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比较

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比较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在1950~197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为2.4%,29年人口翻了一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10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走的就是分散转移的道路。

第一节 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比较

当今世界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有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已进入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转移时期,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时期。因此,在对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进行比较时,不得不将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时间上推到16世纪,以便在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根据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许多异同点。

相同点:首先,农业劳动力转移都是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伴生物,有其客观必然性。

其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制都是受收入水平的支配,是由比较利益决定的。

再次,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

最后,劳动力的转移都是以农产品供应的增长为前提。

不同点:首先,劳动就业结构不同。1880年发达国家各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与196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有两点不同:一是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发达国家1880年占56%,而发展中国家则占70%以上。二是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高于工业,而发达国家的工业高于服务业(见表11-1)。

表11-1     劳动力结构

img56

资料来源:L.斯奎尔著:《发展中国家就业政策》。

其次,劳动力供给有较大的差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在1950~197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为2.4%,29年人口翻了一番。而发达国家在1800~1900年的100年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8%,人口翻一番需要87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转移时期,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3倍。这种状况,无疑给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再次,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生产技术比发达国家19世纪80年代的生产技术水平要高。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劳动就业的范围大;二是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文化教育的要求远远高于19世纪。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点,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出现较大的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转移不但扭转了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而且相当一部分设在大城市的企业迁移到中、小城市和城镇,劳动力流动出现了由集中到分散的变化。如美国农村中非农业就业的比重从1940年的26.7%上升到1970年的44.2%,同期,农村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从1940年的28.7%,上升到1970年的82%。[1]另一方面,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工业化战略时,也不同程度地走上了一条农村就地办工业,劳动力分散转移的道路。如果仅从工业化导致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角度来概括劳动力转移道路,那么,迄今为止的劳动力转移道路可以大致概括为向大城市转移的集中转移道路和在农村就地转移的分散转移道路。

一、集中转移道路

集中转移道路是指城市在工商企业发展基础上的不断扩张,吸引和容纳不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这是一条大城市、特大城市膨胀化的道路。这条道路形成的原因在于:工业是集中型的产业,它的发展就要寻求布局上的规模聚集,以便节省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各种生产性服务费用。工业布局的地域集中并形成规模,不但会使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日趋完备,而且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连带发展。这些又推动了工业布局更加集中,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从而强烈地吸引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但是,集中超过了一定限度就走向了反面,出现了集中的不经济。主要表现在: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企业为获得生产性和生活性用地必须支付昂贵的费用,如必须为保证大量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支付昂贵的运输费用,并且支付较高的工资,必须承担较高的防止和治理污染费用等。此外,集中转移道路存在着某些极易产生的问题。

第一,在转移初期农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停滞和萎缩。以城市为重心的工业化不但使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发展大大快于农村,而且带来了城市的高预期收入,扩大了城乡差距。城乡发展上的不平衡,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主要是文化程度高、体质好的青壮劳动者外流。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的同时,还在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双重过度付出必然带来农业萎缩,农村发展停滞也就不可避免。

第二,城市人口过于膨胀将引发出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即“城市病”。如带来就业、交通、住房、饮用水等方面条件的恶化,引发出交通、住房拥挤,卫生状况低劣,失业率犯罪率上升等经济与社会问题。

有鉴于此,一些战后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正在不断探索一条既可避免上述不良后果,又能较好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

二、分散转移道路

分散转移道路是相对于集中转移道路而言的,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指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就地办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道路。就发达国家来说,它是劳动力由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小城镇扩散的过程,是劳动力流动经过了由分散到集中过程之后的再分散,这一过程与当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劳动力分散转移的形成背景不同,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果。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劳动力分散转移,都是为了克服集中转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所出现的问题,使工业布局更趋合理。10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走的就是分散转移的道路。这条道路虽然能够避免向大城市集中转移产生的问题,可以减少社会的振荡和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但正如第六章论述的那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鉴于支持发展的各种资源稀缺,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道路,也不可能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实现几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避免分散转移的局限性。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实现人口城市化和大部分劳动力非农就业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