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有许多对中职学生的非理性的贬损评价,这是陈腐的等级观念在教育中作祟的表现,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可不必为这些言论所困扰,而是要通过师生同心协力为中等职业教育正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古训,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与其他职业道德一样,具有行业性、继承性和时代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第一,师德具有先进性。教师承担着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较高层面上,师德的状况能够折射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所以社会始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第二,师德具有典范性。教师接受社会委托,是专门的育人之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一直是对教师的要求。第三,师德具有教育性。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中职教师,其职业道德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诚地热爱职业教育事业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有道德的表现,而作为教师道德的底线应该是不误人子弟。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事业,社会、家长、学生都寄予很大的希望,作为教师必须深刻了解职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不断提高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的自觉性,从理性的自律逐步达到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热爱与忠诚,并引以为荣,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职业教育事业。

二、真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素质。现在有许多对中职学生的非理性的贬损评价,这是陈腐的等级观念在教育中作祟的表现,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可不必为这些言论所困扰,而是要通过师生同心协力为中等职业教育正名。热爱是成功的开端,真心地热爱学生,学生会把这种崇高的爱升华为品德,回报给社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热爱学生,从行为上,要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活动,师生在平等的交往中营造公正、民主的教育气氛,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建立起高尚的师生友情,并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从心理上,教师要能做到换位思考,对学生要有包容的心理和谅解的胸怀,并有预防和矫正的策略;从情感上,需要用真心去播种,用原则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从发展上,要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值,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向理想的目标努力前进。总之,教师要有识才的慧眼、育才的耐心,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才。

三、严于律己,全面发展,做学生的表率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古训,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对“律己”的引申。作为教师,只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会乐学不疲,永不自满。同时,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教师的特点在学生的感受中被“放大”,哪怕是教师的一点小小的瑕疵,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形成深刻的负面影响。教育不是教师在学生面前表演,不能搞“两重标准”,教师只有具备真正发自内心、表里一致、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仿效,渐渐内化为他们的德行。另外,教师如何看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考验教师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首先应自觉遵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己首先应全面发展,并要达到更高的境界,这才是为师之道。当代社会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尽可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努力追求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不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提升教育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总而言之,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向广大社会成员提出了以“契约—诚信、平等—民主、尊重个人—社会合作”为核心的、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要求。中职教师作为专职的、直接面向社会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在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团结协作,合力育才

现代社会,单个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成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一点在教师这一职业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培养的结果。所以,教师之间的积极合作是培养合格学生的基本机制,不会与人合作共事的教师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职业教育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与实际联系紧密,不仅教师之间,在学校与社会之间也需要广泛的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其实质就是“校企合作”。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己要首先躬行,用教师集体的道德力量和知识力量,造就具有现代道德品质和职业能力的新人。

五、坚持终身师德修养

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而道德修养就在于不断追求崇高的天性,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人至善至美的品格。社会在进步,师德也在发展。古代讲究“师道尊严”,今天“师生平等”则成为主旋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教师的精神面貌在发生变化,而面对的却总是青春勃发的年轻人,师生代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扬长避短,适应教育年青一代的需要。师德是重要的力量源泉,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也是影响学生的强大示范力量。师德就像一道分水岭,冷漠、歧视、充满霸权的教育,很容易造就木讷、偏执、缺乏爱心和创造力的学生;而充满关心、沟通和理解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充满爱心、善于交流并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总之,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育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