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成效

“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成效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成效“十五”时期是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这说明,在“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要远快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

一、“十五”时期地区工业发展的成效

“十五”时期是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各地区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对地区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1.各地区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

若按当年价格计算,在“十五”时期的前四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9%。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90%,中部地区增长了67%,东北地区增长了53%,西部地区增长了73%(见表26-1)。这说明,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但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东部地区仍然呈现出整体快速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逐步接近各地区平均水平,而东北地区至今仍处于工业增长的“低谷”,呈现出相对衰退之势。从各省区市的情况看,在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的10个省区市中,中西部地区有6个,包括内蒙古、山西、江西、宁夏、青海、陕西,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天津、浙江、广东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工业增长速度较慢的依次为辽宁、湖北、湖南、云南、西藏、四川、安徽、广西等省份。

按照国家统计局快报数据,2005年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其中,东部地区为20.2%,东北地区为16.6%,中部地区为21.5%,西部地区为19.8%。这表明,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各地区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东部地区。从各省区市的情况看,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前10位地区依次为内蒙古、山东、江西、河南、四川、河北、广西、安徽、青海和江苏。除山东、河北和江苏外,其他7个省区全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反,工业增长速度较慢的10个地区,有4个在东部(福建、广东、北京和上海),4个在西部(重庆、贵州、西藏、云南),2个在东北(吉林、黑龙江)。这说明,除东北地区工业整体增长较慢外,其他地区都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省份增长较快,而有的则增长较慢。

2.各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2000~2004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RP)的比重由40.6%提高到43.4%,增加了2.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由43.1%提高到47.3%,增加了4.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由38.2%提高到39.4%,增加1.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由45.5%下降到44.9%,减少了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33.0%提高到34.5%,增加1.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十五”期间,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要远快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可以说,“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主要是依靠东部地区来拉动的。再从省区市来看,这期间工业化推进速度较快的有山西、山东、宁夏、广东、江苏、江西、内蒙古等,其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幅度均在4.5个百分点以上,贵州、福建、上海、陕西、甘肃、青海、天津、河南等提高幅度也在3个百分点以上。相比之下,辽宁、湖北、四川、湖南、西藏等工业增加值比重则出现了下降趋势,而云南、安徽、北京、浙江等基本保持稳定。

3.工业成为地区增长的主导力量

在2001~2004年间,各地区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7.5%,其中,东部地区为53.1%,中部地区为41.4%,东北地区为43.7%,西部地区为36.9%。尤其是山西、山东、广东、江苏、黑龙江、天津、上海等省市,这期间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相比之下,西藏、海南、湖南、北京、四川、辽宁、广西、湖北等省份,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则不到35%,云南、安徽、重庆、江西、新疆、青海等不到40%。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工业增长贡献率较低的省份中,除西藏、海南、北京、青海等外,其他地区都具有加快工业发展的较好条件,今后其工业对GRP增长的贡献率将会有所提高。

表26-1 2000~2004年各地区工业发展主要指标

注:本表对工业增长的测算系按当年价格计算,未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同表26-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计算。

4.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十五”期间,各地区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资产负债率看,2000~2004年间西部地区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0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仅下降0.2个百分点(见表26-2)。从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看,这期间各地区提高的幅度大体一致。2004年,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只有1.68次/年,比东部地区低0.66次/年。可以认为,流动资金周转较为缓慢,这是导致西部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再从资金利润率来看,2000~2004年全国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提高2.8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高2.8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提高1.57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则提高了3.3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较高,2004年达8.24%,这主要是受黑龙江石油工业的影响。总体上看,“十五”期间四大区域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差距都在缩小,其中资产负债率变异系数由0.049下降到0.040,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0.182下降到0.136,资金利润率由0.561下降到0.247。

表26-2 2000~2004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注: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