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外报道与对外传播

对外报道与对外传播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宣传往往通过外宣报道的形式出现,因此与对外报道,主要表现为对外新闻报道发生联系。就其特点而言,对外报道是有关中国新近信息的单向输出活动,时效性是其明显特征。因此,我国的对外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对外新闻传播活动,是属于对外宣传的主体部分,具有新闻时效性、国家主导性与跨文化传输性等特征。

对外宣传往往通过外宣报道的形式出现,因此与对外报道,主要表现为对外新闻报道发生联系。对外报道或外宣报道不是简单地将有关中文新闻媒体的消息、文章逐字逐句地译成英语等外国文字,再通过国内英语报刊等对外媒体提供给国外受众(张健,2010:363),而是指新闻工作者,以中国立场相对客观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以及来华外国人士报道和传播中国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活动(何国平,2009:14)。它是一种国家或政府主导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思想信息对外传播活动,与“内销转出口”的对内报道翻版截然不同。

就其特点而言,对外报道是有关中国新近信息的单向输出活动,时效性是其明显特征。同时,对外报道必须遵循“中国立场”或“中国国家利益”原则,报道内容是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中国“人、事、物”,其受众不言而喻是国外人士。因此,我国的对外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对外新闻传播活动,是属于对外宣传的主体部分,具有新闻时效性、国家主导性与跨文化传输性等特征。可以说,对外宣传与对外报道在指导原则与受众群体上均无差异,但前者的内涵更广、覆盖面更宽、信息的互动性更强,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朱义华,2013:59)。

沈苏儒(2004b:前言1)认为:“对外报道是向国外提供信息(包括新闻、消息、资料、数据、知识、情况、公告、文件、观点、论据等)并进行国际交流和配合国际斗争的重要手段。它的总目的是在国际上塑造本国的形象,维护其利益,宣扬其立场,散播其观念,介绍其真实情况,以争取外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对本国的了解和友谊(理解、同情、支持)。在对外传播中,对外报道工作是其主要部分。”而从新闻事业的角度来看,对外报道具有宣传属性,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而且还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的一种手段,但它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新闻报道是其本来面目。

对外传播由时任外文局局长的段连城先生于19世纪80年代末在其著作《对外传播学初探》(How to Help Foreigners Know China)中首次提出,他(2004)认为:“对一般外国人,不宜使用‘对外宣传’。但这绝对不只是个用词问题,而是一个根本出发点的问题。为了帮助国外人士了解中国,对外传播工作者应该摒弃‘宣传心态’。”沈苏儒(2004a:16)指出:“我国所习称的‘对外宣传’,从整体上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而不是被称为‘宣传’的那种特殊的传播。”在学术层面上,“传播”涵盖了“宣传”,对“传播”的研究有助于对“宣传”的研究,而对“宣传”的研究则应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宣传实际上是一种对外传播活动。

对外传播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与合作(张长明,1999:24)。而狭义的对外传播是指传播主体对外国受众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报道行为,即“通过中国自己创办或者与境外人士合办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通讯社和网站等传播媒体,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郭可,2003:2)。相比而言,广义上的对外传播在内涵上更加贴近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对外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