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提问的技巧方法和原则,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提问的技巧方法和原则,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时间:2022-08-11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回答问题,更需要针对对方的提问而应对,难度相对大一些。提间是了解对方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是需要对方作出明确答复时而采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常见于法官对嫌疑犯的审问,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询问。否则,极容易造成被提问方的反感。他采用的方法便是启示型提问法。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的社会交往便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据统计,人平均一天有一个小时在说话。假如把人一生所说过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可以成为平均每部厚达400页的著作1000部。这可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这部著作要想作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说话,在什么时候说话,该说什么话,其技巧和艺术可说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但是,由于个人所受教育、从事的工作、接触的环境等不同,其语言才能及其表达就有所不相同。现实社会中,我们可看到有的人可以口若悬河、八面玲珑,有的人则期期艾艾、不知所云;有的人谈吐隽永、满座生风,有的人则语言干瘪、意兴阑珊;有的人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有的人则反应迟钝、言不及义……可以说,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人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蹩脚的谈吐则有可能使人觉得万劫不复。

高超的语言艺术是社交中的人们所希望与追求的。我们将从最基本的问与答开始,向大家介绍社交中应当注意或避免的一些问题,也算是人们社交中的一些技巧或艺术。

提问与回答是任何社交中的人们进行交谈所避免不了的。不管相互间的关系如何,人与人相见,总是会向对方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寒暄,也会以一种疑问句开始:“你吃了吗?”“您身体好吗?”

当然,进行社交,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这样一些简单的寒暄,而是要进一步进行交谈,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时,如何向对方提出问题,又如何回答对方的问题,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尤其是回答问题,更需要针对对方的提问而应对,难度相对大一些。下面两部分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平常所常见的问答技巧与艺术。本部分先介绍一下提问的艺术。

提间是了解对方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论是记者采访、医生就诊、教师讲课,还是日常闲谈,如想获得成功,必须善于提问。精妙的提问可以使你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利益,帮助你了解对方的需要和追求,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促进交往的成功。

对所提问题的选择及提问方式,能够影响和左右对方的思想感情,能够对交际双方的友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明的问话不但能使你达到目的,而且被问的一方也会感到很舒畅;反之,愚蠢的问话只能使对方感到失望和可笑。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掌握提问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人心理特征、脾气秉性、语言习惯等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接受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此,问问题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有这样一则幽默:

国外一个教堂里,一位教徒问他的上司:“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这个请求当然被拒绝。另一位教士则这样问:“我在抽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笑了笑,同意了他的请求。

同样的意愿,同样的要求,用不同的提间方法,却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由此可见提问方式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提问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提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接间自己所想知道的问题。这是需要对方作出明确答复时而采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常见于法官对嫌疑犯的审问,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询问。如果交际双方关系较密切而所提问题又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或不愉快的后果时,也可用这种提问方式。

1979年9月,意大利著名记者奥林娜·法拉奇前往伊朗采访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了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她也穿上了伊斯兰妇女的装束,把全身遮得严严实实。在对话讨论妇女权利时,她抓住火候,把服装问题提了出来。她明确提问:“请告诉我,你为什么强迫她们掩盖自己,全都捆在那些不舒服而怪诞的服装里面,让人工作和行动感到不便?”霍梅尼只好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护。

直接型提问直来直去,节省时间,如“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后来怎样了呢?”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提问必须掌握好时机和场合,要对所问的对象有所了解。否则,极容易造成被提问方的反感。

第二,诱导型提问。这是指问题本身就有提示答案的意思。有的时候,为了紧紧吸引对方思考自己的问题,诱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故意以这种方式提问。譬如:“您喜欢教师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大多数人都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您是怎么认为的?”这样的问题实际是在提问之前就已经为对方设计好了答案,只不过是想借对方之口说出来而已。

孟子在劝谏梁惠王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定有一个人向大王报告:我的臂力能举起三千斤的重物,却拿不起一根毛;我的目力能把秋天鸟的细羽毛看得分明,但一车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你相信吗?”惠王说:“不,我不相信。”孟子马上说:“这样看来,那个力士连一根毛也拿不起,只是不肯用力的缘故;那位明察秋毫的人连一车柴火都瞧不见,只是不愿用眼睛的缘故;如果老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只是不肯干,不是不能于。”孟子开始的提问就是诱导型提问。他是为促使梁惠王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故意把一个已知结论的问题提出来。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就在孟子的心中了。

第三,启示型提问。就是通过提问引起对方思考,从而明白某种道理的提间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方法。

大约24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墨子是一个有名的思想家,其政治主张是和平、友好。当他听说能工巧匠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一种攻城的云梯用来攻打宋国时,就急忙奔赴楚国,前去说服楚王。他采用的方法便是启示型提问法。

墨子怕楚王听说他是来劝说的因而避而不见,所以他说他来的目的是为了参观“新式武器”,并来为楚军送行。楚王信以为真,便破格相待并与之会晤。墨子在询问了云梯攻城的威力后,对楚王说:“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美的车子不坐,却要偷人家的破车子坐;自己有绫罗绸缎不穿,却要偷人家的破衣烂衫穿;自己有鸡鸭鱼肉不吃,却偷吃邻居的糟糠烂菜,你说这算什么人呢?”楚王觉得好笑,脱口道:“这个人必定有喜欢偷窃的毛病。”墨子既而大讲楚国地大物博,方圆五千里,而宋国却只有五百里,地狭物贫,并推出一个结论:“你要攻打宋国,岂不也和偷盗者有相同的毛病?”楚王若有所悟,但又推说云梯已经造好,总得攻城呀。墨子又劝说:你想,光靠一两件新式武器就能赢得战争吗?宋国虽小,但城池高深,又加上早有防范,若是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引起老百姓怨恨,不是为后人贻笑吗?最后楚王理屈词穷,听从墨子的劝阻,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墨子就是通过启示型提问的战术,使他的主张得到了楚王的采纳,从而使劝阻得到成功。

第四,选择型提问。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旅游学校正在进行关于服务礼仪的考试。一位学生上来问老师扮演的“顾客”:“先生,请问您吃不吃鸡蛋?”那位“顾客”摇了摇头说:“不吃。”而另一个学生上来则问:“先生,请问您是吃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笑了笑说:“一个”。两个不同的学生的问题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第二个学生不仅其问题让人觉得有亲切感,而且达到了使顾客吃鸡蛋的目的。第二位学生的提问方式就是选择型提问。

选择型提问,也可称作限定型提问,就是将问题的答案限定在一个范围内,让对方从你所提供的答案范围来选择符合他的答案进行作答。比如,夏天到了,有人来做客,你想给客人弄点东西解渴,你问:“您想喝点什么?”就不如问:“您是想喝点什么,茶、咖啡、雪碧或是来一杯白开水?”因为使用前面的问题,别人不知你家里有什么可以喝的东西,而第二个问题把喝的东西限定为4种,让对方从这4种东西中选择。如果他对这4种东西都不愿意喝的话,他会自己提出来:“请给我拿杯……”不过,一般情况下,比较有礼貌的人会在你所提供的4种东西中做出选择的。

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开始就把问题答案仅仅局限于一个选择项上。限定性问题,其答案一般是两个以上。但有些问题提出来后,别人无法选择其中的某一种答案,那就要尽量避免。

譬如,到饭店里去吃饭,我们问小姐:“今天的鱼新鲜不新鲜?”饭店是搞经营的,鱼不新鲜怎么能往外卖?因此,不管新鲜不新鲜,小姐都会答:“新鲜。”同样的问题,就不如:“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来得明智一些。

提问的方式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种外,还有其他一些提问方式。如攻击型提问、协商型提问等。这些提问方式或由于在一般性的社交中不经常使用,或由于比较简单,我们在此就不作介绍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所交往的对象各种各样,因此我们问问题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时,为了启发儿子,父亲问:

“你头顶上是什么?”

“头发。”儿子回答。

“头发上面呢?”

“屋项。”

“屋顶上面呢?”

“瓦片。”

父亲火了,一拍桌子说:“好好看看,上面还有什么?”

儿子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说:“还有鸟。”

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父亲显然没有考虑儿子的能力,当发现儿子未领会自己的意思时,却一味照直问下去,而不是采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启发,所以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问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情况和特点。

首先,人有男女老幼之分。对于该由老年人来回答的问题,向年轻人提出来就不合适;该向男同志问的问题,就不能让女同志来回答。

其次,人的性格不一。有的人性格外向,对任何问题几乎都能谈笑风生、畅所欲言;有的人则寡言好思、情绪不外露;也有人讷于言辩、孤僻自卑,对任何问题都很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对性格外向的人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而对后两种性格的人,则要特别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在某一个问题上得罪他。

第三,人的知识水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就不一样,因此,提问要有针对性。例如在农村问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这往往会使他很难堪,有的时候还以为你是在污辱他。虽然有的人也能说上几句,但很可能谈不到点子上。

时机是指天、地、人的总称。提问的好时机因人而异,但总体上要达到使对方觉得最方便谈话即可。

《墨子》里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子禽问墨子说:“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可是却没有人听它的。现在看看雄鸡在黎明时啼叫,天下惊醒。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这席关于说话的谈话,提出说话最重要的不在乎多少,而是要切合时机,就是一个谈说之术的问题。这对于提问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心理会因时间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就一天来说,下午4时至6时,工作刚完,身体最为疲倦,很容易发脾气。这时和对方谈话,向对方提出问题,时机是不恰当的。

一般来说,在对方工作、劳动、家务不太繁忙而且心情比较舒畅时,向对方提问是比较恰当的时机。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980年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采访,就是选择了邓小平生日前后的8月21日和23日。见面后,她先祝贺小平同志生日快乐,然后再进行采访,提出问题,使整个采访活动自始至终就显得非常亲切和活跃。法拉奇的这一选择,不仅反映了她对交谈对方的充分了解,也反映了她选择时机的高超技巧和艺术。

问题要具体明确。在交谈中,如果问对方的问题大而泛或过于抽象,往往会使对方不是笼统地回答,就是摸不着头脑,因而使你不能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记者问一位刚从国外归来的运动队的教练员:“你是刚从××国回来吧?”对方答道:“是的。”“这次比赛我国总共得了几枚金牌?”“共三枚。”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早已为人人所共知了。记者如此发问,对方除了回答你是或不是外,只能提供给你一些简单的、人所共知的东西,记者采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提问题就要问得比较具体,使对方能够比较容易作答。

问题要抓住要害。如上面提到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其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这个问题很具体,但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它不仅仅是毛泽东的像是否永远保留在天安门上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对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具有相当的分量。但是,如果直接问:“请问贵党和贵国人民对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如何评价?”就未免有点太正统和抽象,恐怕难以得到满意的回答。

任何人与他人交往,都希望自己能被对方所接受。问话作为交往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一定要注意态度谦逊,措辞得当,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个人或几个人在一起谈论某件事时,当某一个人说完后问其余的人:“小×,不知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高见?”表面上看来态度很谦逊,但实际上却把别人发表意见的路子堵死了。什么叫高见?谁敢肯定自己的观点就会高人一筹呢?因此,别人或者说没有什么了,或者干脆就一言不发,场面就很尴尬。这说明提问者的提问措辞不佳。而把高见换成想法或思想,恐怕要好一些。

注意措辞实际上就是注重谈话时的气氛。对人提问题时要努力创造一种亲切友好、轻松自然的气氛,这是交往双方都希望的。用生硬的或审讯的口气或语调,不仅会影响对方的情绪,还会导致提问的失败。日常的谈话就要避免这一点。另外,一些涉及到机密或对方的隐私方面的问题,一般不宜发问。如果实在要问,也要变通一下问话的方法。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赵忠祥有一次到北京一家精神病院采访,他同一位快要康复的女患者交谈。原定的问题是:“你是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啊?”赵忠祥在采访时突然觉得这样问可能会对对方有一定的刺激,因此临时改为:“您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么不好呢?”一下子,那位原来是小学教师的患者便感到赵忠祥可亲可信,便在回答了一系列提问后说:“最近,我快出院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学生们。我真想快一点治好病,能为教育孩子贡献我的一份力量。”语言之感人,大出赵忠祥的意料。节目播出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应。

这是为了把问题搞得更清楚而采取的一种方法。追问就要刨根问底。比如,我们间一件事,一般是问这样三个问题:“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内容更深,回答起来更困难。后两个问题就是追问。

追问能够发现问题的原因,深入探索问题的真相和实质。

譬如,在审讯罪犯时经常用追问,以使其没有时间准备对策,使其回答不能自圆其说,从而暴露出犯罪事实。下面是一次审讯过程中的对话:

“你为什么吸毒?”

“我是为了好奇才吸毒的,是偶犯。”罪犯也知道,说自己是偶犯,就能给自己减轻罪行。

“毒品是从哪里来的?”

“从李某那里买的。”

“你是什么时间认识李某的?”

“大约6年前吧。”

“怎么认识的?”

“通过一个朋友介绍的。”

“谁?”

“张某。”

“以后又到李某那里去买过几次?”

“记不太清楚了。”

通过追问,了解了情况,公安人员接着就开始了反问:

“你说你和李某认识6年了,你从他那里买毒品的次数你也记不清了,难道这是初犯?”这一句反问就把对方的气焰打下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