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访的采写

专访的采写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专访的采写(一)专访概说专访是从通讯体裁中的人物通讯、人物访问和消息体裁中的人物消息等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体裁。(三)专访的采写要领专访的采写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有富于吸引力的“新闻由头”。

一、专访的采写

(一)专访概说

专访是从通讯体裁中的人物通讯、人物访问和消息体裁中的人物消息等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体裁。与人物通讯相比,它的构思更富特色,内容上也要比人物通讯更富有吸引力,被称为“独家通讯”;与一般访问记相比,它更精巧、灵活、有文采、可读性强;与人物消息相比,它更翔实、深刻、描绘更强。专访虽也需多种表现手法并用,但基本上以纪实为主,问题也比较集中,不像报告文学那样“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因此,它也不同于报告文学。

1839年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创办者贝特首开记者专访总统先例,创立问答式访问记。意大利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专访过几十位国家元首,被称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中国新闻史上,最早进行专访的记者是黄远生。解放以后,我国的专访内容相当丰富,如巴金发表在1952年4月11日《志愿军报》上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访在中国新闻报道中蓬勃发展,精品不断出现。如1980年11月7日《山西日报》刊登肖云儒的《“真想延安”——访丁玲》,1984年8月16日《新华日报》的《袁伟民纵横论英雄》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访形式多样,主要有四个特点:名人专访增多;探讨性专访增多;社会问题专访增多;网络专访增多:如近几年新浪、搜狐等网站不断推出的名人专访,媒体老总、编辑、记者专访,明星专访等相当活跃。这些专访的点击率也相当高,传播影响很大。

(二)专访的类型

专访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人物专访、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9]

1.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的访问对象一般是新闻人物、明星或英雄人物。有的既是英雄人物也是新闻人物;有的既是新闻人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2.事件专访

主要介绍有报道价值的某一新闻事件,即通过专门访问某一事件的当事人,介绍这一事件的有关情况。事件专访虽然也是采访人物,但重点在于追述事件。

3.问题专访

问题专访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一事件或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进行专门访问。被访者一般是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知情者,他们对事件或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类专访往往对某一问题谈得较为深入,给受众的启迪性较明显。

(三)专访的特点

专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题特别强调新闻性与现实针对性。人物专访所报道的一般是目前公众关注的人物;问题专访和学术专访则是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问题访问最具发言权的人物。专访既要回答受众急需了解的问题,又必须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

第二,特别注重访问现场的生动再现。专访要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被访人物的音容笑貌要跃然纸上。

第三,强调突出专题性。记者在进行专访时,预先都有明确目的,所谈问题也大都集中于某一点,这样才能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三)专访的采写要领

专访的采写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有富于吸引力的“新闻由头”。所谓“由头”也就是采访的时机问题。很多情况下,时机错过,报道也就失去了价值;即使是著名人物,时机不对,没有好的“由头”,报道也不会成功。多年以前,匈牙利的鲁华克发明的魔方风靡世界。中国也有一个中学教师发明了中国的魔方“伤脑筋十二块”。这时去采访这位发明者方不圆老师,读者就很感兴趣;而在魔方热消退之后去访问他,影响就不会大。这就是时机问题。而“由头”,除了要抓住时机之外,有时要在新闻背后挖,有时要把几件事情联系起来找。1982年9月,原国民党军政要员陈济棠之子陈树柏教授来大陆讲学。陈树柏曾在海南岛同解放军作过战,但目前对祖国十分向往,致力于统一祖国大业。其来访正值《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发表不久,于是《羊城晚报》以此为“由头”,发表了《度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专访,格外吸引读者。

第二,注意环境的选择、观察和再现。专访在什么环境进行,有时会对记者和被访问者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而专访稿中如果能有机地穿插一些采访现场的描述,也能使专访顿生光辉,或产生撼人的力量。《羊城晚报》记者吴其琅有一次去采访秦怡,在她家中见到:油漆脱落的小方桌上放着一只煤油炉,锅里煮着清水晃荡的青菜汤;床头,一只半新不旧的皮箱;床上,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秦怡边吃着籼米饭,就着酱菜与那锅青菜汤,边与记者交谈,谈她多灾多难的家庭:重病在身的丈夫,精神失常的儿子,繁重不堪的家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她顶住生活的重负,从未停止过在电影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于是,围绕艺术与生活这对矛盾,吴其琅写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这篇很有特色,撼人心魄的人物专访。

第三,突出被访者有真知灼见的见解,有个性特色的语言。

专访还要表现被访者的见解、看法、观点。由于专访针对性很强,被访者也大都是某一方面的权威,他们的意见往往能产生很大影响。如1984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对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专访,就发表了谈老一个重要见解:“要改变对学者的一种传统看法,似乎专家教授都是一些书生,不问窗外事的人。学者应该在沟通信息渠道方面发挥其特长,政府支持、学者参与、企业结合。这样的多行业结合体是使经济起飞和科学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谈老提出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科技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专访的对象往往还是些很有性格的人,表现在他们的谈吐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专访稿要尽可能把他们的语言特色传达出来。被誉为“一身皆是戏”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是一个平民出身、幽默风趣的老太太。对她的专访,就要着力表现她的这些特点。如1997年4月26日《文汇电影时报》上程明的专访《赵丽蓉:不能让热爱我的观众失望》,对赵丽蓉富于性格特色的语言,就作了这样一些传达:

“虽然我拍的戏不多,但我不胡来,拿不准的不拍,哪怕是得罪人。我这么大岁数了,在哪出戏上弯下去,再起来就没时间了,真砸了,挺好的人缘儿也没了。我们老家有句俗话:一个弹儿打一只鸟。打不着,何必玩花架子哩?……”

“我是苦出身,打小没上过学,解放后星星点点学了点,终究‘砍的不如旋的圆’,只不过肚子里装了点戏。……我拍电影确实比别人累。”

“小品这个艺术,它和影视表演不一样,是‘特别节目’,尤其是春节晚会上的小品,10分钟的时间,包袱要一个接一个,多火也不嫌火,出门就得‘大咔嚓’,这叫‘顶门包袱’,你说这人要掏出多少东西?现在的观众,水平又高,……演员若没高招,谁瞅你的?……”

第四,了解对象,热爱对象,与采访对象产生情感的共鸣。

好的专访记者,如《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和《文汇报》记者郑重,都以其大量脍炙人口的专访名篇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风格形成的基础,都在于对采访对象的透彻了解,充分尊重和深沉情感。没有这种情感基础,就难以把握人物的精髓,塑造出一个个充实的、毫不雷同的人物形象,并创造一种意境,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柏生所写《绢帕上的诗——访邓拓夫人丁一岚》,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深秋的一天,我踏着街头萧萧黄叶,来到了丁一岚大姐家里。

在她客厅的东墙上,挂着邓拓同志的遗像,旁边是一幅隶书对联:“又闻子规啼夜月,独骑聪马入深山。”一岚大姐对我说,这幅对联恰好描绘了战争年代的生活情景。那时《晋察冀日报》的驻地大多在偏僻的山村。邓拓和编辑部、印刷厂的同志们总是工作到深夜,幽静的夜空中时常传来杜鹃婉转的啼声。老邓赶写或审查完稿件,往往到了凌晨,又一个人骑上青花色的战马,走上崎岖的山路,赶到党委办的干部学校去讲课,所以一岚十分喜爱这幅对联。

没有对邓拓革命生涯和他的胸怀、文采的了解;没有对丁一岚情怀和性格的了解;没有在情感上“沉入”到采访对象内心世界里去,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你可能会根本就没有留意到那幅对联,更不会想到从那幅对联入手,一下子就创造出一种高远而又充满革命豪情的意境来。

专访记者的风格特色是由他笔下的人物形成的,而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又是由他的心和他的情感去塑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