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外报道的信息加工与编辑制作

对外报道的信息加工与编辑制作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信息加工与编辑制作对外报道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报道在信息来源、信息取舍、稿件选择与加工以及编辑制作等方面与对内报道有显著的差别,因为对外报道所面对的受众是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而这些受众所生活的文化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都属于西方或者接近西方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我们进行对外报道内容编辑制作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的。

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信息加工与编辑制作

对外报道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报道在信息来源、信息取舍、稿件选择与加工以及编辑制作等方面与对内报道有显著的差别,因为对外报道所面对的受众是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而这些受众所生活的文化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都属于西方或者接近西方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我们进行对外报道内容编辑制作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的。

一、对外报道的信息来源与取舍

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业内人士,其次是熟悉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再次是政府官员、管理机构,另外还有与此相关的其他人或机构。这是按照一般新闻报道特别是国内新闻报道的编辑制作规律组织稿件、采集信息、加工制作内容时的一般原则。而对外报道所面对的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思考其信息来源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国外受众所信赖的消息源和所遵从的新闻价值观是什么,不能以国内报道所惯用的组稿原则行事。首先从信息来源上看,国外受众可能更多地信赖那些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政治色彩以及经济利益关联的受访者,更多地青睐来自民间的声音。有学者在进行《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有关人民币汇率报道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国日报》的消息来源中,境内消息来源占样本数近六成,其中,境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消息来源是主力。《南华早报》的情况正好相反,境外消息来源占六成,尤其倚重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摩根斯坦利、高盛、瑞士信贷、汇丰银行等等。从对外传播的效果来看,《南华早报》引用的消息来源更容易得到国外受众的认可。由于教育背景、知识领域等因素,西方受众更熟悉摩根斯坦利、高盛这样的权威国际金融机构,更愿意相信他们的统计数字和分析结果。而《中国日报》过多地倚重于官方消息来源,容易被西方受众误读为一味地为政府唱赞歌,将中国的对外传播媒体完全等同于中国政府的“扩音器”,而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独立媒体。《南华早报》的优势体现在报道主题的平衡性、消息来源国际化以及符合西方受众阅读习惯的写作方式(12)。这一案例中两份报纸各自的信息来源值得我们对外报道媒体深思,特别是《南华早报》的信息来源可以作为国内英文媒体对外报道的借鉴。因为任何报道,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最终的目的是要使受众愿意接受、乐意接受,也就是主动接受,而国内媒体对外报道的信息大多时候是让受众被动接受信息,显然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对外报道的信息取舍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媒体的对外报道要吸引国外受众,依靠的不是行政指令和权威部门的强制信息,而是真正能够打动受众的真实而平凡的信息。这就需要报道者能够从繁杂的信息中选择出能打动受众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样才能引起传受双方的共鸣。而最能打动人的信息一般都是关注人的命运、张扬人性、体现人道主义价值观的信息。比如在介绍中国某一重大建设项目的时候,以往的常见做法就是大力宣传项目本身如何了不起(如填补空白、亚洲第一、技术上大有突破,等等)。这样做无疑会让人感到宣传味太浓,有炫耀之嫌。而现在较高明的做法是:突出介绍这个项目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改进就业状况、对缓解环境恶化有帮助、有益处。这些才是受众容易理解的价值观——改善民生、创造就业、保护环境等。换言之,就是要突出民生,淡化成就;突出人,淡化物(13)。有一家外国媒体在报道青藏铁路时,将切入点定在施工中的人员伤亡上。报道称施工者的零死亡是一个奇迹,不能不说这个角度选得别致、精彩,其编者之独到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报道,受众定会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个例子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从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出发,我们的对外传播当然要以人为中心、为主角、为重点。只要使我们的对外传播产品中所含有的中国价值观最大限度地与国际受众的价值观接近,甚至相吻合,我们在国际上就会赢得更广泛的理解和信任。2004年,针对国外反华势力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政府指手画脚的做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了《西藏百姓生活》系列节目,将话筒对准了西藏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他们中有农牧民、寺院僧人、归国侨胞、学者、SOS村的年轻志愿者等。这组节目通过报道平凡人的平凡事,向国外受众展现了西藏各阶层自由、安定、多样、祥和的生活(14)。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报道视角使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西藏报道更加亲切、动人,必定吸引更多的国外受众,也能改变一些西方人对于西藏问题的看法。

同样的报道视角也体现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报道中,下面这篇《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选取几个普通人物为关注对象,以网络时代获取奥运信息的新方式来反映普通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奥运心态,以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打动受众,显得比较亲切、平实、可信。

互联网 打造奥运盛宴

吕坤 肖丹 李白薇

一边看视频,一边听解说评论,加入文字聊天框互动,还不忘到论坛去灌水……“在全方位信息包围下看奥运才够爽!”在北京一家媒体实习的研究生小李这样总结说。这是许多网民网上看奥运的真实写照。

网上看奥运热情高

据了解,本次奥运会组委会第一次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进行授权,奥运报道也是第一次全方位覆盖网络受众。获得授权的相关媒体联合互联网门户、视频直播等各方倾力报道,共同打造了奥运会的视听“盛宴”。

“奥运赛场瞬息万变,不能只盯着一块场地。”体操男子团体决赛的时候,小李在网上关注着。新浪网高清视频挺流畅,央视网站上的文字解说也很精彩,天涯网上奥运的讨论区热火朝天,邹凯最后的动作还没有完成,QQ已经弹出中国队夺冠的信息,随后刷新各大门户网站,夺冠的新闻都已经挂上了头条。学校网站的BBS为奥运新开的版面上帖子一楼高过一楼,奥运博客也马上更新……比赛结束了,互动的聊天还在继续,网友的热情才刚点燃。

女子体操团体决赛时,乘坐118路公交车的小林,正通过无线网络用笔记本电脑观看直播,一边看还一边忙着发邮件。“对于上班族来说,能够在工作间隙看看奥运会就非常棒了,互联网最能满足我们这个需要,即使上班不能看视频,弹出的信息框也很及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万瑞数据发布的《中国网民奥运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有79.8%的网民将互联网作为获取奥运信息的第一渠道。虽然许多网友也表示网上看奥运有时候会延时,受网速的影响也有些卡,清晰度也打了折扣,但是互联网传播的强劲势头仍是无法阻挡,相应的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目前中国网民达2.53亿,跃居世界第一,网络逐渐成为表达意见的窗口,“网上说奥运”、“网友看奥运”等也成为本次奥运会新的舆论焦点。

网上看奥运无国界

“国外电视台直播或转播的节目数量有限,而且不一定是我们感兴趣的。网络上可以选择观看的节目较多。”任远从2007年9月起在加拿大攻读生物硕士学位,她和许多留学生一样通过网络看奥运。“我感觉周围的人对这次奥运的关注提高了许多,作为中国留学生颇感自豪的,我们平时没事就上校内网,和国内的同学猛侃!”

任远还介绍说,海外的留学生一般是通过QQQTV或者51LIVE看奥运,利用网络电话或者在“校内网”上和朋友交流。一些外国朋友也热衷于在NBC的视频直播网页或者通过微软的视频技术观看奥运比赛。

南开大学世界历史系的杨教授刚从旧金山回到国内,“这几天在国外出差,但通过互联网一样看比赛,就是回国后我一般也会在网上关注奥运。”

网上播奥运辛苦多

林琳奥运期间在某授权直播网站实习,“做奥运直播很累。”这是她收工后最大的感受。因为长时间在电脑面前,她最近还特地买了隔离霜和靠垫,“爱护自己才能更好地报道奥运嘛,”她笑道。“虽然有靠垫,但是一天坐下来,还是感觉腰酸背痛。”

林琳的工作小组共10个人,分3个班次对奥运的赛事进行转播,“我们先看电视,看到好的画面马上导入,然后剪辑上传。”这个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早上就开始忙,中午有转播的时候都没法吃饭,只能把饭盒打开,太饿了就赶紧吃一口,然后放下继续做。”

在另一网站做奥运监控的周馨开幕式时刚好值夜班,“那天凌晨我两点回家,而有的同事还要熬通宵。”做文字编辑的小李负责奥运即时新闻的更新,一天几乎都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奥运信息,“我尽力做得最好最精彩,现在我已经是拟标题的高手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18日第1版)

还有一篇新华社的报道,选取奥运期间来北京的外国人在中国照常做礼拜,进行宗教活动的情境,以普通外国人在北京的生活感受来介绍北京、说明中国,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奥运期间的礼拜日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见闻

新华社记者桂涛王洋8月17日,星期天,也是天主教的礼拜日。西班牙老人森兹·德布罗托站在北京宣武门天主堂里的巨幅圣母像前,为他两周前新出生的小外孙祈祷。

因为随国际网球联合会来北京参加奥运会,森兹·德布罗托无法在家乡参加外孙拉斐尔的洗礼,但教堂里悠扬的钟声、描绘圣经故事的七彩窗花、高大的穹顶和通明的吊灯,仿佛让他回到了家乡小镇上的弥撒中。

“这里的弥撒程序、音乐旋律、使用器具和西班牙教堂里的弥撒没什么不同。”他说,“希望拉斐尔能感受到我在北京对他的祝福。”

同样因奥运会来到北京的意大利人卡洛·卡西纳正和妻子在教堂旁的圣像喷泉边为儿子祈祷,希望他能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他们的儿子伊戈尔·卡西纳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体操明星,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曾获得单杠冠军。

“我们很满意这里的宗教服务,希望我们的孩子在19日的比赛中能成功卫冕。”他说。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605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这里每个周末都会举行三台中文弥撒、一台拉丁文弥撒和两台英文弥撒,有几千名教徒参加。

宣武门天主堂是奥运期间北京为天主教徒提供服务的20座教堂中的一座。目前,北京城区内5座天主堂在不同时间段为奥运游客提供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多个语种的弥撒。

天主教北京教区秘书长甑雪斌神父介绍说,从7月20日开始,北京教区的教堂就开始进入了“奥运时间”。教区包括6位神父在内的17名神职人员已经进驻奥运村,为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宗教服务。

“目前北京教区每个天主教堂都有义工值班,除了为来北京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游客提供多语种服务并介绍中国教会的情况外,还为多个外国团体提供场地,供他们自己的神父开展天主教活动。”他说。

“目前来看,奥运期间来到北京的天主教信徒享受宗教权利、开展宗教生活的愿望都能得到实现和满足。”甑雪斌神父说。

宣武门天主堂古老的欧式立面上挂着两条横幅,分别写着“庆贺圣母奉召升天,转祈天主佑我中华”和“百年奥运,梦圆华夏,一心祈福,平安永驻”。

奥运期间,这里的圣道仪式中特意加入了为奥运会及运动员、志愿者祈福的祷词。

“举办体育盛事是为了建立美好的世界,而天主教教义崇尚仁爱、正义、和平,希望建立人间天国,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甑雪斌神父说。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与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新闻媒介在对外报道中更多地关注到西方受众的兴趣与需求,注意吸取西方新闻媒介在对外报道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特色进行信息选择与取舍。2007年7月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是各大对外报道媒体向世界展示中国、报道香港成就的绝好机会。我国各主要对外媒体都策划和组织了专题特稿,有研究者发现对外报道媒体的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如:针对目标受众,细分受众需求,根据各自的定位选择取舍必要的信息。中新社定位于全球华人受众,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针对对中国感兴趣的一般受众,期望能得到有关中国的综合资讯。其中,新华社、中新社和《中国日报》针对其综合受众提供了庆典过程、香港资料、香港背景、今日香港介绍、内地与香港、港人看港、海外关注、图片视频等全方位详尽的香港资讯(15)。上述一系列现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对外报道的信息选择与取舍应当以国外受众的特征与要求为准,充分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特殊喜好。另外,还要多选择反映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状况的相关信息,以此消除对外报道的政府立场和官方色彩,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受众。

二、对外报道的内容选择

对外报道的内容大致包含以下四大类型:说明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实施情况;报道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介绍有关中国的基本知识;国际问题,友好往来,双边关系,或者说明某些外国人特别希望了解的问题。沈苏儒先生指出对外报道内容选择应当注意的四个问题在于:一是要十分重视写人、写生活,受众特别喜欢接触和了解的是普通的中国人和他们的生活。二是要掌握平衡的原则,平衡、全面的报道使受众感到可信,从而会产生良好、积极的效果。三是要尽可能具体而不要太抽象,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总是大于对抽象的东西。四是避免“信息过分饱和”,信息过分饱和表现在:长、求全、滥用数字(16)。还有学者指出对外报道存在四个不同的层面及其具体的操作规范:中国基本情况的对外宣传,要精选我们最想告诉外国人和外国人最关心的内容,一个真实的中国;时政新闻的对外报道,要提高时效;热点问题的对外介绍和解释,要加强针对性和说理性;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持的立场(17)。因此,对外报道在内容选择上应该重点考虑怎样更好地用事实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如:报道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一方面讲北京市政府和人民为此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还应当讲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批评,特别是外国人对此的批评意见,这样才是令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对外报道的整体思路不同于对内报道:要考虑世界用户和读者价值观的多元化,适应世界各种用户和读者的需要和接受的方式。不能套用国内用户的需求和接受方式来发布对外新闻(18)。比如外商到某地投资兴业,不仅会考察那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更关心当地社会环境、人才情况、管理政策、办事效率等等综合因素,这就是我们在对外报道中应当特别向海外读者提供的信息。下面这篇《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集纳了国外几家著名媒体关于奥运会的报道,选择的评价内容都是国外主流媒体的声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权威性。

外媒评奥运

“加油,中国加油!”在北京的体育场馆里,到处都能听到这种愉悦的口号。这是一种集体性的鼓励,为运动员每一个完成的动作,每一支射出的箭,每一次举起的重量而鼓励。每当有中国运动员出场,无论他是否有实力夺牌,“加油,中国加油”的喊声都会为他响起。这就是奥运赛场的氛围,热烈而朴实。

——法国《费加罗报》

随着场上的“加油”呼声连绵不绝,中国的体育迷令很多奥运场馆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那些担心观众激昂的情绪会使国家形象受损的人可以松一口气了,中国观众的喝彩鼓舞了各国选手们的斗志。

——法新社

中国人对奥运会比赛充满激情,中国的体育迷为奥运会而激动,他们愿意为一切而欢呼,甚至包括自己看不懂的比赛。

——美国《华盛顿邮报》

北京奥运会的看点有很多,除了比赛之外,就是重新使世界发现了中国的文化力量。可以看到,中国正以举办被称为“百年梦想”的奥运会为契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大国。

——日本《朝日新闻》

中国正通过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向世界表明,奥运会不仅可以通过西方的自由方式发展,也可以通过东方的集体主义方式实现发展。

——美国《纽约时报》

奥运之美,在于人类融汇力量、美感、意志、自信的规模盛大的集合,这是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酿制的盛宴。而允许失败,同样被纳入奥运精神之中。这才是真实的奥运,完整的奥运。

——新加坡《联合早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18日第2版,张红、康琰辑)

在对外报道的内容选择方面还应当注意突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特别是与西方文明的融合,在报道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形象相结合融入传播内容。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以和为贵、仁者爱人、见利思义等等,都有很多现实意义的内涵可以去挖掘,它们会帮助我们在国际上树立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二是在传播内容上突出人类共性。人类的许多品质是共有的,像善良、勇敢、个人奋斗、追求成功等等,我们的对外传播中,也应该多从一些普通百姓身上表现美好的东西,从百姓身上反映我们时代的变化和我们国家的发展(19)。下面这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综合选择了国外几大主流媒体的报道,将中华文化与外国人的兴趣结合起来,注重反映那些人类共有的品质与特性,留给受众的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华文化盛典。

精彩纷呈 好评如潮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第29届奥运会8日在北京开幕,海外媒体当天纷纷进行显著报道,盛赞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演并祝福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英国路透社报道说,复兴的中国在伴随着烟花表演的壮丽仪式中拉开北京奥运会的序幕。开幕式上,鼓声震天,灯光摇曳,上万名表演者涌入“鸟巢”进行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豪华演出,展示了希望全球和谐的愿景,这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相一致。

英国《卫报》网站上即时刊登了“鸟巢”上方焰火通明的照片,并对开幕式进行了报道。该报记者还在体育博客中说:“这(开幕式)比《狮子王》还要精彩!”

英国《独立报》网站在《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报道中说:“2008名鼓手擂出的鼓声如同滚雷,是开幕式的完美倒计时方式,它展现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美国《纽约时报》在其网络版报道说,“一个狂欢的中国,一个决心成为现代强国的古老民族,终于在星期五的晚上迎来了奥林匹克时刻……”

美国《世界日报》刊发了题为《盛世之盛事:美哉,伟哉,北京奥运!》的社论,指出北京奥运会在倒计时中终于顺利开幕,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是人类文明在东方的再现,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的再次崛起。

日本共同社发表文章称,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参与国家和地区以及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报纸的晚版,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消息。《每日新闻》刊登一篇题为《共同的梦想》的文章说,当晚的“鸟巢”成了红色的海洋和欢乐的海洋,看到的除了笑脸,还是笑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网刊登头条新闻《耀眼炫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开幕式的精彩安排赞赏有加。报道说,炫目耀眼的烟火、上万名演员豪华精致的表演,五千年历史被浓缩在50分钟的演出中,无论是舞台还是演出都“令人印象深刻”。

韩国联合通讯社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如同一场视觉上的“满汉全席”。文章说,虽然不能用口舌来品尝,但开幕式让人们感受到了视觉上的艺术享受,中国的灿烂历史和悠久文明在开幕式上打动了所有的人。

韩国《韩民族报》报道说,北京天安门广场装扮一新,来自中国各地的人们会聚到天安门广场,沉浸在奥运的欢乐气氛之中,写有“爱中国”的T恤衫和中国国旗特别畅销。中国的新一代看到了中国更加绚丽的未来,奥运会使得他们更加自信。

韩国《中央日报》头版以《中国百年梦圆》为题,介绍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大规模和中国人对奥运的百年梦想。《朝鲜日报》头版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题,介绍了奥运会的盛大规模。文章说,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大国的中国,将通过这次奥运会展现文化和体育实力。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在该报网站上说:“今天晚上8 点,北京赢得了完美的十分。”报道说,世界从未观看到如此盛大的开幕式,鼓手的表演令人震惊,气氛像触电一样,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9日第7版)

三、对外报道的编辑制作

对外报道内容要通过合理的编辑制作传播给特定的受众,因此,对外报道的编辑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外报道的编辑过程中,除了对内报道编辑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与技巧之外,还要运用一些独特的表现手法:

1.强调对外角度,交待事件背景

如前所述,背景材料是新闻报道过程中对于主要新闻事实的必要补充,适当穿插背景介绍能够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实意义。而对外报道由于面对的是海外受众,大部分人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太了解,因此就更加需要在报道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资料,进行补充说明,以突出其意义。比如要介绍每年中国的铁路交通部门如何采取措施缓解春运压力的情况,向外国受众说清楚中国的春运这样一件事,就必须在告诉外国受众中国交通部门所采取的措施之外,还要向他们补充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中国人又有在春节期间合家团聚、欢度节日的传统习俗。每逢春节,中国的铁路、公路和民航等交通都会出现拥堵和紧张的局面。有了这样的介绍和解释,外国受众就能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些都属于报道中对于相关新闻背景的必要交待问题。下面的两个案例分别告诉我们有无背景资料的介绍在对外报道中的不同效果。

《中国日报》2008年教师节一篇关于“教师节老师被礼物所困”的报道中,文末加入了一段关于中国教师节来源的背景介绍,让外国受众详细了解到这个中国教师特别的节日。

Teachers in bind over presents

By Zhan Lisheng(China Daily 09/10/2008 page4).

GUANGZHOU: Lai Chunyi,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in Guangzhou's Tianhe district, has been put in a rather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ver gifts from her students and parents.

“Teachers'Day, which falls today, is very close to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on Sunday, many of m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ave sent me gifts,”she told China Daily yesterday.

“It has put me in a very embarrassing situation”

……

She said some of the gifts were too expensive to accept and what she most appreciates is a greeting card or something made the by students themselves.

“That's why I've bought these toys and stationery articles to exchange with my students as a solution,”Lai said.

……

China's Teachers'Day started in 1985 to encourage people to show respect to teachers and care about education.始于1985年的中国教师节,旨在激发人们尊师重教的热情。

而在《中国日报》另外一篇同样是教师节的新闻中,关于广东农村代课老师待遇问题的报道,文中引用了代课老师、省委书记、教育部门官员等几个采访对象的话,交代了省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将会采取的一些措施,却没有关于代课老师(substitute teachers)的背景介绍,外国受众根本不了解“代课老师”这个在中国农村教育事业中比较特殊的群体的情况。如果编辑在处理这篇对外报道稿件时,能够将代课老师的历史渊源和现状作为背景资料进行适当的介绍,对“Substitute teachers”的特殊涵义进行解释说明,外国受众将会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这篇报道的价值所在。

Time up for substitute teachers

By Liang Qiwen(China Daily 09/05/2008 page5)

GUANGZHOU:Substitute teachers will have a mixed future in Guangdong, the provincial Party secretary said here on Wednesday.

In a meeting with local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Wang Yang said the time was ripe to rid the province of such transitional posts for the benefit of both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He gave education authorities in all cities three alternatives: one, promote existing substitutes to full teaching posts and provide them with proper training and decent salaries; two, offer substitutes non-teaching positions; and three, fire them.

……

“I have heard far too many complaints from teachers about how miserable their lives are,”Wang was quoted by the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as saying

……

Xiao Chu works as a substitute teacher in the city of Zhaoqing, where the minimum monthly salary is supposed to be 580 yuan($ 85)

Substitute teachers do the same job as authorized teachers, but are paid only a third of the wages, she said.

……

However, getting rid of substitute teacher posts will not solve all of the province's education problems, Luo Weiqi, head of the Guangdong education bureau, said this week。

The problem is that even authorized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earn less than civil servants, he said.

According to a report published in Monday's Yangcheng Evening News,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s said it will “strive”to increase teachers'salaries to a level equivalent to those of civil servants.

The government also plans to include rural teachers with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Luo said without giving details.

Also, a more transparent system is needed to supervise the transfer of money from provincial governments to lower-level authorities that is intended to go to teachers.

2.针对特定的读者群,精心编辑制作内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提出海外版的办报特色应坚守:“定制、精制、雅制”。“定制”就是定制给海外读者看的、海外同胞阅读的。“精制”就是相对于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纸媒体的刊载量非常小,必须精制,否则无以立足。“雅制”就是既要讲政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讲传播艺术。因此,要不低俗、积极向上。在此基础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栏目设置上进行了创新,如2007年开设了一个“微观中国”的小栏目,派出年轻记者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去进行体验式的采访,写出了诸如:“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我在新疆收棉花”、“我在上海当空姐”等新闻报道,深受海外读者喜爱,纷纷表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可爱的中国。”(20)从2003年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相继走上改版之路,特别是2006年、2007年以来改版力度更大,较之早些年栏目设置,在不失庄重的情况下,更多了一份活泼,多了一份市场感。在文章内容方面注意多用事实背景作说明,做到内外有别。以2007年9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排版由原来的两栏改成了三栏,这不仅是与海外报纸风格靠近,同时也可增加头版的信息量。当日头版中间大标题《退耕还林绿染中国》、《前门大街诚邀“中华老字号”》,右栏是《温家宝电贺祖布科夫就任俄总理》、《贾庆林继续在日本访问》、《曾庆红会见林强事迹报告团》、《李长春在国家大剧院调研》、《罗干出席依法治国方略座谈会》、《世界华商大会今日在神户开幕》。可以看出,对会议消息、领导活动在头版作了简化处理。华人、华侨、海外学子、海外人士台湾问题等各种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都给予了突出提示。为落实“三贴近”,使海外版办出自己的特色,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王晨亲任海外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提出海外版要“用心研究海外,精心介绍国内”,走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提出,海外版要与《人民日报》“大同大异,神同形异,各展风采,相互辉映”。海外版的改革得以强力推进,砍掉了一些周刊,取消形象广告,选调版面主编,净化版面、净化稿件,海外版编委会要求“把有限的版面,用于真正的新闻”,“上对中央负责,下为读者着想”。为读者了解真实中国的某一侧面,海外版还开办了“微观中国”栏目,这也是海外版改进报纸的一项重要举措。(21)另外,针对国内外受众希望了解发生在中国的重大事件,以及世界体育盛事的需求,《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收集国外媒体信息,编发了相关报道,反映奥运会比赛期间和闭幕后各国舆论的评价,用外国人的话来评价中国的事,特别是用国外主流媒体评价中国,更加有说服力。

主流外国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

美国《体育画报》——这是一届非常令人满意的运动会

美国著名媒体CNN旗下的《体育画报》赞扬北京奥运会创造了多项纪录,其中包括一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比悉尼奥运会要多出7个国家,同时有12个国家赢得了他们在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或者奖牌。

而中国代表团所获得的51枚金牌,以及在25个不同项目中取得的突破,也被《体育画报》认为是值得美国去学习的。“虽然不能遮蔽美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努力的功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夏季奥运会上的主角。”《体育画报》这样评价。

路透社——北京奥运会具有划时代意义

路透社在评价本届奥运会时这样表示:中国在这届奥运会中向世界展示了现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卓越的体育竞技能力。

路透社指出,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人表现出更多的自信,中国运动健儿一共获得51块金牌。这是1988年之后第一次有国家能获得50枚以上金牌。中国从火炬传递开始就展示了让人惊叹的凝聚力。在过去两周内,北京已经用让人吃惊的场馆、迷人的微笑、畅通无阻的交通以及毫无瑕疵的组织能力感动了全世界。

同时,路透社也谈到了伦敦奥组委所面临的压力,甚至指出他们觉得没有办法赶超北京的成功,无法将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奥运会推向新的高度。

BBC——中国完成前所未有的壮举

BBC着重谈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他们认为开幕式和闭幕式都让人永世难以忘怀,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在描述闭幕式时,BBC这样评价:北京奥组委用让人叹为观止的烟火拉开了闭幕式大幕,之后精妙的表演又让人回想到两周前的开幕式。但是,闭幕式更加值得庆祝,因为盛装的运动员、舞者和音乐家真正地走进了欢乐的氛围中。

《纽约时报》——中国为举办这届奥运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倾注心血用于首都基础设施和场馆的建设,筹办只有中国人才能够创造出的伟大开幕式和闭幕式,数以千计的表演者为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呈现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这是《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的总体评价。

该报还提到,第29届奥运会原本就被看做是一场中国进行对外展示的盛会,一场展示其经济发展成就和政治影响力的表演。从很多角度看是这样。但是这届奥运会也成了中国展示其巨大体育实力的梦幻表演,中国总共获得了51枚金牌,名列金牌榜榜首。

《联合早报》——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

经过7年精心筹备,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北京奥运会顺利落幕。中国运动员以超出外界普遍预料的气势、以51枚金牌的成绩荣登金牌榜榜首,北京也证明其实现“平安奥运”目标的能力。世界媒体力图通过奥运会了解中国的全貌与各个方面,对本届奥运会的关注程度空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27日,林丰)

3.学习西方新闻报道的长处,遵循对外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

西方新闻媒体惯用的手法在于客观、平衡、快速地报道新闻,这也是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这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我们的对外报道在进行信息加工与内容编辑制作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尽量避免以宣传味、主观性主导我们的对外报道。除此之外,趣味性、人情味、故事化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也是西方新闻报道常用的手法。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学江在谈到当年新华社报道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时的特色时说:“多引用外国人的话,既有发展中国家与会者的话,也用一些发达国家代表的话,多用联合国官员的话,而较少引用中国人的话,所有报道都是摆事实,讲道理,少有宣传味。”会议期间,新华社突出报道了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声音(领导人的讲话、活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联合国的声音;全世界妇女共同关切的12个重要领域;大会的积极评价;东道国对大会的贡献;友谊等(22)。有学者指出: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调查节目采用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报道手法恰恰符合西方观众和读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期待。客观地说,这种报道技巧原本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强化人情味,注重细节,关心人物的命运。举例来说,当我们报道洪水带来的灾害,一般都重点突出政府组织的防灾抗灾措施,行文中充满了数字、会议发言、领导指示等较为宏观的、“面”上的信息,用的是概括性语言,而更具体的信息则有待于读者观众从“字里行间”和“画面之外”去推测。如果是西方记者来做此类报道,他们往往会捕捉“汪洋中的一条船”之类的细节,从人物的命运开始写起,从细节人手,引导读者和观众关注洪灾中某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命运,进而对更多的灾民的命运产生兴趣和关怀。(23)一位多年在北京工作、居住的外国专家说,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发现乘客遗失了8万元钱,找了半个北京城才找到失主的故事,觉得这个故事能够让他接触到真实的北京人的脉动。他说,每一个故事都要有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受众。上述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对外报道要遵循的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不能用习惯性的宣传、说教以及简单的引导舆论的手法进行内容的编辑制作,而应适应西方受众的口味和兴趣。

【注释】

(1)丁峰:《2006年世界主流传媒报道中国数量成倍增长》,《北京青年报》2006年12月20日。

(2)以上案例材料参见潘文功:《电视对外宣传应内外有别》,《东南传播》2007年第4期。

(3)段鹏、周畅:《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政府对外传播的不足——〈中国日报〉对外报道阶段性抽样》,《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4)黎海波:《对外传播中的共同价值观问题初探》,《对外传播》2008年第2期。

(5)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56页。

(6)以上案例材料参见:《特色突出 效果显著——记中国网“非典”时期的对外报道工作》,《对外大传播》2003年第7期。

(7)《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1页。

(8)《人民日报》2004年4月22日头版。

(9)邢志刚、王素芹:《对外宣传应该重视议程设置》,《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8期。

(10)邓冲:《对外传播的“入脑”问题》,《视听纵横》2007年第2期。

(11)以下案例节选自岳飙:《发挥对外报道优势——〈中国新闻〉“申博”报道圆满成功》,《电视研究》2003年第2期。

(12)单凌:《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人民币汇率报道比较研究》,《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13)黎海波:《对外传播中的共同价值观问题初探》,《对外传播》2008年第2期。

(14)王增丽:《对外报道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

(15)唐佳梅:《从香港回归十年报道看对外报道策略》,《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9期。

(16)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8页。

(17)钱慰曾:《搞好对外报道之我见》,载于刘洪潮主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18)颜为民:《怎样当驻外记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210页。

(19)段鹏、周畅:《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政府对外传播的不足——〈中国日报〉对外报道阶段性抽样》,《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20)曹晓娟:《提升传播艺术,让中国故事引起国际共鸣》,《对外传播》2008年第4期。

(21)案例材料参见于淼:《贴近,再贴近些——〈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谨谈对外报道中的“三贴近”》,《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0期。

(22)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170页。

(23)转引自陈燕如:《跨文化传播原理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运用》,《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