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局部地区呈现城镇群体发展的态势

局部地区呈现城镇群体发展的态势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源配置走向市场化的机制驱动下,江苏农村劳动力由原来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为跨地区流动和迁移,相应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局部地区呈现城镇群体发展的态势_小城镇发展研究

3.3.4 局部地区呈现城镇群体发展的态势

在1950年代,江苏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以后,小城镇与行政建制直接挂钩,形成了以县城镇、乡镇二级分化的乡镇管理体系和县域内小城镇空间分布均衡的特征。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在城镇规模扩展上发挥的作用加大,同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导致小城镇集聚功能发生分化。在苏南地区和部分苏中地区,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在原有城镇密集分布的历史基础上,小城镇的建设空间彼此越来越接近,已呈相连态势,形成了小城镇连绵区,难以区分城乡景观差异。城镇等级体系更为完整,城镇等级不断提高,高等级城镇密度不断加大。加之四通八达的高质量交通网络的纽带作用,整个地域呈现出人口高密度和城镇群体网络化的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多数小城镇在空间上彼此相接而又彼此视而不见,依然是自我封闭发展。

在资源配置走向市场化的机制驱动下,江苏农村劳动力由原来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为跨地区流动和迁移,相应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一轮“乡镇撤并”使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封闭的行政区域内各自办产业、发展经济的行政性行为方式依然突出,一定区域内小城镇功能分工不明确。各地小城镇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时,着眼点更多地放在自身区域内各因素的安排规划上,缺乏与高一级区域发展的协调,对自身的发展与市场在本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造成资源的浪费,诸多区域城镇发展问题难以解决,阻碍了小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