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样,学生对一道应用题的几种变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变通意识增强了,变通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在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如果能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补充问题练习,就会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六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150人,____________?班主任将剩余的150元班费平均分配奖励给我班仅有的5个优秀学生,那么我班的2个优秀学生一共分得多少元?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尝试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已知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涉及策略创新的问题,因此,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仅能发展策略性知识,还有助于思维新颖性和适度创新的发展.[87]在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训练,学生解题时不会满足于一个模式、一种思维、一种解法,而能以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自由地选择各自不同的解题思路,确定不同的解题形式,求得正确合理的答案,选择最佳的解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设计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

变式是认识某一数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而不是改变其本质属性.在课堂中运用变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纵横沟通,发展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工程问题》中: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需几天能完成?学生学会解答该题后,可对该题进行如下变式.

变式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2/3?实质是把单位“1”变化了.

变式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5天完成,若甲队先做5天,乙队再加入合做需几天完成?把单位“1”分成两部分来算.

变式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需6天完成,如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几天完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这样,学生对一道应用题的几种变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变通意识增强了,变通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设计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在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如果能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补充问题练习,就会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根据下列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看谁提得更多.

六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150人,____________?根据六年级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六年级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3)六年级的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4)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

(5)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6)男生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7)女生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8)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9)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10)六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多少?

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正是说明他们不仅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还能灵活运用知识间的关系去解决问题,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能力.

三、归纳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需要用到迁移思维,即知识的迁移.所谓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思维的迁移又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的教则可运用知识的迁移点加以引导,让学生举一反三,对相关内容有深刻的认识.然后运用迁移方式寻找知识间存在着的规律性和共同点,以解决新的问题.

如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单位“1”,找准比较量和对应的分率,根据“标准量乘比较量对应的分率等于比较量”来进行计算.例如,“某洗衣机厂计划一年生产洗衣机4 800台,结果上半年就完成了5/8,上半年生产洗衣机多少台?”根据上面的关系式就可列出算式:4 800×5/8=3 000(台).百分数应用题有共同之处,只要将分率改为百分率就可用同样方法计算,即4 800×62.5%=3 000(台).教学时要通过分析引导和对比,让学生归纳类似问题的解法,以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四、加强编题训练,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能力

小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个个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在解决应用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各种练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增加学习的兴趣.

例如,练习编应用题的竞赛,笔者出示算式150×2/5,要求学生自己编应用题,不能重复,看谁编得多.学生一听,个个都想自己编得最好、最多、最新.于是他们聚精会神,积极动脑,积极动手,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编出了一道又一道内容新颖的分数应用题.

例如:(1)某水果店有苹果和香蕉共150千克,其中香蕉占2/5,那么香蕉有多少千克?

(2)某工厂2天要生产机器零件150个,第一天生产了3/5,第二天生产了机器零件多少个?

(3)我班同学在周末开展植树活动,全班学生一共植树150棵,女生和男生植树棵树的比是2比3,女生植树多少棵?

(4)班主任将剩余的150元班费平均分配奖励给我班仅有的5个优秀学生,那么我班的2个优秀学生一共分得多少元?

……

这样教师再把编好的题选编成练习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们做自己编好的应用题,犹如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样,更加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事实证明,在解决应用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例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思路寻找解答方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东兴区高桥小学 余 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