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

“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1.发展势头猛,产业规模扩张快进入“十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国内钢材市场回暖,价格上升,行业预期收益趋于利好。从累计产量看,“十五”期间,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达到了11.22亿吨、11.81亿吨和12.84亿吨,比“九五”期间累计产量分别增长104.1%、84.0%和128.0%。

一、“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

1.发展势头猛,产业规模扩张快

进入“十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国内钢材市场回暖,价格上升,行业预期收益趋于利好。在市场景气的刺激下,我国钢铁工业一扫“九五”末期持续低迷的阴霾,进入发展的快行道,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钢铁产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2001~2005年间,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500亿元增加到22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6.5%。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钢铁工业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十分罕见。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钢铁产量随之迅猛增长。在这5年里,我国粗钢产量从1.31亿吨到突破3亿吨达到3.52亿吨,[1]连续实现两次跨越,5年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6%。从累计产量看,“十五”期间,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达到了11.22亿吨、11.81亿吨和12.84亿吨,比“九五”期间累计产量分别增长104.1%、84.0%和128.0%。“十五”末期的2005年与“八五”末期的1995年相比,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都增长了2倍以上,其中钢材产量增长了3.4倍(见表15-1)。

表15-1 1995年以来我国主要钢铁产品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2005年前的数据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相关年份,2005年数据来自该年度的《统计公报》。

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钢铁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之不断提升。数据表明,2000~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工业企业总资产由9228.3亿元增加到了19086.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由7.3%提高到7.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由4887.1亿元增加到21349.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5.8%提高到8.4%;实现利润由158.1亿元增加到1037.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3.6%提高到7.3%。钢铁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也由“十五”初期的1.5%上升到“十五”末期的2.5%,提高了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工业中的份额和影响力也日趋提高。2000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为15.5%。到2005年,这一比重提高到30.9%,几乎翻了一番(见图15-1)。随着所占比重的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对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例如,2003年以前,全球钢材市场曾一度处于低迷状态,但从2003年开始,由于我国钢材市场需求的景气上升,带动了全球钢材市场的复苏。而从2005年下半年起我国钢材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全球钢材的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的中国钢铁工业在某种层面上看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工业中的一支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决定性力量。

图15-1 2000~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相关年份。

2.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幅度较大

(1)淘汰落后装备与生产工艺进程加快,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十五”期间,随着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加大,钢铁工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进程明显加快。2001年12月,国内最后一座大型平炉——包钢1号平炉关停,宣告我国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平炉炼钢的历史。在淘汰落后设备的同时,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高炉、大型转炉及其配套装备、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机组、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宽带钢冷连轧机组、宽厚板轧机和万能轧机、热镀锌线、电镀锌线和高档彩涂线相继建成投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就新建投产了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15座、100吨以上大型转炉21座、现代化热连轧宽带轧机11套、冷连轧宽带轧机6套、中厚板轧机7套,并建成投产攀钢和包钢100米长轨新生产线、宝钢1800冷轧板和汽车及家电用高档热镀锌板生产线。一些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的钢铁技术装备,如连续式棒材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已实现国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6月,鞍钢的“交钥匙”工程——济钢ASP工程1号连铸机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块高质量钢坯,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首个成套技术输出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同年12月,鞍钢自主集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150连铸连轧机组热连轧生产线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标志着鞍钢热连轧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到“十五”末期,我国大多数钢厂增加了炉外精炼设备,掌握了CAS、LF、VD、RH等炉外精炼设备的精炼工艺,形成了能生产超低碳、硫、磷、氧系统的洁净钢生产工艺,年产量100万吨规模以上的60余家钢铁企业技术装备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宝钢、武钢、鞍钢、攀钢等大型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产品品种结构改善,对国民经济的满足程度提高。随着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我国过去长期短缺的、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钢铁产品,如电工钢板带、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热轧薄宽钢带、中厚宽钢带、冷轧窄钢带、热轧窄钢带、冷轧薄宽钢带等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改善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资料显示,“十五”时期的前四年,我国钢铁工业的合金钢比由5.87%上升到了7.28%;[2]板管比由41.7%提高到了43.87%;低合金钢比由27.95%提高到了32.9%(见表15-2)。到2005年,我国板带材产量达到14313.6万吨,板管带比提高到45.6%,新产品产量率达到16.5%。这些数字说明,5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品结构合理化趋势明显。一些长期依靠进口的短线产品如重轨、造船板、集装箱板、镀锡板等,通过发展“以产顶进”和进口替代,现已可以基本立足国内解决;国内钢铁工业的薄弱品种,如电工钢板带、镀锌板、石油管及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生产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也大幅度提高。计算表明,到2005年,我国国产钢材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3.1%,比2000年的89.9%上升了3.2个百分点,比1995年的86.0%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热轧窄带钢、冷轧窄带钢、无缝管、焊管、中板、厚板、特厚板、中厚宽带钢、线材、棒材、螺纹钢、大型型钢等自给率均已经超过95%。此外,我国钢铁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2005年,我国生铁、钢坯和钢材的合格率均在99%以上,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

表15-2 我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状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相关年份。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随着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的提高,钢铁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随之提高。数据显示,到2004年,我国钢铁工业的连铸比提高到了95.9%,比2000年上升8.6个百分点,比1995年更是猛升了49.4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至761千克标煤/吨,比2000年下降17.3%,比1995年下降34.3%;高炉入炉焦比降至427公斤/吨,比2000年下降2.3%,比1995年下降22.8%;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52吨/立方米·天,比2000年提高17.2%,比1995年提高40.8%;吨钢耗新水降至12.5吨/吨,比2000年下降50.5%,比1995年下降72.3%(见表15-3)。2005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平均为741.05千克标煤/吨,同比又下降了3.2%;吨钢耗电平均452.24千瓦时/吨,同比下降1.5%;吨钢耗新水平均8.03吨/吨,同比下降17.3%,其中宝钢、莱钢、济钢、邢钢、石钢等企业吨钢耗新水达到4吨/吨以下。

表15-3 1995~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相关年份。

在技术经济指标改善的同时,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同步向好。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168.2亿元,同比增长58.1%;实现利润610.6亿元,同比增长109.1%;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达到6.01%和7.08%,分别比2002年提高1.46个和1.78个百分点。2004年,钢铁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向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907.1亿元,同比增长56.4%;实现利润1084.9亿元,同比增长77.6%。2004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钢铁工业销售收入增长了2.3倍,实现利润增长了5.9倍(见表15-4)。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已经出现逆转的迹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在销售收入由1.59万亿元增长到2.13万亿元的同时,实现利润却从1084.9亿元小幅下降至1037.4亿元,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也从6.82%和7.51%分别下降至4.86%和5.11%,增收而不增利。与此同时,2005年亏损钢铁企业的亏损额却上升至99.8亿元,同比猛增了1.8倍。企业经济效益的这种逆转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表15-4 2000年以来钢铁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中国工业经济信息快报》(2005)。

3.产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变化明显

(1)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改善,但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作为流程性工业,钢铁工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特点。“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钢铁工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的步伐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十五”期间,湖南省内几家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华菱集团;攀钢集团兼并成都无缝、收购成都钢铁、重组长钢集团;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钢集团和北满特钢集团3家特钢企业重组联合为东北特钢集团;武钢相继兼并重组了鄂钢和柳钢;首钢与唐钢联合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同时首钢还控股了水钢;同处河北省的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厂实现联合,挂牌成立了河北唐钢集团;鞍钢、本钢成立了鞍本集团董事会推进委员会,向实质性的联合重组迈出了重要一步;河北武安市提出了由文丰、普阳等12家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的整合方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十五”期间,中国市场巨大的诱惑力,加之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信心加强,国际钢铁巨头也越来越青睐于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向我国市场渗透。2005年,米塔尔(Mittal)斥资26亿元收购华菱管线36.67%的股份,目前又分别在洽购包钢集团和昆钢集团49%的股份;阿塞洛(Arcelor)则斥资20.86亿元收购莱钢集团持有的莱钢股份38.41%股权,与莱钢集团并列成为莱钢股份第一大股东。[3]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客观上加快了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集聚和集中,催生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了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改善了产业组织结构。据统计,2000年,我国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只有宝钢、鞍钢、首钢、武钢等4家企业,其产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2.0%。而到2005年底,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增加到18家,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提高到46.4%,其中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达到了8家,宝钢集团钢产量突破2000万吨(包括外地控股企业产量),成为我国制造业跻身世界500强的两家企业之一。

但是,由于“十五”期间钢铁工业总体上处于快速扩张态势下,受行业利好因素的刺激,中小钢铁企业比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产量扩张速度更快,因而使得“十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数据显示,2003~2005年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增长了50.1%,而非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则增长了92.7%。2000年,我国钢铁工业四厂商集中度(CR4)为32.0%,八厂商集中度(CR8)为44.0%,而2004年上述两个指标分别降至18.5%和29.7%,分别比2000年降低了13.5个和14.3个百分点。与国际钢铁工业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的劣势显得更为突出。例如,2004年我国钢铁工业CR4只有18.5%。而同年主要国家钢铁工业的CR4巴西为99.0%、韩国88.3%、日本73.2%、印度67.7%、美国61.1%、俄罗斯69.2%,均远高于我国。

(2)产业空间布局有所优化。近年来,随着国产与进口矿石结构的改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布局由传统的资源型布局结构向资源市场型布局转变,钢材消费增长迅速、市场发达、利用进口矿石条件好的东南沿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加速,在全国钢铁工业的相对地位明显上升,产业集聚趋势增强。尤其是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珠江钢铁厂等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建设,首钢向河北唐山曹妃甸的整体搬迁等,对于调整和改善国内钢铁工业空间布局,适应市场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0~2005年,东南沿海地区占全国粗钢产量的比重由58.6%上升到64.9%,平均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到2005年,我国钢产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均已转移到了沿海地区,其中河北钢产量7386.4万吨,占全国的21.1%;江苏3284.9万吨,占9.4%;山东3183.8万吨,占9.1%;辽宁3057.3万吨,占8.8%;上海1928万吨,占5.5%。上述5省市合计钢产量达1.88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半壁江山。上述5省市加上排名6~10位的山西、湖北、河南、安徽、四川,2005年钢产量合计为2.55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73.0%,产业集聚趋势相当明显。可以肯定,随着新钢铁产业政策的实施,[4]矿石进口依赖度的提高,未来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向具有市场、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国外资源利用便利等综合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和发展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也将更加合理。

4.钢铁工业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提高

“十五”时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个5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挺进,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日益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数据表明,到2004年,我国钢铁及其制品的对外贸易额达到351.6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73%(见图15-2)。在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钢铁产品的进口明显减少,出口逐步增加,产品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数据显示,2000~2004年间,我国钢材出口由621万吨增长到1423万吨,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了23.0%,快于同期钢材进口增速6.6个百分点。而且从2004年9月开始,我国钢铁工业破天荒地连续4个月出现钢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现象。

图15-2 1995~2005年我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相关年份。

但是,由于钢铁工业既是高耗能工业,又是资源性产业,因此,进入2005年后,出于抑制经济过热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取消和减少钢坯、钢锭、钢材的出口退税,并把钢铁工业定位为“满足内需为主”,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即使如此,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还是突破2000万吨达2052万吨,出口钢坯707万吨,进出口相抵后相当于全年实现净出口粗钢12万吨,使我国第一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