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案例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案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学生由此形成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案例

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杨丽萍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怎样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校青年教师吴勇执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节公开课进行了一些尝试。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地点在计算机室,使用的是广东省统编的中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节课的教案如下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

img390

(续表)

img39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与职业能力的三个要素可以形成这样的对应:知识目标对应专业能力,方法目标对应方法能力,情感目标对应社会能力。将知识目标与专业能力对应、方法目标与方法能力对应,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是从事任何职业和工作都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的应用方法也是工作的方法之一;情感目标与社会能力对应,是显而易见的,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及其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人共处,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两类素材的图片:一是表现浓烈的汽车文化的多种类型的汽车造型和标志的图片;二是文图并茂的多首唐诗。学生可用这些素材来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以建立职业的认同感,培养职业兴趣;欣赏优美的唐诗,增加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语文素养。课堂上,学生们对一些精美的汽车图片瞪大了眼,非常喜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图:设计任务—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问题—效果评价,学生的活动图:知识定向—操作实践—自主创作。教师创设了几个任务情景:首先是“如何让静止的幻灯片动起来”,使学生明白需要做的事情。学生们看着汽车的幻灯片,思考着怎样让图片动起来,一个“动”字,让学生产生联想,也启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出了需要学习的知所和技能。教师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学生由此形成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操作任务,学生尝试独立操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答疑提示和对突出问题讲解。最后是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任务,完成一个动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怎样使静止的幻灯片动起来”以及“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完成综合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学”的过程,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得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通过“教”的过程来传授实际存在的“显性”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为理论,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是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指示、描述、解释性意义的“教”。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景、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以工作情景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通过活动的“内化”来实现行动的逻辑转化为思维的逻辑,从而形成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于这一节课,还可以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念来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境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方法,以师生及学生间互动的合作行动方式,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即强调“行动即学习”,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在这样一个行动框架内,知识系统在学生个体内有机地生成,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迅速地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

整节课,学生一直在“做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学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努力去完成作品,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过这节课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不足,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师生、生生交流受到限制。但这节课所提供的案例,还是值得借鉴的。作为青年教师,这样的尝试,亦是值得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