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对哲学提出了概括其活动规律的要求

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对哲学提出了概括其活动规律的要求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对哲学提出了概括其活动规律的要求对于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可以从个人、社会两个层面来看。就社会层面而言,大众传媒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三、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对哲学提出了概括其活动规律的要求

对于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可以从个人、社会两个层面来看。

就个人层面而言,今天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改造力量。人类的一切现代生活都与传媒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人将传媒比喻为空气和水,用以说明传媒对个人生活的重要价值。也有人用“魔弹”来形容传媒对受众的作用——媒介信息像从枪膛里发射出的子弹一样射向受众,而受众则中弹即倒。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引导时尚、提供娱乐内容、宣传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对个人的作用是重大的。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精神生活的情感、情绪状态和理性观念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开阔了个人的视野,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传媒提供了大量的娱乐、消遣性内容,丰富了个人的闲暇生活,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消闲文化;传媒对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与价值观也有着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传媒通过提供医药、饮食、保险、股票等方面的服务信息可以便利个人生活。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与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是一个网民或者一个观众、一个听众;每个人都会随着电视剧情节而有相应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会在观念上受到传媒倡导的观念的影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中学习到社会、医疗、饮食、保健、外语等各种各样的知识,了解到空难、政变、股市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在传媒的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在成长。传媒的社会化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它的作用,这种作用虽无形,但巨大。

就社会层面而言,大众传媒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在政治生活中,传媒可以起到宣传政治主张,公开政治生活,进行政治协调、政治控制,加强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因此,传媒成为参与政治的重要工具。在经济生活中,传媒的广告、资讯信息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传媒与经济交互影响,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领域,传媒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对于文化传播、文化引导和文化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传媒营造着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引导着社会时尚。概括上述大众传媒的作用,可以得出这样言简意赅的结论:“大众传媒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而且是我们必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大众媒介既是工具又是世界。大众媒介首先是世界。”[13]大众传媒如此重要,自然要求科学理论对之进行深入分析与概括。目前从传播学、新闻学等角度所做的概括很多,而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倾向。例如在美国的理论界,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价值评价,就存在肯定和否定等不同的观点。赞扬大众传媒的人充分肯定它的作用,认为它可以使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促进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是可以与家庭、学校相提并论的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对大众传媒的价值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大众传媒会导致社会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的高度同一性,这就意味着对文化本身的多元性的危害。大众媒介所造就的是一些冷漠和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千人一面,不具备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格。而且,大众传媒的日趋垄断化使得信息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成为他们谋求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工具。这两类争论都各自有充足的论点和论据,是关于大众传媒作用的典型的二律悖反。对此可以用哲学的方法论去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辩证法一贯强调的是全面地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同时强调把一个问题放到它所得以存在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和理解,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大众传媒的功能的价值评价上,我们不能不顾条件,孤立地、片面地抓住一点或几点谈它的价值,而要把它放到它所应用的环境中,与它的使用者联系起来。如果大众传媒为正义的社会力量掌握,就会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相反,则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例如,网络(第四媒体)可以加速信息的传递,使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变得相当便捷,节约了资源,但同时也存在黑客现象,存在网络犯罪等问题。所以关键是谁在使用、如何使用大众传媒。

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大众传媒及其活动规律,目前在国内尚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观点,需要有志于此的学者对这块处女地进行开垦。作为跨学科研究,这个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释】

[1]〔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3]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4]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5]顾耀铭主编:《我看美国媒体》,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92、101页。

[6]雷跃捷:《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7]《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8]《新闻工作文献汇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11]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学习文件汇编》,第160~161页。

[12]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编:《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学习文件汇编》,第161页。

[13]顾耀铭主编:《我看美国媒体》,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