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完善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节完善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既与道德修养密切联系,又同职业修养紧密相关。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不断地自觉抵制和克服一切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节 完善职业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根据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去把握人的本质,认为人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的道德品质也具有可塑性,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教育、生活实践、主观修养和自我锻炼逐步形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不仅揭示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也揭示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青年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

一、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修养是人们提高自身思想品质、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是个人对政治、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是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某种能力、素质和造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思想修养等。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职业道德修养,既与道德修养密切联系,又同职业修养紧密相关。

(一)职业道德修养的宗旨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斗争,是善和恶、正和邪、是和非之间的斗争,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就必须自觉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职业道德修养上的两种道德观的斗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业者头脑中进行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尽管这两种不同思想反映了复杂的道德关系,但它却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内省”。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须随时随地认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上正确方面的主导作用,促使“为他”的职业道德观念去战胜“为己”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改正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职业道德的水平。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宗旨,是要求劳动者在职业活动实践中,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逐渐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劳动者都要处理好以下两个矛盾:

1.职业道德在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矛盾

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映,它以规范和理想的形式,要求每个人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标准去履行义务,即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个人对职业道德的选择能力,即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品质素养,以及社会实践客观要求的自觉程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与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即使是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其职业道德选择能力与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之间也一定有不相符合的地方。而那些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其职业道德的选择能力与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的矛盾则会更加突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解决个人职业道德选择能力与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2.职业道德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之间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于社会主义的两种社会性质,它们的职业道德标准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由于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阶层、行业和不同的人在职业行为中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然而归根结底,这些不同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产生,都是非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标准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不断地自觉抵制和克服一切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提高职业道德理论水平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确认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因此,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理论基础。

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人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和规范的认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此外,还必须积极接受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善恶评价,引导个人主动抵制消极、落后、腐朽的道德因素,以积极、先进的道德风尚作努力的目标。

2.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一个人在具备了一定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以后,应积极主动地将这些认识运用到个人的自觉行为中,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所谓职业道德情感,即人们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对职业道德关系和职业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职业道德情感是在掌握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道德是非观念所产生的价值判断,属于个人感情在较深层次上形成的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正因为这种稳定性,使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持久的精神动力,去积极影响人们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使其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持之以恒地爱岗敬业。

3.锻炼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劳动者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克服困难、冲破障碍,并做出道德选择的力量和精神。坚定的职业道德意志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则表现为不受工作环境、社会风气和他人的干扰影响,时时处处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影响劳动者职业道德意志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来自个人和社会这两方面。履行职业道德义务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个人利益产生矛盾,因此,就需要劳动者做出必要的牺牲,并克服自身能力及身体状况的局限,节制个人欲念,在工作中排除个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干扰等。而来自社会的影响则包括各种错误舆论的非难,亲友的责备、埋怨和误解,以及物质利益的诱惑等。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坚定自己的职业道德意志,才能保证在困难、压力和诱惑面前不违纪、不失节,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坚定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规范和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它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烈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坚定的职业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树立职业道德信念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理性的思考,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劳动楷模的熏陶、影响等。信念同情感一样,具有稳定性,因此,劳动者一旦确立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以后,就会以顽强的意志和执著的态度去鉴别职业活动中的真假善恶美丑,自觉抵制那些错误的影响,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5.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职业道德习惯,即个人的某种职业行为成为反复持久的、习以为常的惯例,它是职业道德信念的最好体现。

养成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习惯,就是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信念,并付诸到个人的职业实践活动当中,使之成为自己日常职业习惯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真地对待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把它当成大事来完成,设法让群众满意。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就是理论、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的有机统一,职业道德知识是前提和基础,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意志是必备条件,职业道德信念是核心和主导,而职业道德习惯则是最终的目标。

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方式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职业道德理论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以及熟知这些原则、规范的原因以后,才能形成正确、理智的职业道德修养。

1.价值观

价值观,是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态度。确立怎样的人生观,对一个人职业道德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对待、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社会价值的实现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并在自己的为人处世和职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

2.荣辱观

具有了是非分明的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诱惑所动,不为人情世故所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支持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

3.幸福观

幸福是人因某方面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美好的生理感受。幸福的标准是多元的,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对幸福的追求都应遵守伦理的道德底线,不能将个人幸福建立在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幸福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积极向上的幸福观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个人精神满足。因此,我们应当尽量为社会做出贡献,把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最大的幸福。

4.义利观

“义”和“利”,即道义和利益,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基本道德问题。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要涉及自己、他人及社会的利益和矛盾。面对这些冲突,应该以义为重,牺牲暂时的利,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此外,主人翁精神、职业责任感、使命感等职业道德理论,也是我们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需要认真学习。

(二)知行统一

“知”,即认知,是劳动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经过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所获得的正确认识;“行”,即行为,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实践,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所有活动。知行统一,即劳动者将职业道德的理论、情感、信念、意志和习惯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职业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做起,实现自身的职业实践活动和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的有机统一。

(三)进行职业道德评价

职业道德评价,即“内省”,是人们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职业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从而表现自己对某种职业道德行为态度的一种方法,它是劳动者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大致分为社会舆论评价、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

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去评判个人或他人的职业行为,这种评判对提高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修养,都有着积极影响。首先,职业道德评价是裁决劳动者职业道德行为优劣好坏的有效方式;第二,通过职业道德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第三,职业道德评价还能推动个人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学习先进模范

学习先进模范,以此来激励自己提高职业道德品质,也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先进模范,即一定社会所标榜和推崇的道德理想或人格理想的化身。向先进模范学习,是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的道德典范,对整个社会职业道德风尚的进步具有示范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多数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向往和追求某种高尚的道德理想或人格理想,对先进模范充满敬佩,渴望通过建立丰功伟业,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肯定、赞赏和标榜。因此,我们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感染作用,以促进整个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许多年前,哥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世上从业有百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职业活动是个人谋生和奉献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行为。作为一名毕业生,若想在将来的职业实践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认识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以便在日后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一)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新时期党的总任务的前提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要完成这一宏伟大业,我国全体劳动者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使命感,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形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队伍,完成党在新时期制定的总任务。

(二)职业道德修养是获得成就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培养出来的,任何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首先必须要严于律己,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刻苦锻炼,并自觉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做出贡献,获得成功,进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决定条件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动力与他的价值目标是成正比的。而价值目标的远大与否,则取决于个人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人生目标,也因为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使其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行为约束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四)职业道德修养是职前准备的重要方面

在校学生要想将来走入社会后能有所建树,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以外,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排除不利于个人进步的思想障碍和行为障碍,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全面的准备。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有那些?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什么是职业道德?

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