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研究

“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研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研究工业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十一五”期间,工业是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有所增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研究

工业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十一五”期间,工业是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6—200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增幅比地区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0.5%。2009年以来,工业遭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工业成为全省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关键。经过艰苦努力,工业企稳回升,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浙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工业在保持较快和稳定增长的同时,工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二五”时期,要从探索有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出发,立足于浙江的基本省情和新的发展环境,按照“调结构、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增长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走向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一、引言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工业结构演进都有大致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等分别给予了揭示,并且被战后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所证明。根据克拉克在上世纪40年代得出的结论,整个工业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称为“重化学工业化”,即重工业或重化学工业在工业所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一阶段,石油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掘、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阶段,在重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机械工业、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称为“高加工度化”。在这一阶段,汽车工业、电器设备等是重要的主导产业。第三阶段,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将进一步表现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技术集约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表现为工业各部门采用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加快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化进程也基本符合这种规律,工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工业结构呈现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化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化转变,重工业化呈现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向高加工度化转变。进入“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有所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344.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05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831.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2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8%。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浙江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经济总量排在广东、山东、江苏之后,位居全国第四,不少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如,纺织、服装皮革、化纤、通用设备、电子、化工、医药、金属制品塑料和仪器仪表等行业、产品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二、“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特征

1.去“轻型化”主导格局明显,重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内部结构总体是去“轻型化”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并重的趋势。如图1所示,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轻工业增加值,随后几年比重差距逐渐拉大。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639.2亿元和4592.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52.2%和69.8%,年均分别增长11.1%和14.2%,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轻工业高出3.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46.7∶53.3转变为2009年的44.2∶55.8,2010年1-10月又进一步转变为42.8∶57.2,5年间重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2010年1-10月霍夫曼系数(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0.75,比2005年的0.88下降0.13点。

综合判断,目前浙江正处于重化工业的深化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消费结构正逐步从“吃、穿、用”为主向住房、汽车等为代表的“住、行”为主升级,这必然带动重化工业和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2.轻纺等传统行业比重下降,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浙江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在发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重化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2005年相比,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纺织、皮革、服装等传统行业与电力、石油等高耗能行业比重明显下降,交通运输、电气机械等行业比重上升较快(详见表1)。37个行业大类中,比重居全省前10位的行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详见表2)。纺织业仍维持行业主要地位,但比重明显下降,由2005年的11.83%下降到2009年的10.26%。与此相反,电气机械、电力、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通信电子等行业,近年来对浙江工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大,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逐步占据浙江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img25

图1 2000-2010年浙江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图(%)

表1 200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份额变化最大的12个行业(%)

img26

表2 2005年、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行业结构变化情况

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对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81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2%,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中,增长较快的交通运输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年均分别增长22.7%和14.4%。2010年1-10月,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87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4.8%。

3.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浙江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确定了二十项节能减排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1%、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作为约束性指标,使浙江工业结构更加绿色化,高耗能行业比重明显下降。2009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299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4%,比2005年降低0.7个百分点。2010年1-10月,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8%,比2009年又有所降低。“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新上项目,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冶金行业已关停小电炉53座、小轧钢27条、小高炉13座,分别销毁钢、材、铁产能230万吨、75万吨和14万吨,关停小铁合金产能80万吨,水泥行业全部淘汰机立窑705台、产能5820万吨,水泥小磨机99台、产能755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个水泥生产完全新型干法化的省份。与此同时,纺织、丝绸、食品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4.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浙江通过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企业科技投入保持较快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6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6.3%。在创新投入的影响下,创新成果逐渐显现。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736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已达18.1%。以软件、通信、微电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技术集约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时期,我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高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打造具有集聚效应的高技术园区,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10177家,比2005年增加4075家,占企业总数的17.2%,比2005年提高2.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6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27.9%,比2005年提高4.0个百分点。

5.企业分化和重组步伐加快,工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一方面,随着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逐渐摆脱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的限制,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一些优势企业凭借其资金、品牌和规模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16.5%、35.9%和47.7%转变为2009年的17.9%、36.2%和45.9%,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历练内功、做大做强,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50亿-100亿元的企业26家,10亿-50亿元的企业406家。另一方面,重视创造和改善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些为大中型企业提高专门化协作和配套的“小而专、小而精”的“小型巨人”企业开始成长。民营资本对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对推动浙江工业快速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41969家,占比70.0%,实现产值17804.9亿元,占比43.4%,分别比2005年提高9.8个和7.7个百分点;2005-2009年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2%,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高5.8个百分点。

表3 按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分组的工业结构变化情况

三、浙江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又称专门化率,它由美国经济学家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可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则专门化率越大。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0,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小于1.0,则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的水平,竞争力较弱。

从表4可见,2009年我省制造业中,有16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0,其中9个行业大于1.5,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优势突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0,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小于1.0,其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的水平,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培育。

表4 浙江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区位商

续 表

注:区位商根据浙江制造业各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除以全国制造业各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计算。

(二)市场占有率分析

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不考虑进出口情况下,通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来考察浙江制造业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

从表5可见,2009年我省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7.79%,比2005年降低1.98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4个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10%,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高达36.93%。2009年,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8个行业市场占有率比2005年有所下降,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2个行业市场占有率略有上升。

表5 浙江制造业市场占有率(%)

续 表

(三)创利能力分析

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我们以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与全国比较,来分析我省工业行业创利能力。

从表6可见,2009年我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1%,比2005年下降0.8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2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制造业创利能力整体低于全国。2009年,30个制造业行业中,2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石油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业、通信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1个、2.16个、2.31个、1.43个、0.78个百分点。

表6 浙江与全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比较表(%)

续 表

四、浙江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浙江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工业总量虽维持在全国第4,但与前3位的差距明显拉大,各项指标反映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长期积累的素质型、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多数产品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在饱尝资源瓶颈和环境恶化的苦果,以及经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1.工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浙江工业发展主要依托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居多,这与江苏、山东等工业大省主要依托于国企、外企的发展模式不同。浙江的工业增长方式基本上属于粗放式、外延型增长,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较低,物耗比重较高,工业增加值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全国比较,我省制造业具有突出优势的还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和皮革羽毛及其制品业,尽管近几年这些传统行业比重在下降,但总体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发展滞后。目前绍兴、嘉兴等区域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依然是纺织服装业,其对第2位的产业保持着近4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从纵向产业链看,目前省内纺织服装的整体架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在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这种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层次,可替代性强,在国外市场需求急剧变化时,很容易被挤兑收缩生产规模、让利销售,引起“微笑曲线”的下移,也就是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8516家,亏损面为14.4%,亏损企业亏损额182.3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0.58%,低于全国(13.44%)、广东(14.18%)、山东(17.56%)、江苏(13.72%);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62%,低于全国(6.91%)、广东(6.88%)、山东(6.96%)、江苏(6.12%);而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1.26%,高于全国(57.88%)、广东(58.03%)、山东(53.58%)、江苏(58.14%)。

2.行业集中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浙江制造业“低、小、散”状况突出,门类齐全但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不强。2009年,增加值排名前10位的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65%,比2005年仅上升0.7个百分点。2009年,浙江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7.79%,比2005年下降1.98个百分点。从区位商、市场占有率、创利能力分析看,我省主导产业内部有些产业在全国同行中没有竞争优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区位商为0.57、市场占有率为4.59%)、专用设备制造业(区位商为0.75、市场占有率为5.7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区位商为0.87、市场占有率为6.51%)、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为0.42、市场占有率为3.30%)等区位商都小于1.0,市场占有率比同期规模以上制造业市场占有率均低1.5个百分点左右。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比全国同行业低0.81个、0.42个、0.36个、1.76个、0.87个和0.81个百分点。

3.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外部需求影响较大。浙江经济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外向型经济。2007年我省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1.7%,2008年为68.3%,2009年在进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外贸依存度依然高达55.8%,远高于全国(2008年56.7%、2009年45.0%)。然而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加深了浙江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从2008年的10.1%,快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的-5.6%,创下改革开放31年来浙江工业季度增幅的最低纪录。浙江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大幅回落,2008年仅增长7.9%,2009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0.8%。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9年1月1日至11月3日,全球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相关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浙江成为受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工业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工业增速的冲击,实质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浙江工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工业增长过分依靠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走以内需拉动为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改变浙江工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末端的不利处境。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多数企业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发展路子,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进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08年,浙江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61%,而韩国的这一比重已达到3.23%,世界主要国家大都超过2%,与全国和发达省市比较,略高于全国(1.54%),低于上海(2.64%)、江苏(1.93%)。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没有申请过发明专利,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前,浙江专利授权量虽居全国第2位,但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的5.3%,研发的水平亟待提高。这种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发展路子使得金融危机以来受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和劳务价格上涨以及财务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影响,相当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局面。

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是当前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核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和贸易形势的复杂化,已经给中国尤其是浙江等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外部有效需求不足、货币政策失效,以及美联储加印美钞和美元贬值预期正在侵蚀全球既有的资产价值体系,并且势如破竹地传导至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数年全球经济滞胀的预期已趋于明朗。在饱尝资源瓶颈和环境恶化的苦果,以及经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保增长、促转型、扩内需、重民生”将成为浙江“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抢抓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1.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抓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认定,积极引导企业以自主开发和产学研联合开发为支撑,推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难题。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主线,以试点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三个一批”为方法,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带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其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配套协作水平。充分发挥品牌建设的提升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创立品牌,实现由无牌、贴牌到有牌、自主品牌的转变,支持创建和提升区域品牌,加快培育国际性品牌。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企业集聚创新资源,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加快培育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面向块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认真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加快构建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的主体作用,落实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各项工作,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优势企业。重点抓好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块状经济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内部重组融合,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网络经济和创意产业融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决定》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浙江要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具有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切实抓好一批新兴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鼓励外商投资新兴产业。

4.大力开拓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企业面对的最大压力是市场,必须注重运用扶持政策和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一是把握扩大内需的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扩大消费和投资,有效刺激市场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针对市场供需变化,引导企业捕捉好扩大内需政策形成的新商机。积极组织工业品特别是家电、农机、电脑等下乡销售和以旧换新,挖掘市场潜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着力发展名牌产品和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企业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抱团开拓市场,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结成销售联盟。二是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稳定工业品出口增长。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抓住跨国并购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收购国外品牌和营销网络。严格企业财务管理和货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防范外贸坏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保障国际贸易和产业安全。

5.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在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比较重的钢铁、电力、化工、煤炭、造纸、黄金、酿造、建材、有色金属、食品等重点行业,积极研究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量。要建立科学和严格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开展循环经济监测评价,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6.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各种财政、税收和土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服务剥离外包,向研发设计和社会化专业服务两头发展,促进行业分工细化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合理构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整合资源,加快构建围绕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坚持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原则,推动产业关联度较强和共同区位指向的服务业企业集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集聚区倾斜,重点支持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补助,优先安排项目用地等。

 课题负责人 王 杰    

成员 林 云 王怡川 袁 一

   蒋晓雁 徐 璐    

   执 笔 王怡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