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中国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一、现行道路的初始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现行道路,而是要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纠正原有道路的偏差。

第三节 中国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一、现行道路的初始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现行道路,而是要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纠正原有道路的偏差。现阶段农村商品经济已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发展,1988年整个农村的工农业产品商品率达到68.8%,比1978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城乡隔绝状态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已显示出松动的端倪。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流动将有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遵照经济活动特有的规律进行,当初促使乡镇企业度过艰难创业时期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信贷政策均已取消,扩大再生产要逐步由以外延为主转变为以内涵为主。市场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城市工业没有摆脱传统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发展战略的束缚,市场上日用工业品短缺,供求不平衡。乡镇企业正是利用这一历史机遇,靠低层次的生产技术和质量较低的产品,较快地占有并扩大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情况有了根本性改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技术层次高,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的城市工业,逐渐从旧体制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利用乡镇企业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进入商品市场,在激烈的商品生产竞争中不断侵占农村工业的市场份额,使得乡镇工业难以通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自身发展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企业规模正在扩大,也要求对分散转移道路适当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的这些变化,暴露了现行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的局限性,迫使我们必须在新的形势面前提出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的课题。

二、抉择道路的原则

未来道路的抉择应该建立在过去十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的基础上,是在纠正偏差基础上的现行道路的延续。为此,我们在抉择未来道路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原则

从我国国情出发,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容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农村储蓄难以转化为非农业生产性投资,城市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就业和效益协调增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二)遵循劳动力转移规律的原则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有:①就业与效益统一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就业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又要求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就业与效益是统一的。②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份额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则不断上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如何使第三产业保持一个高份额的就业容量,以缓解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③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协调配置规律。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在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配置要求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践证明,任何破坏产业间均衡发展的劳动力就业配置,最终只能给国民经济的运行造成紊乱,延缓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另外,从资源配置与使用的角度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是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之间和地域上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流动既要遵循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也要遵循一般资源流动与配置的要求。

(三)借鉴国际经验的原则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趋势。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教训,对于后期实行工业化国家是一种很好的前车之鉴。我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这一不利因素却使我国在进行工业化时,有机会参考和借鉴工业化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和促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确保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产品;利用产业结构变动改变就业结构和利用劳动力流向改变产业结构等。认真总结不同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对比形成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的环境条件,可以使我们在坚持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少走弯路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存在要求分散的因素,即农民不愿意轻易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同时又有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迫切愿望。劳动力的分散转移,特别是当这种转移与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普通实用生产技术结合时,既能满足农民不愿脱离土地的愿望,也符合他们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以增加收入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存在要求集中的因素。工业化进程是资金、人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集中的过程,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情况来说,劳动力转移相对集中有利于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稀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回顾和总结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今后应以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相对集中的转移道路为好。

三、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的主要内容

(一)多层次的区位布局

人口和劳动力的聚集程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业对人口规模和劳动力素质、资金集聚、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市场的远近有不同的要求,因而需要有不同的区位布局。一般说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区位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界一圈一圈地扩展,而技术层次也呈现由高到低的分布状态。这就是说,工业中技术层次高,资金密集的部分集中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离大城市较近的地区,技术层次就稍低一点,到偏远的农村,其技术层次就更低。因此,工业中技术层次高的部分是集中的,技术层次越低就越分散。劳动力转移后的区位分布也将是这样一种趋势。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县城、乡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在抉择未来劳动力转移道路时,跳出长期以来是向大城市转移好,还是向中、小城市转移好,或者就地分散转移好这样一种无休止的争论,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放在行业和生产技术的选择上。

(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技术结构

从现在起到20世纪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包括现在已剩余的劳动力和在未来新增的剩余劳动力,总数将达2亿人左右。面对来自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劳动力素质较低以及生产技术装备匮乏而水平又不高的实际状况,选择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的产业,通过劳动对资金的替代,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安定,同时度过资金积累的创业阶段的战略,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我们提出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到20世纪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柱产业是因为:①以农副产品为生产对象的加工业的收入弹性较高,而目前我国这类产业的发展又不足。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600~900美元(1980年价)区段时,食品、饮料、卷烟等的收入弹性可达1.72,虽称不上最高,仍然是较高的。从现在起到20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恰好处在这一区段,发展这些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②选择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农产品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③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④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改变目前乡镇工业结构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比重过高的状况,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⑤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以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城市体系中,小城市的发展严重不足。据统计10万人以下的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国仅为5.9%(1982年),苏联为41%(1977年),巴西为42%(1970年),印度为47%(1971年)。小城市发展不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小城市发展不足的原因又在于与小城市发展相联系的非农产业,尤其是与农业有关的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发展落后。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比较一个时点上的不同经济活动,天然纤维纺织业、仓储业、农产品运输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等传统工业的布局一般总与小城市相联系,发展与农业有关的产业有利于促进小城市的发展和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步伐。

综上所述,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选择以就业和效益协调增长为目标,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以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样一条相对集中的转移道路。需要说明的是:①相对集中是对以往过于分散而言的,是对分散偏差的纠正,或者说对分散转移不足的一种补充。但又不同于大城市膨胀那样的集中道路。所谓相对集中是根据不同技术层次企业的要求,选择不同规模的城市,它并不反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低技术行业和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同时也不排除一些沿海发达省份通过引进国际资金,建立工业加工带,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排除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③必须充分注意挖掘不同产业(或行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