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评价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测算,1986年,广东省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数量为200万人,剩余率为12.8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缓解了剩余的程度,而且有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1979年以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上升到5.3%,大大超过了过去的水平。显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缩小。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评价

一、转移缩小了农业劳动力剩余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据测算,1986年,广东省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数量为200万人,剩余率为12.82%。倘若没有发生自1979年以来的503.4万劳动力的转移,那么其农业劳动力的剩余规模将扩大到700万人左右,剩余率也将上升到34.06%。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缓解了剩余的程度,而且有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52~1978年,由于过多的农村劳动力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年平均递增0.75%。而1979年以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上升到5.3%,大大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二、转移有益于农民货币收入的增长

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农民的货币收入结构,促进了货币收入的增长。广东省农民非农业生产收入占生产性纯收入的比重,由1980年的9.96%提高到1986年的25.29%,增长了1.5倍。1986年与1980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9.16%,而其中非农业生产收入增长了近4倍。

由于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转移而带来的农民货币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农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长期以来困扰着农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目前,广东农村已出现了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安定,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的新局面。

三、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传统单一型逐步向多种产业综合型发展。

1979~1986年间,广东省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值为26.3%,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13.1%,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3%和2.9%,而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值为33.8%,高于产值结构变化值,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16.94%,第二、第三产业则分别提高了7.64%和9.3%。以上三大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形,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一些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考察所得出的一般结论十分相似,这也就表明了广东农民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且日趋合理。1978年,广东省农村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75%,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仅为它们的0.19,而到1986年,与它们的比值上升到0.3。显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缩小(见表14-3)。

表14-3     广东省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

img63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78~1986)。

四、转移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在1979年以前,农村主要是通过农业来介入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而在此以后,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的非农产业迅速成长了起来,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逐步扩大,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986年与1978年相比,广东农村各类产业参入全省整体经济结构的程度均有一定提高:其中农村运输业的参入度上升幅度最大,达32.44%;其次是商业,上升了21.69%;再次是建筑业,提高了13.37%;工业则上升了9.19%,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也提高了8.38个百分点。而且,从各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看,1978~1986年,全省社会总产值以及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产值年均增长率依次为12.61%,14.12%、19.61%、7.81%、14.75%,而同期农村各产业的年均产值增长率,按上面的顺序依次表现为16.06%、22.16%、26.76%、31.73%、35.93%,均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省国民经济的结构生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