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种文明的表达

一种文明的表达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艺术 一种文明的表达——专访美国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撰文/夏榆 刘非美国的著名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与贝聿铭渊源颇深。随后在哈佛大学的罗宾楼宴请了全体建筑师。1964年12月13日,肯尼迪家族正式宣布由贝聿铭负责图书馆的项目。和拉斐尔·文诺立约好周一上午十点在他的事务所对他进行采访。
一种文明的表达_专访美国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_世界遗产地理第3


建筑艺术 一种文明的表达——专访美国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

撰文/夏榆(本刊主笔) 刘非

美国的著名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与贝聿铭渊源颇深。在拉斐尔最艰难的时候,贝聿铭先生曾给过他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在接受
《世界遗产地理》访问之时,拉斐尔深情回忆往事,理性聚焦建筑艺
术的世界性潮流,思考建筑师的使命和责任,也思考建筑的本质。

爱德华·肯尼迪美国学院,由受访建筑师拉斐尔设计。摄影/Halkin Mason

月8日傍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肯尼迪中心发表演讲,他被肯尼迪基金会授予勇气奖,颁奖仪式在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会议厅举行。“这个场景很让我感慨。这位致辞的人在我看来也是了解其使命的人,如何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责任。”乌拉圭裔美国著名建筑师、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拉斐尔·文诺立(Rafael Vinoly)将建筑大师贝聿铭与奥巴马作比较,“一个从事建造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了解建筑师使命的人,持久并且与时俱进,这才是专业人士对于职业精神的保持。奥巴马和贝聿铭,都是懂得专业精神的人,这很不容易。”

1963年10月,约翰逊·肯尼迪在其母校哈佛大学亲自为他的总统图书馆选定了一块2英亩(0.8公顷)的场地,并计划将它建成一个档案馆、博物馆、教育中心及他的办公室。一个月后,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一悲剧改变了计划,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美国国民从四面八方提供支持。肯尼迪图书馆面临的形势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邀请一众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来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会议,席间准备提出图书馆的建设计划,并建议如何寻找合适的建筑师。会议的第一天,大家考察了现场,并进行了分组讨论。随后在哈佛大学的罗宾楼宴请了全体建筑师。巧的是贝聿铭联合事务所在接下来的一周于此地办展。次日早晨,在出发到海恩尼斯港的肯尼迪宅邸之前,由所有的建筑师不记名投票提名一位候选者。贝聿铭正是最终的六位候选者之一。

几周之后,肯尼迪夫人拜访了贝聿铭的工作室。那仍是当年从齐肯多夫手里租来的狭小工作室,不过贝聿铭特意将它粉刷一新以接待肯尼迪夫人。贝聿铭向肯尼迪夫人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作品,并特意介绍了华盛顿特区的重建项目。不过,真正为他加分的还是他这个人给肯尼迪夫人留下的良好印象。

肯尼迪夫人的顾问威廉·沃尔顿回忆说:“鉴于他已经完成的作品,贝聿铭是一个‘稳赚的赌注’,他并不是最出名的建筑师,也没有在大公司里工作。他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成长起来。我不能预测他的作品具体会是什么样子,可我相信他会做得很精彩。”

1964年12月13日,肯尼迪家族正式宣布由贝聿铭负责图书馆的项目。消息一出,贝聿铭即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从那一刻起,他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当代一些最重要的项目也向他源源不断地涌来。虽然图书馆的项目最终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但贝聿铭经常说:“那是我们公司的真正的开始。”

和拉斐尔·文诺立约好周一上午十点在他的事务所对他进行采访。拉斐尔是乌拉圭人,生于1944年,1978年在南美已经是有名建筑师的他举家迁到美国,在哈佛任客座教授。1983年他在纽约开了自己的事务所。访问是在拉斐尔·文诺立位于纽约的第二个事务所进行,这也是经营时间最长的一间事务所,现有大约130名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在伦敦、曼彻斯特、阿布扎比、布宜诺斯艾利斯都有分公司。事务所的特别之处,是地下室有一架钢琴,拉斐尔从小练钢琴,工作的间隙时不常弹一会儿钢琴。朋友说,拉斐尔说话直接,连客户都不怕得罪,但对贝聿铭总是褒奖。我们很想听听一个对建筑很有见解和经验又熟悉贝聿铭的人,会怎么评价贝聿铭,怎么看待当代热闹非常的建筑潮流。

我们听到了拉斐尔对目前建筑成为造型艺术的现象的批评,对于缺乏建筑基础教育的遗憾。话题还深入谈论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多文化融合的伟大价值,同样是移民,同样在国际上很多的主要城市都完成过项目的拉斐尔,感同身受于贝聿铭的艰辛,心悦诚服于他的才华和品德。最后他问我们有没有看奥巴马的演讲,奥巴马5月7日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接受了肯尼迪基金会颁发的勇气奖。拉斐尔说整个致辞让他感慨,因为致辞者和仪式举办地点的设计者,都是为数不多的守护了专业精神的人。在这个争夺眼球的图片时代,在这个民族主义回潮的时代,贝聿铭或许是过气了,但是拉斐尔坚信他会回来。

事务所原来是肉类批发市场,是一座两层楼高的苏荷区典型的工业建筑,外墙被整体刷成了棕红色,楼上没挂任何招牌,连大门也很容易错过。走进大门,才看见墙上写着拉斐尔·文诺立建筑师事务所,字也不大。整个楼内没有承重墙,用铸铁柱子顶起高高的屋顶,显得十分宽敞。南北相对的两面墙的上半部都是一排窗户,充足的光线穿过白色的布帘,把屋子照得明亮且柔和。在空旷的夹层的一面墙的中间,是灯光昏暗的前台,前台两边靠墙一整排,是一个个已经建好的项目的展示模型,都有灯光效果,倒是比较抢眼。前台的姑娘让我们在沙发上等一会儿。

少顷,一位个子不高、满头白发的,胸前挂着三副眼镜的人向我们走来,想必他就是拉斐尔。


Q:《世界遗产地理》

A: 拉斐尔·文诺立


开创建筑历史先河的人


Q:今年是贝聿铭先生的百岁寿辰,你们很有渊源,你设计建造的爱德华·肯尼迪学院就和贝聿铭先生设计建造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毗邻。

A:我有个项目和他的项目在一起,当年我设计的时候,贝聿铭的总统图书馆是我需要参考的首要元素,不只是因为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建筑师,而且因为这两个建筑是有关联的,因为它们分别为了肯尼迪家族两兄弟而建。贝聿铭先生也给了我很多建议。

贝聿铭是很多人的朋友。他待人友善,平易近人。经济政治、艺术与孩子的教育话题,他都可以和你聊。他也是一个乐于做自己的人,非常有幽默感。可是他做起事来却是我见过的最坚持的人,他对建筑的把握非常准确,他的决定经常被证明是正确的。


Q:作为同行,你如何评价贝聿铭先生的建筑设计的价值?

A:我觉得他是我们这个行业里最了不起的建筑师,也是个品格高尚的人,能和他成为朋友我觉得非常幸运。记得四十年前,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第一个拜访的著名建筑师就是他。那时候有个以前的客户要在纽约盖房子投资找我设计,我却连纽约的建筑执照都还没有,一切重新开始,焦虑是可想而知的。他对我十分慷慨,给了我许多的建议,我至今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你现在焦虑是正常的,因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得等到五六十岁才行。

现在我七十多岁了,一路走来,我越来越理解他说的这句话,也相当地认同。做建筑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数的研究调查、学习实践,在不同的阶段找准自我定位,克服自我怀疑。他是良师益友,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的事业我都留意观察着,也让我受益良多。


Q:回顾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他的很多作品已成为当代经典。然而这些作品的完成并不容易。

A:他已经跨越了一个世纪,经历了多少冒险和艰难可想而知。他在伊朗的工作因为政治的原因被突然停止,那是非常严峻的。伊朗国王在政变中被推翻,但他仍然完成了那个项目,还保持了水准。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是美国的石油危机带来经济萧条最厉害的时候。他成功地维系了事务所的运营,秘诀就是始终追求最高质量。我总为人的命运感慨,你看Jorn Utzon (约翰·伍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他是一个开启建筑业先河的人物,但是到事业的后期,他完成项目的能力受到了质疑,罕有新的项目可做。贝聿铭持续地保持着他在建筑业的地位,或者说一直保持着他对建筑这个行业积极的参与,这是了不起的。

想象一下,一个中国小伙子,十几岁来到了美国西海岸,又去了哈佛读书,毕业以后他选择了一个地产开发公司工作,这个选择不是典型的哈佛毕业生的选择,因为他比他们有远见得多。这份工作让他在开始设计之前就已经对整个建筑过程有了很全面的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他的学问和知识量是很了不起的。

我记得他很早就说过,太多建筑师不懂建筑的本意。做建筑需要很多的知识,不要说建一个公共设施,你得了解城市规划、人流交通、公共设施特性等等,就连建一个私人别墅也需要懂得很多知识,可是很多的建筑师根本不去考虑。他的批评是尖锐的,不过他优雅平和的举止,让你不会觉得他咄咄逼人。

贝聿铭事务所的工作状态也是我留恋的。他对质量的追求,不是说得把楼盖得多么结实、豪华,而是他倾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成本,让员工从各个知识层面对项目进行研究,选用最适合的材料,做最适合的规划和技术构造。他的工作方法,其实就是体现了建筑的本质价值。

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它是有生命的


Q:什么是建筑的本质呢?

A:建筑是个复杂的工程,属于宏观的掌控,包含了各种知识。所谓知识,就是对于环境、结构、人流设计、城市功能,甚至环境变化等的研究和了解。美学、技术、成本预算,这些都是建筑师要承担的责任,想逃避任何责任,那我觉得你就失去了建筑的本质,或者说直白点,你就不是在做建筑。这可不是在一张轻飘飘的纸上画画,与建筑行业联系在一起的词,是庞大、沉重、昂贵、长久。建筑是切实影响人们生活的东西。我总是在强调踏实、坚实、懂得知识和必须坚持的责任心,而贝聿铭是行业里的典范,是来自他对于建筑深刻的理解。

● 美国建筑师拉斐尔·文诺立。摄影/ Lucas Michael

贝聿铭早就告诉过我,这是个艰难的行业,我非常同意。而现在人们说的建筑,都是杂志封面上一张图片中一个怪异的形状,大不了听人说一栋楼的设计师非常有名,进去逛逛。实际上,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它像是有生命一样,和里面的人,和周围的环境,和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在一起。


Q: 贝聿铭曾说过,他做项目之前,首先要调查清楚周边建筑的环境,还要调查清楚人文使用的环境,而最后才会找到一个适合调查结果的外形。这种次序,也说明了他做建筑的着重点是什么。

A:人们总喜欢谈论贝聿铭的建筑里面的几何形状,也许他确实喜欢几何形状,因为几何形状毕竟是进入造型这个近乎神秘的领域的一个入口。但令我钦佩的是,走进了造型以后的建筑的质量,还有不停地发现他对于建筑理解的知识之广博。就拿卢浮宫来说,他在那里的设计几乎使广博的知识渗入每一部分,让人称奇。

很多建筑师都会大谈本地的环境和文化是什么样的,周边的建筑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几乎每个建筑师都会聊这些。关键在于,这些对于环境的调查和考量,需要切实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而不是停留在设计方案的概念说明上。而我想说,真的坚持建筑的质量,其实是需要严苛的道德和人品的。一个项目,从一片空地到开始发挥其功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筑师对于建筑质量的坚持,也是一个需要耐力的过程,人品的重要就在这里面体现。


Q:你是说对比能够看得到的形状来说,一些并不那么明显的功能性设计和细节更体现建筑物的好坏?

A:是的。不明白这一点,其实就是现在建筑业在堕落的原因。因为建筑业包含众多的知识,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来学习,也需要经验的积累。而不是靠一个奇形怪状的外形来完成的,仅仅是一个外形,甚至还很容易看出来是哪里抄来的。这就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公用建筑的建筑师。别只看到贝聿铭建筑的几何外形,他的建筑没有一个是不好用的,既不会找不到入口,也不会走进去像迷宫。


Q: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吗?

A:你把实用当成了一个形容词,也就是说,它还有一个被描述的主体。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不认为这个主体存在。从哲学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你能谈论比例的相对性;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每一栋建筑也是文化整体的一个部分,但实用是建筑的起源

建筑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不冲突的。建筑也可以照亮生活,给生活增添更深层次的感受。因此,建筑本身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需要被当成艺术的一个类目。建筑就是建筑,它重要且复杂。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跟风追潮流,当今的情况就是这样。贝聿铭是个专业的建筑师,尽管他很了解艺术,但不会把二者混淆。

真正的大师需要经久磨炼


Q:做艺术也有这种感受,艺术本身有其存在的意义,不需要有任何别的东西附加上去,有的艺术品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但是似乎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夸张的、让人吃惊的造型。

A:确实是这样。你做艺术你就明白我说的。夸张造型没问题,但是夸张的造型只是建筑或者艺术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更不能只看夸张造型,而不顾本质。

贝聿铭的建筑也很夸张,尤其是在运用材料上,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失去了建筑的本质。因为不管建筑形状如何、材质如何,只要一走进去,你就会发现它的建造和结构经过了严格的考究。再观察一下里面人流的设计,一看就是经过了精心的研究和计算的。这才是建筑的本质,根本不需要再有一个令人叫绝的外形。

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由贝聿铭设计。摄影/Halkin Mason

由拉斐尔设计的英国伦敦著名的对讲机大厦。供图/Gaopinimages

Q:不懂建筑的人,生活中如果接触到建筑,往往就是看到了杂志里的图片,多数都是从特别角度拍摄的特别形状。你觉得这是在简化和肤浅化建筑吗?

A:是的。当然,在电视、手机、互联网构成的当今社会,生活已经变得扁平化,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时代,因为信息更替太快了,复杂的事情总是被简化。但是普及什么是建筑,不可能通过一张二维的图片做到。建筑摄影师拍出来的图片,看似漂亮,也许恰好删掉了最重要的部分。

我觉得这是个挺严重的问题。我明白杂志因为自身的盈利模式,刻意或者下意识地吸引眼球。如果一个行业没有更高一级带有思考的批评,就像现在的杂志中关于建筑的简化和肤浅的叙述,那么你让大众如何去了解?


Q:现在关注的重点确实是封面上特殊的形状,你觉得贝聿铭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吗?

A: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性的,完全是我们的时代造成的。我总喜欢说巴赫的故事,巴赫一生并不是一直灿烂夺目,有一个叫作Dietrich Buxtehude(和巴赫同时期的管乐家)的人更有名,但是一百多年之后呢,你大概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吧。

真正的大师是需要经久磨炼的,音乐家得不停练琴,拳击手也得每天起早跑步,被别人击打,这一点贝聿铭最懂。我刚来的时候,也就是四十年前,贝聿铭是全球最著名的建筑师。现在对他不再关注,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图片化的时代。让这些有着夺目形状的大楼经历一些时间,看看它们如何融入生活的一部分,等二十年后再去对它们评判吧。


Q: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能学会鉴赏建筑呢?

A:很难。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关于建筑的基础教育。学做一名厨师都有从简到繁的知识传授,但是关于建筑的基础教育完全没有。我在波哥达特意去了一家小学教学生们建筑,孩子们连最基本的概念也没听过,比如什么是私人建筑,什么是公共建筑。因为没有基础知识的了解,人们会觉得难以把自己和建筑联系起来,尽管其实建筑和生活息息相关。


全球化,就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学习


Q:在你的个人作品集中看到你在世界多个地方都有过项目。贝聿铭也是,是一个世界级的建筑师,在世界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都完成了项目。作为国际级建筑师,对于这种经历你有何应对的方法和感受?

A:我们的区别是,他在各个国家的项目都保留了他个人的风格。我本人不追求风格的延续,而认为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因地制宜的个案。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对他的欣赏,因为他的风格延续并不影响项目优秀的本质,他对每个项目都有深入的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我觉得有问题的是,那种把全球化只当成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把自己做成一个品牌,把同样的东西销售到全世界不同的地方。

全球化,也就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需要学习当地的美学、文化等,但是不能完全照搬,而应该融合你的经验,让自己的建筑使当地受益。

当我们赢得了东京国际论坛(多功能的会展活动中心,完成于1996年,是日本重要的文化机构设施)的项目,我觉得最高的表扬是来自丹下健三(1913~2005,日本著名建筑师,198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他还以为这是个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当然它并不像日本建筑,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建筑很幸运地满足了日本的需要。

建筑师需要一直保持学习的态度,当然,当地也会看到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理解,在合作的过程中,受益于来自外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我觉得这种互相学习融合是必然的,建筑不是现成品,我刚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在那儿要如何开展工作,什么人重要,什么人不重要,事情就渐渐开始了。我想贝聿铭也一样,这一点我们接近,因为我们都是移民,我们习惯了从一个文化走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


Q:你是说会对于陌生的文化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A:会,其实是因为你没有选择。不是说只有移民才会成功,移民的生活非常艰辛,但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回看我的年轻时代,我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移民会带来对过去生活习惯的完全颠覆。现代人一旦下定决心移民,那么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你的一切都变了。有移民经历的人,会对差异有异乎常人的敏感和认知,这种对差异的敏感认知非常重要。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成了最著名的建筑师,可以想象他过人的才华和智慧。当然,运气因素也不可少,不过幸运降临以后如何利用这种运气每个人也不同。我记得他在中国建博物馆时跟我说过,他一直琢磨如何把他在西方这么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用上,但是同时还得特别小心,如何把这些经验用一种当地能够理解和消化的方式呈现。开幕前一晚,他和夫人还在清理地板,扫灰尘。这种态度总是让我钦佩。中国苏州博物馆完工后,紧接着,他又去了多哈建伊斯兰美术馆,这简直是从一种文化直接进入另一种文化。


Q:其实任何人都该有一个移民的心态在这个世界生活,因为再也没有一个单一的文化和价值观了。你对这点怎么看?

A:的确,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变化和流动性非常剧烈,一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变短,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在加剧,增加了复杂性。人的生活动荡加剧,甚至还有很多变化根本就不在我们的意识层面。

从美国到中国,过去得花费几个月时间,现在只需要十四个小时。如果用你的智能电话,十四个小时都不需要就了解了有关的资讯。很明显,现在必须学会如何互相交流和互相影响,去积极地迎接甚至促成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变化是痛苦的,但是哪种变化不痛苦呢?贝聿铭在各个国家面临不同的问题,不代表他不坚持他对建筑的理解,而是要解决遇到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