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原则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原则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原则一、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的特征(一)隐蔽性隐蔽性是指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形态特征。青壮年劳动力较多的是异地转移,中老年劳动力较多的是就地转移。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原则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的特征

(一)隐蔽性

隐蔽性是指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形态特征。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不充分,即劳动者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不足以发挥劳动的能力,而使劳动力被闲置无用;二是农业的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即农忙有活干,而农闲则无事可做。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的每一个农户都拥有一小块耕地,随着人口的增加,每个农民的耕地占有量越来越少,但无论怎样少,在农忙季节每个农业劳动者都有活干,在目前条件下都能糊口,维系生命的延续。在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减少一定量的劳动力,并不减少农业产量,而增加劳动的投入量,也不增加农业产量。

产生农业劳动力隐蔽性剩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我国实行的是“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只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都分有一小块土地,都有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土地为集体所有,只要是这个集体的一员,都在同一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978年以来,集体土地实行个人承包,每个农业人口都分得一小块耕地。有的地方实行双田制,即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是按人分配,每个农业人口都有一份;责任田是按劳动力分配,每个农业劳动者都分得一份。土地分割得越细,隐蔽性剩余的量就越大。因此,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是由于丧失了农业生产资料,被迫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而是由于生产资料的不足,需要从农业生产活动中转移出来,这些劳动力在转移出来之前,是隐蔽在农业生产之中。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是决定农业的隐蔽性剩余的内在原因。在农忙季节为抓住农时,能容纳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而农田管理时期,少量劳动力就能承担,在冬季,特别在北方地区,农业劳动力基本上被闲置起来。

(二)变异性

农业劳动力的变异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劳动的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这些因素主要有:①作物结构。不同的作物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一样,如在同一亩耕地上,种小麦需12个工日,种水稻需18个工日,种棉花需39个工日。因此,不同的作物结构,对农业劳动力的需要不同。②地理位置。相同的作物结构,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一样。距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在途时间短,需要劳动力少,而离村庄远的耕地,在途时间长,需要劳动力就多。③气候条件。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同样的作物,风调雨顺,一些农活可以减少,如灌溉、排涝,需要劳动力就少。而灾害性气候则需要增加农业劳动力。④土壤条件。优质土壤需要劳动力少,劣质土壤需要的劳动力就多。⑤生产工具。使用农业机械,需要的劳动力少,而使用手工工具则需要的劳动力就多。⑥经营方式。粗放经营需要劳动力少,精耕细作,需要劳动力就多。

劳动力对农业的供给量由于下列因素的作用,也是个变数:①劳动力的素质。素质比较高的劳动力,供给量相对少也能满足农业的需求,劳动力素质低,供给量就要多,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与劳动力的素质成反比。②劳动力资源量。资源量充足,供给量就多;反之,供给量就少。③非农业劳动力的参与率。我国一些农户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在农忙季节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或暂时放弃非农业生产,参加农业生产,以抓住农时。对于这些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的比例,我们称为参与率。参与率高,农业劳动力供给量就少,参与率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就多。

因此,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是一种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我们研究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要充分考虑它的需求和供给弹性,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三)渐进性

渐进性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特征。其表现在:①从地域上考察。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农村到城市的逐步转移过程。从我国的农村实际情况看,先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然后是离乡不进城,在农村之间流动,随后是离乡进城,形成为就地—离乡—进城的渐进过程。②从行业上考察。在一般条件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先是在农业内部转移,即由狭义种植业向广义种植业转移,随后向广义农业(林牧渔业)转移,再向非农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③从时间上考察。先是季节性转移,随后是常年性转移。

渐进性特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由自然人社会人转化过程决定的。在转移的初始阶段,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也比较简单,因此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利用,属于一些手工作坊式的非农企业。这时的农民还未脱离自然经济的影响,属于一些自然人形态。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数是就地转移,即平常所说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当农村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产生一种集聚效应,工业的空间布局必然要相对集中,同时,农民的商品意识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出现离乡进城的倾向。

(四)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农业劳动力具有的结构特征。农业劳动力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龄,二是行业,三是文化素质。按年龄划分,有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按行业划分,有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劳动力;按文化程度划分,有高等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中等文化程度(指高中和初中)、初等文化程度(指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四个层次。层次不同,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层次能适应不同的需求,比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一般转移到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一般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青壮年劳动力较多的是异地转移,中老年劳动力较多的是就地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协调原则

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组成有机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要素之间会形成新的比例关系,出现新的有机体,否则,比例失调和结合方式不合理,就会阻滞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短缺,农业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与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数量不协调,造成社会化水平低、科技成果推广慢等弊端。可见,协调是经济运行的普遍原则。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利用和转移中,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其关键在于找出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合理化比例,如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劳动力增长的比例;劳动力在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非农产业劳动力增长的前提,这是因为:①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可能产生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②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可能保证非农产业劳动力增长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劳动力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在非农产业中,劳动力并不是任意分布的,它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畸形,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不协调,同样影响生产力的正常发展。在我国,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文化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这些部门除了资金不足之外,劳动力投入也不合理。因此,应根据不同条件,确定劳动力的合理就业结构。

确定合理的比例,找出一定的“度”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事物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体。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考虑未来的变化,确定一个大致的数量界限,以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协调发展。

(二)替代原则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弱化(在第十章中有专题论述)是一种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是正常现象。但是,农业劳动力的弱化必须以农业机械替补为前提。这就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替代原则。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农村可以充分满足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是否就可以不实行替代原则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同工业部门不一样,工业部门转移出的劳动力一般是工业部门不需要和不适宜的,而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多数是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如青壮年劳动力、有文化的劳动力、男性劳动力等。这部分劳动力退出农业部门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机械来代替,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目前,我们一些地方没有实行替代原则,粗放经营,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倒退到用手工工具翻地的现象,这固然反映那里人口增长过猛,人均耕地少,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的事实。但从长远考虑,这是生产力的一种倒退,是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其一。其二,只有用机械替代才可能产生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基础作用。因此,即使在劳动力充分供给的条件下,也需要实行替代原则。

实行替代原则,要注意农业机械的配套使用。农业生产是一种综合性作业很强的部门,它由多项工序所组成。如果农业机械不配套,将大大降低农业机械的替代作用。在南方水稻区如果不使用插秧机械,在插秧时,农业劳动力是替换不了的。北方不使用收割机械,替换的劳动力也有限。同时使用农业机械要注意发挥农业机械的综合功能。目前,有些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如大型联合收割机,只有在收割季节才能发挥作用,使用率不高,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些机械由于受到动力和配件不足的限制,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解决好这些问题,才可以较好地实行劳动力转移的替代原则。

(三)效益原则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讲究效益不仅要注意经济效益,也要注意社会效益,还要注意生态效益,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不言而喻,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要注意经济效益。从单个劳动力来看,只要工资水平高于农业的收入就是有效益,这是个人效益。从企业收入看,新投入一个劳动力要增加一份收入。因此,劳动力的增加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否则企业亏损,是难以为继的,这是企业效益。有些活动,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看,效益都不错,但是,从宏观经济效益看,则不可取。比如兴建和扩大一些高耗能的工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能源,而我国的能源不足,将加剧社会能源的紧张状况;一些乡镇矿业,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跟不上,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这些企业扩大招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宏观效益观察则是不经济的。

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过早地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城乡之间游荡,往往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有些劳动力涌入城市,虽然可以找到某种职业,但因交通、住房和商品供应跟不上,也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既要注意经济效益还要注意社会效益,否则,经济效益也不能持久。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果不采取相对集中的政策,而是分散经营,鼓励就地转移,实行乡乡办厂、村村冒烟的政策,那么农村工业的发展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要避免和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要注意生态效益。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统一体,我们要在维护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做到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注释】

[1]《劳动过剩经济之发展》,台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2页。

[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38页。

[4]法国国家统计局与经济研究所:《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