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技术实力最强的区域,2005年两省一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4.5%。“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型,着力于建立以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两省一市要根据新时期国家对东部率先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地带,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宝贵经验,辐射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同时,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发展时期,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核心是要东部地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1.东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的内涵

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绝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延续,而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可持续的率先发展”。[5]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东部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十一五”时期,东部工业实现可持续的率先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1)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具体包括:一是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依托、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资金支持和政策环境为支撑的开放型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开发机制,以加速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创业、创新、创优,创造出更多的一流企业、一流品牌,加快培育更多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2)要率先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形成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群;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扩大对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互利互惠的投资合作。

(3)要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尽快建立起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通过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和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做出表率,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重点推进火电、冶金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4)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要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尤其要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把注意力真正转移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来。同时,大力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可以为我所用的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可能给我国发展带来风险的挑战,努力做到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优化配置资源,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和布局空间。

(5)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东部地区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率先发展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更好地、更加有力地带动和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2.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分工定位

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已经形成产业特色各异、发展规模和水平不同的三大经济圈,即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在“十一五”时期,三大经济圈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在全国地域分工的定位,明确确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技术实力最强的区域,2005年两省一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4.5%。“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型,着力于建立以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上海市重点推动大产业建设,即继续保持电子信息、石化、汽车和钢铁等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和前沿,做大光电子、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船舶、航天、航空等战略产业,稳定发展都市型农业。江苏省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实施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包括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重大应用软件、新一代通信系统关键设备、新一代高清数字平板显示技术及产品等。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等产业,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浙江省重点加快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努力培育汽车摩托车、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

两省一市要根据新时期国家对东部率先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加强科技合作,联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联动推进结构调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环境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联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区域生产力布局研究,联动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通过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分工,优化布局,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上为全国树立典范。

(2)珠三角经济圈。率先改革开放的珠三角地区,依靠大量吸引外资、利用民间资本,依赖巨大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实现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简单组装加工业的集中复制,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05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9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2%。然而,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频频发生的“电荒”、“煤荒”、“油荒”、“用地荒”,以及“民工荒”和“技工荒”,都对这种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提出了警示。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广东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施六个“必须加快”,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必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广东,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定要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关键前提,突破珠三角地区产业单一低级外源的更新升级,并促进内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个小工厂都在全球化”的珠三角地区,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更广、更深的国际交流局面。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将继续推动从轻型、偏轻型向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的转变。壮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工、钢铁等基础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期间将投资11000多亿元重点建设十大工程,特别是新建或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以及一大批下游化工项目。到2010年,广东省石化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20%;炼油能力达65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440万吨/年,打造成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另外,新增汽车生产能力100万辆/年。

切实加强“泛珠三角地区(9+2)”的经济合作尤其是粤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对于“十一五”时期珠三角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3)京津冀经济圈。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工业重心区,2005年两市一省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近10%。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加上行政区划分割等体制束缚,该地区工业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分工紊乱,发展规模和速度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十一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并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一是确立了京津冀明确的发展定位。北京已将其发展方向确定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称、宜居城市”,天津市明确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种发展定位为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和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二是产业布局大调整开始实质性的启动。目前北京转移到河北的独资或合资制造业企业已有四五百家,仅落户唐山的就有200多家,其中最大规模的就是首钢。首钢搬迁到河北的曹妃甸实际上是环渤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它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最大的工程,曹妃甸要建成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工业基地,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在曹妃甸将有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项目陆续上马。三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前期各项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对京津冀地区的钢铁、建材、电子、轻工等制造业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四是国家已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列入“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一系列开发项目建设和政策配套措施的实施,必将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十一五”时期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交通网络发达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以重化工业中下游产品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今后五年,北京工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是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的中心。天津主要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为主的先进技术制造业、以港口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并充分利用天津沿海区域盐、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多种化工工业。河北省要利用冀东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钢铁、化工、建材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并大力发展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同时主动接受来自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专栏27—1

长三角发展方式该转弯了

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GDP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苏州回落2.7个百分点,杭州回落2.5个百分点。长三角经济增长从2004年出现小幅下滑,2005年下滑趋势进一步显现;制造业生产及其效益陷入“瓶颈”状态,吸收外资增势明显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慢。“长三角经济发展正面临战略转换。”对于经济增长的回落,有专家把它归结为“是宏观调控和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结果。”从深层次看,这是长三角粗放发展模式的结果。

续专栏27—1

由于大规模发展加工工业,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四大杀手”正威胁着长三角经济和城市的良性发展。1999~2004年,上海的废气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增长了72.7%和17.4%;江苏2004年与1999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了31.0%,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46.9%,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32.9%。长三角的能耗也在不断上升。上海199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656.92万吨标准煤,2004年上升到7266.85万吨标准煤,整整翻了一番。江苏和浙江的情况同样如此。1995~2003年,江苏的煤炭、原油和燃料油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93%、65.9%和63.4%。据推算,整个长三角201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4.3亿吨。与发达国家相比,苏、浙两省的单位GDP能源消耗大约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2.2倍、韩国的1.8倍。

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投入。1996~ 2004年长三角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34.03万公顷,相当于长三角现有耕地总面积的1/20。1999~2004年,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的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5.13%、13.17%、10.94%和17.09%。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相对应,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发展能力严重不足。2004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总收入的1.24%,江苏、浙江分别占0.78%和0.70%,与跨国公司3%~5%的水平相距甚远。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要素驱动、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如果说资源驱动是区域发展的必经阶段,长三角已经走到了这一阶段的尽头,尽快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推进已成为长三角的主要任务。“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长三角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增强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参考报》2006年2月27日方烨文改编。

【注释】

[1]引自上海市统计局:《200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月8日。

[2]参见《关于东部五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调研报告》,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05年3月23日。

[3]谢登科、李光茹、朱国贤:《东部各省市开始还欠账:从求速度到求效益》,载新华网,2005年3月20日。

[4]见李群:《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载中国网,2004年12月27日。

[5]2006年长三角蓝皮书的主题,即为“可持续的率先发展”,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