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泛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

年泛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在泛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中,不同行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好于平均水平。在上海工业的发展中,重点行业平稳发展,实现总产值21332.7亿元,增长了6.5%,略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比2010年大幅度下滑了20.1个百分点。

二、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

在泛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中,不同行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好于平均水平。

(一)上海重点行业平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2011年,上海完成工业总产值33834.4亿元,同比增长了6.6%;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7.4亿元,增长了6.4%,比2010年增速下滑了16.7个百分点。在上海工业的发展中,重点行业平稳发展,实现总产值21332.7亿元,增长了6.5%,略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比2010年大幅度下滑了20.1个百分点。在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不同行业差异较大:精品钢材制造业是唯一负增长的行业,2011年完成产值1812.8亿元,同比下降了3.9%;汽车制造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是增长较快的行业,增速均在10%以上,分别为15.5%和13.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规模最大的行业,2011年实现产值7062.0亿元,同比增长了3.2%,占六个重点发展行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1%,比2010年减少了2.4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六个重点行业的增速均出现了回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回落最多,为31.5个百分点;成套设备制造业回落最小,仅为0.9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看,重点行业下滑速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011年,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3241.0亿元,增长了9.5%,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低了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26.2亿元,下降了5.8%,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多下降了4.5个百分点。

表4 2010年及2011年上海重点工业行业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img23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网。

2011年,上海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10194.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4亿元,增长11.5%,高出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速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新能源增长最快,达27.5%,高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15.3个百分点,高出制造业部分总产值平均增速16.0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最慢,为7.0%,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5.2个百分点,低于制造业部分总产值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高端装备规模最大,2011年实现产值2584.7亿元,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为25.4%,占制造业部分总产值的比重为32.9%。

(二)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

2011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在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升。2011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759.4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12.9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12.9%提高到14.3%,提升了1.4个百分点。在7个高新技术产业中,有6个行业获得了投资的正增长,只有1个行业发生了负增长。具体地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完成投资31.4亿元,同比增长258.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186.5亿元,增长42.2%;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516.0亿元,增长37.8%;新材料产业完成投资876.9亿元,增长38.7%;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196.6亿元,增长34.8%;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798.7亿元,增长37.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53.3亿元,同比下降30.2%。

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强劲的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11年,江苏七大高新技术行业共实现产值35366.1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高于全省工业产值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较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达36.2%,高新技术行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2.5%,较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但增速有所下滑。2011年,江苏先进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6945.9亿元,增长了25.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0.8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了4.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7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医药制造业产值1793.8亿元,增长29.7%;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943.1亿元,增长2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1054.4亿元,增长32.4%;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6842.4亿元,增长22.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5549.5亿元,增长21.9%。与2010年相比,在六大先进制造业中,除了医药制造业增速略有上升外,其他5个行业的增速均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回落,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回落最多,从35.0%回落至25.1%,回落了9.9个百分点。

表5 2010年及2011年江苏先进制造业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img24

资料来源:2010年及201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创新驱动持续增强

2011年,浙江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积极推进,14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实施,编制完成第二批21个升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实施方案,推动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浙江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24亿元,同比增长13.4%、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4.1%,比2010年提高0.3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多地投向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浙江完成制造业投资4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装备制造业投资2203亿元,增长18.0%,比制造业投资增速快4.0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5.4%。规模以上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12.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3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37.4%。

2011年,在浙江工业发展中,创新驱动持续增强。一是科技活动经费增加较快。2011年,地方财政中用于科技支出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30.1%。二是产品升级换代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12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新产品产值率22.0%,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成品和多晶硅等节能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8.2%、44.7%和80.8%。三是专利事业取得新进展。2011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6.5万件和12.8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35%和11.7%;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22500件和8600件,增长25%和35%,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5.6%提高到6.7%。[2]

(四)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各大类行业全面增长

2011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集聚化发展态势加快,产值规模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三个台阶,全年达4132.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3.6%提高到16.4%,增加了2.8个百分点。与此相伴的是,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680.4亿元,增长51.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14.5%提高到15.4%;利润232.1亿元,增长43.1%。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从总量看,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产业规模较大,居第一梯队,全年产值分别为1066.6亿元、1017.7亿元和889.9亿元,占25.8%、24.6%和21.5%;生物产业产值591.6亿元,占14.3%,属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占7%和5.6%;而公共安全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占1%和0.1%。从增速看,全省新能源产业增长2.2倍,领跑八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长82%,增速保持第二;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增速也都超过50%。在182个行业小类中,173个行业增长,其中36个行业成倍增长。[3]

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各大类行业全面增长。2011年,在安徽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946.9亿元,增长41.8%,占工业投资的50.7%;制造业投资5091.6亿元,增长36.4%,占工业投资的87.6%,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541.3亿元,增长49.4%;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产业投资4592.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372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的79%和80.5%。在工业生产中,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同比均保持增长,20个行业增幅超过20%,其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9个行业增幅达到30%以上。从重点行业看,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元亿的行业由上年的7个增加到10个。[4]

(五)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扩张

2011年,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逆境中崛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8538.2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收入的46.2%,同比增长41.1%,对全省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5.8%。2011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32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1%,比上年末增长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5%,比重较上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产业增速超过30%,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完成增加值46.33亿元,同比增长95.0%,增速居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光伏产业完成增加值146.67亿元,增长36.0%;航空制造产业完成增加值28.45亿元,增长32.4%。从经济效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利能力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2.54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0.6%,同比增长21.4%,拉动全省工业利润增长10.3个百分点。[5]

2011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总产值4256.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6.7亿元,双双突破4000亿元关口,增幅均达到36.0%。高新技术产业对江西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正日益显现,地位也日益加强。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94.3亿元,同比增长29.9%,比2010年下降4.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8.6%,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1/4,达25.4%,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独占鳌头,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电子信息领域成绩不俗。2011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增加值434.2亿元,占江西高新技术产业的43.7%。全省产值居前三甲的企业齐聚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三大企业合计实现产值超过全省的一成。领域内的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作为产业龙头,实现增加值361.3亿元,占全省的36.3%;增加值同比增长48.6%,高于全省18.7个百分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作为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典范,实现增加值172.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7.4%。领域内各行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新材料领域得益于有色、稀土行业的强势回暖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47.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4.9%。电子信息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实现增加值123.4亿元,占12.4%,较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6]

表6 2010年及2011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与分布

img25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科技环保统计处(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