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

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2012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一)国际与国内金融环境展望1.美国货币政策及欧债危机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QE2以后,第二轮货币扩张的力度明显,但是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却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现象。各地金融管理部门陆续推出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三、2012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

(一)国际与国内金融环境展望

1.美国货币政策及欧债危机

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QE2以后,第二轮货币扩张的力度明显,但是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却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现象。从2011年开始,美国的CPI调头上行,但是决定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失业率。在当前美国就业状况依然非常严峻,且还看不到明显好转的迹象时,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还不会出现调整的可能性。2011年9月21日美联储的声明也暗示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会一直延续到2013年年中。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上升3.0%,好于预期,实现了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核心通胀处于低位,2012年2月环比增长0.1%,低于目标通胀率,为美联储采取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提供了空间。2012年3月的失业率进一步降至8.2%,是2009年2月以来的新低。更重要是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改善,消费者信心逐渐回升,银行贷款得以继续扩张。受乐观数据的鼓舞,市场对美国2012年的经济前景预测开始略微上调。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基本可以排除,经济增长有可能介于2.0%—2.5%之间,年底失业率有可能降至8%。

2012年上半年欧洲PIIGS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特别是意大利将迎来债务到期高峰,欧债危机在2012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意大利将是焦点战役。受部分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2012年欧洲经济整体上将会出现轻微衰退,但是区域和国家间的差别将会比较明显。危机国家经济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衰退和严重的失业问题,而德国等非危机国家经济受到的冲击将会十分有限。欧债危机将通过贸易与金融链条向全球传导,其中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将主要通过贸易链条,外需的萎缩将使新兴市场失去订单和市场,进而对大宗商品贸易带来压力;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将主要通过金融链条传导,由于金融机构间的交叉头寸,对手风险将导致流动性紧张,激发信贷紧缩,并进一步作用于实体经济。

2.国内金融形势

货币信贷仍将保持平稳适度增长。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关注需求结构的调整,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包括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重点支持民生工程、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此外,还将加大对“三农”、小型微型企业、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以及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

金融体系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先是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的创新。包括完善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业务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以及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还有落实温州市“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等。其次,是金融价格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包括培育基准利率、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完善宏观市场利率调控水平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改进央行外汇操作方式。再次,是金融市场创新。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创新,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二)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展望

1.银行业:转型发展

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金融创新的加快以及金融开放的稳步推进,将推动银行业向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转型。

首先,“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银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未来5年,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泛长三角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将加速。经济发展从重速度到重质量,经济发展从依赖外需到主要靠内需,经济发展重生产到重创新,这要求银行业加快转型,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各地金融管理部门陆续推出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例如201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制定并出台了《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 支持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市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对上海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再如201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各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结构、开展业务创新试点、突出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全力支持浙江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支持全省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支持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从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民生金融业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18条指导意见。

其次,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开辟了新的路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外汇、期货、贵金属市场以及各类新型市场稳步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融资、清算、托管等方面的大量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可以更多地依托资本市场和相关机构开展业务,以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提供流动性创造、风险管理和收益提升等不同类型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再次,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创造了巨大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融资业务需求。随着客户“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可以在跨境贸易清算、贸易融资、项目贷款,以及跨境财富管理、避险、保值等国际金融服务领域拓展市场空间。

2.证券业:加快创新

首先,资本市场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将面临重要历史机遇期。尤其是2012年,资本市场的各项创新和对外开放将会加快。例如,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股票市场各项制度将更加完善;企业债市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场外市场能够为更广泛的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平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将加快,QFII、RQFII、QDII的规模将继续扩大。泛长三角证券业应当服务于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证券机构可以通过为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管理升级、财务顾问及技术进步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直投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的方式参与高科技企业的资本运作,支持高科技企业孵化成长和推动技术创新;可以利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服务于境外企业和资本走进来和境内企业和资本走出去。

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会为证券机构自身发展需要提供机遇。2011年,RQFII试点推出、融资融券转常规、直投业务纳入常规监管等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多项措施为证券行业增加了收入来源,推动了收入结构优化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业务的下滑。2012年,证券机构的业务创新将继续加快,业务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在转融通推出、资管业务转备案制等预期下,证券行业将迎来制度创新带来的高速发展期。随着两融业务转常规和预期中转融通的实施,信用交易账户将快速增长,据瑞银证券预计,2012年日均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有望增长至0.5%,融资融券交易量占比3%,对证券行业的收入贡献有望达到6%—8%。

3.保险业:规范发展

2011年1月至11月,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为-8.32%,而2010年同时期的同比增长高达30.80%。究其原因,首推银保产品销售渠道出现危机。据统计,单纯以2010年寿险数据来看,银行、邮政渠道的保费收入为4399.78亿元,占行业整体9679.51亿元寿险保费收入的45.45%。而2011年1月至11月,该渠道销售的寿险保费同比增长降至-9.87%。相比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负增长,财产险却在2011年1月至11月获得18.19%的增长(2010年同期为33.60%),实为保险行业的“亮点”。其中,在整个财产险业务占比高达70%的车险业务发展增速尤为突出。当然,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公众对商业车险条款的质疑声在2011年也是此起彼伏。2011年,农业保险可称得上是保险业中的一支奇兵。2011年1月至11月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26%。未来,这一由中央财政大力支持、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展望2012年,寿险业将恢复增长。2011年中国寿险保费增长疲软的原因,主要是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保产品的监管力度以及引入了新的会计准则,而由于市场已经对这些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因此预计,寿险保费将于2012年恢复增长,增长率可达11%。2012年货币政策的调整持续稳健,适时微调,略显宽松;目前市场利率已达高点,2012年有望进入降息通道,寿险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有望增强。在2011年底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中国保监会方面透露,将择机放开传统寿险、养老险和健康险产品的费率,通过定价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保障型产品的发展。

财产险盈利增速将由高增长转向适度增长。车险费率市场化、交强险有望向外资开放等改革措施,将对财险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市场格局不一定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其他领域。2012年由中央财政大力支持、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以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为例,截至2012年1月份,该公司已承保安徽省农作物9000万亩,承保率近95%。根据安徽省农业产业政策,该公司已开发了近30个农业保险产品

4.“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引领地方金融改革

目前,温州民间资金总量超过6000亿元,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构成了温州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2011年三者比例为56:28:16,以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为主的民间融资占比通常达2/3左右,与银行贷款可谓此消彼长。温州民间资本总量很大,但是缺少向实体投资转化的金融渠道,在货币紧缩利率提高之时纷纷涌向民间借贷,随着利率的飙升,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爆发出来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民间资本迫切需要规范化、阳光化的渠道和平台,来实现民间资本向民间投资、产业资本的转换。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同时确定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12项主要任务。2012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综合改革试验终究是实验性的,是探索,是第一步走出去,希望温州做出经验推广到全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允许试错,下一步工作重点是细化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方案”。

2012年4月26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该中心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本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以公司化形式运营,经营范围涉及信息登记、信息咨询、信息发布、融资对接服务等,以向会员机构和进场机构收取一定服务手续费为盈利模式,并通过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实现中小企业和民间借贷的融资对接。目前已入驻的机构有全国知名P2P行业中的宜信、普信、速贷邦和温州本土的攀远经济信息等从事民间借贷融资对接业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华东公证处、浙江高策律师事务所、温州鹿城合作银行等配套服务机构。

根据温州市政府的设想,下一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主要是着力在四个重点领域寻求突破。首先是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小额贷款公司的扩容和向村镇银行的转换是其主要内容,计划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2013年总数达到100家,实现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全覆盖;2012年银行金融机构市级分行基本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工作;2013年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其次是健全民间资本市场体系。推进温州产权(资产)交易市场试点建设,推进企业股权、技术产权、文化产权等产权交易;建立股权投资发展体系,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组建若干只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引导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再次是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各类面向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发展科技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引导发展金融公司,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和再担保体系。最后是构建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将建立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制定对资本类运作机构进行监管的系列配套方案,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组建涉嫌金融犯罪侦查支队,探索建立金融仲裁院和金融法庭。全面加强信用建设,构建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执笔:张 彦)

【注释】

[1]各项存贷款余额和GDP的比值。

[2]区域集优融资模式是我国债务资本市场上的又一项创新,它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非金融企业,通过政府专项风险缓释措施的支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的债务融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