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经济结构转换为现代经济结构,将意味着农村劳动力部门间的转移和农业份额的下降,这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超出社会发育水平提前发动、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的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困难程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当年,成为经济发展进退维谷的“工难选择”。农业发展的迟滞是这次民工浪潮发生的深刻背景。
艰难的转移_民工退潮后的沉思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盲流”:表象的冲击

1989年,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人们不会忘记,蛇年伊始,似山洪爆发的“民工大潮”汹涌而至,势不可挡:广州站告急、武汉站告急、郑州站告急、北京站告急——列车严重超载、车簧压死、不能正点开出。500万被称为“盲流”的民工给政府和城里人带来不大不小的骚动和震惊,于是纷纷电告中央。国务院只得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部门严格控制民工盲目外出和大量集中外出。

在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和干预下,汹涌的大潮退潮了,渐渐平息了。然而,这样的民工潮今春会不会再来?下次的来临是否意味着更大更猛烈?澎湃的民工潮出路何在?

民工浪潮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源,是农村隐蔽劳动力过剩在城市的显化。

传统经济结构转换为现代经济结构,将意味着农村劳动力部门间的转移和农业份额的下降,这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是在农村就地转移,但仍有庞大数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来自公安部的消息称,我国2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均流动人口已达一千万,在大城市活动的6000万流动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进城的农民。

巨大的产业收益差别及城乡收入差别,激发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愿望。1952年以来,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是逐年上升,而是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切都刺激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主观冲动。

二、劳力过剩:全面的就业危机

四川遂宁市凤台乡顺河村有496亩耕地,一个青壮劳力可承担2.5亩耕地的耕作任务,只需200个左右的劳力来种庄稼就绰绰有余了。可该村18岁到35岁的青壮年劳力有900多个,其中男性劳动力500多人,剩下的富余劳力无事可干。于是,便弘扬“走出盆地”意识。在浩浩荡荡的出川劳务大军中,遂宁市农村输出的富余劳力已达36万之众,名列全省前茅。

然而,从1988年10月以来,随着治理整顿、压缩基建,500万农民建筑队伍失去了饭碗,被赶回到日益缩小的耕地上。与此同时,大批乡镇企业倒闭;按国家要求,今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要压缩20%,加上计划内贷款全部冻结,乡镇企业的就业吸收能力大约要减少300万人左右。

据统计,1984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约有3.3亿人,目从实行责任制以来,已有约1.8亿劳动力剩余。今后十年,我目还将要从农村转移出2亿劳动力。

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将流向何处?流向城市?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的几位青年学者于1987年对上海16个行业的几百家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78%—98%的企业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14%—25%的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总量过剩,63%的企业既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也存在着劳动力结构过剩。

这正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艰难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超出社会发育水平提前发动、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的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困难程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当年,成为经济发展进退维谷的“工难选择”。

问题还不止于此。目前,全国人口每年增长速率仍高达14‰—16‰,年净增1500万人,劳动力的净增量年高达1000万—13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占总增长量75%—85%。据有关方面预测,到本世纪末,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6.83亿人,剩余劳动力净存量将达2.4亿—2.6亿人。

中国正面临着全面的就业危机。

三、过渡模式:开放的农村社区

发展中国家战后30年的发展历程清楚地显示;城市公开失业的加剧总是伴随着农业发展的停滞和不景气的出现。我国自1985年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局面,农产品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发展的迟滞是这次民工浪潮发生的深刻背景。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路有两种;一是削减供给,二是刺激需求。

削减供给,就是加强计划生育,加强对人口增长的控制。

刺激需求,就是拓宽转移渠道,提高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较为成功的例子是乡镇企业的发展。1980—1987年乡镇企业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力即达5500万人。另据1987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会议估算,1990年乡镇企业要安置1.1亿人,到本世纪末将安置劳力1.7亿—2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40%。

但乡镇企业除了先天不足之外,还有“离土不离乡”或“就地转移”等政策上的束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转移被局限在本乡本村范围之内,形成以乡、村社区为单位的封闭式的转移格局。

对此,湖北省社科院夏振坤、李享章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冲破封闭的村乡社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让乡镇企业和劳动力向投资环境好的发达的村乡社区聚集和转移。较不发达的村乡社区通过劳动力的输出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发达的农村社区摆脱社区势力的约束和限制,得以进一步扩张和发展,成为新型的农村工业区,逐渐发展为若干村乡社区的经济中心或发展极。这样才可能有劳动力真正的顺利转移,这是劳动力转移过渡阶段的正确转移模式。

(此文发表于1990年4月30日《中国人口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