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动因分析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动因分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动因分析农业劳动力剩余,无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都普遍存在。这种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性。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动因分析

农业劳动力剩余,无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都普遍存在。因此,研究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动因,对于探讨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必然性

(一)科技进步的无限性与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内在动因

科技进步从两方面给劳动者带来好处:一是不断增强人的劳动能力;二是不断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机械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如耕作机械代替了中世纪以来的牛拉人扶的耕作方式,使耕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收割机械代替了使用镰刀的手工劳动,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收割方式,收割期限则大大缩短,既抓住了农时,又减少了损失,用排灌机械代替人踏水车,用脱粒机械代替人工脱粒扬场,用运输机械代替肩挑、背扛、牲畜驮的落后运输方式,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增强了人们的劳动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需要几十人或者上百人在短期内才能完成的劳动量,现在一人或少数几个人在短期内就能完成,节省了大量人力。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人们从事非农产业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其他生活需要的农产品。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由1949年的34.5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117.5公斤,增加83公斤,增长2.4倍。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由1949年5.5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27.5公斤,增加22公斤,增长4.4倍。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由1949年的34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60.5公斤,增加26.5公斤,增长0.8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虽然有增加劳动投入的因素,但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良种的培育和推广,栽培技术的改进,化肥的使用,人们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无一不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劳动能力将不断增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将继续提高。它意味着农业劳动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

但是,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遇到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是土地,而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可能无限扩大。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是个定量,可耕地面积极为有限。目前,在东北、西北等地尚有少量的未开垦荒地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但是,要开垦这些荒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水资源、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开垦是十分困难的。这就是说,科技进步所节省下来的农业劳动力,不可能都(或主要不可能)用于扩大农业(指狭义种植业)生产,从而出现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二)农业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与农业劳动力的有限需求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产生的直接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边际生产率低;同时,我国农村妇女、老人和儿童在农忙时都参加农业劳动(大约占1/4~1/3),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而且农村人口增加过猛,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引起人口和劳动力供给的膨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充分的,而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资源条件等,在一定时期又是有限的。这种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三)常年供给与季节需求的矛盾是形成农业劳动力季节性剩余的根本原因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而且有强烈的季节性。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都投入到农业劳动中去。在农田管理和农闲季节,所需农业劳动力就大量减少。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常年性的。常年供给与季节性需求不一致造成季节性剩余,虽然通过林、牧、渔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对狭义种植业的剩余量起到了缓冲作用,但终因容纳量有限,仍然存在季节性劳动力的剩余。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是农村部分社会劳动力的再分配。从量上讲,是农村经济各部门或各产业之间所占用劳动力数额的调整和比例的变化;从质上讲,是劳动力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的层次递进。劳动力结构在产业方面的演进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或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基本命题。劳动力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即由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分布格局取代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产业分布格局,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机制的根本性转换,构成了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遵循着一定规律的经济发展过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性。1965~1980年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变化详见表2-5。

表2-5     1965~1980年世界劳动力就业结构

img20

注:为市场经济工业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

在1965~1980年,无论哪一种收入类型的国家,农业劳动力的份额都呈下降趋势。其中以中等收入国家下降的幅度最大,为13个百分点,其次为低收入国家为8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也下降了7个百分点;我国农业劳动力1970年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80.8%,1986年下降到61.1%,下降19.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客观必然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国民经济中产业发展的差异造成收入结构的差异

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虽然因其独特的产品用途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因为其产品的独特性,市场及产业的拓展将受到限制。无论从规模和速度,还是从产业多样化方面看,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速度在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远快于农业。因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快于农业部门,形成了工业部门乃至非农产业部门的货币收入高于农业部门。货币收入的产业结构差异又构成了追求更高收入的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的潮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实质上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和运行的要求。

(二)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部门、新行业不断产生。新部门、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有需求,即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二是有一定的资金;三是有一定的劳动力,即有一定素质和数量的劳动者。有了这三条,这个部门和行业才能发展。可见,随着社会分工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将不断提出新的社会需求。这种新需求的出现,就为农业剩余劳动者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成为一种拉力。在一般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于工资收入水平低(工资水平由农业的收入水平决定),新的行业和部门愿意吸收农业劳动力,以便赚取额外的收入,因而,只要新的部门和行业的工资略高于农业收入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转移出来。

(三)农民追求自身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所追求的是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他们以满足温饱为目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视野开阔了,所追求的是利润增长和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有知识的青年农民,他们有较强烈的探求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愿望。据我们对全国11个省区222个村的调查,1986年转移到外地的劳动力中,60.1%是18~35岁的青年农民;在就地转移中,18~35岁的青年农民也占53.5%。青年农民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较少保守思想,容易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比较适应非农产业的需要,因而,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我国经济以城市现代工业、农村传统农业并存为特征,其弊病在于现代工业建在传统农业之上。因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脆弱,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常常大起大落;二是经济效益差,高速度低效益;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繁荣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改变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步骤,关键是要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一切有赖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劳动力适时的转移出来,才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农业部门而不能解脱,农业的现代技术装备就不能应用,依靠手工工具生产效率则不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改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农村建设的成败。如果我们采取一套有效措施,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那么农业的健康发展就有希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有可能。否则,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将不可能实现。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游离出来的青年农民找不到适当的就业岗位,而在社会上游荡,对于社会治安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不安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