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刘杨近些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5.高职学生对就业难问题的态度已经比较成熟。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刘 杨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全社会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由于学制较短、毕业生数量较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其就业压力显得尤为突出。许多高职院校把毕业生就业一次签约率作为工作目标之一来考核,并与招生计划的制订、教学经费的划拨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也就成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突出位置。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之一,高职院校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个中心来开展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关系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792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 091所。“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将为社会输送1 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职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要想在众多同类型院校中树立品牌、谋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好数量发展与质量发展、短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出口”好才能“进口”旺,就业好才能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保持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据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几年来,“考大学难,就业更难”的想法已成为漂浮在不少高校师生心里的一抹阴影,这也进一步表明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全社会总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确实显得非常突出。然而,根据对全国100个城市2006年第三季度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在总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中高技术人才仍供不应求。其中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用人单位需求较大的是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求人倍率分别为2.52、2.06、1.9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企业苦于找不到所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学生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帮助自己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为自身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多年,对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非常关注。据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回收的1 500余份《就业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是有喜有忧,存在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高职学生关注就业问题的时间有所提前。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24.6%的同学,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问题,有52.6%的同学在第二学期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只有4.1%的同学表示自己是在毕业前才开始关注就业问题的。

2.高职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较高,心态偏向乐观。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73.4%的同学期望毕业后进入外资及合资企业供职,只有23.6%的同学准备进入民营企业工作。

3.高职学生在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15.7%的同学认为自己求职方法技巧有欠缺;有5.7%的同学认为需要接受更多的就业指导;有7.7%的同学认为自己对企业招聘的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4.高职学生目前求职的途径仍然比较单一。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64.6%的同学是通过现场招聘会来求职的,有29.2%的同学是通过亲友介绍来求职的,只有4.4%的同学是通过网络招聘来求职的。

5.高职学生对就业难问题的态度已经比较成熟。所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8.6%的同学认为自己应先就业、再择业,有15.6%的同学认为自己应先择业、再就业,只有5.3%的同学面对就业难问题是期望就业形势好转。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努力构建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4.46万人,在校生1 561.78万人,其中1 091所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已经接近800万人,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意调整单一的技术教育加人文教育的培养模式,而更要注重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今天,学生及其家长既希望能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同时更希望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中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二)创新产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全真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量大、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好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和企业就必须通力合作、产学结合。产学结合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学结合的诸多模式中独具优势,能够把教育与经济更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市场和“订单”企业对人才在技能方面的实际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可以根据企业的环境和文化有针对性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就已经在非常接近市场和企业的实训基地学习,因此具备更扎实的技能,更强的实践能力,更好的职业素养,更高的就业能力。因此,创新产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全真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保障。

(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方法

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就业,除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创新产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全真实训基地外,还必须采用多种丰富、适合青年学生的具体工作方法来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1.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可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采用课堂授课等多种方式,帮助高职学生系统的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学习国家及地方的就业、户籍政策和劳动法规,掌握简历制作及求职面试方法和技巧,使高职学生对就业过程各个环节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2.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学生往往非常乐于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开展多种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如:聘请企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做企业人才需求方面的讲座,邀请校友座谈在校学习与在职场工作的关系等,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发动高职学生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到企业中去亲身感受一下企业文化、工作氛围和竞争意识,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和自身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就业的主动性。

4.通过毕业实习环节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毕业实习是高职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实习环节完成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可在实习环节帮助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通过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在网络发达、资讯丰富的今天,及时掌握大量有效、翔实的企业用人需求信息,对促进高职学生顺利就业有很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市场和社会联系,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信息网络将企业的基本情况、技术方向、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等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重要信息及时发布给高职学生,以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参 考 文 献

[1] 周济.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求是,2006(23)

[2]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2005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