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会议报道刍议
郭保刚
电视会议报道,是各地市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参加有关会议并组织报道,更是新闻采访中的“家常便饭”。那么,怎样从庞杂的会议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使会议报道脱离一般性、平面性、直观性,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电视会议报道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善于从庞杂的会议中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加以报道
什么样的会议出新闻,选择什么角度去报道,这就要看会议的内容了。因为构成新闻的主要因素是事实。事实千千万万,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构成新闻。只有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就地方电视台而言,除了一些例行会议之外,都可以从会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来加以报道,而不是面面俱到,逢会必报。
例如,德州市农村改水工作现场会在夏津县召开。从会议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交流总结改水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我就在想:鲁北地区食用水含氟量高,是多年来的一大难题。我们德州市各县(市)20岁上下的年轻人大部分牙齿患有黄斑病。改水工作不仅是这一代人的事,而且是关系到子孙后代永不饮用高氟水的大事。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我就注重在全市改水工作的成就上做文章,多拍摄一些现场镜头,把会议报道的主体定到鲁北地区亟待解决含氟水高这个典型环境下,其效果就比单报道会议要强得多。稿子在本台播出后,很快又被省电视台采用。
在会议报道的尝试中,我体会到:一个记者,不应把自己置身于一般环境之中。看事、写稿、拍新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衡量,高起点透视新闻事实,吃透自己所要采访的会议内容,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主题,就是这个道理。
二、选择观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以报道
记者工作本身,是一个选择事实进行再创作的过程。采访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被会议所拖累,尤为重要。观众收看会议新闻是想了解会议有什么新动态、新信息。从观众愿望出发,抓住大家普遍关注的新闻加以报道,这是搞好会议报道的基本点。
我在参加德州市交通道路管理工作会议时,就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的选择,抓其要点。在做了认真分析后,我决定选择观众最敏感的路检整顿这一新闻事实。把整顿交通管理检查站,实行公安、交通统一检查、公开办理各种手续,作为重点进行报道,新闻从头至尾,既没有点明谁参加会议,也没有报道会议程序。
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会议,还要区别行业特点,配合会议报道实际工作,从而把新闻拍深、写透,让观众乐于接受。
三、跳出会议觅新闻,开小口子报大主题
有一些会议,虽然它本身不需要报道,但记者去参加会议了解这一领域的动向、情况也是有必要的,有时还可能发现新闻线索借“藤”结“瓜”。每当年末岁首,总结会、表彰会接踵而至。如果只是例行公事地报道一下,当然平淡无味。作为一个有深度的记者,就应该深入会议采集思想,洞察线索,把握主题,跳出会议圈采录新闻。这就是,以当时的会议或事件为新闻由头,将有些自己原先已了解到手的新闻信息翻旧为新。把已取得的成就纳入到今天要报道的新闻中来,使其增强接近性和深度。
农业生产成就,是德州市近年来农业翻身的一个主要标志。在一次全市性的农业会议上,我偶然得到近年来通过立体种植和科学种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时就把这一情况记在心里。没过几天,德州市在宋官屯乡推广小麦油菜间作经验。于是,就把这一事实引申到科学种田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来,把一些过去掌握的材料,拿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报道,让人看了耳目一新。同时,把全市30%以上的盐碱地的背景也做了必要的交代,更增强了新闻的透视性和立体感,让观众了解到这一巨大变化的全过程。
笔者认为:当前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是改进会议报道。只要我们敢于动脑筋,多学习,就一定能够在会海之中,淘积寻觅出让人拍手称快的好新闻!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市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