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期刊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与协同机制

科技期刊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与协同机制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期刊在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负有重要的使命。1 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1.1 导向功能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与促进科技发展。
科技期刊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与协同机制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科技期刊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与协同机制

郑晓南 李 娜

(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江苏南京210009)

作者介绍:郑晓南,编审,博士,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0B01)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重大出版科学研究课题(编号:JSKX2013A01)

摘 要:在阐明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科技期刊整合创新要素、支撑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并以长三角科技期刊服务区域科技创新为例,介绍科技期刊群支撑学科协同创新的实践和做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协同创新;服务科技;长三角

我国经济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以激活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反映科技水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进行科技评价、培育创新人才、建立学术规范、整合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以“科技期刊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为主题组织召开2008 “双清论坛”,说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已受到国家基金委的高度重视,并将之与科学前沿、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重大基础问题相关联,以期提高各学科领域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科研人员搭建国际平台。科技期刊在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负有重要的使命。

1 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

1.1 导向功能

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与促进科技发展。

(1)政策导向。科技期刊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阵地,公信力强,传播及时。(2)创新导向。科技期刊是前沿科技成果的汇集地,是科技人员创新的航标。科技编辑及时把握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导向性地选题策划,预见科技发展趋势。(3)行为导向。科技期刊学术规范与学术水平,已成为职称评定、学位申请、科技奖励的重要依据,其公信力已为科学共同体树立了行为准则。

1.2 传播功能

科技期刊最基本的功能是汇集研究发现,编辑加工成规范的科技信息,在科学共同体内交流传播。科技传播是开展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保证,也是知识应用的必要条件。科技期刊传播的信息有创新性、科学性、快捷性特点,鉴定知识创新的首发权;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也率先通过科技期刊为世人认知。科技传播保障科技创造的延续性。科技期刊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了传播效率。

1.3 载体功能

科技期刊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科学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所创造的科学思想、知识、方法和科学成果的交流平台。科技期刊反映国家知识与技术的创新、转化、传播与应用的能力与效率,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科技期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创新传播手段,走数字化、网络化、精品化与集群化之路,更好地为创新体系服务。

1.4 评价功能

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起到预测、导向、跟踪、评价作用;科技论文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创新成果的首发权与知识产权归宿。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评价功能体现于:人才评价标准、科技绩效评价标准、基金成果鉴定标准,创新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体现科技期刊学术权威性的同行评议,对科研成果的真伪、学术价值等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完善了科技评价、成果评价、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健全创新服务体系,直接推动科技进步。

2 科技期刊整合创新要素、支撑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路径

协同创新是指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在国家意志的引导下,围绕同一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展开深层、多元、交流合作,形成不同层次的协同模式,解决国家重要需求与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国家及区域创新能力。科技期刊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创新要素、支撑协同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2.1 科技期刊是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技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创新的宣传离不开科技期刊这一载体,创新成果的展示离不开科技期刊这一舞台,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技期刊这一摇篮;科学道德的建设离不开科技期刊这一平台。科技期刊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2.2 科技期刊是关联行业技术进步的信息平台

科技期刊是各学科领域、各行业产业发展的信息与数据交流平台;科技期刊通过行业科技发展方向的敏锐判断,追踪报道行业前沿技术;行业企业通过科技期刊这一信息平台,全方位了解国际同行的发展动态,预测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少走弯路。科技期刊也是展示和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准确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发现科研热点与空白领域,促进科技自主创新。

2.3 科技期刊促进知识创新的作用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的科学研究已进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倡导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阶段。知识创新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学科前沿。知识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技术路线;学科前沿是知识创新的最佳场所,是可能实现创新突破的最佳领域。科技期刊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人才智力荟萃,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评价、执行科学规范的重要功能,可以启迪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与运转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科技期刊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学科交叉的作用

科技期刊在协同创新机制中可发挥对国家科技战略导向的基础性、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的引领传播功能,依托期刊优势、特色、新兴学科,面向国家需求、科学前沿,进行栏目策划,汇聚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资源,进行理论与学术探讨,更好地为学科交叉搭建共建、共享的交流平台。通过不同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融合,启迪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科交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认科学发明的优先权。通过科技期刊学术平台,可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围绕同一科学目标,组成优势互补、兴趣相投的创的创新团队,构建多学科融合,团队协作的研究平台,为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力量。

2.5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创新中思想库的作用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的科技思想库越发重要。科技期刊具有学科齐全、组织网络健全、联系广泛、地位超脱的突出优势。各期刊编委会人才智力荟萃,有条件有能力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是层次多元、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组织架构中的重要力量。

(1)科技期刊为行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与理论支撑。科技期刊是思想理论的平台,科技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与指导。科技期刊通过理论导向与战略研讨,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引导科研方向。科技期刊开展行业宏观软科学研究,不仅具有信息便捷、视野开阔的优势,还可以通过选题策划凝聚行业与社会的智慧。

(2)科技期刊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总结探索新模式。行业发展与区域的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国情的变化。寻求科学的发展模式是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之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实践,更需要大胆设想求证,借鉴国外经验。科技期刊及其专家具有知识信息储备的深度与广度,可成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模式的探索者。

2.6 科技期刊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作用。

科技期刊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是行业科技研发的主要园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各行业有着明确的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目标、在科技期刊上组织重点文章,从战略角度研究行业科技规划,着力突破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支撑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还有助于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知识、技术的需求,有助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开辟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路径。

2.7 科技期刊集聚与培育优秀创新人才的作用

无论是知识创新体系,还是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必须有科技人才的参与支撑。科技期刊是由优秀专业人才组成的编委会与复合性人才组成的编辑部汇聚的科技共同体,编委会是指引是办刊方向的咨询决策机构,编辑部是运作执行机构。这支队伍中,主编由本学科领域公任的首席战略科学家担任,编委、审稿人是通晓学术规范、汇聚杰青、长江、百人的学术团队,编辑部主任是能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的复合性领军人才,优秀期刊还有一支忠诚的高水平作者队伍。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始终伴随着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科研人员也经常以不同的身份参与科技期刊的建设,两者互为良师益友,互促互荣。

2.8 科技期刊具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科技期刊是科学思想文化碰撞融合之地,是创新文化的策源地。科技期刊培育促进科学的创新文化,一方面其导向作用能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育科研道德;另一方面,能通过同行评议约束机制和学术规范,制约学术不端,大幅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学术腐败行为。

2.9 科技期刊是科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抓手与平台

21世纪是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的时代,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协同创新不仅需要把国家创新系统内的各个创新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更要注意国际环境变化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趋势为协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3 长三角区域创新对科技期刊提出新要求

3.1 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潜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近十年来,由沪苏浙二省一市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组成的“三级运作”,使得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率先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示范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科学承接。在完善政府层面合作机制的同时,提高非政府层面的参与度,“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长三角交通领域的一体化,更使一体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3.2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的障碍与瓶颈

长三角地区部门行业行政经济分割下的产业不互补、市场不统一、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经济发展摩擦增加等问题,使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受到了限制,区域内技术转移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有待完善;高校、院所、企业的科研力量各自为营、力量分散,国家的科技投入主要投在科研单位,企业研发力量相对较弱;由于区域内市场体系分割,促进要素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不完善,区域科技合作政策缺乏衔接,技术市场没有一体化,科技协调发展机制软弱;特别是受地区部门行业的限制,人才跨地区流动仍有很大障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跨区域科技合作、技术转让热情不高。

3.3 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共性问题

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应以协同创新为主干,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确定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加速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

共性问题包括:如何围绕国家需求和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目标,规划构建好区域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实现科技要素、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如何就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难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体制创新、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何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为长三角高新技术特色园区的合理布局与融合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如何以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和集约化为重点,建成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如何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协调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促进技术二次创新和成果转化;如何加快实施区域化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建立鼓励和保护创新与政策与协同机制,把长三角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3.4 科技期刊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社会责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各省高度重视区域科技创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这对科技期刊而言也是其重要的发展机遇。科技期刊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充分开发和利用期刊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行业资源,针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共性问题,担负起完善创新机制、服务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

4 长三角科技期刊在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优势与实践

4.1 长三角科技期刊的优势与特色

长三角科技期刊七百多种,占全国科技期刊的17%,其中上海科技期刊369种,江苏科技期刊258种,浙江主办科技期刊近110种;从基础研究前沿而言,21种被SCI收录的上海期刊有较高国际影响力,集中于生命科学与基础科学领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主办的Cell Research等系列期刊已领先世界前沿;EI收录的工程类期刊14种,其光学、纺织、交通、通信、电力、土建、船舶类期刊已形成刊群;江苏SCI期刊5种、EI期刊18种,从EI、中国百强科技期刊、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分析,江苏农林、水电、医药、地矿、土建均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浙江SCI期刊7种,其中浙江大学主办期刊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地方行业性期刊办刊模式多样,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主办机构分析,中科院主办的SCI期刊比例高、影响大,说明其办刊理念与模式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可示范引导科技期刊向精品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面转型;长三角行业/学科期刊群正在形成,对行业科技创新起到支撑作用,带动长三角科技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发展。根据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对本省主办的SCI、EI、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优秀期刊的研究表明,江苏20多个“211”、“985”院校、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的高校、有博士点的科研院所主办近百种科技期刊,是本省最优质的学科资源与出版资源,主办机构人才智力荟萃,精品期刊与学科带头人、优势学科、科研平台间互促互荣、互为支撑,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4.2 “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为科技创新建立良好机制

“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是由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科协所属科技期刊学会共同主办,关于科技期刊发展研讨的区域性论坛,每年由江浙沪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轮流承办,现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该论坛是为促进长三角区域性科技期刊群体做大做强、联合发展而搭建的交流平台。论坛提出的“长三角科技期刊联盟”、“长三角科技期刊弘扬学术道德、反对学术不端倡议”、“长三角优秀论文评选”、“长三角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引导科技期刊围绕国家需求、推动科技进步,在长三角期刊协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提供了理论研讨与实践研究,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首届江苏省科技期刊研究与发展论坛”(2011)组建了科协系统科技期刊联盟;省科协领导与四位院士参与的“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高端沙龙”(2012)探讨了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模式与路径;2013年高端沙龙将继续探讨科技期刊群对区域产业技术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

4.3 江苏科技期刊学会服务科技创新实践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在省科协的指导下,从“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更名为“科技期刊学会”,从内涵上对凝聚更高层次的科学家编委团队,提高科技期刊的话语权,提高期刊引导力、策划力、传播力、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学会主动适应新形势,在提升学会能力、发挥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科技服务、决策咨询、自身建设、承接政府转移功能、科普宣传、编辑出版、网站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承接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中,申报了综合能力示范学会、协同创新基地、科技思想库基地、科普创新基地,在农、林、医药、电力安全方面成立四个科技服务站、派出三个首席科学家。通过专项实施,提高了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在自身建设、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决策咨询、国际合作与交流、政府职能承接等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增强了学会的影响力、公信力与凝聚力。

4.4 科技期刊群关联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

(1)学科期刊群协同行业科技发展

专业刊群与协同创新中心中的首席科学家(编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如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期刊涵盖了药学学科链、新药研发技术链、药学事业与医药产业链,在教育部申报的4个全国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刊群与协同创新中心的关联机制见表1。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发挥科技介质的作用,依托本校及各期刊编委会人才、科技、教育、信息优势,为政产学研金协同行业发展搭建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凝聚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编辑部与校科协在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成立了“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基地”与“科技服务站”、派出“首席科学家”,协助园区进行战略规划、科技咨询、招才引智、技术评估、成果转化;召开“医药领域协同创新建言献策座谈会”与学术活动,梳理政策建议反映给政府主管部门,起到科技思想库的作用。

表1 科技期刊群支撑学科协同创新群

img39

(2)协同机构主办的科技期刊支撑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机构申办的协同创新中心与其主办的科技期刊一样,必然依托本机构优势特色学科,支撑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创新中心(表2)。

表2 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主办科技期刊的学科支撑关系

img40

4.5 倡导科技期刊思想库建设

江苏科技期刊学会二百余种期刊涵盖自然科学各学科,既有中科院、“985”、“211”院校主办的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的前沿成果,也有以行业、区域科技发展为特色的技术类期刊,是我省科技思想库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学会提出“凝结期刊特色,服务政府决策”,倡导科技期刊思想库建设,将会员单位科技期刊的学术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出版资源转化为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力资源,引导办刊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行业、区域发展的能力,提升期刊策划力、引导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已收集调研报告26份,其中4份由院士撰写,拟出版“决策咨询参考——江苏科技期刊思想库”内刊。由学会科技期刊工作者撰写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已两度获省领导批示,如由学会与《生物质化学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编辑部推荐的“关于构建江苏秸杆高效综合利用体系的建议”,获徐鸣副省长批示:“这份材料比较实在,秸杆综合利用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和利用研究,只有技术与成本真正过关了,综合利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现该建议已交省农委专项研究。

各期刊出版单位也有较强的软科学研究能力,如《中国农机化》编辑部参与农业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调研起草;他们还针对特定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设立专栏、开展立法研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论证与起草,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智库。

4.6 科技期刊通过高端学术交流,引领学科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科学起源于交流,植根于讨论。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科技创新中的源泉与基础作用,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策划主办各类学术会议四十多次。在生物医药专业领域,面向行业企业发展的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中国医院药学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战略新思路论坛”、“中国新药研发战略高峰会”,并已形成行业学术交流品牌;面向科学前沿与学术生态培育的会议有中国科协高端学术品牌项目:“第199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全基因组关联药物靶点新发现(2009)”、“第254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多学科交融的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2012)”、“第68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中药标准化国际化的瓶颈与实现路径(2012)”、“第8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中药网络药理学(2013)”、“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面向文化传承的“新药创制与科学精神—与学术大师面对面”;面向科技期刊的有“第六届、第九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首届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

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产业特性。国际上目前全新靶点的一个创新药物需要筛选数万个新化合物,投入30亿美元、20多年时间,如果在临床阶段有安全性问题将颗粒无收。根据国际新药研发趋势,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组织召开“2013中国新药研发战略高峰会”,专门邀请跨国公司、上市药企、民营海归的研发专家探讨如何提高研发效益的“新药研发模式”,立足国情研讨自主创新、创仿结合、药物再定位独立研发,合作研发、兼并收购的利与弊,该主题的深度研讨引发业界震动,对盲目创新提出预警,也引导行业探求与企业资源相匹配的研发模式,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更快速地让新药研发上市,引导了新药研发科研方向。

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倡导药学期刊群在医药技术评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管理决策咨询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论坛”,组织跨国公司、国有科技创投机构、民营资本筛选投资项目;“科技介质与医药创新体系论坛”,组织推介医药转让项目29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学术交流也大大提升期刊影响力。2003年创办的《中国天然药物》连续获评“中国科协精品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权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百强科技期刊”、“首届江苏出版政府奖”荣誉,并已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MEDLINE收录为来源期刊。

5 结语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的龙头与龙尾,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但全社会对科技期刊工作的认知还有很大误区。

一是对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认知的误区。行业主管部门对科技期刊的功能作用重视不够,仅把科技期刊当作普通的出版物,重监管,轻发展;重商品属性、文化产业、转企改制,轻其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功能作用。

二是把科技期刊工作误判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工作重心在于咬文嚼字、形式规范,重编辑加工,轻组稿策划,其本质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是科技期刊支撑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太少。如作为创新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如何在创意设计、科技中介、项目评估、培训会展中发挥作用?作为虚拟科研项目组织者,科技期刊如何在开放创新(open-innovation)中,组织专家进行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组织大科学研讨与交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四是对科技期刊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科技期刊在科技投入、科技规划、人才工作中均被边缘化,期刊数字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造成科技期刊传播中心的地位旁落,难以将专家队伍与编辑队伍视为办刊团队主体,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

中国科协已认识到科技期刊的战略价值,并将科技期刊工作作为其学术工作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院士主编也多次在两会呼吁要做大做强中国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在消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因此建议:①制定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规划,提高科技期刊的战略地位;②实施长三角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为期刊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③加强科技期刊队伍建设,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④促进科技期刊集群化,推动长三角优势学科发展;

⑤提高期刊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多途径引导期刊服务地方科技经济发展;⑥加强科技期刊理论研究与宣传力度,为支撑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晓南.科技期刊推动科技创新的相关分析及实施路径[J].科技与经济,2009,22(6):60-63.

[2]王丰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发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

[3]王利民,王新,凌晓燕.科技期刊是影响科技发展的软实力——试论进一步发挥科技期刊在区域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C].南京: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65-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