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问题

“十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问题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十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问题1.重化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1996~2000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剩,突出的表现是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关停了一大批小煤矿,电力建设放慢步伐。

一、“十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问题

1.重化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1996~2000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剩,突出的表现是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关停了一大批小煤矿,电力建设放慢步伐。2001年开始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工业的增长结构出现了与“九五”时期完全不同的新特点,即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高速增长,能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从2000年以来轻工业与重工业增长速度和比例关系的变化(见表2-1)可以看出,“十五”时期我国工业增长主要是由重化工业推动的。

表2-1 2000~2005年轻重工业增长速度和比例关系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5)。

“十五”时期,我国年工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九五”和“十五”时期,资源和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比较如表2-2所示。

2002年以来,钢铁、有色金属、化纤、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五个行业的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

我国重化工业快速增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1)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6%以上,2000~2004年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3.6%、59.8%、58.2%、55.5%和58%,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42.4%和44.2%。投资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时期。

(2)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达到88604亿元(见表2-3)。这些投资主要投向了交通运输、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以及企业的设备更新,其中60%的投资用于购买能源、原材料和机电设备,因此形成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例如,“十五”期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7655万千瓦,占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34.6%;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3964公里,占2005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8.8%。

表2-2 “九五”和“十五”时期部分重化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3 2000~2005年我国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img1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由满足吃穿和一般日用消费为主开始转向购买住房和汽车消费。2002年开始,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2001~2005年城镇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累计为489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8倍。私人汽车拥有量2000年为625.33万辆,2005年达到1830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4%。

(4)城镇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2001~2005年平均每年约占人口总量的1%,即13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各地政府纷纷扩大城区面积,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加了对钢材、建筑材料的需求。“九五”时期,城乡房屋竣工面积累计171.3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竣工面积为34.26亿平方米;“十五”时期,城乡竣工的房屋面积累计达307.63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竣工61.5亿平方米。

“十五”时期,我国资源和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使我国基础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加剧了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中,环境污染治理是唯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领域。

2.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1]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工业生产能力超出了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如果考察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除了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开采等少数采掘业以外,绝大多数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70%。

(1)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状况:

●钢铁工业。钢铁的生产能力2005年年底达到4.7亿吨,2005年国内钢材需求量为3.5亿吨,钢铁工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目前在建的能力为7000万吨,拟建能力为8000万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中国的粗钢产量超过排名2至4位的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国粗钢产量的总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6年我国钢材供给超过需求11650.81万吨。

电解铝。电解铝从2000年底的318万吨,猛增到2003年的800万吨,到2005年年底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30万吨,但内需预计只有602万吨,外需102万吨,闲置产能已达260万吨,企业亏损面将达到63%以上。而目前还有在建项目11个、拟建项目14个。

焦炭。2005年年底我国的焦炭生产能力为2.8亿~3亿吨,机焦产能超出目前的需求量180%~200%。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的机焦企业245家,建设焦炉394座,产能将达到1.18亿吨;拟建企业53家,建设焦炉102座,产能3524万吨。目前国内的焦炭需求量仅为1.85亿吨。产能过剩导致焦炭出口价格持续下跌,整个行业徘徊在保本微利边缘,许多企业出现亏损,部分焦炭企业关门停产。一些外商已经或准备利用中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的时机,寻求集体压价,焦炭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水泥。2005年水泥产量为102258万吨,增长速度为5.42%,产销率为99.3%,全年企业库存5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的集中地华东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3.04%和14.76%。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国列入统计的水泥生产企业5078家中亏损企业22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41户;亏损面同比增加11.69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17.26亿元,增加116.63%。

平板玻璃。2005年平板玻璃产量达到34806.71万重量箱,较2004年增长15.8%。当前平板玻璃行业突出问题是效益下降、亏损额增加和亏损面扩大,亏损企业数由2004年的40户增加到2005年的61户,亏损面达25.7%。

●汽车。汽车产业产能2004年开始出现过剩。2002年和2003年我国汽车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8.8%和36.7%,2002年和2003年汽车工业投资增幅分别为56.3%和87.2%。2004年全行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572亿元,比2003年增长50%。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各地在汽车整车方面的规划投资达2000多亿元,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万~1200万辆,大大超过预期的800万辆的市场需求。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全行业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持续下降。2005年1~8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2.6%。

化学纤维。2002年以来,世界化纤工业每年以4%~5%的速度发展,我国化纤工业以近25%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聚酯产能从2000年至2004年增加1100万吨,2004年底聚酯产能达到1650万吨,占世界的40%。全国性的化纤产能同质化扩张速度过快,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投资增长过快。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达到44%。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200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2005年的固定投资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为48.6%,由此必然带来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投资的过快增长导致钢铁、水泥、铁合金、汽车、纺织等行业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

●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5个月国内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其中,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

●投资体制不合理和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的强烈冲动。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扩大就业和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总是希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一些。因此,要抑制地方的投资扩张冲动有一定的难度。领导干部任职一方,出发点当然是造福一方。但行政任职的短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稳和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事实上存在着矛盾,甚至出现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扩张。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完善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由过多地介入具体投资项目转向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个经济主体提供服务。其次是延长党、政主要领导在一个地方的任职期限,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方法,使科学发展观能够落到实处。

●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工业的过度投资。工业土地市场不健全,如各地工业用地的价格普遍采取协议低价甚至“零地价”供应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很多自然资源的市场还根本没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自然资源开采权的转让,主要依靠企业资质进行限制,缺乏合理的市场配置手段,导致过度开采;一些自然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定价只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而不反映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因而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

(3)解决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对策分析。马克思在分析工业生产过剩问题时,指出导致生产过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私人资本家无法判断社会生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使资本家扩大投资规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由于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有效需求不足;三是设备更新的周期,导致再生产过程从投资与市场需求的高涨转向市场萧条。如果抽去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性的因素,作为市场经济共同的和普遍的规律,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仍然有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微观投资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投资自主权,但他们只能根据当前的供求关系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很难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其次,由于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积累与消费比例不协调,当前确实存在着最终需求不足的问题;再次,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企业设备更新的周期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具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生产危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践证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通过采取管紧土地和控制信贷规模的措施,使各地的盲目投资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果没有这种调控,生产过剩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在利益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以后,对投资硬约束的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必然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谓低水平重复建设就是新建项目的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于现有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这些新建项目从局部看,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短期内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从全局考察,这些新建项目投入生产后,并不能增加新产品的供给,而是进一步加剧一般性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还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效率。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改革政府的行政审批,不等于取消市场准入规则。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一般不考虑外部的合理性问题。这就需要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制定市场准入规则,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依据。市场准入规则包括各个行业的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企业起始规模的标准。只有当新建项目比原有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先进时,在经济上才具有扩大投资的合理性。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和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行政性审批,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标准和规则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在当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不应当简单地刺激投资品市场的需求,以便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与此相反,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资源密集型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缺乏核心技术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十五”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9%,实现的利税年均增长14.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2000年为10.83%,2004年为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2000年为3388.02亿元(人民币),2004年上升到14830.9亿元。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的构成中,2000年“三资”企业占85%,2004年占93.23%。上述情况表明:“十五”时期,我国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传统工业拉动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出口市场。

我国在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大型计算机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用于R&D的投入的强度,我国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20%(见表2-4),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3.9%和2.9%;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0;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72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世界平均值为0.374。排在前10位的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0.733、0.698、0.666和0.606;我国为0.299,排在第45位。

表2-4 1990~2005年我国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

img1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OECD制定的衡量产业技术水平的标准,用产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区分高、中、低技术产业,即比重大于3%的为高技术产业,介于1%~3%的为中技术产业,小于1%的为低技术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一直是整个制造业同一指标2倍多的水平,自2000年起高技术产业该指标超过1.11%(见表2-5),这标志着我国高技术产业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表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世界上仍然处于相对低技术水平的地位。

表2-5 我国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测算。

2001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占制造业的比重不足1/3,专利授权数量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5左右的水平;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制造业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低于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比重。

国外发明专利在我国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均占较大比重。一方面,国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在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里具有明显的优势,累计占整个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76.6%和70.7%;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国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略高于国内的申请量。另一方面,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相比,国外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者在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均处于优势地位:国外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分别是航天航空88.0%、电子信息75.9%、光机电一体化67.0%、新材料和新能源56.5%、生物医药55.0%、其他高新技术51.5%。即使在非高新技术领域里,国外发明专利也占到54.9%的比重。

在有限的国内专利中,缺乏实质控制权的、“非自有”专利的比例也非常高。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统计,2003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7154件,其中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占69.31%,国内工矿企业只占9.1%。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生产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要向国外专利持有者支付专利费。

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既存在过剩的问题,又存在严重短缺。短缺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例如,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制造业装备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依靠进口。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高新技术来源对跨国公司依赖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