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周榕贞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要因势利导,具备三重角色,即气象知识的“把关人”、科普信息的“狩猎者”和科普期刊的“化妆师”。作为以传播科学思想、普及气象知识为主要职责的气象科普期刊编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重新定位,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_论文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

周榕贞

(《福建气象》编辑部,福州 350001)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要因势利导,具备三重角色,即气象知识的“把关人”、科普信息的“狩猎者”和科普期刊的“化妆师”。本文分析了网络与数字环境对气象科普期刊编辑提出这三重角色要求的原因,阐述了三重角色的具体内容,点明了实践三重角色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科普期刊;编辑;新媒体;角色定位

Title:New Role Definition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s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Abstract:In new media age,triple roles should be taken on during the edit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s,which are raised as‘the gatekeeper of th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the hunter of the science information’and‘the dresser of the science journal’in this articl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why meteo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s need to play these roles in new environment and explains the details about the roles.Then,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pproach to practicing these triple roles.

Key Words:science journals;edit;new media;role definition

本文所述的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本文所指的“气象科普期刊”,除目前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气象知识》外,还包括许多设有“气象科普”栏目的科普期刊。在传统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以气象科学为红线串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倡导在生活中发现气象科学,为生活普及气象知识。彼时的科普内容,其可靠性、权威性不容置疑。当然,传统科普对传者和受众的上与下、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角色固定,宣传渠道的单一性、科普内容的延展不够、拓展不深等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自1994年以来,数字化媒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关乎国计民生的气象信息在较短的时间里,也在以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为代表的新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输入“气象、天气、气候”,都有8百多万条结果。海量的信息、时空地域的无局限、实时平等的交互和便捷快速的查询检索功能,满足了网络时代媒体受众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甚至依赖从网络与手机上汲取气象知识和信息。作为以传播科学思想、普及气象知识为主要职责的气象科普期刊编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重新定位,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挑战”与“新生”共存,实现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期刊应找准和发掘自身生存的空间,而期刊编辑更要审时度势,发挥自身优势,定位好3个角色:气象知识的“把关人”、科普信息的“狩猎者”和科普期刊的“化妆师”。

1 当好气象知识的“把关人”

因为科普作品担负着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职责,把真实、准确、成熟、实用的气象知识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进而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气象科普期刊编辑应尽之责。所以切实做好审稿工作,认真把好质量关,从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艺术性、时效性、实用性角度来考量作品,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考量科学性、思想性

新媒体是双刃剑,在快捷、便利传递信息的同时,海量信息里垃圾信息也成倍增长[1],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内容庞杂、不成体系、互不关联,且常常“天马行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一叶障目”,信息的产生与传播常处于无序、多源的状态。有的作者为了写稿而写稿,在网上到处收集相关资料,互相抄袭,生搬硬套,对相关内容及其科学性没有做认真的核实与分析,使文章缺乏应有的说服力甚至以谬传谬,这样的事例在投稿中十分常见。所以,编辑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广泛浏览各类信息,培养自己对气象信息的敏感度及对伪作甚至是谬误的鉴别水平,在追求时效性、新颖性的同时保持冷静的判断,牢牢把握作品内容真实、表述准确这一关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过滤筛选出优秀的、适合刊物发表的作品,严防伪科学泛滥。

1.2 审查时效性、实用性

一是作品内容陈旧,这是气象科普稿件的普遍现象,很多已经淘汰或过时的提法仍会出现在文章中,有的文稿沿用的仍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统计资料,使文章失去应有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与日新月异的气象科学完全脱节。二是文章东凑西拼,让读者云天雾地,不知所云。三是把刚有苗头的研究预期当作科学结论去宣传,失去了科普文章的严谨与严肃性。编辑人员在审稿时一定要把握好“求新求实,戒空戒虚”的原则,尽量向基层工作人员和本行业资深专家约稿,使作品既具有技术上的时效性又具备应用上的实用性,以此用来指导民众的生产生活,促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把关通俗性、艺术性

科普作品的特点,是在保证其科学性、思想性的前提下,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国防、外交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学科的应用科学,尤其是气象灾害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损失触目惊心,关注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成为气象科普期刊责无旁贷的职责。但气象又是高科技行业,研究领域很广,研究方法差异很大,气象学涉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其基本原理晦涩难懂。所以,对气象科普作品通俗性、艺术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要能从读者的“感情世界”和“经验世界”相契合的切入点阐述气象科技内涵的趣味性;二是要能运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思维,以文学和艺术的手段来融汇表现大气科学的丰富多样;三是会用简明、流畅、生动的语言通俗地介绍气象知识。要努力推出既能展现自然和气象科学的内在美,又使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在保持原有的学科体系,回避繁复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术语、定理的基础上,让读者增长知识、启迪才智、陶冶情操,引起读者情感认同的上乘之作,切忌抽象、生涩,在气象概念中兜圈子的平庸之作。

2 当好科普信息的“狩猎者”

在当今眼球经济、休闲阅读和新媒体的影响下,要使所刊载的科普文章宜阅、喜看,其内容具备很好的直接参考性和生活中的对接适用性尤为重要。因此,科普作品也要像新闻作品那样,不断采摘“带有露珠的鲜花”,不断挖掘新的素材,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具可读性,才能吸引读者的青睐。

2.1 利用新媒体发现科普新亮点

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其信息传播较之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快”、“广”、“多”。“快”是指时效快;“广”是指所传播的内容无所不包,“多”是指网络的信息容量远比传统媒体大得多。大量的科技信息尤其是突发性和揭秘性新闻往往在互联网上首先发布。科普编辑理应成为信息大海里的“泳将”、跟踪媒体新亮点的“神探”。借鉴新闻报纸类传统媒介的作法,及时发现舆论关注的气象信息的焦点、热点,将新媒体信息作为深入发掘、不断精耕细作的信息源,及时跟进,利用期刊周期出版的特点,以充裕的时间充分酝酿,进行选题策划、稿件组织,推出内涵丰富,知识系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与接受的,有品位、有质量、有深度的作品,以区别于新媒体信息的“只言片语”、“蜻蜓点水”,从而保证科普期刊真实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的诸多特点。

要做到这点,编辑要历练对信息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而要做好“泳将”与“神探”,编辑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对无限的文献量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急涌而至的文献对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新知识的出现对理解能力的挑战[2]

2.2 深入科技前沿获取新选题

气象学科的发展一日千里,作为气象科普期刊的编辑不能坐等稿件上门。变被动为主动,瞄准气象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跟踪以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前瞻性为标志的国内外气象学术前沿,多层面全方位和及时地搜寻、挑选、组织具有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的优秀作品,已成为新时期科普编辑的常务工作。

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对科普期刊所传播的科学知识与学术思想越来越关注。气象学的研究成果从来就根植于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研究的方向历来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而气象科普期刊也理应从自己的角度去体现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反映学科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准确、迅速地传播创新活动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认识,这要求科普论文要有时代感、创新性。做到这些,编辑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及时、有效地把握好学术动态、专业热点问题和方向;建立良好的行业沟通渠道和与作者顺畅沟通的资源环境。其途径包括:一是多了解天气、气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选题;二是关注重点专题和重要影响事件的选题等;三是争取多参加重要会议或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成果鉴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掌握其前后阶段的热点,及时了解业界动态,发现选题,认识专家,约稿作者。这就要求科普编辑要具备过硬的学术素养、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广泛涉猎。

2.3 发现人才建立作者库

作者资源是科普期刊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意识好的科普作家队伍是办好期刊的保证。笔者的工作经验是,组建这样的队伍,一方面可从在职人员中选拔,按照个人自愿与组织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将那些有专长、有热情、有志向的气象人员特别是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充实到科普作家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让那些曾经为气象科普作出贡献的老前辈、老专家作为作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他们身体健康,愿意发挥余热。老专家丰富的经验与对事业的执着投入,对青年作者可以起到传、帮、带作用。

本文要特别提到的是,新生代作者的发现与培养已成为棘手问题。在当前以学历、论文定能力、评职称、定地位的环境下,气象科普作者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人说,写一篇科普文章,要花那么多的时间查资料、苦思冥想,而得到的只是少少的稿酬。若把这些时间用到写论文上,也许还可以“一文定乾坤”。所以,如何发掘新生代作者的科普成就感,让科普创作者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得到高度的重视与尊重应摆到议事日程上,争取全社会的共识。“普”——传播,“及”——到达,接受,掌握。这就要求科学普及者既要对自己的专业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又要学有专精,还要懂得知识传播的方式方法,掌握科普作品的写作技巧,具备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写作功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普及比科学研究本身更重要也更难。况且,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最直接”、“最现实”、“最鲜活”、“最生动”、“最具创造力”的网络词汇风靡社会各层面,受其影响,传统媒体的话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改变之中,只有具备熟练、精准地掌握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运用到传统媒体的信息表达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科技传播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气象科普写作也成为一项充满创新和挑战性的工作。如果能将新生代作者所独有的,活跃的思维、张扬的个性、创新的活力、善于奇思妙想的特点转化为优势,融入到气象科普创作的过程中去,可以获得出其不意的成效。

因此,编辑人员要秉承为作者服务的工作原则,学会与各类作者打交道,了解气象科技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性格、情趣,尽早地熟悉他们,增进彼此的感情,并迅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作者资源库。

3 当好科普期刊的“化妆师”

读者选择怎样的内容阅读,创作者选用怎样的内容呈现手段,这些决定了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之间博弈的胜负。新媒体横扫信息天下,现在全国各省气象部门乃至其下属的许多地市台站纷纷设立了门户网站,开展了微博、手机气象服务。如此大环境下,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还需要通过敏锐的感悟与深入的思考,在栏目设置与期刊表现形式上因时而变,不断创新,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化妆师”,让期刊“靓丽”问世。

3.1 栏目策划力求特色

栏目的重点在“目”字上。“目”指的是“眼睛”,放在“栏目”这个概念里,就是要求我们的编辑在栏目设置时要有“画龙点睛”之处,体现出独到性、新颖性,达到科普信息的有效组合,让期刊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传播别人所不具备的观点、理念和思想[3],以区别于新媒体声、光、色的撩人、炫目。

笔者曾在《中国科技教育》期刊“专栏”中阅读到,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叶谦博士撰写的气象科普连载:《旧报纸中的气候变化故事》《古代文明遗迹的气候变化故事》《城市的气候变化故事》《好莱坞的气候变化故事》《玉米粒的气候变化故事》《葡萄酒的气候变化故事》《甲虫的气候变化故事》等一系列文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告诉读者“气候变化”无处不在,时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者对气象科学前沿的深刻理解,独到的笔力以及对问题由浅入深的阐述,令人喝彩。编辑的匠心独运也让人倾心折服。

《气象知识》在选题策划与栏目设置上也颇见编者的功力。试举一例,2010第5期的栏目设置可谓丰富多彩。一是以当时正在火热进行的广州亚运会为选题设置了“气象与体育”栏目,讲述气象因素对体育赛事的影响,介绍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及亚运协办城市的天气气候特征及亚运气象服务保障等。《天气左右体育赛事集锦》等精彩文章,让读者了解气象与体育的关系,也为读者健康运动提供指南。二是“灾害防御”栏目,围绕当年气象灾害热点刊登《解读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俄罗斯森林大火启示录》等,解读泥石流、森林大火、雷电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防御;三是《千万年不败的‘鸽子花’》讲述有“中国鸽子花”、“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植物珙桐从距今6500万年至今,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演变仍然存活的奥秘;而《‘长江女神’何以消逝》则介绍了被誉为“长江女神”的长江白鳍豚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而灭绝;它们与《万燕“赶集”为哪般》一起组织起“气候变化”栏目,用娓娓道来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的抗争与无奈。《千年极寒是真是假?》《极端天气谁惹的祸》等文章介绍了气象学近期的研究结论。《气象万千》《旅游天地》《科普动态》等栏目,则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气象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知识。一本期刊,关注时事热点、焦点,围绕“防灾减灾”、“气候变化”两大气象科普主题展开,呼吁人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环境。内容丰富、趣味性十足,雅俗共赏,耐人寻味。

3.2 “刊网整合”实现互动

从对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人们对以数字方式呈现内容为载体的接受、阅读习惯的逐步改变以及先行者的实践证明,通过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实现“刊网互动”,可以渐进地优化、提升传统媒体本身的传播功能与影响力。如何通过网络编辑,以独特的内容结构和表现手法,在第一时间将编辑完成的内容通过摘要、专题等形式即时在网上发布,并利用网络的超链接功能,将之与气象业界及与气象相关连行业的各类网站的横纵向信息资源进行链接,利用行业网站大容量、即时性、音频、视频等功能,丰富期刊内容的相关信息和背景材料,让科普期刊“穿”上另一身“美丽的衣裳”,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互动式服务,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产生对印刷版的阅读期待,也是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期刊编辑不可忽略的一门新功课。

4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期刊编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能做到的是,顺势而为、重新定位、自我更新,善于学习、努力探索、不断进取,着力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谋求科普期刊编辑的发展之道,稳固并提升传统科普期刊在新形势下的地位与影响力,从中生长出自己的自信和存在感,不失为气象科普期刊编辑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姬永成,石荣.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

[2]任俊杰.21世纪少儿电脑科普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增刊).

[3]任宝旗.学报编辑应具备的一种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0.1(下半月).

作者简介

周榕贞(1963—),女,本科,《福建气象》编辑部,工程师。通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乌山路108号(邮编:350001)。电话:0591-87115303。电子邮箱:zrz_63@163.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