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柏拉图的生平对其政治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的生平对其政治哲学的影响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正是成长于这样的时代,他以自己的出身背景、亲历的政治实践和深刻的哲学反思,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应答。柏拉图的家庭与当时的雅典政治有紧密的联系,他的叔叔克里底亚是“三十僭主”之一。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柏拉图所培养的“哲学王”与自己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尖锐冲突。

一、柏拉图的生平对其政治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生长在雅典民主社会从巅峰急速衰落的时期。在柏拉图出生前,雅典民主政治经过了梭伦改革、庇希特拉图僭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到了伯里克利时期,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尽管其中有曲折反复,但民主政治已形成了历史传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希腊众多城邦的发展,而且使雅典在反对波斯人的侵略战争中与斯巴达一起领导全希腊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稳定,经济殷实,对外获得了霸权地位,文化更是繁荣昌盛,群星灿烂,达到了雅典历史的极盛时期。但是,随着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主民主政权的兴盛及其对外扩张的加强,日益威胁到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政体的现实利益,其结果便是双方爆发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是希腊两大势力集团的内斗,最终以雅典的惨败和向斯巴达投降而告终,斯巴达也在这场战争中筋疲力尽,整个古希腊社会从此走向衰败。

在这场“古代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各城邦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财产日益集中导致了贫富分化,从而引发了城邦经济基础被破坏;生产力下降和维系公民经济基础的土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公民集体的瓦解,公民的政治生活热情与爱国精神迅速衰竭,雇佣兵制度盛行一时。这些都表明了城邦制度的内在危机已经充分暴露,而且没有任何解决的治世良方。战后的雅典同其他城邦一样,从此一蹶不振,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口锐减,奴隶大量逃亡,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城邦的民主政体陷入危机之中,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派、贵族与平民、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雅典的政治陷入纷争之中,没有任何稳定的迹象。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十年,政变频繁。公元前411年贵族右翼势力废除民主制,建立寡头政治,不久民主派又重新获得政权,恢复民主制并惩处反对派,出现了持续六年之久的“民主恐怖”。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被放逐的敌视民主派的人物重新获得政权,建立了“三十僭主”的统治,不到八个月因为大规模的恐怖政策和出现内讧,雅典再次恢复了民主政体。就是这个民主政权,于公元前399年,在民主派阿倪图斯和梅勒图斯的诬告下处死了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与此同时,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信仰和文化体制也都陷入了解体状态。

纵观希腊城邦政治的发展历程,各种政体交错变换,都有不同的现实根源和自身特点。面对城邦现实危机和未来命运,古希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有识之士殚精竭虑,从各种不同的维度寻求城邦政治的“斯芬克斯之谜”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政治哲学的诉求不断深化,不仅要求政治哲学全面而深入地解答古希腊政治的“斯芬克斯之谜”的机制,而且要探索走出危机的现实道路。柏拉图正是成长于这样的时代,他以自己的出身背景、亲历的政治实践和深刻的哲学反思,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应答。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世家,其父亲是阿里斯通,母亲是珀里克提俄涅,母亲家庭的血统可能追溯到梭伦。柏拉图的家庭与当时的雅典政治有紧密的联系,他的叔叔克里底亚是“三十僭主”之一。柏拉图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悲剧和诗歌,成年以后立意要献身于政治事业。柏拉图约20岁时,在狄奥尼索斯剧院前听了苏格拉底谈话后,就把自己的诗作投进火堆,立意跟随苏格拉底,遂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被处死(公元前399年)后,他追随赫拉克利特派哲学家克拉底鲁和通晓巴门尼德哲学的赫谟根尼。对“三十僭主”时期政治的极度失望和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是柏拉图青年时期亲历的两次重大事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和政治观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明显感到,他的政治哲学既反对没有任何秩序可言的那类民主政体,也反对有少数心怀叵测的政客帮派所形成的“贵族政体”,虽然这与其早期的经历不无关系。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先是到了离雅典不远的麦加拉的欧几里得处,之后又去了昔勒尼拜访了数学家塞奥多洛,然后又去意大利拜见了毕达哥拉斯派哲学家菲罗劳斯和欧律托斯,此后还去过埃及求教那些解释神意的人;在埃及,柏拉图目睹了埃及的古老文化和政治传统,这对他的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1]历时12年的游历,使柏拉图获得了广阔的知识,对外部世界有了深层的理解,也获得了对政治生活的丰富阅历,这对柏拉图在苏格拉底伦理政治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主要参照毕达哥拉斯学派盟会组织经验,在朋友的资助下创立了自己的学园。柏拉图在学园内传授知识,研究学术,培养学术精英和政治精英,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做精心的理论准备和人才准备。柏拉图在学园门里著书立说,其内容非常广泛,思想日臻成熟,几部政治哲学的传世之作都是在学园里精心打造而成的,它们构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最基本的文本。学园也培养出许多政治人才,提供政治咨询,积极介入当时的政治活动;同时,学园也成为了当时希腊世界的学术研究中心,对古希腊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柏拉图一生中有三次西西里之行,是柏拉图亲身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三次重大的政治实践活动,其结果以失败告终。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柏拉图所培养的“哲学王”与自己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尖锐冲突。这似乎表明,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不合乎当时的政治现实,起码表明“哲学王”的培养并不像柏拉图原初所设想的那样按部就班,顺理成章,一蹴即就。这也说明柏拉图哲学王的思想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存在着重大问题。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应邀到狄俄尼索一世宫廷,因与狄奥尼修一世不和,指出了僭主政体的弊端而被卖为奴隶,幸得狄奥尼修一世内弟狄翁救助才得以返回雅典。狄奥尼修一世于公元前367年去世,狄翁邀请柏拉图再次来到叙拉古,以期将小狄奥尼修培养成“哲学王”。柏拉图似乎对第一次的失败不甘心,柏拉图要求小狄奥尼修给他以居民和土地,以实现他的理想国。小狄奥尼修答应了他却没有遵守诺言。不料之后小狄奥尼修与狄翁矛盾激化,经过别人的艰难斡旋,柏拉图才重回雅典。公元前361年,柏拉图践约第三次去西西里,准备化解小狄奥尼修与狄翁的矛盾,但经历许多波折无功而返,不久后狄翁也被人谋害。

除了三次赴西西里岛外,柏拉图多数时间是在学园里从事研究、著述、教学和领导工作,直到公元前347年夏天去世,享年80岁。柏拉图晚年在雅典乃至整个希腊世界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在给他去世的悼词中,亚里士多德高度颂扬了他的品德与思想: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成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