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之路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之路杨存义当前,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期推进“四个全面”的宏伟工程。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朝哪个方向转才能适应社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望,本人认为应当摒弃形式上“高、大、上”的发展思路,走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国家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兴办技术型大学的一些经验。这些问题既有地方本科院校的共性问题又有我校的个性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之路

杨存义

当前,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期推进“四个全面”的宏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周年暨2020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高等院校承载着强国战略的人力资源支撑作用,由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国家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所以教育现代化要提前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求在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要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最集中的矛盾是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和社会需求人才短缺并存。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朝哪个方向转才能适应社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望,本人认为应当摒弃形式上“高、大、上”的发展思路,走特色发展之路。地方本科院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自然没法比,和国内的“985”“211”院校以及部属院校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必须着眼现实立足当下找寻出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孙诚研究员牵头的课题组对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应用技术大学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时代产物,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创建时间不一,但总体而言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是城镇化率加快,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这势必要求人才培养结构随之发生变革;二是人均GDP水平快速提高;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型大学类型应运而生,适应了欧洲国家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www.guayunfan.com)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国情有较高的相似度。我们国家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兴办技术型大学的一些经验。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从内涵上下功夫做文章,而不是热衷于“挂牌”、更名、升格。事实上欧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实际上就是当地的社区学校,也不一定叫大学,也只叫学院,但因为办学有特色,在当地有名、在国内有知名度、在世界也有很有影响力。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比如福建工程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就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一,办学定位准确;其二,学校层次明确,就是应用型技术型院校;其三,管理措施到位,主要抓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坚持教学为主科研支撑、教师为主体,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其四,效果很好,就业压力小,社会声誉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按照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要求,推进转型发展,由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不挂牌、不升格,不改名,只求为社会培养合适有用人才,凭借高就业率在改革浪潮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办出特色。只要有特点就可能成为地方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性的好学校。

我校是建国后成立的院校,历经几代人的奋斗发展到今天,确实不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现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比如学生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差、招生形势不乐观、生源质量下滑、教师待遇低、内部治理结构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融合度较差等。这些问题既有地方本科院校的共性问题又有我校的个性问题。要使我校在全国深化改革、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当下生存并健康良性发展,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推进我校的转型势在必行。就我校的转型发展,本人肤浅地提几点建议:

一、办学定位要准确

虽然我校有几十年的办学经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是榆林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有着较强的基础设施条件保障,拥有一批名师名教、教授博士,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但就全省来说类似我校相近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也不少,因此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敢为人先,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盲目跟风攀比,准确定位。我倒是觉得,其一就是把本校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方向上,甚至也可以培养一部分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的方式,在学制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原则。多让学生进入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课程设置应含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理论课之外,可采用研讨班、项目研究、独立研究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二就是办学定位于为区域经济服务,立足榆林,面向周边。担负起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榆林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化工重镇,且能源化工产业正在由单纯的粗放式开采向精细化深加工转变,对各方面技术型人才需求将是持续的,需求量也是可观的,作为榆林周边200~30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只要定位准确,办出特色,生存和发展空间应该能保证。

二、办学规模要稳定

虽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大学毛入学率在逐年递增,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从全国来看普通高中的学生总量是逐年下降的。加之现在上大学的渠道和途径也很多,比如到国外学习、交流生以及上职业院校等。据悉,我国的各式各类留学生总量每年以5万人左右的量递增,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国内上完高中就到国外学习。现阶段在校大学生总量已经达到峰值,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总量呈下降趋势是必然的。可以肯定,今后一段时期高等院校招生困难是必然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像我校这类地处三四线城市的刚升格为本科院校不久的院校。这一点从我校近两年招生情况看已经有所体现。加之高校扩招时代早已结束,扩招的红利已经释放殆尽。因此,保持1.5万学生的办学规模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再降低一些。

三、专业设置要突出地方特色

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导向,稳步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所谓“地方性”,就是指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所谓“应用性”,就是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利用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面向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展应用性研究,致力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和文化服务。我校应瞄准市场,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行业、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求来设计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着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此来培育和建设新兴专业,形成文理交叉、理工结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走开门办学之路,始终把握“地方性、应用性”导向,积极开展校地互动、校企互动,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沟通和良性互动,密切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校地互动、校企互动,使地方高校始终把握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态地把握地方在人才数量、人才规格上的需求情况。

四、要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专业内涵建设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质量提升等,其中最基本的是课程改革与建设。因为,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抓手。必须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课程的整合、重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特色课程、课程群、精品课程建设,从而深化专业建设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与突出实践性教学和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相联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以能力取向”的课程体系,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获得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在保证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既要保证理论课程对现实经济技术发展所必备的信息要求,还要突出实践课程对专业能力、工程技术、技术技能等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我们应致力于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立足于现代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重修制、弹性学制、第二专业等柔性灵活的修学体制,为因材施教,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极大的支持。

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应该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探索,鼓励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好学生在企业进行适应性的顶岗实习环节;大胆进行“订单式”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企业参与教学,课堂衔接市场,达到行业、企业和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加强条件保障建设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一方面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将学校办出特色、扩大影响,以向政府争取包括经费在内的各方面支持。另一方面加大与社会、企业、行业合作范围,条件允许时通过与企业合建、合用一些设施节省部分资金。

加强师资建设。作为学校,教师永远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要办好大学是不可能的。要建设好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再教育,因为随着学校转型的深入,必然有专业的调整,专业调整之后现有专业老师不能立即适应教学新要求,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待遇,尽可能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以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攻克新知新学。

随着学校转型的深入,我们的内部管理也应该随着转型进程而进行变革与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转型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内部管理机构设置进行改革。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充分调动校内组织的管理功能,扎实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在保证管理效益的前提下,对现有的内设行政机构需要进行撤并整合,建立简约化的组织结构,使管理信息传达流程得到缩减,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是要建立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职能部门的核心任务是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院(系)的核心任务是抓好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素质。一般说来,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要素。因此,对职能部门的考核应从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几个方面设置评价体系,对院(系)的考核应侧重在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只有机构设置合理、考核评价科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自觉自主地参与管理过程,才能在学生管理制度层面实现其育人功能,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育人。

六、打造区域性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区,自古以来是北部游牧文化和南部农耕文化交融的地区,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能源化工重镇,社会文化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区域文化不但是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要不断探索新的载体,搭建平台,把区域文化“引进来”,结合教学,探文化之本,溯文化之源,树立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引发学生“热爱榆林”的情怀,打造区域性特色校园文化,为实现培养“立足榆林、服务周边”高质量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发挥文化育人效果。

榆林学院建校伊始条件异常艰苦,50多年来历经建校、扩建、停办、恢复招生、迁址、升本等过程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学院的发展史就是几代学院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学校应当深入挖掘整理校史发展文化,使之清晰地展现在师生和社会面前,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成分,形成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和效用观,凝练“榆林学院精神”,使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行动。

总之,我们应当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审时度势、放眼未来、立足现实、迎难而上、准确定位、科学管理,实现学院顺利转型,共创榆林学院美好明天。

(作者: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