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与对内报道技巧有共性的一面。本节只是特别强调对外报道中的一些主要“注意事项”。在对外报道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多达7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接受让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事继续工作。这一背景主要交代中国等亚洲国家民众对艾滋病的不了解,对艾滋病患者存在偏见,不敢接触艾滋病患者。

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与对内报道技巧有共性的一面。本节只是特别强调对外报道中的一些主要“注意事项”。

一、运用好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报道中同主要新闻事实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情况、社会环境、政治局势、自然情况、人物简历、知识资料和基本数字等。简而言之,是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

1.新闻背景在对外报道中的特殊意义

在新闻作品中,新闻背景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对于读者的意义。新闻报道的内容总是生活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气象等等,有不少往往是读者不太熟悉的内容。新闻报道如果仅仅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读者接受时就可能出现某些障碍。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不说新闻的读者和作者多半相隔几千里、几万里甚至几十万里,哪怕只隔几十、几百里,他就和你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他读你写的新闻时,既不会随时翻字典、看地图、查各种参考书,也不会把你过去的作品和其他有关的新闻都找在一起来对读。你可能给他的各种麻烦,全靠你写作时像情人一般的细心体贴,防患未然,礼多人不怪,你把你的读者每一次都当作对你的知识一无所知,准没有错。因此,你得在你的新闻里,每一次供给他详细的注释,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背景,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这样,你的新闻就‘立体化’了,就叫做让人明了了。”(20)在对外报道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国外的受众对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缺少一个共同的语境背景。比方说,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对于多数外国人来说,人民代表大会究竟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两会”是否相当于西方的众议院与参议院,弄不清楚。

新闻背景的适当使用,有助于国外记者对事实的全面了解。2004年3月,我7名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日本随后扣留了他们,我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讲话,重申我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并要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新华社就此事作了报道。“但新华社的稿件只报道了事件的动态内容,而没有交代与此相关的重要背景。实际情况是,对于钓鱼岛争端,我方的立场一贯是搁置争议,留待以后解决。而在我保钓人士这次登上钓鱼岛之前,日本一个名为‘日本青年社’的右翼团体已多次登上过该岛并发表激烈言辞。这些内容在新华社的稿件中都没有。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对相关情况不了解的第三国受众,甚至日本受众,他听了我国的媒体依据新华社的稿件所做的报道,可能就会认为是我方人员首先登上了两国有争议的岛屿,然后中国外交部还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这样无疑会给受众留下我方无理的印象。明显于我不利。而如果添加了背景,情况自然就会改变。”(21)

新闻背景对于读者的意义不止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它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事实意义的理解、认识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如2003年的中国新闻奖作品《中国总理与艾滋病人握手》,在写出温家宝总理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这一主要事实后,紧接一段背景材料:

一些学者指出,在中国及其他很多的亚洲国家,由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对艾滋病人产生歧视,这造成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生活艰难,也使很多人不愿深入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约20%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艾滋病,只有66%的被调查者知道艾滋病不会通过共餐传播。多达7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接受让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事继续工作。

这一背景主要交代中国等亚洲国家民众对艾滋病的不了解,对艾滋病患者存在偏见,不敢接触艾滋病患者。这样中国总理与艾滋病患者握手的意义,就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了。

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另一意义在于帮助作者表达他的立场、观点、思想倾向,是作者巧借事实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记者一般不在新闻中直接发表议论,但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采写的新闻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在西方,新闻背景被用来表达记者的观点,几乎成了记者共同遵守的准则。他们或貌似客观,实则是有选择性地引用他人的言论,完全是“六经注我”式地让自己的观点表述得更为合乎“客观性”。或是提出一些与新闻事实相对立的另一些背景材料,让读者从对比中去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1996年夏季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论员鲍勃·科斯塔斯在报道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时,利用背景材料攻击中国。他先是介绍“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内他们(中国队)出类拔萃,他们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54枚奖牌,名列第四”,接着,他就运用背景材料说:“但是有一些怀疑,特别对于他们的田径运动员和他们的游泳女选手,他们可能使用提高成绩的药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个也没有抓到。但是,在那以后,已经抓到几个。”这就是用了背景材料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当然这一观点包含了他们的敌意。又如为了驳斥西方散布的“中国威胁论”言论,在对外报道我国的国防开支时,有报道特意加了对比性背景材料:

中国的军事开支只占国内产值的0.8%-1.5%,目前美国的防御开支占国内总产值的3%-4%之间。

报道如果只讲其绝对数,也许数额较大,但与美国的开支一对比,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对外报道中如何使用好背景材料

我国资深对外报道专家段连城先生说:“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22)他说的意思对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如何使用好背景材料很有指导意义。

第一,多照顾外国读者对中国的了解水平,多提供让他们能读懂报道内容的背景材料。我国资深的对外报道专家沈苏儒先生说:“在这个估计外国受众了解水平的问题上,低调处理比较适宜。就是说,我们宁愿认为他们可能不了解,而不要认为他们不可能不了解。”(23)如下面这条导语中所加的背景材料,就是帮助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的理解。

一位29岁的美国留学生今晚在这里主演了中国京剧优秀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京剧是一种只有中国演员才演得了的戏。主角魏莉莎出生在美国的堪萨斯州,现在南京大学学习。

这里的新闻事实是美国留学生演中国传统剧目,其他都是背景材料。为的是让读者理解到这位年青的美国留学生演中国京剧的不容易,因而更易理解其新闻价值。

外国读者阅读中国发生的新闻时,总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们记住的就是中国的事情,而不是发生在某个局部某个具体地方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对外报道不能孤立地报道单个地方的零碎情况,而要注意同整个中国的成就、动向和趋势联系起来。新华社对外部老记者翟树耀结合自己的经验说:

我曾采写过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近年经济发展的对外报道,由于用背景材料把它所起的对开发开放长江中下游地区所起的“龙头”作用联系起来,说明“我国正在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中西部的新的经济增长带”,这条新闻就受到国外的重视和广泛采用,还被评为当地的外宣新闻一等奖。特别我们在对外报道发生在一个小地方、一个企业和农村发生的事件,就更需要运用背景材料说明它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们与全国或较大区域的联系,它们在全部事物中所占的位置等,从而使外国读者发生兴趣。(24)

第二,多使用外国读者熟悉的材料,作为从已知通向新知的桥梁。使用外国读者熟悉的材料,从接受心理来看,首先是有了接近性;从认知心理来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特别重视传播中的“共同经验范围”。他说:传播中,“所有参与者都带了一个装得满满的生活空间——固定的和储存起来的经验——进入了这种传播关系,他们根据这些经验来解释他们得到的信号和决定怎样来回答这些信号。”(25)英国《金融时报》曾刊登一篇报道云南边境贸易的稿件,在介绍大理时,加了这一句背景:“大理是坐落在二次世界中为中国军队运送给养的滇缅公路上的重镇。”这一背景就是由外国读者知道二战,也知道中缅印战场,知道滇缅公路的故事入手的。“这个背景一加,就使大理同读者和知识经验接近了一步,使他们产生了亲近感。从而也就有可能对这篇稿件感兴趣。”(26)所以,通常在我们的对外报道中,提到孔子,要说明他生于公元前551年,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分别早81年和124年。提到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就要提及他与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大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提到郑和1405 至1435年之间七次下西洋,就要与西方家喻户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联系起来,并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半个世纪,等等。这些都是“共同经验范围”的材料,不仅拉近了新闻事实与外国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让他们读得懂事实,记得住报道内容。

第三,不可低估外国读者的智力,不必为常识性的内容作注释说明。据沈苏儒先生介绍,过去,我们在对外稿件中常有“在沙漠地带,水是十分宝贵的”这一类话,外国改稿专家看到这些话时总会生气地说:“你们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力(insult reader intelligence)!”沈先生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如: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外国产的茶都是从中国传去的。”

“基督是教内对耶稣的专称,意思是指上帝所差遣的救世主。”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一座建筑物通常需要几十种、几百种以至上千种建筑材料。”

如此等等。说“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力”,主要是这些背景材料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不是存在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知识误区。特别是有些内容,我国受众可能比较陌生,但外国受众早就习以为常的东西,更是不要去饶舌了。

二、更新报道方式有效传播新闻

新闻报道,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满足受众的需求:一是速度,一是深度。对应到报道方式,新的报道方式主要有滚动报道与深度报道两种。

1.新的报道方式简介

(1)滚动报道

有时新闻来得非常突然,事实又非常重要,消息迟发了,其新闻价值会大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先就所掌握的部分情况发出快讯或简讯,以后再就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背景、起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反应等其他情况作补充交代。

对于时间跨度不大、时效性要求特强的重大题材,用滚动报道的方式是个好办法。尤其在今天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全面“提速”,传统媒体滚动报道方式更是在“快”上做文章的重要手段。它以不断更新滚动的形式就读者对新闻事实所关心的问题逐个回答,每次报道只回答某个方面的问题,内容简明单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选材上要特别注意选重大题材,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每次报道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以发简讯为主。

(2)连续报道

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有关情况,或以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线索的持续报道形式。连续报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持续不断的报道,不断地给读者提供事实发生演变的最新情况。这类报道,通常是以事实发展变化的线索为报道主干的。另一种情况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作由表及里的连续深入报道,整个报道以人们的认识过程、思维习惯为内在逻辑顺序,逐层完成对整个事实的完整的把握。从认识层次上来看,前者是在一个认识层次上沿事物发展的水平状态对事实的现状作出报道;后者是由报道“何事”这个层次入手,再深入到事物的形成轨迹和形成原因,是一种跨越认识层次的报道。

(3)深度报道

它要“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也就是说,它不停留在事件的表层,而是要透过客观事实的肌理,通过调查分析去梳理和剖析其脉络,从而解释其内涵和意义,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其本质。从此意义上讲,“深挖”也是为了“拓广”,一方面所有社会现象和问题都可作为深度报道的题材;另一方面可充分展示新闻事实的社会影响。正如美国哈钦斯委员会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所说“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有时候已经不再止于“发生了什么”这样表层的报道,而是想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新闻报道方式继客观报道后又出现了深度报道的原因。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将新闻报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报道是客观的报道。它严格地按事实的本来面貌作记录式的报道。它的优势与劣势就是客观新闻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第二层报道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核实材料、增补材料,特别是寻找发现读者想要了解的细节。第三层报道的旨趣就是“阐明和解释”。“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当这个报道是重要的,并且这些材料是能够挖掘出来的时候,那么记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开采这第三层。”(27)

2.案例介绍:四川地震中几家涉外媒体的对外报道

下面以四川地震报道为例,分别介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网4种不同媒体的做法。

新华社的做法:(28)

一是采用急电、快讯、简讯和滚动发稿的模式。对外部与前方记者保持热线联系,随时笔录前方记者的口述,因此报道通常能够抢在外电之前。由于信息量大,就随时在原稿基础上补充新的信息,形成一条新的稿件播发出去,每一组滚动发稿常常能达到十余条。特别是由新华社记者现场发回的重要稿件,编辑都先抢发快讯,再作综合。这也是各大国外通讯社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惯用的报道手法。

二是现场特写。在报道中特别注重这样几个要素:尽量详细的细节,多用描写而不仅仅是叙述,生动的直接引语。

三是综合利用各种消息源播发长篇报道。这种大型的灾难报道,国际惯例的要求是不能零碎。对外部每天围绕最重大的事件,如领导人活动、挽救生命、灾区现状、全国的支援等进行综述。这里面,大量采用了社内外各种新闻来源。新华社这次播发的对外英文稿普遍较长,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少稿件的详细度超过外电。

四是英文评论。对外英文评论是新华社三年前才创设的一个品种,在拉萨3·14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再次得到了应用。我们新华社播发的评论包括《废墟中的希望》(Hope amid the ruins of China’s quake)、《大地震凝聚中华民族》(Quake disaster unites Chinese nation),文章写作精良,凸显编辑个人风格。

五是在新闻中增加背景。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编辑即在对外英文稿中添加了汶川人口、21世纪该县附近曾发生两次七级以上地震、震区也是大熊猫保护中心所在地等背景。随后,英文编辑在每一篇重要稿件中都交代了相关背景,便于对中国并不十分熟悉的西方用户理解。

六是使用了“数据盒”(FACTBOX)、“数据与事实”(FACTS AND FIGURES)等方式。即把关键事实和数据拎出来,综合在一起向用户提供。比如,对外部将各省市伤亡人数、学校损毁情况、救助人数、拨款捐款、救灾物资、救援队伍、大地震年表等分门别类进行打包,便于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七是围绕对外特稿和专版的特定海外用户,组织了相关报道,策划了相关版面。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做法:(29)

一是反应快,报道早。5月12号14点28分地震发生,台里的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震感。两三分钟后,二楼采编系统紧急启动,通过各个渠道向地震局、四川当地等核实消息来源。地震消息经正式确认大概是在14点50分左右,新闻频道以滚动字幕的形式播发了首条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15点,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在头条位置口播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15点20分,打破常规节目编排,推出了直播特别节目。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深夜,台领导就紧急开会传达了中央部署的抗震救灾精神。地震发生后两小时,新闻中心就兵分几路往前方派出了十几位记者。第一批是3名时政记者和1名音响师,跟随温家宝总理专机起飞。与此同时,后期相关部门紧急联系四川电视台,一辆卫星直播车在专机抵达前4分钟到达机场。专机落地10分钟后,温总理在飞机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内容就传回台里,在《新闻联播》里进行了插播。

二是形式多样,多家合作。地震发生后的头两天,电信设施被损毁,现场画面没办法及时传回,新闻频道做了大量的地图、字板、图板、动画等。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灾区地理、地势的复杂情况,该频道还首次把国家测绘局专家请到演播室,利用立体三维图形象地说明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的情况,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解释救灾工作推进的难度。这些天,差不多用了几百幅各式各样的图板,像军事作战地图一样形象地展示出救灾部队的推进和灾区的情况。5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组织了两路航拍,一路是成都军区提供的直升机,从都江堰的青川大桥出发,沿岷江向汶川方向,晚上10点多钟播出了航拍画面,还有就是调用成都当地的滑翔伞,进行拍摄。这些都是在直播手段方面进行的尝试。

直播中,中央电视台还调动了各地方台的资源。比如: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绵阳电视台、雅安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共同组成了24小时的滚动播出平台。

三是深入报道,全面展示。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不断深入报道地震发生地点、强度,有多少人生命受到伤害?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性有多大?地震后期,又是紧紧盯住一些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唐家山堰塞湖的疏通情况,他们会不会成功?爆破点落在什么地方?抢险人员为了避免危险将采取怎样的预防手段?包括最近灾区有没有疫情?又如余震还在继续,有一些地方的灾民,他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真的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如此等等。

所有这些,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13日,新闻频道全天的收视份额是7.58,这一数字是平常的6~7倍。国际舆论对直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正面评价,除《参考消息》反映出来的正面肯定外,《泰晤士报》署名文章称赞中国领导人这次对四川地震灾区做出了快速反应,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媒体也都对此有着不吝篇幅的正面评价,还有像NHK等很多知名的国外媒体也要求采访直播团队。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更加透明、更加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从此树立。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做法:(30)

1.不断更新主题,紧紧抓住读者的关注点。5月12日当晚编辑地震消息,13日即见报。5月14日的一版在“救灾:万众一心”的标题下,配以救援特写大照片;一版左中位置,则安排刊发温家宝总理看望受伤群众的消息和照片,从而使头版头条整体产生视觉震撼。第二要闻版(第四版)以“汶川地震举国支援”为主题,综合本报和新华社消息,着重反映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界对灾区的支援,并配以五栏大的反映武警官兵在北川抢救受伤民众的照片,同样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根据中央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精神,5月15日这天的一版以“救人救人十万火急”的大标题,突出报道了抗震救灾进入关键时刻,被困群众危在旦夕的最新信息。同时在一版下刊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本报评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72小时,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救援时间”,震后72小时在四川灾区灾民生存现状如何,救援人员做了些什么?这些都是读者想知道的。5月16日的报纸,就用震后72小时做文章。一版头条题为“震后72小时:决不放弃”,重点报道了72小时内在抗灾前线发生的重要新闻事实,包括10万官兵在一线搜索生存者,四川遇难人数估计超5万,中央财政已投22.4亿元,等等。第四版的《温总理的72小时》,报道了温总理在前线指挥抗灾的72小时,展示了人民总理的亲民形象。5月17日着重报道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们为灾区捐款捐物的爱心行动,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此等等。

2.深度报道与综合报道结合,有点有面地交错展示。关于个人命运,主要以深度报道展示。5月18日的报纸“以生命奇迹在救援中创造”为标题,讲了一组生命获救的故事:汶川映秀镇电工虞锦华在被埋150小时后成功获救;名叫马斗的21岁青年倒栽在废墟中被困120小时,救援医生通过其外露的脚部输进营养液,使生命得以延续;北川33岁医生唐维,在废墟中被埋139小时,被救援人员救出,等等。5月21日报道被埋179小时的获救者马元江消息,引起众多读者兴趣。为回答读者关于马元江被埋8天怎样得以成功获救的细节,第二天又以《生命奇迹是这样创造的》深度报道之。对各地的救援与哀悼活动,则主要用综合报道处理。5 月20日第四版刊登长篇通讯《那一刻,京城沉浸在悲痛中》,综合报道了北京各志哀点的情况。第二、三、五、八版也是反映震区前方新闻及各地各界包括驻外使领馆哀悼活动的新闻。5月21日综合报道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哀悼,海外华人华侨心系灾区,等等。

中国网的做法:(31)

一是形式多样,全方位展示。通过专题报道、记者连线、音视频直播、嘉宾访谈、特别策划、多语种、图片、地图、图表、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及时准确地对外发布消息。多媒体部推出《危难见温情——汶川地震影像纪实》专题,图片报道部分由幻灯图集、特别关注、前方报道、抗震救灾和现场直击五大板块组成,将精心选择的图片按不同主题进行整合,制作成配乐短片、图集或画册,整体效果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推出后多家网站纷纷效仿。各外文版对前方记者和特约记者拍摄的500余张独家图片进行重点编译,在首页和专题的重要位置突出展示,在国外网民中产生了很大反响。随着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重点从灾情向救援、重建转移,各文版又迅速推出了《“5·12”汶川大地震》、《汶川记忆——曾经美丽的家园》、《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大难兴邦大灾大爱》等多组图片策划,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是根据国外受众需求及时跟踪。中国网各外文版及时跟踪伤亡数字,记录救援进程,满足各国读者及时了解抗震救灾情况的需求。各外文版日均发稿量达570篇,平均每天编译独家稿件60篇。针对境外普遍关注的中国领导人如何指导抗震救灾、外国游客在灾区的安危等内容,各外文版及时编译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的感人语录和指导措施,搜集国内主要论坛的网民言论进行编译,体现民心所向。同时,还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部队、医务人员救援抢险和灾区人民互助自救的感人事迹呈现在外国读者面前,用事实来体现中国的民族凝聚力和人道主义精神。各外文版还重点关注相关国家对中国的救灾援助措施,如阿文版的《援助地震灾区的外国人》。如俄文版及时将《俄罗斯救援物资抵达灾区》发布为头条新闻,并及时策划了《俄罗斯心系中国灾区》。日文版则对日本救援队抵达灾区进行救援,以及日本各界对中国地震灾区踊跃捐款的消息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还有《日本航天局为我国提供灾区卫星图片》等报道。

三、以讲故事的形式处理好软新闻

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报道较为软性一点的新闻,在西方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在他的书《〈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引言中说:“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让它有趣一点。”(32)

1.讲故事的意义

如果说硬新闻大都从正面直接报道我国的情况,那么,讲故事的方式处理的大都是时效性稍弱一点、题材相对软一点的内容,在方式上也要间接迂回些。正如有人指出的:“如传播内容过分强调‘领导形象’、‘政府理念’的传达,往往导致传播内容过‘硬’,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如果政府形象传播能从公众爱看、爱听的生活故事入手,从外围培养政府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增强政府形象传播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如有些媒体在关于‘神六’的新闻报道中,从航天员的个人生活故事入手,以祖国航天事业落后到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为主线,描述了一个从平凡的小兵到英雄的成长故事,浓墨重彩,有血有肉,刻画出一个不断走向强盛的国家形象。”(33)在西方的报纸中,新闻故事化早就成为了新闻报道的整体趋势,特别是现在西方的财经媒体。以《华尔街日报》为例,他们的编辑更是要求记者摈弃枯燥、乏味的数据和专业词汇,而是用生动的故事作为线索,增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可读性。

它追求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以故事的方式讲新闻,其意义首先在于其感染力。报道通过抓人的情节、大量的细节、形象的人物言行的描写,让读者从一开始阅读就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置身于新闻中的场景,很容易被新闻中的人物的命运或者事件的起伏所感动。这种强烈的感染力,是一般硬邦邦的新闻形式所无法达到的。在阅读普通“倒金字塔”式的硬新闻时,读者往往置身事外,只把新闻当成信息在脑中过滤,很少能够主动将新闻内容与自身联系起来。比如,在报道人民币汇率上涨这样的新闻时,一般的硬新闻只是将一些数据罗列出来,将事实按照重要程度排列在读者面前,告诉人们有这回事,上涨了多少,有什么影响,一般的读者很难受到震撼,缺乏金融知识的普通市民更是难以想象事情的严重程度,是否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系。但是,如果用故事化的报道方式,选取一些在人民币上涨中受冲击的典型案例,用叙述的方式将这个信息进行解析,这样一来,读者很容易就把人民币上涨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对新闻中的人物产生一定的感情因素(比如同情、羡慕),那么,这个信息的震撼程度就大大不同了。

故事化新闻的另一意义在于增强新闻的可信度。故事化新闻的“主菜”就是细节,而对细节的深入描写,恰恰证明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能够更好地重现新闻现场,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对新闻事件更为信服。同时,故事化新闻中往往有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现身说话,通过直接引语等方式,让读者产生是当事人在对自己诉说的感觉,信服度自然就更高了。

2.如何讲好故事

李仁臣说,我们要抱着真实地介绍中国的出发点,向他们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变化,讲我们中国人的一些故事。(34)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对新闻故事化的定义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超越“倒金字塔”》一文中则解释说:“讲故事新闻学不是写这些极端的事件,讲故事新闻学是写新闻的过程,不是写新闻的极端结果,是写人民的日常普通生活。”(35)

可见,新闻故事化重在讲述,并且在讲述的基础上融入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写出一则具有新闻基本特征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对新闻故事下的定义就是:新闻故事是对新近发生的有趣味的事实的讲述。

至于故事化新闻与一般硬新闻之间的差异,李希光用一个表格对此作了比较(表6-3):(36)

表6-3 讲故事新闻与硬新闻差异比较

img14

故事化的报道手法与一般新闻写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般的报道注重对新闻五个W的展开,而新闻故事则注重表现事件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就需要依赖对完整情节的铺陈加以体现。

而情节的构成又依赖于悬念的设置和细节的描写。美国学者罗伯特·赫利尔德认为:一个好的完整的新闻故事应该类似于戏剧表演,“故事中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强调冲突的紧要性”;“时刻保持故事的现场感和紧张感”;“提供给读者任何可能得到的细节”。(37)

悬念设置可以吊住读者的胃口,让读者跟着记者的思路,一步步走入新闻故事的“现场”。而细节的作用,正是可以深入细致地展现场面环境、事件发展和人物性格。通过对这些生动细节的捕捉,能很容易地感染读者的情绪,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针对对外报道中存在的“大而全、大而空”的常见病,《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7年开设了一个栏目,叫做“微观中国”,先后派出记者深入中国最底层的每个角落去体验百姓生活,然后把体会写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故事。如“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报社派一位记者到北京西站,随机找了一位回家的民工,同这位民工一块去他家过年。记者一路体验如何买到车票,怎么艰难地上车,上车后又是如何拥挤,这位民工是如何看待这些,他的喜怒哀乐等等;还有回去以后如何过的年?过完年后又是怎么回到北京的?回报社后,记者写了一篇题为《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报道,近7000 字,还附有很多精彩的照片,效果非常好。发表后得到海外读者的好评:“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可爱的中国。”报道虽然反映了农民工的回家之艰难,生存之不易,但他们都是积极向上的。展现在外国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和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又如关于新疆摘棉花的民工的报道。总编辑派记者去甘肃乘火车,在火车上记者随机找到一家人,跟着这家人的两个兄弟、父母一起去新疆,体验摘棉花。写下了《我在新疆收棉花》的报道。类似的报道如《我在上海当空姐》、《我在秀水街练摊儿》等等。一个个小故事,虽然说是“微观”式的,但正因为它讲述了老百姓的生存故事,读者在关注人的命运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38)

以故事的形式来报道软性的新闻,特别要注意人在事件中的命运与感情。2008年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除了直接报道地震造成的损失外,不少媒体还注意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地震灾难中人物的遭遇。5月16日,新华社对外部编发《幸存孩子:废墟下一起唱歌》,用生动感人的笔触描写了北川一所中学废墟下的几名幸存学生依靠唱歌,相互鼓励支撑,与死神搏斗,坚强乐观地等待救援人员的故事。稿件发出后马上被路透社采用。次日,中国日报开辟“求生故事”栏目,专门刊登新华社播出的此类稿件。国外读者通过这些稿件,看到了灾难中的中国百姓乐观向上的一面,既为之同情,又为之鼓舞。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讲故事的方式虽然不是在直接报道我国的新成就,但仍然在折射出我国所取得的进步。1999年美国K2传媒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英文版电视片《来自中国的声音》(In Search China),用大量的事实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片子在美国PBS所属的270家电视台黄金时间同时播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该版的中文编导李强发现美国人对普通人的经历和命运故事非常关注,就采用了讲故事的办法。如他们为了表现中国股市,就选择了一个叫萧会的股民,这是一个经历独特的老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批斗,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但是在改革开放后,萧会以宽容之心待人,在股市波动,不少股民对政府及股市失去信心时,他劝说股民要相信政府,乐观地对待得失。电视片还选取了萧会正在和孙女一起通过收音机学英语的情景。这一人物故事,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对自己的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样的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更有说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