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态势

“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态势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态势在“十五”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也就是说,在“十五”期间,中国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地理集中度都在逐步提高。目前,以高新区、开发区等为主体的各类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各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新态势

在“十五”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地区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布局的集中化趋势加强

工业布局较为分散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布局已经出现了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一是工业企业向沿海、沿江和沿交通干线地区集中,逐步形成了一批制造业集聚带和工业走廊的雏形。如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带、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带、京津制造业带、山东半岛制造业带、闽东南制造业带和哈大制造业带。其中,山东半岛制造业带由济青工业走廊和青烟威工业走廊组成。二是生产要素和企业向主要中心城市集中。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趋利”原则的影响,目前国内资金、劳动力和人才等生产要素都出现了向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一些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规模逐渐做大之后,也开始把总部、研发机构、营运中心甚至生产制造环节搬迁到邻近的主要中心城市。三是工业企业逐步向城镇周边地区集聚,形成一些集中连片的工业密集区。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本土本乡建立起来的大量分散的乡镇企业,目前已开始出现逐步向那些交通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集中的趋势。

据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明显提高,而1997年之后则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从图26-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是按总产值还是从业人员计算,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区位基尼系数近年来都出现了稳步提高的趋势。这说明,在市场化力量的作用下,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趋势在逐步加快。从表26-3中也可以看出,在所分析的3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1种产品按产量计算的地理集中指数在“十五”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1种产品(发电量)保持稳定,只有12种产品地理集中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就是说,在“十五”期间,中国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地理集中度都在逐步提高。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在向中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转移,由此导致其地理集中指数下降。二是受政府管制和地方市场影响较大的产品,如卷烟和啤酒等。三是近年来迅猛扩张的一些加工产品,如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微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这些产品主要是由于各地竞相发展或者新兴地区的崛起(如大中型拖拉机)导致地理集中度趋于下降。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例。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大中型拖拉机生产量从4.10万台增加到9.83万台,增长了1.4倍。其中,前3位地区所占份额由70.7%下降到60.4%,而第4~7位地区所占份额则由25.6%增加到36.6%。这期间,上海所占份额由26.8%下降到8.6%,而河北所占份额则由0.5%急剧提高到16.4%。

图26-1 1980~2004年中国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魏后凯等:《中国工业布局调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5年12月。

表26-3 2000~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的地理集中指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计算。

2.工业园区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郊”、“进区入园”,并对规模较小、布局散乱的工业点和工业园区进行调整、合并,使地区工业发展的集聚规模效应日益凸现,工业园区化比重不断提高。目前,以高新区、开发区等为主体的各类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各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仅以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为例。2004年,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7.8%,出口额占全国的10.4%,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7.9%和7.3%(见表26-4)。如果包括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在内,2004年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36.07亿美元,占全国的22.4%;实现出口803.04亿美元,占全国的13.5%;实现工业总产值17949.11亿元,工业增加值4855.62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9.6%和8.9%。同时,2004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出口占全国的13.9%,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12.1%,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0.1%。这说明,目前中国约有20%左右的工业产出是依靠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实现的。[1]如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类园区,目前中国工业的相当大部分都集中在各类工业园区中。

表26-4 1995~2004年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注:a不包括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国家级工业园区。b为占全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以及商务部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资料整理。

3.各地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

在“十五”期间,有关部门和地区越来越重视特色经济的发展。例如,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先后确定了4批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特色城(镇),并在这些地区进行产业集群的试点。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45个市(县、区)、59个镇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的试点地区,其纺织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1/3。同时,自1995年以来,科技部还先后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截止到2004年,共认定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84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共建立特色产业基地56家,占总数的71%。特色产业基地按技术领域分布为:电子与信息16家,生物工程与新医药18家,新材料26家,光机电一体化21家,能源与环保设备3家。[2]此外,科技部还在全国设立了29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045亿元,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2300亿元)的69.9%;软件出口12.83亿元,占全国软件出口(26亿美元)的49.3%。

在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加快。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产业集群748个,其中广东130个,浙江118个,江苏110个,山东79个,河北60个,河南45个,6省合计542个,占全国总数的72.5%。[3]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成为推动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例如,据统计,广东省经济规模达到20亿元的专业镇有160多个。在这些专业镇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专业镇大约占了90%以上。2003年,这些专业镇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份额接近1/3。[4]另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达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2%。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江苏省则已形成各类产业集群约110个,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320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5]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统一的集群统计标准,所以各地对集群的统计差别较大,标准不一,缺乏可比性,只能作为参考。

4.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在“十五”期间,各地区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纷纷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沿海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其工业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的主导力量。例如,国家级开发区在“三为主一致力”(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针的指引下,[6]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23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6%;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2100亿元(不完全统计),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517.88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4.5%,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31.3%。[7]在科技兴贸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182.5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8.6%。其中,仅广东、江苏、上海就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9%,深圳、上海、苏州、天津和北京5个城市就占全国的60.1%(见表26-5)。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看,2005年天津、江苏和上海已超过40%,广东和北京已超过30%,其中深圳达46.5%。

表26-5 2005年中国主要地区和城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注:其他兴贸重点城市包括宁波、沈阳、武汉、合肥、成都、西安、重庆、哈尔滨、长春、兰州。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科技司和海关统计有关数据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