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访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专访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专访提问的方式与技巧专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是记者与被访者互动交流中的共谋。在具体的采访中,有多种提问方式与技巧,记者应当在实际采访中灵活运用,同时在前期问题准备和策划中也要有意识地设计各种类型的提问方式,以获得预期效果。

第三节 专访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专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是记者与被访者互动交流中的共谋。在具体的采访中,有多种提问方式与技巧,记者应当在实际采访中灵活运用,同时在前期问题准备和策划中也要有意识地设计各种类型的提问方式,以获得预期效果。

1.正面提问,开门见山,抓住关键问题,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这种提问方式,有人又称之为“开闸放水式”提问。记者发问的目的是获取新闻事实。为了解未知事实向知情者发问,不应绕圈子。如《焦点访谈》一期节目《惜哉,文化!》中,面对吉林博物馆着火事件,记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火灾到底造成多大损失,二是有无消防许可证,记者直接用这两个问题问不同的人,包括群众、原博物馆馆员、当地政府官员、消防部门。通过不同人的回答形成对比,让观众弄清事件真相,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官员的官僚主义作风。正面提问要求记者有高屋建瓴的把握问题的能力,所提的问题往往是关键的、触及事件性质核心的、这样的问题往往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迂回采访,侧面提问

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记者可以采用转述、代述的形式,以其他人的口吻提出问题。记者或者以观众的口吻,或者以其他人士对被访者的评价来引出问题。比如,《东方之子》采访联合国原秘书长加利时即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主持人:“秘书长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今天在这里采访您的除了我本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联合国、关心您个人的中国人,因为我也带来了一些我们的观众的问题,现在我们是否可由一个北京的小学生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采访呢?这个小女孩请我们问您联合国有多大?秘书长的权力有多大?”

加利:“联合国就象是一个大家庭。就像这位小姑娘的家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样,联合国这个大家庭一共有185个成员。联合国就是这185个成员的家。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力并不是很大,他不过是这个大家庭的仆人。他就像一个大管家,负责保护这个家,每天早晨开门、打扫卫生……而且他要努力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彼此和睦相处,如同亲兄弟一般。因为这个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秘书长的作用就好象是调解人,他的角色是解决争论,平息争吵……”

在这里,记者首先介绍了这次访谈的重要性,然后以一个小观众的口吻提出了一个看似很初级但是又为观众关心的问题,而加利的回答也风趣、生动。

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媒体与观众的互动越来越多,记者或主持人往往采取搜集观众提问的方式来为节目注入互动的活力,这样的访谈更能击中观众的兴趣,对象感更强。比如《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的智慧——柳传志”一期节目的结尾,杨澜向柳传志抛出了互联网上搜集到的观众感兴趣的问题:

杨澜:山东济南有一位叫程亮的朋友说,对于A股回归,你觉得联想在什么条件下会做?做了以后对联想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杨澜:福建省福州市一位叫刘雪春的网友向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说中国古人说富不过三代,联想继续辉煌的保证是什么?

杨澜:齐齐哈尔一位叫王国新的朋友问,据说中国企业领袖级的人物的标准要有传奇性、要有魅力、要有自己的思想,你同意这种标准吗?

另一种情况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记者不好单刀直入,则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来提出问题。比如《东方之子》采访傅聪的段落有两个问题别有意趣[9]: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是66年以前,还是66年以后?(1966年,文革开始时,傅聪的父母傅雷和朱梅馥不堪迫害,双双上吊自杀)

记者:你常说,回到国内,有一些东西会慢慢让你温暖起来,这次是否又有让你温暖的小事情,比如北京街头的绿。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两个问题体现了这种东方文化特有的含蓄。按照采访者白岩松所说,这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在压力下训练出来的说含蓄话的技巧。

再如,杨澜2005年年底采访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在研究资料时发现巴达维的妻子刚刚去世,杨澜很想问一问对方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得知他们感情很好。“但坐在你对面的毕竟是一个总理,一上来就问人家妻子去世的事,很唐突,也不礼貌。在谈完许多政治方面的话题之后,我就想怎样让他自己把这个问题谈出来。所以我就决定这样问他:在过去的2005年发生很多事,但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他就说,对我来说,2005年是哀痛的一年,因为我妻子去世了。一直讲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将他和他妻子的感情,她最后的日子,讲得非常好。采访结束后,他的新闻秘书就说,你们中国记者真有本事,因为我们总理在公众场合从来不谈个人生活”[10]

3.追问

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法,是记者根据采访对象的现场回答作出即兴提问的采访方式。追问的目的在于捕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追问需要记者对事件深入把握,同时也要考验记者在现场组织问题、即兴发问的能力。追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就一个问题由浅入深、富有层次的提问。按照中央电视台记者童宁的说法,可以称之为“起承转合法”。

另一种是步步紧逼,尤其是在质疑、求证中,或者面对被访者处于躲避、绕圈子、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比如,《面对面》记者对边金阳的采访段落,在2003年,9岁少年边金阳在连续写出《时光魔琴》和《秦人部落》两部长篇小说以后,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哈里·波特。其《时光魔琴》一书的海外版权更是卖出了15万美元的高价,这一价格也创造了低龄作家海外版权收费的最高纪录。记者王志在采访中,就边金阳以如此小的年纪而成为两部小说作者的真实性进行了求证,用的就是追问的方式:

王志:是你自己写的吗?

边金阳:是啊。

王志:但是现在有好多人认为,一个九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这种书来。

边金阳:之所以我才九岁,所以才能写出这种书,如果大人就写不出这种书来。

王志:你怎么写的?

边金阳:拿电脑。

王志:那你怎么坐得住呢?

边金阳:就这么坐就坐得住了。在电脑前一打字,我就坐得住了。

王志:那么有趣吗?

边金阳:有趣啊,多好玩。

王志:怎么好玩?

边金阳:感觉我写的东西特别好玩,边写边乐。

王志:有人说因为你爸爸是做编辑的,你妈妈也会写诗,是不是他们帮你写的?

边金阳:他们绝对写不出我这样的,一般说人越大,就越没有想象力,他们要能写出这东西,我就把这台摄像机给吃了。

在这里,王志就作者的真实性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提问,不仅给观众求证了信息,而且也牵带出边金阳富有个性的回答。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11]这一期节目,记者为了调查矿难真相,在不同采访现场用了步步追问的方式。比如采访其管理者时的追问:

记者:各矿的这种安全情况你们经常派人下去检查吗?

贾文宣(山西省洪洞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调度室负责人):我们现在人员不够,还没有人。

记者:平常不派人下去?人员不够?

贾文宣:嗯。

记者:那这个制度怎么落实啊?安全怎么保障?

贾文宣:通过电话报的。

记者:用电话报?

贾文宣:电话安排的,按报的情况落实。

记者:各个矿报上来什么就是什么。

贾文宣:嗯。

记者:具体报井下的情况你们都在值班吗?报上来是什么情况?

贺正荣(山西省洪洞县安全生产管理局调度室负责人):报上来人数也没有超。

记者:也没有超。有没有自救器?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贺正荣:这个没有报。

记者:就说人数没超,有没有越界开采都没有报?

贺正荣:都没有报。

记者:这是谁报上来的?

贺正荣:咱们矿上报过来,安全员签字,驻矿的签字。

记者:基本上平常这种监管就是安全员来报,你们不下去亲自到矿上去了解情况吗?

贺正荣:咱们这个现在人不够。

在这期舆论监督的节目里,记者通过追问抓到了当地煤矿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粗放管理、监督不力的现象。

《面对面》主持人王志认为,一个职业记者的职责应该是,当采访对象给记者提供一个答案的时候,记者要根据这个答案再提出至少五个问题,而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问答互动正是人物专访节目的主要内容[12]。追问对记者的现场判断、即兴提问、把握谈话走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带背景的提问

有的时候,专访对象是身居高位或者是知识水平高、阅历多的精英人士,记者在提问中往往会省略掉最基础性的、只展现事实的问题,而在提问中首先介绍事实背景,接着直接进入观点和思想层面的问题。这样既向被访者和观众交代了背景,同时又直接进入深层次的谈话内容。比如,《面对面》中王志采访主张修建三峡大坝的专家潘家铮,王志问:“我听说你为三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用了四个字,“千秋功罪”,没有看到这本书,但是我很想知道,您对于这个工程,这个功过怎么评说?”在这里记者交代了与潘家铮有关的背景事实,接着直接寻求被访者的观点。

5.假设性提问

假设情境,巧设埋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记者希望得到新的更感人的、更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素材,而对事物或人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估计、推断,然后设法在某种推测性提问中验证其可能性和真实性。比如《杨澜访谈录》“光环下的真实”这期节目中,杨澜在采访新上任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时,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性的提问。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s very good”,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对吧。

张海迪高位截瘫49年,她的乐观与坚韧支持她走过了人生的岁月,杨澜在最后提出这个假设的提问,引出张海迪的回答,是对张海迪“缺憾创造完美”的精神总结。

6.概述性提问

是以简明扼要的问题,牵带出被访者最突出的特点和最富戏剧性的生活细节。概述性提问能够帮助观众一针见血地抓住被访人最突出的特质,从而对谈话主题、谈话方向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把握。概述性提问是富有人情味的提问。比如,“哪些对你最有刺激性”,“你最喜欢哪一类人”,“你最信奉哪种人生哲学”,“你上任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个人色彩,常会勾起人的回忆,引发情感,启发思维。这类问题往往在节目开头或结尾提出。比如,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对英特尔总裁贝瑞特的访问即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

记者:回顾这些年来,您如何看待,您给英特尔留下的财富

贝瑞特: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日子,我们在1999年到2000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破裂。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整个行业都是如此。我认为非常幸运的是,英特尔度过了那个难关。在那段经济萧条的时期,我们是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记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呢。比如说,您的任务已经完成。

贝瑞特:我是一个非常乐于竞争的人,我总是认为我能做得更好。能向更高的层次冲刺。所以我希望能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记者:比方说?

贝瑞特:我希望我们能预料到当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记者:那太难了。

贝瑞特:但那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记者以一个总结式的问题打开节目信息流,使观众对贝瑞特的风采、性格有一个迅速直观地了解,接着采用跟进问题,启发被访者共同进入一个生动的谈话场。

再如,在《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的智慧——柳传志”中,杨澜的提问——“在风险投资领域您认为做得比较漂亮的一宗是什么案子?”也是类似的案例。

7.反面激问

即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变“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此形式常常适用于谦虚而不想谈、有顾虑怕谈和自持高傲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记者则可采用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对方在感觉上发生变化,从而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两类:

一类是激问。即记者在其所假设的问题中,投入一定的强度刺激,迫使对方感觉朝相反方向转化;

一类是错问,该方式的刺激强度超出激问,而且要求记者从事实的反面设问。

8.观点求证式的提问

记者把被访者过去在不同场合中的观点重新拿出来,进行求证,以深化背景,展现被访者的思想、性格与精神境界。这种提问方式也是记者与被访者在观点上的面对面的碰撞。比如《东方之子》记者采访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男子100米蝶泳和50米自由泳两个第四名的蒋丞稷时有这样的提问:

记者:在你取得两个第四名的时候,你说过一句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你说,可能两个第四这种缺憾也是一种美,你是怎么理解这种美的?

记者:我听说你在游完以后,说过一句话,那一瞬间给了你这14年一个很大的回报。

记者:但是面对这14年的游泳生涯时,你也说,你恨了14年游泳?

游泳运动员蒋丞稷多次在各种场合中出语不凡,表现出以往运动员所罕有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引用他的观点进行面对面求证,从而向观众展现出一个努力拼搏向上,但是又充满矛盾、辩证思索的体育运动员的个性。

9.启发引导式提问

让被访者更清楚地说明事情真相,这要求记者运用启发诱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产生回忆。启发引导通常能引起联想,一是接近性启发引导,即记者凭借经验,对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联系,使采访对象通过一个事物回想起另一事物;二是相似性启发引导,列举性质上相似的一些客观事物,使采访对象通过这些事物回想起另一事物;三是对比性启发引导,记者列举出在性质上相反的一些客观事物,而使采访对象引起对另一事物的回想。

比如肯·梅兹勒在《创造性采访》中例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消防员: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害怕的经历,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

记者:我想可能在特定的情况里你能想到,比如楼房坍塌,或者有人困在楼里,或者有爆炸的危险。

消防员:爆炸,对,这让我想到了……

《杨澜访谈录》“科比·布莱恩特”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段落:

杨澜:你(打篮球)的动机是什么?

科比:我不知道,我就是喜欢篮球,对我来说这是乐趣。

杨澜:你不需要教练在后面赶着你说,跑、跑?你不需要,是吗?

科比:不需要,我只是自然会拼命地跑,这么多年了,这已经成为本能了。

记者通过一个形象化的描述,帮助科比表达他对篮球的天性热爱。

启发诱导式提问还可以采用询问例证的办法。这些问题往往是跟进性的问题,“比如说是什么”,“您能举个例子吗”,这些问题让被访者的回答更加具体化,从而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启发引导式提问绝不是让被访者按照记者的想象走,不是要求被访者的回答符合记者的既定思路。启发引导式提问是为了让回答更具体、更能被观众所理解。在采访中记者应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引出被访人的真情实感。这需要记者非常审慎地把握提问的方式。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现场采访救灾警花蒋敏的方式值得商榷。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奶奶,外婆、母亲和女儿,她仍然坚守在救灾第一线。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这样提问:

记者:你的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蒋敏:从12号地震时就开始了。

记者:每天要工作多长时间?

蒋敏:从12日以来基本上没有休息。偶尔就是打盹。

记者:我们听说家里也有自己的亲人在这次灾害中遇难了。

蒋敏:是,我的父母还有我两岁的女儿都不在了。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坚持在战斗第一线呢?

蒋敏:如果他们有生存机会,那边会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他们。

记者: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蒋敏:会想起,一切都会想起,每当我看到很小的小孩,跟我的女儿差不多大,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太想她了。

记者的这段现场采访首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灾难下的母亲所承受的重量以及她的大爱,首先得感谢记者为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要去揭开她的伤疤?在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否合适?(比如,换成类似这样的问题:“听说你的女儿当时是和外婆在一起?”看对方反应,让对方接话,或者是“出事以后回过家吗?”等等)另外,记者的问题是否在诱导蒋敏朝记者的方向回答?这些引起了很多观众的质疑。我想,这是现场记者永远要面对的矛盾和困惑,也是记者在现场要不断去解决的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解了人物专访的类型与要点、专访的步骤与形式以及专访的基本要领和专访的提问方式。记者对访问的技巧和方式的掌握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去理解和灵活运用,切忌照本宣科,而是在和被访对象交流中去适时调整提问方式和问题。专访是电视采访中难度较大的采访方式,对记者训练和提高全面的采访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题

1.人物专访的类型都有哪些?

2.名人专访的采访风格为什么既要轻松又要格调高雅?

3.权威人士专访的目的是什么?

4.新闻人物专访的特点是什么?

5.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什么?

6.电视人物专访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突破?

7.专访的基本要领有哪些?

8.专访的创造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9.提问的方式与技巧有哪些?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包军昊、张晓明编著:《相聚会客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志、耿志民、欧阳询编著:《面对“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1]时间:《精神的田园——“东方之子”学人访谈录》,华友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3]〔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4]参见王志、耿志民、欧阳询编著:《面对“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5]中央电视台《面对面》,2007年2月11日播出,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2007年度)电视访谈一等奖。

[6]王志、耿志民、欧阳询编著:《面对“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7]笔者1999年在科技情报所对崔永元的访谈。

[8]苗棣等:《美国经典电视栏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9]根据笔者1999年对《东方之子》主持人白岩松的访谈整理而成。

[10]杨澜:《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2008年8月26日,杨澜博客http://expert.boss1ine.com/402/ viewspace-3072。

[11]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9年12月30日播出,获第十八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二等奖。

[12]王志、耿志民、欧阳询编著:《面对〈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