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会议报道的策划

加强会议报道的策划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加强会议报道的策划图9-1 《人民日报》2007年“两会”特刊图9-2 《广州日报》2007年“两会”专版有人说,同题竞争,拼的就是策划。会议报道对于新闻单位和新闻宣传来说,具有观察的全面性、判断的权威性、信息的密集性、沟通的典型性、决策的导向性等功能。在重大会议报道中,新的报道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并突出权威的信息源。

四、加强会议报道的策划

img10

图9-1 《人民日报》2007年“两会”特刊

img11

图9-2 《广州日报》2007年“两会”专版

有人说,同题竞争,拼的就是策划。会议是新闻的大富矿,但是,怎样从这座富矿中挖出金子,关键在于媒体是如何进行策划的。会议报道对于新闻单位和新闻宣传来说,具有观察的全面性、判断的权威性、信息的密集性、沟通的典型性、决策的导向性等功能。高明的媒体往往会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充分挖掘其新闻价值,实现新闻要素的优化组合,在保证必须完成会议报道“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力创“自选动作”高、新、尖,以求获得“上头”和“下头”都满意的大好局面。

具体说来,会议报道的策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会议内容,加强双向互动

不管会议报道如何策划,必须把根基扎在会议之中,即必须重点挖掘会议本身的信息资源。如何在枯燥的会议中挖掘其可能蕴藏的“宝藏”,是会议报道中的难点,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第一,抓住会议的新闻点。会议,尤其是重大会议,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就决定了报道的重要基调也应该是严肃的。会议的主要议程、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乃至一些重要的统计数字等,都是报道中必须具备的,而且是必须力争高质量完成的“规定动作”。对于这类内容,记者须睁大新闻眼,敏锐地觉察到在这些厚厚的文件海洋中,哪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点,哪些是百姓关心的兴奋点,哪些是亟待解决的疑难点。只有真正抓住这些新闻点,才能将会议报道的本质反映出来,才能提升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才能给受众以最大的信息传播量,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做了一系列报道。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怎样才能使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显然,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论题,它包括当前世界“汉语桥”工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材使用、师资生源以及经验交流等问题。《人民日报》编辑部通过精心策划、组合编排,陆续刊登了一系列稿件。其中除了开幕、闭幕消息和某些本报评论员文章专业性较强外,其余的如《汉语汉字风行世界》就既有专业性,又有社会性;既不太“专”,也不太“宽”。让受众看到了当前国外已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3000万学子在学习汉语,也让人感受到祖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汉语文化的生命力。在尽可能让一些专业性问题做到通俗、新颖、生动、形象方面,编辑部以与会成员纷纷披露海外流行汉语热为由,配发了评论《让汉语在国内也热起来》,标题“话外有音”。一个“也”字,让人感受到了汉语的“内冷外热”。会议专访《汉语蕴藏巨大的力》,反映了大会海外嘉宾纵谈汉语特色,有如会议花絮。其中泰国公主诗琳通谈得很出“彩”。[7]

其实,抓住会议新闻点的实质就是要求记者改变思想观念,实现由会议主体向新闻主体的转变,即从简单、枯燥地对会议程序的报道变为对会议内容中所蕴含的新闻性的发掘,唯有如此,记者才能真正成为新闻富矿中勇敢的淘金者。

第二,增强信息的权威性。一则信息,如果来自权威信息源,其新闻价值就大。在重大会议报道中,新的报道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并突出权威的信息源。一是善于使用权威机构的调查数字解释问题、说明问题;二是请专家学者出现在各类报道中,特别是对专业问题予以分析解释或提供有关情况;三是新闻报道多让记者以目击者、亲历者的面目出现,突出记者的所见所闻。安徽省有一位记者曾作为省新闻界唯一一名随会记者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报道工作。在人流如潮的会场上,在浩如烟海的会议文件和代表发言中,他能够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除正常参加大会小会外,他总是拿着安徽代表团代表花名册,挨着串门,和代表们交朋友,这样,很多在小组讨论会上听不到的活材料被他淘到了。在电梯内,在餐桌上,在楼道里,他和代表们一起扯东扯西,说南道北,在不经意的地方,有些很能反映事物本质也很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让他捕捉到了,因此,他写出了不少较有深度的目击新闻。在16天里,他写了26篇稿件。这些采访日记、现场短新闻、体验报道、目击新闻力求突破旧框框,体现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创新的精神。它们分别被《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安徽日报》等采用。由于这组稿件体现了前瞻性、预见性、实用性和权威性,而受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的赞扬。[8]

第三,突出情感的贴近性。越来越多从事会议报道的记者发现,要想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贴近百姓生活几乎已成为一个屡屡得手的法宝。

2007年“两会”报道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问题,扩大农村合作医疗面,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遏制公务消费等问题上。与此同时,在媒体关注的这些热门话题中,有关民生的话题越来越多,且反映和报道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深刻。《人民日报》把民生、法制、三农、创新和节能作为“两会”关键词提出,其中“民生”放在首位(见图9-1);《广州日报》推出“2007全国两会新视线”专版,集中报道民生“兴奋点”(见图9-2)。[9]

情感是心灵的纽带。媒体应想百姓之所想,忧市民之所忧,切切实实地从市民立场出发,从百姓视角入手,真正架起政府和百姓互通的桥梁。《楚天都市报》的记者们提出要用“市民视角”报道会议,笔者认为是极有意义的。“市民视角”就是说记者每次参加会议时,淡化自己的记者身份,换个眼光,当自己是一个普通市民,去开会,去听会。记者强化自己的市民意识,就能把握市民想知道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就能抓出受市民欢迎的新闻。[10]

第四,转化报道主配角色。以往的会议报道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把焦点聚集在个别领导身上,很多领导也要求媒体对自己做到报纸上有形、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而对于一般代表却一笔带过。这样的报道做出来,恐怕也只有某些官员自己去独自陶醉。媒体的主要受众是一般的老百姓,他们才是媒体传播的真正消费者。近些年来,由于媒体外部环境管理机制的松动,不知不觉中,已出现了主配角转换的可喜变化。

只要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有关会议报道主配角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只有切实实现了从领导本位向百姓本位的转移,实现对报道主体的真正关注,才能将我们的会议报道做活,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而媒体自身也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

(二)跳出会议新闻,抓住鲜活内容

很多时候,当记者埋头众多会议资料而头昏眼花,理不出头绪,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即跳出会议写会议,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就会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要做到这点,记者需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能很好地识别和运用会议为我们提供的大量新闻线索和素材。

1.挖掘反映先进执政理念的新做法。采写会议新闻节外生枝的另一个切入点,就是要善于挖掘那些体现先进执政理念、能够鼓舞人心的好作风、新做法。2006年桂林市政法综合治理会议虽然安排了三个多小时时间,但最后由市委书记讲话时,他只讲了8分钟,并提出“从这次会议开始,要对开会进行改革,别让大家都泡在会议上”、“要缩短开会时间,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在与会的众多记者中,《南国早报》记者紧紧抓住了这一体现务实作风的新理念,写出了《会议太长先检讨,书记只讲8分钟》的消息,刊发后广受好评。

2.挖掘折射时代文明进步的好风尚。如果记者应邀参加的只是一般性的工作例会,既不重大也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样的会议怎么报道?如何出彩?这时,记者不妨从侧面去挖掘会议组织工作、后勤服务、现场氛围中能折射时代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好做法、新风尚。《扬子晚报》记者应邀参加一个全省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会议开到中午12时20分才散会,正当记者为没有什么写头而发愁时,看见工作人员拎来一大堆盒饭,与会的副省长、银行行长接过去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立即眼睛一亮,写出了《省长行长吃盒饭》的消息:“签起贷款来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省级银行行长们,昨天在开联席会议时的工作午餐是简单的盒饭,与他们共进午餐的还有副省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等。”这样的会议新闻读起来,确实有一股清风扑面的感觉。当然,会议上出现的与文明、科学新风“唱反调”的现象,也是让报道出彩的好“新闻眼”。2005年7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浙江宁波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器械展销会时,刚进大门就被塞了重达10公斤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宣传材料。记者心里一震,注意留意起会上的浪费行为来,果然在会议结束后又从保洁员那里了解到:500个人开一天会,大概会回收1 600个饮料瓶,其中约900个里面仍然有水。后通过采访环保、水利等相关人士,写出了《会务浪费:一人被塞十公斤材料回收饮料瓶半数有水》的消息,提出“尽管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但是一些细节显示,中国人的‘节约行动’仍有很多漏洞有待填补”,文章让人警醒、发人深思。

3.挖掘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情节。2006年春节前夕,《桂林晚报》一记者在参加市政府全会时,听到市长语重心长地对各部委局负责人说:“大家辛苦了一年,过年就好好过年,不要老想着串门,想着上门给自己的分管领导拜年,弄得自己累,领导也不轻松,大家平时对家里照顾不够,过年在家里好好表现一下,要给领导拜年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就得了。”“多么贴心窝的话啊!”该记者马上抓住市长的讲话,写成《市长说:过年少串门在家多表现》的消息,稿件刊发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市领导都说“这是一条在报纸上难得读到的好新闻”。这条消息的成功之处,就是靠市长那富有人情味的讲话吸引人。

4.挖掘具有警示、警醒意义的反常现象。2003年,《中国安全生产报》一记者应邀参加湖南某市安监局的挂牌成立及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会议也许只能发条简讯。但该记者却没有放弃挖新闻的机会,他在会议现场惊奇地发现,市长在会上痛心疾首地大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形势的严峻性,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可是台下却有人睡觉、打电话、玩游戏,其中包括某局局长在内。于是,他立即抓住这一极具警示意义的反常现象,写出了《安全会上睡着了》这一极具震撼力的新闻。消息刊发后,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被点名的某局局长被免职。该消息也果然不负众望,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喜获二等奖。[12]

善用新闻眼观察会议的记者,有时并不直接正面报道会议,而是抓住会议上获悉的某些重要新闻线索,跳出会议进行采访,也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一次,湘潭市召开奶牛发展座谈会,讨论很热烈,会议开得也很成功。但一位记者没有去正面报道会议,而是采取“弃星摘月”的办法,从会议上了解到该市最大奶牛场是由一位银行行长助理辞官后开办的,于是从这一典型事例着笔,很快写出了一篇《不恋“银窝”恋“草窝”银行干部何鹏辞官办起湘潭最大奶牛场》的消息,反响很好。可见,会议报道还是能出独家新闻的,关键是要能抓住受众关注的东西,在听会时要竖起耳朵,千万不可大意,认为有了会议通稿就可以应付交差的想法和做法是出不了好报道的。

(三)确立报道定位,力争双方满意

会议报道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处理好“上头”和“下头”的关系,这里就涉及媒体如何定的问题。媒体把受众定位定得高了,只重领导,往往使会议报道变成了“文件夹”;把受众定位低了,只瞅着群众,又会使报道丧失了严肃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政策导向及舆论引导的作用。这时,就需要策划者们做到上下结合而“居其中”,从方方面面去衡量报道的内容,找到一个沟通上下、兼顾两方的结合点,达到双方的相对平衡,争取做到领导、群众都满意。这就需要记者有很强的统摄材料的能力,能够高屋建瓴地结合社会形势,恰当地取舍材料,找准落笔处。如今,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策划的难度也相对提高,我们的会议报道不能太“硬”,都是些宏观大论,那样只会使读者敬而远之;又不能太“软”,只注重百姓的日常琐事,缺乏研究和分析,同样吸引不了读者。于是,“软硬兼施”当是最佳的选择,很多媒体在这方面都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小崔会客》推出特别节目,每天21∶30至22∶15播出。该节目邀请了十多个省的一把手前来做客,此外,一些部级领导也成为座上宾。节目的焦点集中于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包括“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公平教育问题”、“农村饮水难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两会”期间邀请高官与平民共聚一堂,促膝谈心、共议民生,可以形成一种换位思考,让官员的视角降一降、百姓的视角升一升,为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人士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讲求形式创新,凸显会议内容

在如今大众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受众有太多的选择机会,这个选择除了报道内容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报道的形式。一家媒体如不能将内容以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再好的佳肴也只能由烹饪者独自品尝。因此,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与之相配,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是策划者一开始就不可忘却的要旨。

第一,破除陈腐文风,更新表达方式。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希望能接受到最为丰富的信息。一篇新闻作品,除了新闻事实是信息载体外,表达方式也是重要的信息载体。一些会议新闻之所以让人觉得“面目可憎”,除了内容枯燥外,评议干巴、表达单调、文风陈腐也有很大关系。以前,我们经常会感到,一些会议新闻充斥着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文件腔”,行文中看不到记者眼睛、耳朵以及其他任何感官的作用。“文件腔”的泛滥甚至使人产生误解:会议新闻只能这样写。但是当我们看到了新华社记者郭玲春采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全国新闻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等会议新闻名篇时,不由得有醍醐灌顶之感:会议新闻还可以这么写!郭玲春甚至以最难出彩的会议新闻问鼎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就向人们有力地证明了会议新闻的表述是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的。

第二,体裁多种多样,形式活泼新颖。一般说来,一个重要会议的报道,都有新精神、新概念的提出,这些新精神、新概念又往往是老百姓关注的新闻点。新闻单位应该抓住这些新闻热点,用特写的手法把文章做好、做足,为读者释疑解难。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姑娘长得再漂亮,如果没有漂亮的衣服来装扮,其美丽也会大打折扣。同样的新闻报道,也只有在形式上搞活了,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两会”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得其报道的自由空间相对狭小,很多是以新华社通稿为主,容易流于程序化。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创新,也是在报道时必须考虑的。为此,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中,《半岛都市报》制订了一系列栏目,像“代表委员声音”、“名词解释”、“今日议程”等信息集萃栏目一直是贯穿始终的,而“两会视点”、“两会特稿”等重磅新闻栏目则根据当天稿子的情况进行搭配。在行文时注意结构上的变化,多用小标题、小段落增强报道的“节奏感”。而对于《物权法草案》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新闻则以“两会视点”、“两会特稿”的形式,拿出充分的版面进行报道,如3月8日《物权法草案》提交大会审议,以两个版连通的形式展开报道,对《物权法草案》14年马拉松式审议的变化进行了充分描述。另外,在形式上他们还注意了图片、图表、漫画的搭配,注重导读摘要、小标题等形式的灵活运用,在刊发《研究开征物业税》一稿时,刊登了一则新华社发的漫画:一头公牛代表的房价正在与斗牛士代表的宏观调控顶牛,形象地反映了时下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现状。

除了对报道形式的探索外,会议报道本身的体裁形式也应追求多样性。《中国青年报》在报道体裁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背景形成了立体化的报道格局。这样多层次的交叉可以基本上保证对大局的全面反映和评述,同时也增强了会议报道的历史纵深感。

(五)重视摄影报道,图文双翼并茂

会议的文字报道往往因为政治性较强而易使读者产生疏远感,适当地利用图片图表,形象地解读权威信息,巧妙地烹调密集信息,给会议报道以新意,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2007年,人民网的摄影征文更是“开门办网”,不仅向“两会”记者征集图片,还向代表委员征集、向社会征集。图文并茂、声音影像交融形成人民网“两会”报道的一大看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省委书记、省长、市长到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虽然已经不是人民网的新鲜事,但是“高层人士对网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还是让网民发出感叹。

会议新闻的摄影主要是以人为对象的,所以新闻人物往往成为会议摄影诉求的重点。而人物是最具有变动性的,这就为新闻摄影活起来提供了基础。所以说,会议新闻图片报道应该是抓住新闻对象的瞬间细节来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闻照片传递的决非仅仅是信息,还蕴涵着情感因素。情感能强化信息的传播,这是新闻照片不同于文字的优势。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注重对照片凝聚的情感、张扬的个性的欣赏,充满情感的照片格外感染人。所以会议的新闻摄影应着重通过照片上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尽显人物的独特性格,反映一个典型的历史瞬间。

其次,新闻摄影要注重细节,以小见大。细节被称为新闻写作的血肉,美国记者休·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而新闻摄影也讲求细节描写,即用特写的表现手法,在新闻现场选择新闻事件中的人或事件的某一局部和细节,以小见大,画面简洁、集中概括地突出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起到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最后,精心编排,力求创新。图片是调整版面的重要因素,事关版面是否能够活起来。但好的新闻照片不光要讲究现场的拍摄,而且后期的版面编排也是相当重要的,事关这幅(组)新闻照片能否达到最优的表达。

(六)版式设计简洁明了,读者更易找到“信息点”

会议报道通常都会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问题,扩大农村合作医疗面,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遏制公务消费等问题,信息量极大。如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快地找到自己需要了解的信息?这就需要在版面编排上下大功夫。

《深圳商报》不仅在内容方面寻求新径,在形式上也独具特色。2006年5月28日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深圳商报》在A7版对第三届人大常委会这5年来的工作,从立法、监督、提案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标题用红色打底,非常醒目,使读者一目了然。

(七)多媒体联合互动,寻求个性化突破

2007年的“两会”,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主的官方新闻网站成了“两会”报道的主力,他们通过网上访谈、博客、文字直播、图片直播、音视频直播、手机报、手机新闻等方式,使得网民、手机用户真正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两会”信息。代表委员纷纷开通“两会博客”成了当年“两会”的一个热点。新华网上有30多位代表委员、人民网上有80多位代表委员开通了博客,他们的提案、议案和开会感受均即时在博客中发表,网友可以随时与他们互动。新华网、人民网的“外文直播”等外语栏目,更是让许多国外与会记者对新闻网副总裁白林感叹:有了你们,我们上不上会都不重要了。

在近年的“两会”报道中,网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互联网之外,手机新闻、手机广播电视以及兴起于网络的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等新兴媒体也都积极参与,成为“两会”媒体报道中的生力军。这些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百姓的生活,而且也为百姓参政议政提供了新的平台,彰显了我国民主的新进程。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人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渠道。这一点,在2007年“两会”上得到进一步体现。继2006年个别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互联网上公开征集对议案和提案的意见、建议后,2007年会前通过互联网调查民意已经成为一种集体行为。

用户利用手机参与“两会”,代表委员通过手机表达心声,记者举起手机报道“两会”,2007年“两会”的新看点就是手机加入了“两会”的新闻大战,成为联结在4亿手机用户和“两会”之间的一道彩虹。“两会”期间,新华网、人民网、千龙网等三大重点网站联合推出“掌上两会”手机频道,成为4亿手机用户了解“两会”、传递心声的新通道。它以文字、图片、论坛、音频和视频等表现形式第一时间发布“两会”的最新动态,全面展示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将会议盛况变成可随身携带的“手机新闻台”。

(八)突出主持人个性,突出个性化品牌

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中,观众和读者们欣喜地看到了很多他们熟悉的面孔。原来,不少群众喜欢的电视台名嘴们都倾巢出动跑“两会”了,像新闻频道的《小崔会客》、《柴静两会观察》、《焦点两会访谈》,经济频道的《小丫跑两会》、《两会三人组》,中文国际频道的《2007中国焦点》、《华人世界两会报道》,法治频道的《小撒探会》,等等。虽然栏目众多,但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报道“两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为观众铺设了一个及时了解“两会”动态的新闻网。

可以说,每一位名主持都是一张名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独特个性更好地吸引着观众。打名主持人的牌,突出主持人个性,突出个性化品牌,渗透在央视“两会”报道的专题策划中,是2007年“两会”报道的又一亮点。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对我们的会议报道也便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责任和新的挑战,除了迎难而上,我们别无他法。上述总结的策划原则,都是我们新闻界同仁们长期实践的结晶,他们取得的成绩已为我们的探索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广大的会议记者们共同努力,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会议报道的明媚春天一定会来到。

思 考 题

1.会议报道的策划要出新意,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2.目前,我国的会议报道有何特点?

3.会议报道的形式可从哪些方面创新?

实 践 题

作为一家市级党报,在“两会”报道时,如何实现报纸与其他媒体的优势互补?

【注释】

[1]张笑秋:《新世纪以来〈南方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策划创新研究》,《新闻知识》2006年第5期。

[2]王健刚:《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3]徐一化:《重大会议报道和重大成就报道的策划》,《新闻世界》2001年第3期。

[4]参阅《文摘报》2007年4月8日一版头条。

[5]赵振宇:《还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好》,《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6]钟明明:《新形势下的会议报道改革探索》,《新闻界》2004年第2期。

[7]虞达文:《会议新闻采访与报道:激活敏感创新思路》,新桂网。

[8]徐一化:《重大会议报道和重大成就报道的策划》,《新闻世界》2001年第3期。

[9]姚志峰:《透明全面两会报道:一道特殊的风景》,人民网。

[10]杨磊:《会议新闻两只眼》,《楚天都市新闻论集》,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11]陈炜:《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做法》,《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12]刘飞锋:《会议是一座新闻富矿采写要学会“节外生枝”》,人民网2006年8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