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采写会议报道的体会

关于采写会议报道的体会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采写会议报道的体会会议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一枝奇葩。否则,就是从头到尾参加会议,也很难写好会议报道。我认为,写得好的会议报道,应该说与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有密切关联。这些稿件的采写成功,光靠会议简报也是无法完成的。

关于采写会议报道的体会

会议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一枝奇葩。近几年来,诸如会议消息、会议侧记、会议花絮之类的文章,在广播里和报纸上显得十分活跃。许多全国性的会议,首都各家报纸和中央电台都作了报道。由于报道及时、多样、内容丰富,逐步改变了过去大会开幕报名单、大会结束发消息的状况,受到广大读者和听众的欢迎。由此可见,如何搞好会议报道很值得研究。我想结合我个人采访的体会,谈一些看法,以作抛砖引玉。

第一,在参加会议之前,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

宣传单位的记者们见面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近来忙什么啊?”“开会去!”“啊!你捞到好差使了!”有的记者总认为去开会是好差使:住高级宾馆,吃一元伍角的伙食。其实,搞会议报道并不轻松,有时还比其他报道更吃力、更费时,应该说是一件苦差使。因为会期短、任务重,是从容不得的!一个有经验的记者,要在会议期间(会期往往是很短的)写出新闻、写出侧记、写出人物访问记,就必须在会前做细致而又详尽的准备工作。

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用军事术语来描述就叫做“进入情况”。以科学技术会议而论,一定要先弄清楚下面的情况:要尽量了解各方面的科学研究的现状,包括了解国内水平和国际水平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记者要学习一些科普知识。比如开的是激光技术会议,记者就要弄明白什么叫激光?激光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否则,就是从头到尾参加会议,也很难写好会议报道。

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是记者从事会议报道的第一步。这是关键的一步,影响着报道的全局,一定要引起记者的充分注意。

第二,要了解所要报道会议的宗旨,就要反复琢磨领会上级精神和会议背景。

记者去参加会议,不仅要多听,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比如,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宣传效果如何体现,作为记者如何把会议报道写得有新意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只有在掌握大量材料的情况下和把有关问题弄清楚之后,记者才能做到下笔之前胸有全局,下笔之时一气呵成。记者如果对所要宣传的会议的宗旨不甚明了,那就会停留在一般的表面现象上,运用材料时就像坠入五里云雾之中而不能驾驭自己,甚至有的记者不敢动笔,光在会议宣传简报上画框框,编编凑凑。

1978年1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报道:《如何解决“抓药难”的问题》。这是商业部、农林部、卫生部、外贸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中药材生产会议时,主持会议的负责人和一些代表的答记者问。这篇报道跳出了一般会议报道的框框,写得很有新意。它抓住了一个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大做文章,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使一般性的工作会议成为人们关心的会议。我想,记者要是不了解这次会议的宗旨,是不可能提出“抓药难是怎样造成的”,“高速度发展中药材生产有什么思想障碍”等问题的。

第三,不要专靠会议简报,而要深入与会者中间进行现场采访。

有的记者不注重现场采访,或者常常只注意背景材料的收集,或者一味依靠会议简报,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我认为,会议采访固然需要背景材料,也需要会议简报,但绝对不能把这两者视为“拐杖”,而应视为路标。记者应该根据背景材料或会议简报提供的线索,到现场去,到与会者中间去。记者争分夺秒地在与会者中间活动,既不要满足于一孔之见,更不要陶醉在背景材料、会议简报里面。这样,才能打开思路、选好宣传角度,写出来的报道才能生动活泼,也才能引人注目,真正发挥会议报道的作用。

我认为,写得好的会议报道,应该说与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有密切关联。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条消息:《“救活”鸳鸯换回外汇》,写的是记者在全国贸易大会上听到的一件事。据说这个事例原来淹没在万言会议文件中,但是记者却把它“拔”了出来,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很能打动读者。这种消息,要不是记者深入采访,大概是不会成功的吧!再说,在某些重要会议期间,中央电台记者采录了许多人物讲话和录音报道。这些稿件的采写成功,光靠会议简报也是无法完成的。

(写于1980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