宜山:《也谈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史定义——与包遵信同志等商榷》,《中国哲学史》,1982年第7期,第90页。

[118]丁宝兰:《关于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的一些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28页。

[119]丁宝兰:《关于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的一些意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30页。

[120]陈孟麟:《唯心主义能起进步作用吗?》,《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

[121]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6页。

[122]贾顺先、邱明贵、刘蕴溥:《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依存和转化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36页。

[123]贾顺先、邱明贵、刘蕴溥:《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依存和转化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36~239页。

[124]革锋:《在京部分历史、哲学史工作者座谈历史上哲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第2辑,第405~415页。

[125]艾力农:《也谈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43页。

[126]岳辛研:《谈谈批判继承》,《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48页。

[127]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75页。

[128]钟肇鹏:《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89~91页。

[129]钟肇鹏:《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92页。

[130]岳辛研:《谈谈批判继承》,《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50页。

[131]岳辛研:《谈谈批判继承》,《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51页。

[132]韩敬:《“字面意义继承法”为什么是错误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85页。

[133]杨峰麟:《“抽象继承法”是不能成立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94页。

[134]杨峰麟:《“抽象继承法”是不能成立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95~196页。

[135]乌恩溥:《论哲学命题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的统一及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00页。

[136]乌恩溥:《论哲学命题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的统一及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01页。

[137]乌恩溥:《论哲学命题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的统一及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02页。

[138]乌恩溥:《论哲学命题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的统一及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09页。

[139]许抗生:《谈谈关于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14页。

[140]许抗生:《谈谈关于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212页。

[141]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30页。

[142]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29页。

[143]张岱年:《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理论分析方法》,《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130~131页。

[144]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2页。

[145]汪子嵩:《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33页。

[146]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61页。

[147]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61~62页。

[148]石峻:《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第71页。

[149]冯友兰、张岱年、楼宇烈、黄宣民等36位学者参加会议。

[150]张绍良:《为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而努力——本刊编辑部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9页。

[151]张绍良:《为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而努力——本刊编辑部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17~23页。

[152]参见《本刊第二次夏季学术讨论会发言选登(摘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6期,第15~22页。

[153]参见《本刊第二次夏季学术讨论会发言选登(摘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6期,第14~15页。

[154]丁冠之:《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本刊第二次夏季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第4~11页。

[155]陈俊民:《既开风气也为师》,《探寻真善美——汤一介先生80华诞暨从教55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156]辛冠洁、张春波、张绍良、马振铎:《谈谈对建立中国哲学史学学的初步看法》,《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35页。

[157]辛冠洁、张春波、张绍良、马振铎:《谈谈对建立中国哲学史学学的初步看法》:《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36页。

[158]赵宗正:《略谈哲学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8期,第6页。

[159]辛冠洁:《再谈中国哲学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第30~31页。

[160]辛冠洁、张春波、张绍良、马振铎:《谈谈对建立中国哲学史学学的初步看法》,《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38~39页。

[161]赵宗正:《略谈哲学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8期,第7页。

[162]李锦全:《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59页。

[163]李锦全:《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60页。

[164]李锦全:《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62页。

[165]汤一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第63页。

[166]张岂之:《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相互关系》,《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第67页。

[167]周继旨:《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范围的“纯化”与“泛化”问题》,《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第68页。

[168]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序》,中华书局,1983年。

[169]列宁:《拉萨尔“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99页。

[170]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99页。

[17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8页。

[17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13页。

[17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84页。

[174]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11页。

[175]参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11页。

[176]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4页。

[177]《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4~5页。

[178]《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6~7页。

[17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5页。

[180]《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29页。

[18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42~44页。

[18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59~61页。

[183]恩格斯对这一原则的论述见《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2页。

[184]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1983年,第69~70页。

[185]《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88、355页。

[186]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71~72页。

[187]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73页。

[188]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77~78页。

[189]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81~82页。

[190]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第108页。

[191]庞朴:《评三年来的孔子评价》,《人民日报》,1980年1月29日。

[192]冯友兰:《从中华民族的形成看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

[193]庞朴:《孔丘思想的再评价》,《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194]周继旨:《论孔子和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独立人格觉醒问题》,《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第67页。

[195]张恒寿:《论春秋时代关于“仁”的言论和孔子的仁说——驳关锋所谓春秋时代“仁”的三种类型说》,《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第29页。

[196]庞朴:《中庸平议》,《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第83页。

[197]庞朴:《中庸平议》,《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第88页。

[198]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82页。

[199]原文作“仪”,据文义应是“礼”,径改。——(引者注。)

[200]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85页。

[201]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90~91页。

[202]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91页。

[203]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82页。

[204]如黄宣民认为,庞朴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是“对中庸的‘平议’似乎变成为中庸‘平反’了。”(《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第96页。)

[205]刘蔚华:《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第52~59页。

[206]蔡尚思:《孔子思想问题的百家争鸣》,《哲学研究》,1983年第2期。

[207]罗祖基:《在孔子研究方法论上与刘蔚华同志的分歧》,《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第49~52页。

[208]谷牧:《〈孔子研究〉发刊辞》,《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第3~4页。

[209]周谷城、任继愈、邱汉生的发言参见《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第4~6页。

[210]蔡尚思:《对孔学的争鸣是发展中国文化的关键——孔子研究的历史回顾》,《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第62~64页。

[211]张岱年:《孔子思想研究论文集·序》,齐鲁书社,1987年,第2页。

[212]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孔子研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页。

[213]冯友兰:《一点感想》,《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214]冯友兰:《如何研究孔子之我见》,《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488页。

[215]冯友兰:《孔子论完全人格》,《孔子研究论文集》,第16~23页。

[216]朱维铮主编:《周予同经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8页。此书列为当时《简明中学生丛书》第一种第一本。

[217]张岂之:《真孔子与假孔子》,《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218]冯友兰:《孔丘·孔子·如何研究孔子》,《团结报》,1985年1月19日。引自《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475页。

[219]冯友兰:《中国古典哲学的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

[220]冯友兰:《如何研究孔子之我见》,《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488页,第59~66页。

[221]邱汉生:《还孔子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孔子研究》第2期,第5页。

[222]刘蔚华:《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第57~58页。

[223]陈正夫:《论孔子及历史上对孔子与孔子思想的改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第67页。

[224]朱维铮:《历史的孔子和孔子的历史》,《孔子研究论文集》,第156~172页。

[225]蔡尚思:《论孔学的变与不变》,《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齐鲁书社,1989年,第284~285页。

[226]徐远和:《略论二程的孔子观》,《儒学国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第1038页。

[227]刘蔚华:《孔子思想演变的特点》,《孔子思想研究论集》,罗祖基编,齐鲁书社,1987年,第34页。

[228]刘蔚华:《孔子思想演变的特点》,《孔子思想研究论集》,第52页。

[229]王瑞来:《孔子天命观新探》,《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第35页。

[230]王瑞来:《孔子天命观新探》,《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第43页。

[231]唐泽玉:《试谈孔子认识论的发展变化》,《孔子思想研究论集》,第163页。

[232]石峻:《论孔学的演变及其研究的方法》,《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齐鲁书社,1989年,第354页。

[233]张岱年:《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统一与分殊》,《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297页。

[234]张岱年:《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统一与分殊》,《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302页。

[235]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318页。

[236]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319页。

[237]刘蔚华:《儒学仁学的演变》,《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391页。

[238]金春峰:《孔子仁学思想的演变》,《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433页。

[239]金春峰:《孔子仁学思想的演变》,《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434页。

[240]钱逊:《对孔子思想中普遍性因素的探索》,《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第659~671页。

[241]周乾溁:《论孟轲的阶级属性》,《历史教学》,1979年第7期;引自王兴业编《孟子研究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44页。

[242]严北溟:《从评价孟子谈哲学的党性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第53页。

[243]严北溟:《从评价孟子谈哲学的党性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第55页。

[244]王棣棠:《论孟子的历史观》,《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4期;引自《孟子研究论文集》,第355页。

[245]王兴业:《孟子的庶民观》,《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2年第1期;引自《孟子研究论文集》,第366页。

[246]尹建章:《怎样评价孟子的劳心劳力说》,《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引自《孟子研究论文集》,第465页。

[247]严北溟:《从评价孟子谈哲学的党性问题》,《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第59页。

[248]束景南:《也谈孟子哲学的评价问题——与严北溟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第51页。

[249]严北溟:《再谈孟子评价与哲学党性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第30页。

[250]严北溟:《再谈孟子评价与哲学党性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第35页。

[251]张腾霄:《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从孟轲的评价谈起》,《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60~61页。

[252]张腾霄:《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从孟轲的评价谈起》,《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60~61页。

[253]乔长路:《关于孟轲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33页。

[254]乔长路:《关于孟轲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33页。

[255]吴琼:《论孟轲哲学思想中性善论与天命论的矛盾》,《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引自《孟子研究论文集》,第320页。

[256]王棣棠:《略论孟子对于认识论的贡献》,《东岳论丛》,1980年第4期;引自《孟子研究论文集》,第144页。

[257]任继愈:《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2页。

[258]任继愈:《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3页。

[259]任继愈:《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3页。

[260]张智彦:《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方法论管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第64页。

[261]任继愈:《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2页。

[262]张智彦:《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方法论管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第65~66页。

[263]张智彦:《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方法论管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第66~67页。

[264]汤一介:《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27页。

[265]汤一介:《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29页。

[266]李泽厚:《孙、老、韩合说》,《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41~49页。

[267]萧汉明、严曼萍:《论〈老子〉“玄鉴”、“静观”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63页。

[268]康中乾:《〈老子〉认识论之我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第49~57页。

[269]王明:《周初齐鲁两条文化路线的发展和影响》,《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48~50页。

[270]王博:《老子与夏族文化》,《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44页。

[271]王博:《老子与夏族文化》,《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48~49页。

[272]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273]涂又光:《论帛书〈老子〉的哲学结构》,《哲学研究》,1984年第7期,第65页。

[274]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第40页。

[275]陈鼓应:《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第30~31页。

[276]陈鼓应:《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第33页。

[277]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第34页。

[278]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21页。

[279]高亨:《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第35~36页。

[280]张岱年:《老子哲学辩微》,《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1辑。

[281]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282]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14~15页。

[283]刘毓瑝:《论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历史学》,1979年第2期,第8页。

[284]在笔者对一些前辈学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不少学者如朱伯崑、傅云龙在谈到关锋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他还有陈伯达唯我独“马”,不允许辩论,压制和打击正常的学术讨论的学阀作风。

[285]严北溟:《应对庄子哲学重新评价》,《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40页。

[286]严北溟:《应对庄子哲学重新评价》,《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46页。

[287]严北溟:《应对庄子哲学重新评价》,《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42页。

[288]刘笑敢:《试论“有待”、“无待”不是庄子哲学的范畴》,《哲学研究》,1981年第5期,第63~64页。

[289]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兼驳关锋的“新发现”》,《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第52页。

[290]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兼驳关锋的“新发现”》,《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第53页。

[291]曹础基:《一个博大精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第44页。

[292]程宜山:《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看法》,《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第60页。

[293]韩强:《试论庄子哲学体系的单个基本范畴》,《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第54页。

[294]陆钦:《也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第56页。

[295]李锦全:《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41页。

[296]李锦全:《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42~43页。

[297]李锦全:《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44页。

[298]王兴华:《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哲学研究》,1981年第3期,第67页。

[299]李锦全:《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第47页。

[300]刘笑敢:《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第54页。

[301]刘笑敢:《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第58~59页。

[302]刘笑敢:《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第60页。

[303]张恒寿于1934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研究庄子,写有《庄子〈内篇〉真伪和时代》,后因抗战中辍;1949年后又撰有《庄子非汉代作品但题目为汉人所加》等。1981年《中国哲学史丛书》编委会提出将其旧稿以及新著作为丛书的一本出版。参见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页。

[304]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341页。

[305]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375~385页。

[306]崔大华:《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哲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30页。

[307]刘笑敢:《庄子于萨特的自由观》,《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第105~110页。

[308]刘笑敢:《庄子后学中的黄老学派》,《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第60页。

[309]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63~317页。

[310]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30页。

[311]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315页。

[312]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315页。

[313]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183~224页。

[314]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226~227页。

[315]张恒寿:《庄子新探·序言》,第296页。

[316]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3~98页。

[317]书目主要限于道家哲学与文化,未统计气功、养生类。

[318]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

[319]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28页。

[320]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据作者自述,该书大部分内容写于1944~1945年,分为九篇,原欲各篇单独成书,今由中华书局合为一书。因为该书写成日期较早,故不具备对于1949年以来研究反思的特点。

[321]张松如、陈鼓应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第384~390页。

[322]雷镇阊:《汉唐哲学和汉唐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4页。

[32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三松堂全集》第3卷,第83页。

[324]据有学者考证,“五四”时期并没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胡适在给《吴虞文集》写序时,称他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这可能就是“打倒孔家店”的来源。但是,人们可能潜意识认为,这个口号充分表达了“五四”时期的思潮,所以,无论是“五四”时期还是现在,人们都普遍认为“五四”时期不仅有“打倒孔家店”的思潮,还有这么一个口号。这也是集体有意识的一个表现。本书将错就错用这个口号表明“五四”时期有“打倒孔家店”的思潮。

[325]金春峰:《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第75页。

[326]金春峰:《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第86页。

[327]李宗桂:《相似理论、协同学与董仲舒的哲学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50页。

[328]李宗桂、格日乐:《秦汉医学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第45~52页。

[329]陈玉森:《董仲舒“性三品”说质疑》,《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第55页。

[330]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31]郑万耕:《太玄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页。

[332]郑万耕:《太玄校释》,第13页。

[33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绪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334]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7页。

[335]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3页。

[336]许抗生:《略论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第30页。

[337]王葆玹:《正始玄学·绪论》,第2页。

[338]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27页。

[339]许抗生:《略论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第32页。

[340]方立天:《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58页。

[341]余敦康:《论中国思维发展史的一次大变革——玄学思潮怎样代替经学思潮》,《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342]周继旨:《魏晋文论的兴起与玄学中“天人新义”的形成》,《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

[34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2页。

[344]许抗生:《略论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第35页。

[345]许抗生:《略论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第39页。

[346]王葆玹:《正始玄学》,第317页。

[347]方立天:《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56页。

[348]方立天:《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56页。

[34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32、50~51页;《魏晋玄学贵无论关于无的理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350]陈来:《魏晋玄学的“有”“无”范畴新探》,《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55页。

[351]程宜山:《王弼哲学思想辨伪》,《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第55页。

[352]程宜山:《王弼哲学思想辨伪》,《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第56页。

[353]余敦康:《何晏、王弼方法论思想辨析》,《哲学研究》,1986年第12期,第45页。

[354]蒙文通:《道教史琐谈》,《中国哲学》第4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355]李养正:《道教略识》,《百科知识》,1981年第1期。

[356]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中国道教史提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357]王国轩:《关于道教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2期。

[358]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359]钟肇鹏:《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360]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361]金棹:《试论道教的起源》,《哲学研究》,1988年第11期。

[362]钟肇鹏:《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363]朱伯崑:《张角与〈太平经〉》,《中国哲学》第9辑。转引自《朱伯崑论著》,沈阳出版社,1995年,第560页。

[364]朱伯崑:《朱伯崑论著》,第571页。

[365]钟肇鹏:《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366]陈兵:《道教之“道”》,《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58页。

[367]陈兵:《道教之“道”》,《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59页。

[368]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369]汤一介:《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形神的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

[370]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371]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37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导言》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373]让我们看下面这段话:“叛徒、卖国贼林彪竭力吹捧朱熹,声称要学朱熹的‘待人’哲学。他所以歌颂朱熹,就是要学朱熹那条尊孔反法的反动路线,对内搞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对外投降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他学着朱熹的腔调,借攻击秦始皇和法家学说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利用孔孟之道的‘王道’说教,要中国人民放弃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妄图把我国变为苏修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他步朱熹后尘,叫人把《四书》分类摘抄下来,拼凑成《四书集句》;摘抄《论语》,奉为孔孟之道的‘精华’,作为他搞反革命政变的座右铭。林彪如此崇拜朱熹和《四书》,充分说明了他是一切被推翻的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代理人,是一个混进我们党内的儒。”——《儒法斗争史概况》,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5页。又:“王守仁的这套唯心主义修养经(知行合一——引者注),受到后代反动统治者的推崇。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也胡说什么农民和地主、革命和反革命的区别是由于‘一念之差’,妄图用这种唯心主义的说教,为地主恶霸、叛徒、卖国贼的罪恶行径作辩护。叛徒、卖国贼林彪则大肆宣扬‘狠斗私字一闪念’,胡说什么成功与否决定于‘一念之差’。刘少奇一类骗子还公开鼓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什么‘辩证法’思想。他们企图用这种唯心主义的修养经,来阻挠广大群众参加三大革命实践,麻痹人民的革命意识,以便于他们篡权复辟。”——《儒法斗争史概况》,第101~102页。

[374]丁伟志:《儒学的变迁》,《历史研究》,1979年第12期。

[375]任继愈:《儒家与儒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9~10页。

[376]任继愈:《儒家与儒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12页。

[377]任继愈:《论儒家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第74页。

[378]最后一部分据冯友兰所说,由于心脏病复发,没有写新的,而是把旧作拿出来作为结尾的,见《哲学研究》,1980年第11期,第66页。

[379]冯友兰:《程颢、程颐》,《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第57页。

[38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哲学》编辑部编:《中国哲学》第9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390~391页。

[381]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600页。

[382]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论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1页。

[383]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24页。

[384]见朱伯崑:《蜀学哲学史》第二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有关章节。

[385]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序》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

[386]李泽厚:《宋明理学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31页。

[387]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论宋明理学》,第37~38页。

[388]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论宋明理学》,第47页。

[389]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25页。

[390]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35页。

[391]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0页。

[392]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1页。

[393]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1页。

[394]崔大华:《理学衰落的两个理论因素》,《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第41~44页。

[395]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论宋明理学》,第54页。

[396]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26页。

[397]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14~15页。

[398]姜广辉:《试论理学与反理学的界限》,《哲学研究》,1982年第11期,第65页。

[399]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29页。

[400]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30页。

[401]张岱年:《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第30页。

[402]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52页。

[403]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21页。

[404]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20页。

[405]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序》上卷,第3页。

[406]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序》上卷,第3页。

[407]乌恩溥、吕希晨:《研究宋明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31页。

[408]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1页。

[409]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5~6页。

[410]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55~556页。

[41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104页。

[41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序》上卷,第1页。

[413]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21页。

[414]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47页。

[415]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47页。

[416]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61页。

[417]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89、90页。

[418]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63页。

[419]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第564页。

[420]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121、122、123页。

[42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125、126页。

[42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第596页。

[423]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381页。

[424]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423~425页。

[425]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第719~720页。

[426]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427页。

[427]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第739页。

[428]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426页。

[429]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66页。

[430]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第666页。

[431]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编:《儒法斗争史概况》,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9~90页。

[432]蔡尚思:《朱熹思想的来源、核心和评价》,《哲学研究》,1988年第4期,第42页。

[433]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38页。

[434]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39~40页。

[435]张恒寿:《宋明哲学中的“存天理、去人欲”说》,《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第59页。

[436]张恒寿:《宋明哲学中的“存天理、去人欲”说》,《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第60~61页。

[437]李禹阶:《朱熹对湖湘学说的批判和继承》,《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第60~66页。

[438]邱汉生:《论朱熹“会归一极”的历史观》,《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第51~57页。

[439]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440]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3~47页。

[441]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8页。

[442]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49页。

[443]蒙培元:《论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的演变》,《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第61页。

[444]唐宇元:《朱学在明代的流变与王学的缘起》,《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70页。

[445]唐宇元:《朱学在明代的流变与王学的缘起》,《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第75页。

[446]蒙培元:《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第57页。

[447]蒙培元:《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第59页。

[448]1957年“反右”以后,张岱年被剥夺了研究和发表的权利。1977年,章锡琛校点的《张载集》作为“理学丛书”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张岱年撰写了《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作为序,这是1957年后张岱年首次发表文章。

[449]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4页。

[450]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张载集》,第11页。

[451]李锦全:《从洛学与关学的比较看二程思想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第38页。

[452]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453]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第38页。

[454]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反思》,《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55]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第101页。

[456]丁伟志:《张载理气观析疑》,《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第136页。

[457]陈来:《关于张载的“气观”和“理观”》,《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212页。

[458]程宜山:《关于张载的“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哲学研究》,1985年第5期,第65~68页。

[459]邵显侠:《论张载的“知礼成性”说》,《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63页。

[460]唐宇元:《论许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哲学研究》,1982年第7期。

[461]周桂钿:《王廷相宇宙论评述》,《哲学研究》,1984年第8期。

[462]衷尔钜:《罗钦顺开端明代气学》,《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463]蒙培元:《论罗钦顺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

[464]衷尔钜:《吴廷翰及其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吴廷翰佚文和墓志在无为发现》:《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465]马涛:《试论顾宪成融合朱陆两派及其意义》,《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466]张岱年:《论王船山哲学的基本精神》,《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南省船山学社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467]方克立:《王船山的道器论浅析》,《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集》,第85页。

[468]萧萐夫:《王夫之的认识论辩证法》,《哲学研究》,1983年第1期,第55页。

[469]萧萐夫:《王夫之的认识论辩证法》,《哲学研究》,1983年第1期,第56页。

[470]范阳:《论王船山历史观主要范畴的脉络》,《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第63~69页。

[471]邓潭州:《王船山传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8~99页。

[472]侯外庐:《船山学案·新版序》,岳麓书社,1982年。

[473]陈远宁、王兴国、黄洪基:《王船山认识论范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474]萧萐夫:《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37页。

[475]关于包遵信的观点,见其论文《晚霞与曙光》,《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476]陈卫平:《论明清之际“由数达理”的思维方法》,《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第29页。

[477]许苏民:《徐光启对中世纪自然科学传统方法的批判》,《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第60页。

[478]张武:《论颜李学派的思想性特征及其形成》,《哲学研究》,1987年第4期,第59页。

[479]赵宗正:《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简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第70~75页。

[480]夏瑰琦:《论黄宗羲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7年第4期,第52~59页。

[481]朱义禄:《黄宗羲哲学史方法论发微》,《哲学研究》,1985年第4期,第55~61页。

[482]颜泽贤:《方以智科学哲学思想初探》,《哲学研究》,1984年第8期,第64~69页。

[483]蒋国保:《对〈方以智科学哲学思想初探〉的质疑》,《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第64页。

[484]冒怀辛:《论方以智哲学思想的科学基础》,《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第73页。

[485]魏宗禹、尹协理:《傅山哲学思想概论》,《哲学研究》,1984年第7期,第74~78页。

[486]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第188页。

[48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三联书店,1956年第1卷,第47页。

[488]《本刊编辑部就如何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范畴和重要概念的问题举行讨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第16~21页。

[489]岳华:《关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范畴问题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第54页。

[490]方克立:《开展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方克立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491]《中国哲学范畴集·出版说明》,人民出版社,1985年。又见韩强、周可真:《中国哲学范畴讨论会在西安举行》,《哲学研究》,1983年第12期。

[492]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82年。该书是第一部专门研究知行范畴的著作。

[493]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494]许抗生:《中国哲学史主要范畴和概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495]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

[496]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后来该书收入《张岱年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497]张立文在“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的《献给读者》中说:“本丛书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众多范畴中,筛选出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道、理、气、心、性等,分别撰成专著。它将立足于当代,反思传统哲学,为有兴趣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探索的读者,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础或方便。”(《心》: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498]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第168~169页。

[499]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第172页。

[500]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501]方立天:《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哲学研究》,1985年第7期,第64页。

[502]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华书局,1990年,

[503]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第38页。

[504]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第41页。

[505]张岱年:《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第1期,第69~71页。

[50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16页。

[507]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4卷,第624。

[508]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8~372页。

[509]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9~190页。

[510]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第192页。

[511]冯憬远:《气与原子——中西哲学物质概念的比较》:《哲学研究》,1984年第6期,第54~60页。

[512]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513]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第182页。

[514]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第3页。

[515]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第370页。

[516]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第377页。

[517]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学林出版社,1990年,第1页。

[518]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第6页。

[519]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第7页。

[520]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第2页。

[521]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第6、286~292页。

[522]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第281~286页。

[523]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理性的学说》,《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第63~73页。

[524]冯契:《论中国科学方法和逻辑范畴》,《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9页。

[525]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中国哲学范畴集》,第20~39页。

[526]方克立:《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中国哲学范畴集》,第131页。

[527]方克立:《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中国哲学范畴集》,第125~153页。

[528]王德有:《老子之道及其在魏晋以前的演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第13~23页。

[529]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论问题·前言》,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页。据傅云龙说,这本书是在周扬提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之前出版的,后来周扬因异化问题被批判,这本书在中央党校也受到审查,审查小组审查后认为问题不大。

[530]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论问题》,第82~83页。

[531]方立天:《中国哲学的“性情”范畴》,《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第12页。

[532]陈俊民:《张载哲学逻辑范畴体系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12期,第42页。

[533]刘文英:《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页。

[534]刘文英:《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1985年,第52页。

[535]刘文英:《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1985年,第354页。

[53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写:《中国哲学史》(第1版),中华书局,1980年。其“编写说明”云:“本书是为我校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班讲授中国哲学史教程编写的教学参考书。……1973年曾由中华书局印出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现在,根据几年来教学使用的情况,和一些兄弟院校教师提出的意见,我们对初稿进行了全面修改,增补了部分章节,付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参加初稿编写的同志有(按姓氏笔画为序):孔繁、邓艾民、朱伯崑、汤一介、张岱年、杜继文(内蒙古大学)、邹本顺、楼宇烈等。参加这次修改的同志有(按姓氏笔画为序):邓艾民、朱伯崑、许抗生、张岱年、姜法曾(中国人民大学)、楼宇烈等。最后由楼宇烈同志负责全书通读工作。”该书1985年第三次印刷,印数已达52400册,是80年代后在大学中最有影响的教材。

[537]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作者序言说,解放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感到知识不足,从1962年开始研究中国哲学史,按照历史上哲学家的顺序阅读原著,整理出了《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从1974年6月9日开始写《中国哲学史稿》,至1978年大致完成;又进行了修改,增补了魏源、梁启超、章太炎、李大钊四人,以李大钊为全书的结尾。

[53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第6册于1989年1月由同社出版。

[539]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下卷,1983年10月第1版。本书是由教育部组织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9所院校联合编写的大学哲学系教材,至2001年第17次印刷,印数已达到138250册,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大学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540]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54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该书第1版印数18700册。全书以中华民族认识史为对象,说明哲学如何从宗教迷信中逐渐分化出来的逻辑过程,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两卷、近代共七卷。“导言”说:“本书着重中国哲学逻辑的发展过程,所以称之为《中国哲学发展史》。”

[542]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2、3卷,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1989年、1990年4月出版。

[543]刘宏章、傅云龙、束际成:《中国哲学史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

[544]沈善洪:《中国哲学史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545]李维武:《中国哲学史纲》,巴蜀书社,1988年。

[54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编写说明》,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547]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第7页。

[548]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第7页。

[549]据陈俊民说,在1980年召开的“宋明理学”讨论会上,《中国哲学史》编辑部曾经发简报批判孙叔平的“所谓不要唯物唯心的‘光头哲学’”。(《既开风气也为师》:《探寻真善美——汤一介先生80华诞暨从教55周年纪念文集》,第55页。)

[550]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编写说明》,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551]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导言》,第4~5页。

[552]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导言》,第7页。

[55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绪论》,第11页。

[55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绪论》,第6页。

[55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0页。

[55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0页。

[557]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1页。

[558]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8页。

[559]刘宏章、傅云龙、束际成:《中国哲学史教程·导言》,第2页。

[560]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卷,第7页。

[561]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卷,第11页。

[562]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卷,第13页。

[56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编写说明》,第1页。

[56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1~2页。

[565]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第15页。

[566]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导言》,第14页。

[567]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导言》,第14~15页。

[568]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38页。

[56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39页。

[570]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卷,第59页。

[571]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1卷,第63页。

[57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上,第1~2页。

[573]萧萐夫、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导言》,第8页。

[57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8页。

[57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9页。

[57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23页。

[577]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23页。

[578]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24页。

[57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29页。

[580]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先秦),第14页。

[581]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绪论》,第42~51页。

[58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绪论》,第53页。

[58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3页。

[584]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61页。

[585]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64页。

[586]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81页。

[58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1页。

[58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关于此书,朱伯崑有较为详细的评论,指出其特点是以作者的哲学体系为指导,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条线索来介绍中国哲学,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来源于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不如说来自《新原道》。由于此书属于1949年以前的成果,所以此处不拟详论。

[58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论》,《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9页。

[590]冯友兰:《新知言·绪论》,《三松堂全集》第5卷,第165页。

[59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11页。

[59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16页。

[59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7页。

[59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7页。

[59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7页。

[59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14~15页。

[59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9页。

[59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0页。

[59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2~33页。

[60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3~34页。

[60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4页。

[602]据北京大学李中华回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卷有“文革”时期改定的稿子,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是“文革”结束后对于“文革”期间的改定稿又进行修订的本子。当时他是冯友兰的助手,参与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修改。

[60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3页。

[60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3页。

[605]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5页。

[60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7页。

[607]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59~260页。

[60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7页。

[60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页。

[61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页。

[61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8页。

[61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3页。

[61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6~7页。

[61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6页。

[61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7页。

[61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7页。

[617]此两句是冯友兰引述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的话,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97、98页。

[61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0~21页。

[61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1页。

[62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1页。

[62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3页。

[62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25页。

[62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0页。

[62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9卷,第354页。

[62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第4页。

[62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9卷,第353~354页。

[62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82页。

[62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77页。

[62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438~439页。

[63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8卷,第385页。

[631]冯友兰于1944年重印《中国哲学史》自序中云:“此书第一篇出版于民国十九年,全书出版于民国二十二年,距今已十余年矣。在此十余年中,吾之思想有甚大改变。假使吾今日重写《中国哲学史》,必与此书,大不相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3卷,第5页。)

[63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页。

[633]参见乔清举:《新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哲学研究》1996年,第2期。

[634]陈来认为冯友兰晚年气象最近明道:“冯先生乐易和粹的气象,是我所了解的明道气象的具体表现。”(陈来:《〈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终极关怀》,《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9页。)又,据蒙培元回忆,冯友兰晚年有打通理学和心学的境界。又据张岱年致方克立信云,冯友兰晚年曾他和匡亚明说:“我近来又有回到新理学的想法”;“冯老就是以后再三讲四境界说,可谓一项复归。但是尚未重新肯定‘理在事先’的观点。”(方克立:《永远的师长》,见《不息集》,第143页。)

[63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7卷,台北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201页。

[63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第202页。

[637]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46页。

[638]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3页。

[639]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3页。

[640]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3页。

[641]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47页。

[642]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4页。

[643]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4页。

[644]金岳霖:《中国哲学》,刘培育编:《道·自然·人——金岳霖英文论著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2页。

[645]冯友兰:《怀念金岳霖先生》,《哲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20页。

[646]李存山:《从两个“迷宫”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8年第10期,第44页。

[647]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5页。

[648]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48页。

[649]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5页。

[650]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6页。

[651]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6页。

[652]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51页。

[653]董平:《论先秦哲学的直观思维》,《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70页。

[654]方立天:《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第37~39页。

[655]李志林:《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两重性及变革的艰巨性》,《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第23~24页。

[656]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7~58页。

[657]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8页。

[658]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9页。

[659]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50页。

[660]汪建:《试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哲学研究》,1987年第2期,第46页。

[661]邓红蕾:《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折》,《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63页。

[662]邓红蕾:《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折》,《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61页。

[663]刘文英:《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逻辑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61页。

[664]刘文英:《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逻辑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66页。

[665]刘文英:《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逻辑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69页。

[666]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55页。

[667]邓红蕾:《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折》,《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第65页。

[668]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第60页。

[669]李志林:《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两重性及变革的艰巨性》,《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第27页。

[670]伴云:《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讨论综述》,《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第3~7页。

[671]张岱年:《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转引自《张岱年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67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学术月刊》,1985年第7期;转引自《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66页。

[673]张岱年:《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转引自《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88页。

[67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82页。

[675]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的价值学说》,《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468页。

[676]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的价值学说》,《张岱年全集》第6卷,第478页。

[677]陈来:《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第30页。

[678]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9页。

[679]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0页。

[680]余敦康:《人的价值思想的普遍哲学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23~25页。

[681]许抗生:《对孔子有关人的价值学说的几点看法》,《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6~18页。

[682]葛荣晋:《中国哲学对人的类价值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5页。

[683]葛荣晋:《中国哲学对人的类价值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5页。

[684]陈来:《中国哲学价值观的特点》,《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1页。

[685]陈来:《中国哲学价值观的特点》,《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1页。

[686]周桂钿:《儒家之“义”与人的价值》,《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第18页。

[687]李明友:《从理欲之辨看儒家的人生价值观》,《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第21页。

[688]李存山:《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理想人格的分裂》,《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