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概述

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概述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10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概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至于城乡隔离政策,是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目前已有松动,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的决定条件。其实,我们要从更为积极的方面去理解中国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的深层原因。

第三节 10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概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这就是:以就业与产值增长为目标,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手段,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分散转移道路。由于这条道路,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道路探索

劳动力分散转移道路,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力的过程。它是就向城市转移相对而言的一种劳动力转移方式。农村非农产业劳动者早已存在,从他们经营的性质讲大体是两类:一是自给性质的生产,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家庭消费,而不是为了出售。这类生产一般是同农业生产相结合,属于副业生产的范畴。我国历史上的“男耕女织”就是农业与工业相结合的生动写照。二是商品性质的生产,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出售,以赢利为目的。这类生产一般实行专业生产,分工分业较为明确,多居住在农村的集镇上,为农民提供生产与生活服务。但是,多数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依靠传统的技艺,生产传统产品,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狭窄,属于小商品生产的范畴。这两类非农业劳动者,前者为兼业劳动,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生产,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后者也只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前身,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严格地讲,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现代工业的伴生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出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引发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及其转移。现代工业是以商品生产为特征,劳动力的转移也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迄今为止,人们对劳动力为什么要分散转移,多数是从消极方面去理解,如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和增量巨大,城市容纳量有限,只能在农村开辟就业门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差技术层次低,不易进入城市谋求职业;政府对城市人口的限制,产生城市排斥农民进城的倾向,等等。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并非是主要的方面。中国人口众多,但从人口密度考察,并非是最高的,日本的人口密度就大于我国,而日本走的是集中转移道路。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是横向比较的结果,从纵向比较看,发达国家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初期,其素质并不比我国农村目前劳动力素质高。至于城乡隔离政策,是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目前已有松动,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的决定条件。其实,我们要从更为积极的方面去理解中国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的深层原因。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的先决条件是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发展从三方面促使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新的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如肥料工业、农业机械工业、农用薄膜工业、农药工业、饲料工业等。这些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往往建在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城镇,多数是从农村招收劳动者。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与农业在更高层次上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工农联合体和农工商联合企业,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分散化的倾向。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提供了方便条件。如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互通信息,交换产品,既赢得了生产时间,又避免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散转移劳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古老的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从而节约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同时,农业机械化又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如农机制造业、农机修理业、农用动力工业、农机销售服务业等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行业,这些企业多数设置在农村附近集镇。二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化水平低,社会化服务很难开展起来。现代化农业必然要求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如美国1985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50万人,但为其服务的劳动力多达1890万人,为农业劳动力的7倍多。其中包括食品加工业160万人,制造业300万人,运输业和商业660万人,饮食业360万人,其他410万人。这些人多数居住在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城镇。我国乡镇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人数为1780.1万人,占乡镇企业总人数的18.8%。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因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部门,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第三产业也相应发展,从而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即农村工业的兴起。因为农村地区的就业和收入可以通过发展以本地区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加工业而得到改善。70年代中期,一项调查表明,这类小型工厂在制造业增值总额中所占比重,发展中国家大致占1/4,而发达国家大致占1/5。这类工厂的就业人数在发展中国家占工业就业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发达国家则占工业就业总人数的1/4。这一事实说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集中倾向有所减弱,出现分散倾向。这种分散倾向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所表现。

小型工业企业与大型工业企业比较,有以下几项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分散的工业加工原料,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原料,这一点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我国尤其重要。二是对鲜活农产品就地加工可以减少劳动产品的损耗和经济损失,如鲜活农产品不经加工在常温下运输和销售,损耗十分严重。1982年我国商业部门收购鲜果450万吨,损伤及腐坏率高达55%~77%,经济损失约3亿元。三是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生产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的特点,决定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而小型加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农闲季节,从事工业生产,如制糖业、水果罐头制造业都是农闲季节从事生产。四是小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型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耐力大、承受能力强的优点。例如,我国的乡镇企业在1989年紧缩政策中,仍能以15.9%的速度增长,就是因为乡镇企业扎根于农业之中,企业规模小,对市场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正如1978年11月在洛杉矶召开的小企业国际讨论会上,日本的一位代表所言:我们期待小型企业能够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活力,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个人消费质量,并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具有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发展小型企业是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是在土地公有制条件下进行的

在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每个农民都承包了一定数量的土地,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和继承权。在私有制社会,只是在丧失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民在农村无以谋生,才被迫背井离乡进入城市谋求生路。他们对地域的选择是以能够生存为目的,而不是考虑路途的远近。我国目前的农民则不一样,他们是土地的主人,不存在丧失土地的问题。问题在于,由于人口的增长,每个农民所占有的土地将越来越少,在这块士地上,虽可以谋生,但难以致富。我国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是受到比较利益的驱使,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且土地数量不足,靠狭小的土地不能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因而出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利益冲动。但是,劳动力的转移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一则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会出现摩擦性失业,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二则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从事非农产业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国实行的土地公有制,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保险,他们往往是既要从事非农产业,又要经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兼业现象就十分普遍。所以,就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不愿离开家乡去从事有一定风险的非农产业,而选择分散转移的道路,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道路的局限性

劳动力分散转移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由于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劳动力分散转移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与农业生产的矛盾

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主要是自给性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我国实行土地承包制,每个农民都承包一定的耕地,使土地分散化。在狭小的耕地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大部分是用于自我消费,有了剩余才用于出售。可以说,在狭小的耕地上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据统计,1984以来,粮食商品量呈下降趋势,经过两年的努力,1988年粮食商品量虽有回升,仍然未达到1984年的水平(见表5-9)。

表5-9     粮食收购量占总产量的比重

img3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9)。

导致粮食商品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由于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农民生产粮食以自给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向非农产业提供大量的商品粮,也就难以负担非农业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阻滞。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与工业生产的矛盾

工业生产的特点是集中,即把各个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金、物质集中在一定的地域内生产,以便发挥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但是,我国农业劳动力分散转移,使工业的集聚效应不能有效发挥,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据统计,近年来乡镇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见表5-10)。

表5-10     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img40

资料来源:同表5-9。

农业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导致企业规模狭小,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据统计,1988年每个乡镇企业平均人数为5.06人,其中乡村两级企业平均30.77人,村以下企业平均2.69人。这说明,多数乡镇企业仍是一种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还未转移到社会化商品生产的轨道。小商品生产管理水平低,生产方向和产品多变,产品质量不易提高,因而在市场上竞争力差。分散转移使厂商布局分散,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乡镇企业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是两条:一是城市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扩散,而农村又缺乏对工业污染的有效管理;二是农村工业布局分散,既扩大了污染面,又由于防治污染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综合治理,单独和少数几个企业无力承担治理任务。分散转移所导致的企业信息不灵,技术传递和交流不畅,阻滞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自然资源相对稀缺,从这一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走劳动力集中向城市转移的道路,又不可能在农村实现几亿农民的就地转移,为了避免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的局限性,而需要走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注释】

[1]庾德昌主编:《全国百村劳动力调查资料集》,统计出版社,198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