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筒前的提问技巧

话筒前的提问技巧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话筒前的提问技巧提问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记者,必须学会怎样提问题。第一个来中国教授新闻学的美国新闻学家阿伦森认为,提问的艺术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记者怎样才能使访问对象讲出能够写成一篇报道的新闻事实来。这样的提问方式容易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比一上来就直接问对方要好很多。[6]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确定不同的提问方向,这在《面对面》的淮河抗洪报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话筒前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记者,必须学会怎样提问题。第一个来中国教授新闻学的美国新闻学家阿伦森认为,提问的艺术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记者怎样才能使访问对象讲出能够写成一篇报道的新闻事实来。[4]

学习和掌握提问艺术,需要从提问态度、提问规则、提问方式、提问技巧等方面了解、学习。

(一)提问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记者的提问也是如此。记者在采访中“问什么”、“怎么问”等问题固然重要,但在记者开口提问之前传递给被采访对象的第一信息不是话语,而是采访者的态度。

作为一名记者,提问的对象可能上至名流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你提问的态度在言谈举止间都会不经意的流露,根本无法逃过摄像机的镜头和观众的眼睛。一视同仁、不卑不亢是记者应坚持的采访态度。

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是一个询问者,因此他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关系,记者在采访中不能充当律师、警察、法官、辩手等角色。就像罗伯特·蒂勒尔在《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谈到的:“实际上,采访要设计得同象棋比赛一样一来一往。所不同的是,采访不是要击败对手,采访者的任务是揭露和阐明事实真相,没有必要将死对方。如果采访者不懂得这一点,而单纯喜欢得分的话,他应当去参加辩论会或辩论俱乐部。”[5]

做到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也就是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不论身份的高低,记者都得一碗水端平,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也不能卑微懦弱、谨小慎微。提问的过程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应心平气和地就目标问题进行交谈和沟通。面对身居高位的政府要员,记者的提问是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面对身陷囹圄的犯罪分子,记者的提问同样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交流者心理位置处于同一水平,这是交流的前提,也是交流顺畅的保证。

(二)提问的规则

提问规则是指记者在提问中应遵循的共性规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问得自然

问题问得自然,是指记者问题提出得不唐突、不生硬,让被提问者心中有题、愿意作答。

在“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后,王志在采访中问到杨利伟的身高、体重时,先说道:“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1965年5月生,身高1米76,体重就不说了。”随后才自然地问道:“你身高是多少呢?”“体重呢?”这样的提问方式容易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比一上来就直接问对方要好很多。

2.问得得体

问题问得得体,是指记者问题提出得有针对性,提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答的问题。著名新闻专家爱泼斯坦说过:“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够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充分利用了时间,给了人家一个好的印象。”[6]

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确定不同的提问方向,这在《面对面》的淮河抗洪报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同为淮河抗洪这个热点,王志在采访安徽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淮河抗洪总指挥王金山时,问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我们以前看到抗洪救灾都是严防死守,这次到了安徽以后却看到是主动开闸放水?

所以人家都说安徽这一次为全局做出了牺牲,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理解这个牺牲的?有没有另外一种选择,另外一种结果?

可能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就是已经破掉的那些,它是不是真的就是那么科学呢?真的就那么准确,非破不可?

破哪个,不破哪个,你怎么选择?

一般都要经过什么程序?你们考虑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

这些问题很符合王金山作为行洪分洪决定者的身份。而在采访负责执行爆破分洪任务的工兵营长施明华时,问了如下问题:

那实际上你们作业的环境应该说也是很危险的?

(我们刚去作业的时候……作业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坏。)

怎么个坏法呢?

(……我们药室挖好以后,那个药洞里面有蛇……)

怎么会有蛇呢?

(唐垛湖行洪区里面已经进水了……每一个坑里面大概有五六条蛇。)

怕吗?

(当时我怕……但那个时候我就不考虑那么多了。)

你考虑什么?

通过对施明华的采访,一幅爆破分洪现场的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些精彩的情形和细节只有参加了爆破分洪的当事人才能回答出来。

3.问得简明

问题问得简明,是指记者问题提出得准确清楚、简单明了,不含糊其辞。复杂冗长、含糊不清的问题容易让采访对象听不懂,影响采访对象的状态,从而影响采访效果。

肯·梅兹勒在《创造性的采访》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记者:我首先提出有关您个人和个人之外的一些问题。您知道,对于公众来说谈及这些问题很重要,至少是有趣的。公众有必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确实的信息。如果人们清楚了您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环境和在您儿童时代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他或她将理解有关人生观的问题,以及……

采访对象:那么你是要问我是在哪儿长大的啦?

记者:是的。你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对于……

采访对象:我1932年6月10日出生在SANDUSK,OHIO。我是一个抑郁的孩童。作为一个孩子我最清楚的记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在上帝的份上,为什么你刚才不提问题呢?我们是不是继续谈论这个题目?

4.问得具体

问题问得具体,是指记者提问时不要把问题提得抽象笼统,提一些较大的、很抽象的问题,如:“您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如何”、“××部门的工作做得如何”,这些大而笼统的问题,容易让采访对象不知从何谈起。记者在提问时,应将问题提得具体,让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作答,只有这样,记者才能问出生动的材料。

2002年2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清华大学进行了演讲,演讲完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学生对布什进行了的提问:“总统先生,欢迎您这次来访,感谢您刚才精彩的演讲。我们可以预见到,中美两国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刚才在您精彩的演讲当中,我也看得出来,您对我们清华大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现在我的问题就是,如果将来您的两个宝贝女儿有机会继续深造的话,您愿意让您的女儿来我们清华大学吗?”

这位学生的提问,着眼于“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这一大的层面,但却从“如果将来您的两个宝贝女儿有机会继续深造的话,您愿意让您的女儿来我们清华大学吗”这样一个具体问题切入,将空洞、模糊的问题化作明确、具体的问题,明确了采访对象的回答方向。

5.问得对路

问得对路,是指记者在提问时要讲行话,不要问一些无关痛痒或者水分太多的问题。特别是在采访某一领域的著名人物或专家时,如果对所涉及领域缺乏了解,容易造成采访的尴尬。如有位记者在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时,问道:“税率调整会不会对内资企业有影响?”秦晓纳闷地说:“什么影响?这是好事啊。”可能这位记者觉得这个回答太简短,又抛出第二个问题:“税率调整会不会对外资企业有影响?”秦晓看了这位记者一眼,说:“这该问外资企业啊!”

对行业了解、能讲行话的人,容易受到采访对象的青睐,获得难得的采访机会。如国家税务总局前副局长郝昭成有一次接受采访期间,得知一位记者多年采访税务领域,便直接把他迎进了自己的房间,开起了小灶。郝昭成说,他老给外行记者扫盲,这下终于有了共同语言。这一点,在如今众多的舆论监督的报道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提问的方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将提问方式分为两种: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在一般的采访中,两种提问方式往往有张有弛,交叉使用。

1.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一种比较概括、抽象、范围较大的提问方式。它对回答的内容没有严格的限制,给采访对象很大的回答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

开放式提问因采访对象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常常用在谈话的开头,方便记者“投石问路”,熟悉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营造融洽的谈话气氛。但这种提问方式容易让采访对象泛泛而谈,回答得焦点不集中,不利于把握采访的方向,也不利于深入挖掘材料,所以在一般的采访中,开放式问题所占比例较小,往往只是给闭合式提问做铺垫。正如麦尔文·曼切尔所说:“那些仅仅只能问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记者应该懂得这样做的后果。对于某些提供情况的人士来说,开放性问题意味着记者的准备不充分或无能。”[7]

2.闭合式提问

闭合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指向性较强、采访对象往往需要直接作答的一种提问方式,比如“……是否……”、“……是……,还是……”、“……会不会……”等。

闭合式提问因采访对象回答范围较狭小,是最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常常用在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中,容易控制采访方向并从对方回答中得到实质性材料。但这种提问方式往往比较尖锐,需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避免变成咄咄逼人的“审问”或变相的“逼问”。

以董倩的《羊泉村记忆》为例,感受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

在这个片子中,董倩共采访了三位曾遭侵华日军摧残的妇女,在记者提出的问题中,闭合式提问占到了大部分,几乎有70%,而开放式提问只有近30%。[8]具体摘录如下:

img7

续表

img8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量的闭合式问题指向明确,难度不大,为采访对象提供了回答的空间。而适当的开放式提问穿插其中,如:“为什么就愿意张口了呢”、“假如日本人不谢罪,也不赔偿,您怎么办”等问题的指向较宽泛,为采访对象抒发自我感情、谈及内心想法提供了空间。

(四)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是指“记者利用特定的方法和能力,表现或传达记者的特定构思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讲,提问技巧还包含着记者的创造性劳动”。[9]

常用的提问技巧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式也就是正问或直问,直接向采访对象正面提问,问题的提出不拐弯抹角,期望获得直接的回答。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迂回,提高采访效率,是采访中最常用的方式。

如王志在《面对面》采访王岐山的那期节目中,提的第一个问题:

发布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提问从王岐山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的结束语开始,直截了当的发问,激起了王岐山谈话的兴趣,便于采访顺利进行。

2.迂回深入,获得真相

迂回提问式是指在访问中出现障碍,有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放弃正面提问,从侧面迂回,先提出若干过渡性问题,再逐渐靠近敏感性问题,引入正题。具体而言,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采访的事情较为敏感,直截了当地问会遭到采访对象的拒绝而使采访失败,因而采取迂回的方法提问,自然地把问题引到采访的主题上去。以2000年7月《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郑百文会破产吗?》为例,该片讲的是河南一家上市公司“郑百文”因连年亏损申请破产的事情,节目中需要通过采访“郑百文”的董事长李福乾了解公司破产的原因,而这种问题显然是当事人不愿意回答的。记者长江没有采取强攻的战术,她事先了解到“郑百文”在企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曾经与“长虹”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运行过“工、贸、银”一体化的“三角信用关系”,于是在采访中就从“三角信用关系”开问,然后在这个问题聊得好好的时候突然逆转,让当事人不得不讲明了企业破产的原因,获得了有效的信息。

第二种情况是,明知对方不愿意回答记者要采访的问题,还是想通过巧妙提问来获取相关材料。采取侧问法,为对方制造错觉,以为你没有问这个问题,这样就可能达到采访效果。

在《新闻调查》的《厦门特大走私案》中,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是一个曾向赖昌星索贿几十万澳元的贪官。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想知道他为什么会开口向走私犯要钱。这个问题若直接问,蓝甫肯定不会作答,于是记者采用了以下方式:

长江:你觉得赖昌星想从你这儿得到什么?

蓝甫:保护。

长江:那么你从他那儿想得到什么?

蓝甫:钱。

从赖昌星开始问起,让蓝甫没有起任何戒心,迂回的提问,将蓝甫的面目显露无遗。

3.刨根问底,一路追问

刨根问底式即追问,是指当采访对象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比较笼统、支支吾吾甚至转移话题时,记者为了获得新闻报道所要了解的事实,对采访对象穷追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

仍以王志采访王岐山为例:

王志:那我能不能这样预期,北京“非典”病例的数字十天之后一定降下去?

王岐山:我相信十天之后,起码我们可以讨论这个问题。

王志:医疗条件本身,有一个估计让我们非常的不乐观,他们觉得北京现有的医疗条件,能够接受感染病人的底限就是6000人?

王岐山:你说的是医疗资源吧。

王志:对。

王岐山:这个数字我们现在做了一些推算,唯物论者应该承认有底线,我们也在做观察,密切的观察,我觉得现在还需要,我再观察两天到三天。

王志:但是我们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人数继续增加,真的达到6000人的时候,北京市有没有能力收治所有被感染的非典病人。

王岐山:我相信到那时候,也会有(办法)。我们的紧急调度能力强极了,我们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有30多个。这叫到什么时候,就说什么话吧。这不是透明度的问题,这是对社会的责任感问题。我们政治家也好、专家也好,不能整天跟市民发布,或者对老百姓发布那种万一,那是不负责任的,科学精神说实在的,是讲概率的。

分析上面的几个提问,王志的第一个问题即要求王岐山回答会不会“降下去”时,王岐山巧妙地拒绝回答;但王志并没有放弃,在第二个问题中换以“医疗条件接收能力6000人”来继续追问,王岐山回答说:“接收能力有底线”,但是底线是多少并没有说,于是王志以一个达到6000人的假设继续追问,王岐山最后回答:“我相信到那个时候也会有(办法)……”。最后一个问题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记者的一路追问让采访对象回答了原本不愿意直接回答的问题。

4.联想假设,寓深于浅

联想假设式即设问,是指“记者在对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以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10]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采访对象开拓思路,适合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认识。

在《对话:黄光裕》中,主持人提了个假设性问题:“我们在办公室经常会说,如果我有一百万的话,我会如何如何;当然也有想象更大胆一些的人会说,如果我有五百万的话,我会如何如何。但我想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样大笔的数字,今天我们让这种想象在我们现场来实现。我们一起来假设一下,如果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百零五亿的话,我们会怎么来花它呢?”

在这个问题之下,黄光裕给出了“不够花”的答案,由这个回答展开去,引发了黄光裕一番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肺腑之言。

5.激将反问,澄清事实

激将反问式即记者采用心理刺激的方法,在采访对象不太配合的情况下,根据其个性、特点,通过故意错问、反问、明知故问等方式,巧妙地激发对方情绪,迫使对方做出明确回答。

此种提问技巧有一经典案例,在《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黑脸”姜瑞峰》中,记者王志专访河北省优秀纪检干部姜瑞峰,在姜瑞峰大谈如何蔑视金钱美女时,王志突然质疑:“金钱、美女、美好生活,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这种故意反问,先是让姜瑞峰一愣,然后将姜瑞峰的回答引入观众想听的范围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