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运行新特点

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运行新特点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泛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系统也是以紧缩基调为主的,同时融资结构在优化调整。第二季度,全省银票直贴利率为6.61%,同比上升274基点。江苏科技金融初步发展。截至2011年12月,江苏共有50家科技投融资机构。截至2011年8月末,江苏省徐州市累计发放商标权和专利权质押贷款5000万元。浙江金融业还全力支持“三大国家战略”的发展。

二、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运行新特点

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组织管理、产品业务、营销品牌等各项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通过将大量的信贷资金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投向支柱产业和重点区域发展、中小企业和“三农”、新兴产业等,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货币信贷紧缩,利率水平上升,但融资结构得到优化

2011年我国总体上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前三季度,为控制不断上升的物价水平,不断紧缩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进入10月份以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而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开始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包括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2011年我国的货币信贷投放是紧缩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行,2011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低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7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37万亿元,同比多2595亿元。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

泛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系统也是以紧缩基调为主的,同时融资结构在优化调整。如江苏省,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528.03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4356.17亿元,同比少增1461亿元,占比51.1%;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和债券融资)合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1.0%,分别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增加1.0个和2.7个百分点。而地属中部地区的江西省的银行信贷保持继续上升,2011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301.95亿元,比年初增加1491.98亿元,同比多增68.88亿元,余额比年初增长19.03%,贷款增速在全国排名第十二,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18个百分点。而利率水平呈现出走高的趋势。如浙江省,2011年上半年,全省加权平均利率7.26%,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分月度看,前6个月全省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6.81%、6.97%、7.25%、7.47%、7.54%、7.53%,总体保持逐月攀高态势。第二季度,全省银票直贴利率为6.61%,同比上升274基点。其中,6月份全省银票直贴利率为7.36%,同比上升327个基点。

(二)银行业积极创新,不断优化信贷投向

1.积极开展各项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一是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局面,2011年8月,上海银监局率先在全国推出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科技型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一揽子政策,鼓励银行业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以及独立考核的专营科技金融服务的科技园内支行,引导各银行加大在产品、担保模式、风险补偿等方面的金融创新,着力破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2012年4月,上海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达到80家。江苏科技金融初步发展。截至2011年12月,江苏共有50家科技投融资机构。目前江苏共有9家主要服务科技企业的科技支行。2011年12月江苏首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提出“债权+股权”的运营模式;首批小贷公司共有16家,覆盖江苏省全部13个市。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创投、租赁、小贷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已在江苏初步建立,投、贷、保联动的整体效应逐步发挥。

二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如江苏省徐州市推出了“科贷通”、“科技之星”、“小快灵”等一批适合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需求的新型金融产品被开发出来,这些产品适应科技企业“轻资产”特点。截至2011年8月末,江苏省徐州市累计发放商标权和专利权质押贷款5000万元。部分金融机构还积极探索了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了专营机构、开发了专属产品、设计了专门流程、建立了专项服务机制。例如,江苏银行科技支行首创了“科技局+银行+保险公司”的融资新产品。截至8月末,共发放科技类小企业贷款4020万元,通过新产品的运作,及时为9户新型科技成长企业提供资金183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三高”特点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是金融机构的管理、营销和品牌的创新。近年来,江苏银行不断摸索、构建新型营运体系,推动生产关系的革新,进而释放和推动了金融生产力。全行建立了信贷审批、财务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等集中式管理体制和纵横结合、条块并举的经营管理模式;搭建了前中后台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组织架构,实现了风险管理的集中化、专业化;建立了个贷审批、财富管理、放款等管理中心,单证、营运、事后监督等操作中心以及银行卡、票据等经营中心,极大地提升了集约化经营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2.信贷投向兼顾重点区域和薄弱领域,支持经济均衡发展

(1)积极满足支柱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发展需要。

上海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贷长、贷大、贷房和贷基建”曾经是上海银行业的主要特点,但是由此带来信贷风险高度积聚,银行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近年来,上海市更加注重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减少对重化工业、投资、房地产和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截至2011年末,上海市第三产业贷款余额2.2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60%,同比增长9.15%;第二产业中,生物医药、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汽车制造、信息制造六大重点行业贷款余额为1686亿元,同比增长7.3%。

浙江金融支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2011年上半年,全省“十一大”转型升级重点产业贷款新增124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2%。浙江金融业还全力支持“三大国家战略”的发展。一是支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011年年底,义乌市各项贷款余额1283.6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年初增加221.7亿元,同比多增26.1亿元,增速位居浙江省17强县(市)第一。二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截至2011年10月末,全省海洋经济领域的贷款余额达2183.2亿元,贷款比年初新增303.4亿元。三是支持“舟山群岛新区”建设。2011年6月30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正式获批,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2011年7月5日,在浙江银监局和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浙江银行业支持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恳谈会上,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舟山市部分企业签订了总额约43亿元的银团贷款协议,涉及围垦、物流和船舶制造等项目。

江苏沿海开发的资金需求非常巨大,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在2009—2012年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就接近1.9万亿元,包括沿海港口建设以及沿海土地资源开发和交通枢纽建设。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支持沿海开发战略,如工行南通分行完成省内首笔金额达6.5亿元的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支持洋口港“围海造田”项目,开启全省利用海域使用权、实现沿海资源开发融资之先河。江苏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深入推进“三大工程”,确定1280家企业、157个项目和172个产业基地为省级支持重点。

安徽金融全力支持重点区域发展。2011年12月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北三市七县新增贷款规模占全省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7.3%、50.3%和14.7%。

江西金融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金融机构加大了对这一区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如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2011年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的地市分行批复贷款金额较2010年同比增长39.16%,其中批复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05%。

(2)继续增加对中小企业、“三农”和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

近两年来,上海银行业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主动支持配合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信贷科学化,加强小微金融服务,加大保障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末,上海中资银行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22.53%。上海银行业还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2011年,上海银行业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年末全市保障房名单制重点项目贷款余额为473亿元,较年初增长206%,全市当年住房开发贷款增量的71%投向保障房建设领域,超出预定目标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2011年安徽省信贷投放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民生、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2011年12月末,安徽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六成,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9.2亿元(不含票据),同比增长48.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8.5个百分点,高于大型、中型企业40.6个和37.2个百分点。

2011年,江西省内各金融机构加快了业务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步伐,着重为实体经济服务,实现了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继续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全省县域金融机构余额贷存比继续稳定在50%以上的目标。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提高。2011年末,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543.7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8.62%,比2010年末提高2.05个百分点。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快于平均水平,至2011年末余额为1817.81亿元,比年初增长24.64%。此外,2011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为3329.3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为35.8%,比2010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增速快于平均水平,增速为20.50%。2011年,江西省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教育、就业、居住、消费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2011年末,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为49.51亿元,同比增长29.32%,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10.64百分点;全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大踏步发展,余额为73.07亿元,是年初余额的13倍,远高于贷款增速平均水平。2011年末,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21.68亿元,比年初增加301.66亿元,比年初增长22.85%,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3.82个百分点。

(三)直接融资快速增长,证券业在盈利下降的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企业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在银行信贷趋于紧缩的条件下,企业的债券、股票融资额在上升。浙江省的直接融资比重明显上升。2011年上半年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9%,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为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企业债券占比为6.0%,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江苏省的企业债和股票融资发展迅速。2011年1—9月,该省券融资净增483.48亿元,同比多增126.98亿元。其中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在内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展迅猛,1—9月,已有50家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399.4亿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全年水平,截至9月末,直接债务融资余额已达6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2011年江苏作为我国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2]的首批试点区域之一,全年23家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6.9亿元。江苏省企业股权融资也发展较快,1—9月,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4家,境内首发和再融资达453.35亿元。以上直接融资合计占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11.0%,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增加1.0和2.7个百分点。江西省直接融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江西省非金融企业境内直接融资总量123.8亿元,同比增加33.9亿元。债券市场融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共发行债券78亿元,同比增长62.5%。其中,地方企业债62亿元,同比增长29.2%;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16亿元,同比增长60%。资本市场融资保持平稳。上半年全省通过股票市场实现境内融资45.8亿元,同比多增3.9亿元。

证券机构盈利下降。例如江西省,2011年上半年股票市场累计成交8414.9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A股及基金累计交易量为8076.7亿元,同比增长21.0%。全省证券经营机构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10.4%;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下降23.7%。证券公司积极推动业务创新。2011年江苏省投行业务总额上半年达到9.15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证券业积极创新。2011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各项促进行业创新发展的机制:2011年7月,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正式将券商直投业务纳入常规监管;201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的决定》,转融通各项相关机制的建立日趋完善,随后11月两市交易所也分别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融资融券标的由此前的90只扩容至285只,转融通机制的推出又进一步;2011年12月,在港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中,允许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随后12家证券公司和9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获批了RQFII试点业务资格。在以上大背景下,泛长三角证券业积极开展了各项创新。如江苏省,2011年券商积极推动业务创新,其中投行业务总额上半年达到9.15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改变了以往券商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券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保险业的市场体系发展完善,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一是受政策影响,寿险保费下降幅度明显,而产险业务稳定增长。2010年11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方面,商业银行开展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应该与本行具备的资源和能力相适应,不得过度销售。在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上述《通知》下发后,银保保费收入逐渐大幅下降。例如上海,2011年1月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7.08亿元,同比下降约16%。同时,保险机构也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来弥补寿险业务下降的影响。如江西省,2011年6月末,全省保险业资产总额516.0亿元,同比增长20.6%。上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51.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产险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产险实现保费收入44.04亿元,同比增长20.5%,农业险、责任险和工程险发展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0.2%、32%和156.8%。寿险增速总体趋缓,上半年实现寿险保费收入99.07亿元,同比下降5.1%。

二是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保险网络不断健全。2011年江苏省法人机构建设工作取得突破。2011年7月8日,中国保监会批准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并成为江苏第一家全国性法人寿险公司,目前利安盐城、南通、徐州、无锡、常州分公司已获准开业。总部设在苏州的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获批筹建,台湾富邦人寿和无锡国联人寿已经正式向保监会提出筹建申请。

三是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例如江西省,2011年上半年,全省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36.8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产险赔付17.1亿元,同比增长31.9%;人身险赔付19.7亿元,同比增长20.6%。

(五)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但是金融风险也有所显现

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果

先行先试取得成效。2011年,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先行先试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率先试点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备受关注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PE)试点工作,2011年1月在上海率先开闸。这一政策的破冰,意味着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直接投资打开了一条新通道,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再迈出一步。

金融创新不断。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和先发效应,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上海启动了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上海启动了期货保税交割试点,8月25日实现了首次保税交割。在沪外资法人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率先发行金融债券,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金融租赁公司设立单船单机公司、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新台币双向兑换业务等工作相继启动,金融服务领域明显拓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金融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2011年,上海金融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功能显著提升,陆家嘴金融城范围进一步扩大,外滩金融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形成金融集聚带,完成了上海市金融集聚区布局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完成了首次金融创新奖评选表彰,实施了金融人才奖励政策;金融资讯、会计、律师、公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金融法治联席会议制度。

2.各省市金融生态环境逐渐优化

浙江是网络经济大本营,目前全国排名前3000家行业网站浙江占五分之一。在中国行业网站百强中,七成左右的网站注册地在浙江。阿里巴巴、淘宝网、网盛生意宝等一批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都出自浙江。全国网购市场份额,浙江占一半以上。为了更好地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浙江2011年推出了网络经济信用监管和服务的三大举措。一是浙江省工商局利用搭建的“网络工商”服务监管平台,通过企业数字证书和企业工商联络人手机号码认证的方式为网络经营市场主体提供无法仿造的“网络工商”标识链接,免费帮助全省的涉网市场主体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网站、网页醒目位置加贴“网络工商”标识,实现“网上亮照”,明确网络经营主体的合法身份。二是浙江省工商局牵头在湖州试点,并且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信用促进会和浙江省网商协会合作,共同推出了全国首家以信用为特征,以服务行业为使命的公益性网站——行业信用网于2011年12月19日正式开通。三是浙江工商逐步在全省各类交易平台推广应用“信用宝”,并从多方面对网络经济进行监管。

2011年江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征信系统岗位资格管理制度正式建立,全省首批32家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了集中报数。截至2011年6月末,全省已为5.3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5278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439.1万份,其中363.6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

3.民间借贷活跃,金融风险也逐步暴露

2011年上半年,随着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积效应以及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逐步收紧,多数企业感受到了资金短缺和流动性不足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借贷逐步活跃,同时利率不断抬高,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这一领域,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据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温州2010年上半年民间借贷规模约为800亿元,而2011年上半年猛增到1100亿元,一年期间300亿元资金涌入民间借贷领域。2011年一季度,民间借贷综合利率达到23.01%至24.81%的高位。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但是进入下半年,在银行信贷继续紧缩的背景下,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出现了“跑路潮”,导致民间借贷风险暴露,许多资金难以收回。2011年以来,温州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高速增长,当年收案数1.2万多件,比2010年上升46.4%,比2007年上升316%。涉案金额53.87亿元,分别比2010年和2007年上升54.9%和25倍多,每个案件的平均案值从2007年的7.39万元升至94万元。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3月,温州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105起,涉案金额128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