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一、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首先要认识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一)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世界耕地面积约为13.7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9公顷,合4.4亩。发达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为8.2亩,发展中国家为3.1亩。这期间,正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速期,显示了国民经济对劳动力剩余量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首先要认识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一)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

世界耕地面积约为13.7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9公顷,合4.4亩。发达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为8.2亩,发展中国家为3.1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为发达国家的17%,也只及发展中国家的45%。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而我国耕地面积仍连年锐减。1957~1985年耕地面积由16.77亿亩减少到14.52亿亩,净减少2.25亿亩,几乎每年减少一个青海省的全部耕地(347.6万亩)。而同期随着农业人口的迅速自然增加,适龄农业劳动人口的增长又极为迅速。这样就使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大量减少,由8.7亩减少到3.9亩,从而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成为剩余。

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相对剩余,而且还存在人口的过度增长,农业资源短缺出现的绝对剩余。这是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中的重要牵制因素,更是选择农村劳动力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不可忽视的现实条件。

(二)在我国,不仅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劳动力也过剩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或曾经面临的主要是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在这些国家,只要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可是,在我国,既要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要安排好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才能完成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据统计,现在城市工业中有近1500万人为潜在剩余劳动力,企业冗员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城市大量的新增劳动力也需要谋求职业。这使城市不可能吸纳全部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依靠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吸纳。就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全方位转移的势态。

(三)人口、劳动力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

在我国不仅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人口、劳动力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在同一地带、省、县地区的人口、劳动力的分布也很不平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09(人/平方公里),东部地带的上海为1967,天津为715,江苏为606,北京为571,山东为503,而西部地带的西藏、青海、新疆分别仅为2、6、9。可见,在人口密度上,东部与西部相差几十倍乃至数百倍。同一经济地带内的人口、劳动力分布也很不平衡,东部有的省区人口密度低于中部有的省区(如福建、河南分别为224和462),而中部有的省区又低于西部有的省区(如黑龙江、陕西分别为71和146)。在同一省、区内部,乃至一个县乡的内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人口、劳动力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状况决定了劳动力转移在流向和地域安排上的特殊复杂性。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总趋势来看,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同世界劳动力产业结构总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劳动力转移还面临着一系列矛盾,主要有: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供给与国民经济有限需求的矛盾

劳动力再生产速度主要决定于人口的繁衍速度。人口增长的加快,必然加快劳动力的再生产或者说是加剧劳动力的过剩。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又出现了加快趋势,1985年为1.12%,1988年已上升为1.42%,这意味着劳动力潜在就业压力正在加大。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加上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任务更艰巨。据统计,1978~1988年共新增农村劳动力9566.2万人,1988年我国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亿人,占农业劳动力的30%。

从目前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情况来看,还难以一下子吸纳完这与日俱增的劳动力存量。1980~1984年5年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年增长高达6.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而这里有农业超常规增长的贡献。这期间,正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速期,显示了国民经济对劳动力剩余量较强的吸纳能力。然而,即使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冲动尽管十分强烈,也未能实现充分转移,转移量约占剩余量的25%,而且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村非农产业某些部门的超饱和状态,使这些产业和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有降低的征兆。在农业生产由超常规增长转为常规增长后,国民经济难以继续保持前几年的增长速度,这将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要依据国民经济的需要与可能,不然就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同样,如果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部门,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容易超过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弱。一是表现在农业薄弱,二是表现在基础产业薄弱。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转移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不一定能够提高土地生产率,因为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增加投入,实行精耕细作的结果。如果不相应增加对土地的物质技术投入,劳动力转移可能降低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平,使土地生产率下降。我国耕地资源稀缺,提高农产品产量主要应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可能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产量。如果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过快,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就可能使农业总产量停滞和下降。这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要受阻。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产业,如能源、交通等是国民经济的短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这些产业往往是投资大,收效慢,企业不愿投资,国家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高速增长。这时,农业劳动力容易向加工工业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另一方面,许多因素又容易刺激农业劳动力高速转移。我国国营经济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劳动力统一调配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使企业对劳动力有最大的需求。一旦政策允许,企业就大量从农村招收工人,从而扩大了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快了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在农村,社区经济利益往往左右农村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由于非农产业的比较利益高,当劳动力流动政策一有松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会很快。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农业部门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转移有着强烈的意愿,一有机会,他们的这种愿望就会表现出来。

正是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和速度容易超过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这就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什么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内在原因。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与转移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据我们对全国11个省(市、区)222个村的调查,1986年被调查村的劳动力文化构成为,大专0.04%,中专0.13%,高中8.4%,初中25.3%,小学38.5%,文盲半文盲27.6%。从我们在江苏吴县和河北固安县的农户调查资料看,收入水平较高的一般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他们较能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按这一标准衡量,全国有2/3的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只占20%,其他80%的人未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是偏低的。

我国农村人口的卫生保健条件相对较差,目前一些地方病(如南方的血吸虫病)又有蔓延之势。同时,近亲婚配现象在农村也时有发生,这些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下降。据1987年对全国残疾人口的调查资料,在全国总人口中,残疾人口占6%,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以此推算,农村共有残疾人口约5000万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只有8万人的泾源县,由于近亲结婚导致呆傻病人1500多人,占全县人口的1.9%。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10年来,由于发展商品经济,一部分农民的商品意识有所增强,竞争观念有所提高。但是,就多数农民来说,还未摆脱自给自足、乐土重安的小农意识束缚。他们安于现状,缺乏商品经济思想和竞争意识。据河南省调查,在被调查者中有87%农民缺乏进取心。扭转这种局面比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身体素质的难度更大。

但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相应提高。当前,劳动力素质状况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表现在文化素质低,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差。据我们的调查资料表明,文化水平越低,季节性转移的比重越大。其次,文化程度越低,劳动力地域选择的余地也越小。1989年春,我们在北京站调查了100多位农民工,70%以上属于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20%上过小学,不识字的还不到l0%。再次,文化程度越低,产业选择的余地越小。他们只能在一些要求不高的传统技术行业就业,而无法被那些高技能的现代产业所吸纳。这就形成非农产业岗位进入过剩与进入不足同时并存的状况。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与传统管理体制的矛盾

劳动力合理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我国的传统管理体制是产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产物,两者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传统管理体制阻滞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如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给劳动力的流动造成障碍,城乡不同的管理体制使城乡劳动力相互流动产生困难。农村社区经济的管理制度往往排斥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合理流动。

10年来,劳动力流动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凝固状态有所改变,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原有城乡隔离的管理体制如就业制度及户籍制度等妨碍着城乡劳动力流动市场机制的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受到来自城市力量的排斥,农业剩余劳动力仅能从城门闪开的缝隙中流入城市。据我们对222个村的调查资料,1986年在农村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占82.4%,转向城市的仅占17.6%,劳动力资源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还不能真正实现,这种局面也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和转移规模。

减缓和克服上述矛盾,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目标中的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

【注释】

[1]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986~2000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